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阅微草堂笔记》廿四卷,清纪昀著。该书分《滦阳消夏录》六卷、《如是我闻》四卷、《槐西杂志》四卷、《如妄听之》四卷及《滦阳续录》六卷,自乾隆五十四(1789)年至嘉庆三(1798)年陆续写成。嘉庆五(1800)年,由纪昀门人盛时彦于北平合刊印行。 纪购(17  相似文献   

2.
1940年5月20日,开封出版的《河南民报》刊登了一则特大新闻:5月17日晚7时许,日军“华北五省特务机关长”吉川贞佐少将,在河南省开封特务机关长总部驻处山陕甘会馆被吴凤翔(又名吴秉一)刺杀. 吴凤翔是河南郏县人,中共党员.1939年6月,他因向延安输送进步青年被捕,关押在郏县监狱.1940年3月初,中共郏县工委委员王永泉,几次到郏县监狱,买通看守,将枪支解成零件带进牢房,并送进去了铁锉等工具,吴凤翔将零件重新安装成枪支,于3月10日带领狱友冲出监狱.此后,他便在郏(县)襄(城)交界的小磨山中,组织游击队抗日.国民党县政府曾发布悬赏捉拿他的通缉令,同时将他的妻子、哥哥抓进了郏县监狱.  相似文献   

3.
国家图书馆古籍馆馆藏一部《穆堂诗文钞》,十一卷,四册,书名页题“道光辛巳年镌”、“穆堂诗文钞”、“临川李氏容轩藏板”,卷一卷端著者题“临川李绂巨来著”。卷前分别有嘉庆二十三年(1818)宋鸣珂、李宗瀚《序》,乾隆九年(1744)李绂《序》,穆堂居士《自序》,嘉庆二十三年程卓樑《叙》,卷未有嘉庆二十五年李友裢《跋》。  相似文献   

4.
嘉庆四年元月(1799年2月)诛和珅一案,是清仁宗颙琰在乾隆逝世后,亲手处理的第一件大事。对清史上这一轰动一时的政治事件,野史、笔记记载颇多,内中薛福成《庸庵笔记》卷三所录《查抄和珅住宅花园清单》(以下简称《清单》),一向为人所瞩目。但薛本人对此“世俗私相传抄之本”是有疑问的。他于文末特加说明:“盖私家记载,颇多耳食,官书又外人不能多见,事隔九十余年,见闻已岐若如此。兹特兼志于此,以待搜考”。他这是说《清  相似文献   

5.
《鲁迅日记》一九一四年四月一日、一九一五年七月十五、十六日和一九一七年一月五日均有与蒋孟蘋接触的记载。“蒋孟蘋”,在一九八一年版《鲁迅全集》第十五卷第五五二页注作:“《日记》又作孟频、孟苹,浙江吴兴人,蒋抑卮之友。当时在北京开设经营古董和字画的来远公司。”蒋孟蘋,当时诚然在北京开设来远公司,但单举这一点作为他的主要事业来说,是不恰当的。他是名噪一时的大富商和南浔三大藏书家之一。他不仅与蒋抑卮友善,还与陈公猛,  相似文献   

6.
邵飘萍是我国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声名显赫的记者、报人,是反帝反军阀的英勇新闻战士。他在中国近代报刊史中占据一席地位,因此,对介绍他的生平以及新闻实践的文章中的遗误之处,进行考证与补遗,使研究工作在史料确凿的基础上进行,是十分必要的。一、邵飘萍的“北京新闻编译社”何年创办?是北京第一家通讯社吗? 1924年3月,邵飘萍在《东方杂志》21卷6号上发表的文章《我国新闻学进步之趋势》中写道:“乃于民国七年创办新闻编译社于北京,是为我国人北京有通信社之始。”而在同年6月出版的《新闻学总论》一书中,邵飘萍又否认前说,讲新闻编译社创办于“五年七月”,是“为华人自办通信社之创始  相似文献   

7.
徐霞客与王士性,被著名历史地理专家、复旦大学教授谭其骧先生誉为明末两大旅行家。前者留下了《徐霞客游记》一书,后者留下了《广志绎》等著作,都是现在研究明代历史地理的重要文献。为了方便广大文史工作者利用《广志绎》,中华书局在一九八一年十二月出版了铅字点校本。吕景琳同志在《点校说明》中说: “《广志绎》五卷,明王士性撰,王士性,字恒叔,号太初,又号元白道人,浙江临海人。万历五年进士。他在北京、南京、河南、四川、广西、贵州、云南、山东等地都作过官,而且喜欢游历,足迹几遍于全国。著有《五岳草》十二卷、《广游志》二卷、《广志  相似文献   

