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生审美素养评价是衡量学校及政府美育工作的重要参考指标,但从实践来看,其体系尚待完善,标准缺乏共识,信度、效度不高。当前,迫切需要明晰学生审美素养评价的内涵、夯实评价的理论基础、探索理性评价测量感性美育的可行性。根据美育的独特规律和内在规定性,学生审美素养评价应坚持情感育人,坚持近距化、日常化、个体化、表象化的评价原则;将不同学科理论有机融合,构建美育评价理论体系,提升美育教师开展学生审美素养评价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幼儿处在人生之初,处于个体价值观形成的初始阶段,并为终身价值观学习奠基。幼儿价值观的学习具有模仿性、情感性、实践性、隐蔽性等特点;美育的任务是培养幼儿拥有美好心灵及向美人格,它在价值观教育方面具有一定的榜样效应、情感效应、实践效应及隐性效应,这为幼儿价值观教育融入美育提供了理论依据。幼儿价值观教育融入美育应遵循以下实践路径:重视价值观念教育,形成美育文化;促进幼儿和谐人格,构建美育课程;关注教师心灵之美,提升审美素养;发挥家园协同力量,增强美育合作。  相似文献   

3.
文分析了由于我国师范课程设置和教师继续教育对教师的美育修养有一定忽略,使我国教师在美育修养方面存在对美学及美育理论知识缺乏深入的了解、对审美心理学和美育心理学知识缺乏了解、缺少在一定理论指导下创造学科美的实践等主要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加强对美学及美育基本理论的学习、加强对审美心理学和美育心理学理论的学习、积极学习和探索学科美学及学科美育的规律、加强创造教学美的体验这四种提高教师美学修养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新时代高校美育的通识价值不仅在于弥补审美之维的缺失,恢复人的完整性,而且奠定了新时代创新性人才必备的感受力和想象力。针对大学生的审美困境以及时代发展需要,新时代高校美育的培养目标是发展审美感知,提升审美通感和想象能力;丰富深层审美经验,培养审美反思理解力和积极的审美价值观;提升运用美的规律和艺术的法则进行创意实践的能力。由此,高校美育课程建构需从学科逻辑转向人的发展逻辑,突破艺术学科知识观,围绕审美大观念重构传统美育课程的内容体系;遵循审美学习规律,开展身心一体的美育课程教学;关注审美素养的形成,强化情境式、嵌入式的学习评价方式。  相似文献   

5.
孔鸿燕 《成才之路》2023,(14):109-112
图画书是对幼儿进行美育的重要载体,有利于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有利于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基于图画书载体的幼儿园美育存在教师缺乏重视、美育缺乏延伸、美育目标不具体、缺乏完整评价体系等情况。对此,幼儿教师要积极提升自身的美学素养与审美能力,重视图画书在美育中的运用,结合美育目标选择相应的图画书,同时对以图画书为载体的美育内容进行延伸、拓展,健全美育考核评价体系,以此提高幼儿园美育的整体效果。  相似文献   

6.
贾荣 《考试周刊》2012,(60):178-178
音乐课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音乐课程标准》力求体现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精神,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尊重个体的不同音乐体验和学习方式,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本文提出可以从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培养学生的审美表现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品位.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扩展学生的审美趣味,开阔学生音乐视野等方面展开。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结合童话的美学特征,探寻童话的审美价值与儿童审美的联系,剖析当前童话教学的问题及原因,在此基础上,从言语实践、思维能力和审美创造三个方面提出基于核心素养的童话教学美育策略,以期让童话学习成为一种审美体验,帮助学生形成自觉的审美意识、高雅的审美情趣,提升其审美创造能力,从而真正落实语文学科所要培育的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8.
以美育的视角来审视当前幼儿故事剧表演活动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故事表演对话随意化,缺乏生活体验的审美知觉;故事表演动作符号化,缺乏游戏体验的审美想象;故事表演情感浅表化,缺乏艺术体验的审美理解。认为可以从对话"悦耳",提升审美直觉能力的敏锐性;动作"悦目",激发审美创造力的独特性;情感"悦心",萌发审美态度的意向性等三个维度加强对幼儿故事剧表演活动美育价值的挖掘。  相似文献   

9.
美育是美学理论在教育中的实践与运用,美学和美育为着一个共同的最终目的:实现人的自身美化。语文美育也不例外,形成学生的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就是人的自身美化。其任务主要落实两点: 一是审美情操的教育。通过课文的形象感染和情感熏陶,学生的情操高尚起来。美育是人心灵的体操,课文的形象因素、情感因素等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在心灵上产生共鸣,性情上得到陶冶,人生境界上得到“净化”,人格得到  相似文献   

