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11 毫秒
1.
大学教师作为一个特殊的知识分子群体,对于社会和大学的健康发展影响巨大。随着社会多元化和市场经济发展对大学的影响和冲击,教师作为知识传道者的角色得到强化和巩固,而作为知识分子的角色意识却正在淡化,其后果就是教师对社会的批判和引导日渐式微,导致大学教育教学活动缺乏真实的人文关怀和心灵影响。在整个社会对市场经济神话顶礼膜拜,而人们心灵疏离、盲目忙碌之时,大学教师应该坚定知识分子的信仰和精神,保持知识分子的形象和尊严,使自身成为维持社会和大学健康发展,以及良好道德秩序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大学教师的社会角色及责任与使命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大学教师的社会角色不同于一般教师,大学教师集教育者、研究者和知识分子三种社会角色于一身.不同的社会角色要求大学教师担当不同的社会责任与使命.作为教育者的教师,其责任与使命的核心是"教育爱";作为研究者的教师,其责任与使命的核心是追求真理、追求学术;作为知识分子的大学教师,其责任与使命的核心是通过社会文化批判而促进社会文化的进步.正确认识大学教师社会角色的特殊性,对于探讨大学教师的社会责任与使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大学教师社会角色论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大学教师作为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 ,具有特定的社会角色。本文从大学教师的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出发 ,在分析大学教师的社会地位和作用之后 ,认为大学教师的社会角色是研究者、教育者、知识分子三者的统一体。作为研究者 ,其根本特性是为学术而学术 ;作为教育者 ,其根本特性是热爱学生 ;作为知识分子 ,其根本特性是深刻的社会关怀  相似文献   

4.
大学教师既以专业知识分子的身份活跃于教育专业场域内,又在社会的公共场域中扮演着公共知识分子角色,两种角色并非绝然分开,而是相互交织的。因而,大学教师面临着社会角色定位的困境,无论从学术发展的角度或社会进步的层面,大学教师的社会角色必须重新建构与正确定位:"专业"的知识分子是大学教师角色建构的起点,"专业性"与"公共性"的碰撞是大学教师角色冲突的表现,"专业性"与"公共性"的融合是大学教师角色重塑的必然诉求。  相似文献   

5.
现今,我国部分大学教师忘却了自身的角色,忽视本职工作,或一心求权或一味谋利,严重贬损了知识分子的形象。作为知识分子的大学教师,重新提出并认识自己的职责规定与角色意识,对教育事业和社会文化建设有着积极的意义。大学教师作为一个特殊的职业群体,他们一般拥有较深厚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社会话语权力。因此,他们只有秉持自身"知识分子"的定位,通过加强专业探求、培育师德情操和怀抱普世情怀,清晰地认识到自身角色要求,才能重新回归其本身所应有的"知识分子"角色,切实发挥出知识分子所具有的特殊作用。  相似文献   

6.
大学教师专业化是必要的,是对教师的职业的认同和价值的肯定。但由于专业化过程中受到工具理性和专业主义的影响,导致大学教师的发展存在功利化、教育失责及学科划分过窄化等不良倾向。回归大学教师的“知识分子”的精神特质,将有利于抵制大学教师专业化过程中的不良倾向。大学教师要从学术忠诚、坚持批判、善于反思、追求学术自由、关心社会及积极进行学科交流等方面回归“知识分子”角色。  相似文献   

7.
作为大学教师,"我是谁"的问题是回答"我如何生存和生活、如何进行教学及科研工作"等问题的一个本源性的或本体问题,大学教师的知识分子角色所包蕴的四对基本矛盾,揭示了当代大学教师的知识分子角色正在发生一系列相应的转变。  相似文献   

8.
现代大学制度建立以后,大学教师作为知识分子的代表被认为是真理的化身、道德的榜样和社会的良心,而学术自由理念及其制度是大学教师形塑其角色行为的基础。随着学术分工制度的发展,大学教师的传统角色受到质疑,并正在发生角色的转换。  相似文献   

9.
教师既生活在教育场域内,又生活在教育场域外,既是专业知识分子,又扮演公共知识分子角色。因而,作为社会代表者,教师具备四个特定的社会角色:作为教育圈内知识分子的角色是教育学者;作为教育圈内公共知识分子的角色是教育改革家;作为教育圈外知识分子的角色是教育经纪人;作为教育圈外公共知识分子的角色是社会批判者。  相似文献   

10.
知识分子身份意识是指在身份定位上具有知识分子角色的自我认知,即对自己的角色行为、角色使命、角色追求和角色生存方式等具有知识分子的自我体认。大学教师具有知识分子的外在形态和成为知识分子的无限可能性。但是,大学教师在教学中的实然表现与知识分子所追求的价值旨趣是根本悖离的,而根源就在于大学教师知识分子身份意识的缺失。为此,应该通过践行"以人为本"的价值理想、建构"课堂共同体"、提升理性批判意识等策略,唤醒大学教师的知识分子身份意识。  相似文献   