8.
毛主席的好接班人英明领袖华主席,把全国人民盼望已久的《毛泽东选集》第五卷,以最快的速度,最好的质量出版发行了。《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的出版发行,这是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我们大队是英明领袖华主席视察和劳动过的地方,一九七○年七月二十九日,华主席来到我们大队视察,和我们一起参加劳动。他谆谆教导我们要认真学习毛主席著作,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我们贫下中农绝不辜负华主席的期望,一定要读一辈子毛主席的书,干一辈子革命。四月十五日,我们大队红旗飘扬,锣鼓喧天,迎接金光闪闪的《毛泽东选集》第五卷,大家手捧红宝书,禁不住热泪盈眶。并激动地说:以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粉碎“四人帮”后才六个月,就把《毛泽东选集》第五卷送到了贫下中农和全国人民手里。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作出的每项决定,每个部署,都闪耀着毛主席革命路线的光辉,代表了亿万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心愿。《毛泽东选集》第五卷是我们反修防修,继续革命的强大思想武器。我们学习《毛泽东选集》第五卷,深深怀念伟大领袖毛主席,无限热爱英明领袖华主席。我们贫下中农永远不会忘记,在那豺狼当道,魔鬼横行的万恶的旧社会,是伟大领袖毛主席、战无不胜的  相似文献   

9.
《清史稿》卷69《地理志·四川》载:"[雍正]十二年,升嘉定、潼川二州为府。"同卷《地理志·嘉定府》又载:"顺治初,因明制为直隶州,领县六。康熙十二年升府,以其地置乐山县。"同一卷,对嘉定州(治今四川乐山市)升府的年代记述前后矛盾,一说为"雍正十二年"(1734),一说为"康熙十二年"(1673),相差达61年。读者要问,到底哪个说法正确?清嘉庆十七年(1812)版《乐山县志》卷2《舆地志·沿革》载:"雍正十二年,升嘉定府,仍置县曰乐山。"嘉庆二十一年(1816)版《四川通志》卷4《舆  相似文献   

10.
《每周文摘》一九八八年等三十一期转载了《联合日报》七月二十日的一条消息,标题是《上海市长自我约束“五不”》。消息说:“上海市长朱镕基最近在一次局级干部会议上公布了自我约束的‘五个不’:一、名字不见报,除非是市委市政府的重要工作以及外事活动,下基层调查研究不见诸报端;二、不上电视台,除非是宣传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朱镕基要求全市干部群众对他加强监督。”  相似文献   

11.
王竞 《图书馆建设》2001,(1):105-106
纪晓岚先生,是清代乾嘉时期的一位才智型文人。他性情坦率通达,而且官运亨通,一直做到尚书、协学大学士高位。 他才学淹贯,传世著述有《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四库全书简明目录》《阅微草堂笔记》,和其孙树馨刊本的《纪文达公遗集》文十六卷诗十六卷。 1955年夏,我初到哈市图书馆,有一段时间跟随卢乃绪先生整理中国线装旧籍,他告诉我,有时间读一读《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说:“中国目录学的精要是辩章学术,考镜源流,而《提要》正是这一方面的典范。”又说:“凡学,不考其源流,莫能通古今之变;不别其得失,无以获从入之途。…  相似文献   

12.
陈垣对研究《四库全书》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自唐朝以后,历代都修纂大型图书。宋朝有四大部书:《太平御览》1000卷,《册府元龟》1000卷,《文苑英华》1000卷,《太平广记》500卷;明朝编《永乐大典》22000卷;清初编《渊鉴类函》450卷,《佩文韵府》400卷,《全唐诗》900卷,《古今图书集成》10000卷。到乾隆三十八年(1773)时,开始编纂一部大型丛书《四库全书》。全书著录书籍3503种,79,337卷,36,304册(此为文津阁本。各阁著录数不尽相同)。是古代最大的官修书、最大的丛书,也是古代官修的唯一的一部丛书。 这部书开始酝酿编书是乾隆三十七年(1772),到乾隆五十二年(1787)基本完成,共用十几年时间。但在编纂进行时和基本完成以后,随时发现违碍、错漏等问题,还在不断复校、补校、再校、撤换,有时部分校勘,有时全书复查。而且在编纂过程中,不断有敕撰、御制、钦定的书,陆续补入全书,故直到乾隆五十七年(1792)十月,《八旬万寿盛典》编成(乾隆五十四年始编)收入全书,这才算是最后完成。但在这之后,乾隆的御制诗五集,文三集,及改纂的《八旗通志》,都是嘉庆年间陆续入《四库》的。原来全书每册首页用阁名大印,如“文渊阁宝”等,末页用“乾隆御览之宝”,但这几部后补的书,都已改用“嘉庆尊亲之宝”,因这已是嘉庆帝继位以后的事情了。 今仅  相似文献   