10.
最近,听了幼儿园、小学、中学和大专的美育示范课,引发了我对美育课特征的思考。一以学生为中心是美育课的主体特征美育不同于一般学科教学,它是以审美实践为载体的实践性教育,美育课的审美主体是受教育者。只有受教育者自发地主动地激情化地投入审美实践,才可能有个体审美体验,积累审美经验,并进而内化为审美素养。教师围着美学知识转,让学生围着教师转,教师把学生作为教具或提线木偶,或越俎代庖,代替学生的审美实践,或千方百计地将学生的差异性(即创造性)个体体验“纠偏”到教师自己既定的“审美”套套,则不是美育。教师应…  相似文献   

11.
师德是教师素质提升最强劲的源动力,同时也是教师素养最根本、最重要、最集中的体现。不断进行师德自我提升,是教师专业持续发展的重要体现,是实现职业获得感、荣誉感和幸福感的内在基础。知行合一树立高尚师德,是成为好老师的重要路径。本文就教师如何树立高尚师德作出探究分析。  相似文献   

12.
美育重在以美育人、以文化人。围绕学校文化的核心精神和育人目标,学校以美学校园环境营建,引领师生学会发现和感悟美;以审美为核心建构美育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在个性审美中提升美学素养;通过课本剧大赛、艺术社团活动等,引领师生体验与展示美育成果,促进师生教育生活的审美化。由此,以美学精神构建校园生活,成就美好人生。  相似文献   

13.
语文综合性学习强调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的,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为基础,强调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我的体验、实践、探索形成语文素养。我们认为,在实施综合性学习的过程中,应当体现其综合性、生活化、经验化、个性化;体现审美情趣的培养、思维方式的整合、知识体系的互补。学生的审美观、生活观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的发展,将有利于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培养。  相似文献   

14.
郭多盛 《成才之路》2020,(5):136-137
语文教学要重视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重视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树立及情感体验,应从调动学生语文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学生文学素养等方面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文章结合教学实践,对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语文教学策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程标准>从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理念出发,设计提出了课程目标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一重要维度,也就是说,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尊重和培养学生正确的态度、情绪、情感以及信念,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努力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  相似文献   

16.
学校中的美育教学是形成年轻一代正确的审美观,培养其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以及高尚审美情趣的教育活动。通过美育教学,使学生产生愉快的心理,精神获得某种满足和享受的情感,从而自觉接受教育,提高其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激发学生的审美创造力。因此,学校美育教学是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 审美观即人们对美的认识和观点。它是形成审美能力的认识基础。通过审美活动教给学生正确、科学的审美观点和方法是学校美育教学中的首要任务。在具体实践过程中,教师教给学生一定的美学知…  相似文献   

17.
心理美育是心理教育的一个方面,是通过美与审美的知识传授和广泛的审美实践活动对人的健全的审美心理形式和美感能力培养所进行的教育。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施行美育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中学语文教师必须深究心理美育的特点,遵循心理美育的规律,大力发掘语文课程中的审美教育因素,激发学生审美情感,使学生乐于接受美的陶冶,树立高尚的审美情趣,从而达到"在趣味中感受关,在知识理论中鉴赏美,在个体赏析中创造美"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美育,用蔡元培的话来说,就是“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胸养感情为目的者也”。纵观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关于语文美育突出三个基本理念,即“审美趣味”、“审美能力”、“审美创造能力”。而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以此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这正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因此我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谈美育在语文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  相似文献   

19.
语文教师的审美能力是其审美修养的主要体现,与语文教学质量、教学效果关系密切。语文教师只有全面加强美学修养,奠定扎实的美学知识基础,树立高尚正确的审美观,养成较强的审美能力,把语文教学变成最优化、富有关感效应的艺术,才能使学语文变成学生鉴赏美、创造美的活动,也才能真正提高教学质量。语文教师应具备审美感知能力、审美鉴赏能力和审美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20.
古诗文蕴含着丰富的审美因素,统编教材选取的古诗文都是流传久远、脍炙人口、文质兼美的优秀作品,为美育提供了丰富的资源。语文教育是美育的重要途径,对语文学科中审美教育的倡导与实践由来已久。《中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学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就是审美鉴赏与创造,其内涵表现为体验与感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