11.
大学教师的角色行为不仅影响着大学的声誉,而且影响着大学的前程。目前,大学教师的应扮角色之说主要有"二角色"说和"三角色"说两种。在此基础上,结合当下大学教师的社会地位及其职业特点,进一步将大学教师的理想角色定位为"知识分子之柱"、"教书育人之范"、"科学研究之星"三者的整合体。  相似文献   

12.
当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高等教育的社会环境随之发生根本性变化。作为大学核心的大学教师,承担着教育者、研究者和知识分子三重角色。大学教师通过不同类型的角色扮演,展示自我个性,实现自身价值,履行社会职责。然而,由于不同角色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彼此难以有效调和,其角色正面临着教学与研究、学术与行政、批判与规训等一系列矛盾与问题。活动方式的差异,倒错的大学逻辑结构以及项目制的科研管理是诱发大学教师角色冲突的重要因素。正视并客观、科学地分析大学教师角色冲突的诱因,对促进大学教师发展、提升大学教师素质以及实现高等教育顺利转型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3.
文章通过“理想类型”法从历史的维度构筑大学理念发展的三个阶段——信仰理念、理性理念、一流理念,继而揭示大学理念与教师知识分子角色的变迁:在信念理念时代,大学教师作为知识分子是传播知识的“教授者”;在理性理念时代,大学教师从“立法者”向“专家”角色的转向体现近现代知识分子的转型策略;一流大学理念下知识的“效用性”使得大学教师演变成知识的“兜售者”。在高等教育发展的新时代,树立多元大学理念,重新考量知识的价值,为大学教师创造良好的学术生长与精神培育空间,重建大学教师知识分子的伦理职责和使命担当,已然成为时代发展的永恒议题。  相似文献   

14.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由于其特殊的工作性质,教师是为社会培养人才的,因此具有特殊的社会地位。其中大学教师的角色更不同于一般教师,本身作为知识分子具有教育、研究的作用,因而大学教师比其他类型教师更具有重要的社会责任与使命。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大学教师,并拥有幸福的职业生涯规划是本文阐述重点。  相似文献   

15.
大学教师与知识分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知识分子并不是以知识为其判断的惟一标准,而是以他是否具有社会责任感,是否具有独立人格和自由批判精神为根本特征。并非一切从事大学教育事业的教师都天然具备知识分子的资格。强调大学教师的知识分子角色的扮演,不仅是现代社会呼唤反思型教师、思想型和研究型教师的必然前提,更是对中国现代教育精神追求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6.
理性化的现代社会分工引致了职业化的合理发展,而工具理性的发展所造就的"职业人"使传统知识分子可能成为"没有精神的专家";当代中国大学教师的角色特征集中体现了社会转型中公共知识分子的公共性问题.分析当代大学教师"公共精神"得以展开的社会条件,对建构社会转型中知识分子的公共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知识分子身份意识是指在身份定位上具有知识分子角色的自我认知,即对自己的角色行为、角色使命、角色追求和角色生存方式等具有知识分子的自我体认。大学教师具有知识分子的外在形态和成为知识分子的无限可能性。  相似文献   

18.
知识分子和大学学者作为知识人的重要组成,既存在关联又有差异。具备知识性、批判性、公共性和独立性的知识分子,与在大学体制内承担教学、科研、社会服务职责并受到制度规范的大学学者在角色上是有区别的,用知识分子的理想特质去衡量大学学者必然造成角色的错位。当二者相结合形成学院知识分子后,价值与规范、思想与行动内部形成的持续张力,使作为大学学者的知识分子不得不在体制的边缘寻找生存的空间。  相似文献   

19.
现代社会,作为"学术精英"和"社会良心"的大学教师,虽然心理上有着知识分子的角色归属,但实践中却难以担负起社会批判的历史责任,其根源在于现代大学教师"学术自主性"和"人格独立性"的缺失.真正践履社会批判的使命,大学教师必须具备这一前提条件,并采取适切的路径选择,即批判要理性清明、"通向根基",且以自持和内敛的品性保持对社会介入的恰当距离和张力.  相似文献   

20.
现代大学教师的社会批判论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社会,作为"学术精英"和"社会良心"的大学教师,虽然心理上有着知识分子的角色归属,但实践中却难以担负起社会批判的历史责任,其根源在于现代大学教师"学术自主性"和"人格独立性"的缺失。真正践履社会批判的使命,大学教师必须具备这一前提条件,并采取适切的路径选择,即批判要理性清明、"通向根基",且以自持和内敛的品性保持对社会介入的恰当距离和张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