13.
段玉裁,字苦膺,号戊堂,(1735—1815)江苏金坛人,是我国清代著名的国学大师,乾嘉学派的中坚。他一生所撰写的书,计有《六书音韵表》五卷,《说文解字注》三十卷,《经韵楼集》十二卷,《周礼汉读考》六卷,《古文尚书撰异》三十二卷,《仪礼汉读考》十七卷……总计他的著作达数百卷之多,在音韵学、文字学、训诂学、校勘学等方面都有杰出的贡献。特别他历时三十年,集一千七百年国学大师之大成,写出了《说文解  相似文献   

14.
《康輶纪行》十六卷 附:《识小录》八卷 姚莹撰 姚莹,字展和,号石甫。安徽桐城人。乾隆五十年(1785)生,咸丰二年(1852)卒,年六十八岁。嘉庆十三年进士。历官至湖南按察使。鸦片战争时,任台湾兵备道,颇留心于世务,后以抗英获罪系狱。道光二十四年,以同知、知州至四  相似文献   

15.
《四库全书简明目录》中说:“轼诗文衣被天下,刻本丛杂,较欧阳修集更多,诸家所记,不可殚数”。本文拟将宋代编集、注释和刊刻苏轼著作的情况作一简介。苏轼在世时,其诗文刻本即已层出不穷。他自已说过:“世人蓄轼文者多矣”(《东坡后集》卷一四《答刘沔都曹书》),“市人逐利,好刻某拙文”(《东坡续集》卷四《与陈传道》),“贾人好利,每取拙文刊刻市卖”(《瓯北诗话》卷五)。当时,即使一些边远地区,也有苏轼著作的刻本,如范阳书肆,就曾刊印《大苏集》。大约较早编集苏轼作品的是彭城人陈师仲。他于神宗元丰中期,搜集苏轼在密州、徐州两地任太守时所写的诗篇,编成《超然》  相似文献   

16.
黑龙江省双城县档案馆于1958年8月14月建立,现局馆合署办公,定编15人,下设业务指导、管理、秘书三个股。 该馆至1987年底共收藏档案和资料96,637卷册,其中档案有94,481卷,各种资料2,156册。其主要内容有: 一、清朝档案:共有49,082卷(含满文2,034卷)。它历史悠久,历经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六朝积累而成。这些档案,是双城极其珍贵的史料。档案共分为两大部分,即委协领署档案、理事抚民府档案。最早档案为嘉庆二十年(公元1815年)。有清政府、吉林将军衙门、黑龙江将军衙门、阿勒楚喀副都统衙门、伯都讷副都统衙门、三姓副都  相似文献   

17.
近阅中华书局《中国古籍文献拍卖图录年鉴》,翻至第5页,看到《薛大烈嘉庆十五年奏折》,眼睛忽然一亮。该书虽未著录其籍贯,但是名叫薛大烈的清乾嘉时将军,只有一人,他就是兰州人,其手迹世所罕见,真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按下薛大烈不表,先说《奏折》。2004年5月17日,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春季拍卖会将其以7700元拍出,编号为“嘉2004.5-2436”拍卖品《薛大烈嘉庆十五年奏折》。此奏折纸本,6面,长70厘米,高21.3厘米,恭楷书写。兹引录原文如下:  相似文献   

18.
咬文嚼字于《汉语大字典》王粤汉【武汉】关于编辑学和辞书学,卑之无甚高论,作为简编本《汉语大字典》责任编辑之一,兹谨考订若干实例。1.《五杂组》辨正《汉语大字典》多出书名“《五杂俎》”;亦有出“《五杂组》”者,分别见卷一页290、卷四页2445、卷七页...  相似文献   

19.
清代学术最有功于中国文化的,是对古典文献的整理和研究。本文将主要论述清代校勘学家、辑佚学家臧庸的生平和学术成就。 一、 臧庸的生平简介 臧庸初名镛堂,字在东,一字西成,号拜经,江苏武进人,生于乾隆三十二年(1767),卒于嘉庆十六年(1811),终年四十五岁。臧庸曾拜校勘学家卢文 为师,“遂通九经三史,尤明小学”(阮元《 经室二集》卷五)。这为他后来成为校勘学家和辑佚学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臧庸的高祖臧琳,是康熙时的经学大师,著有《经义杂记》等书。臧琳的治学思想对臧庸有着深刻的影响,在他初涉学术之门时,便产…  相似文献   

20.
清朝嘉庆、道光年间著名学者梁章钜的笔记体著作《浪迹三谈》的卷二《历代年号》与清朝乾隆、嘉庆时期的史学考据家梁玉绳的《元号略》有大量重合之处.《历代年号》收录古代年号六十二个,合为五十九条,其中的五十八条皆沿用《元号略》的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