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你是否还在做自己的囚?依然记得,那暴热的夏天,自己曾疯狂地思考生命,思考人生——人为何而生?为何而活?为何而累?为何而死?史铁生说:人活着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并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生是偶然死是必然。而我不明白的是:上天为何给了我生命,却不让它完满?本该是充满欢愉的青春为何要经受磨炼?  相似文献   

2.
你是否还在做自己的囚? 依然记得,那暴热的夏天,自己曾疯狂地思考生命,思考人生--人为何而生?为何而活?为何而累?为何而死?史铁生说:人活着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并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生是偶然死是必然.而我不明白的是:上天为何给了我生命,却不让它完满?本该是充满欢愉的青春为何要经受磨炼?  相似文献   

3.
从期盼过年到害怕过年,中间的分水岭就是结婚单过。原先不用自己操心的柴米油盐酱醋茶,现在都要自己张罗。对之前期盼过年的兴高采烈有了怀疑:那时候是我吗?  相似文献   

4.
《高中生之友》2010,(9):43-43
知道吗。这几天我的心情特别复杂,总是随着周围的一些事情而改变,可以说我是一个多变的人吗?记得一个男生说过,我是一个思想超恐怖的人,难道我真的是这样的吗?我对自己产生了怀疑。一切的起因都是昨天我的同桌告诉我,  相似文献   

5.
《中学生天地》2011,(7):81-81
我家有只小狗叫小乖,今年2岁了,我很喜欢它。最近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在小乖眼里,我们是谁?它知道我们是和它不一样的物种吗,还是认为我们和它是同类,只不过长得有点奇怪而已?  相似文献   

6.
我是谁     
常常地,我不知道我是谁。坐在花园的椅子上时,我会想:谁还在这张椅子上坐过?谁还将会在这张椅子上坐下?走在大街上时,我会想:我走的路还会有谁再走?我走过的又是谁走过的路?同样,谁和我一样在喝茶?谁和我一样在看某一片树叶?我之前,我之后,我之左,我之右……我叫这样一个名字,有着这样一颗心,我的一个个弹指而过的瞬间将我带来又将我带走一一我到底是谁?  相似文献   

7.
相信谁     
《红领巾》2008,(6)
爸爸:“五毛,你到底有没有洗澡(xi zao)?”五毛:“当然有。”爸爸:“那为什么毛巾是干的?”五毛:“你是相信自己的亲生儿子,还是相信一条跟你没有任何关系(guan xi)的毛巾?”  相似文献   

8.
常听见职场人歇斯底里发泄:“我没有安全感啊!”不由得思考职场安全感到底是什么。为何会产生职场恐惧?安全感能解决什么?它到底有多靠谱?这些问题需要一个一个去解决。  相似文献   

9.
晚上洗完澡,我问妈妈:“小蜜蜂的妈妈是谁?”妈妈说:“是蜂王。”我说:“不对。”妈妈说:“那是什么?”我说:“是花朵。”妈妈说:“为什么呢?”  相似文献   

10.
汪峰 《考试周刊》2013,(77):34-35
动物依赖本能生存,饿了就觅食,困了就睡觉,它们没有思想,没有感情,没有想象力和创造力,没有生的烦恼和死的恐惧,没有关于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憧憬,没有忧虑、苦闷、悔恨、孤寂、失望……这一切恰恰是人的宿命.人是唯一会思考生命的本质和意义的动物,这种思考充满了痛苦和不幸.个体生命是那样短暂而艰难,又是那么虚幻和荒诞.我是谁?为什么要在一个偶然的时间里把我扔进这个世界,又在一个不可期的将来把我抛出这个世界?活着是需要理由的,如果找不到理由,那么它就会成为死亡的理由.任何事物本身都是没有意义的,只有人才会赋予它意义,人的存在也是这样的.诗人的存在就是为这个世界提供价值,诗歌所捍卫的正是人的生存中不可缺少的东西.人类为什么需要诗歌?说到底就是为生命寻找一个理由.  相似文献   

11.
开心一刻     
曹祈东 《初中生》2010,(3):26-26
半疯 甲:“老头儿,你为何把别人的小麦倒入你自己的麻袋里?” 乙:“因为我是个半疯的人!” 甲:“既然是半疯的人,那为何不把自己的小麦倒入别人的麻袋里?”  相似文献   

12.
教育为谁     
“我们走了很远,却忘记了为何出发。”这话同样适用于对教育目的的思考。为什么要做教育?或者说,教育是为了什么?在这个问题上,我感觉多年来我们的思路是有问题的。  相似文献   

13.
猜猜我是谁     
我们来玩个游戏,好吧?好,准备。准备好了吗?那好,我现在开始提示: 我的消息很灵通.而且眼线众多。我知道你在上个星期与客户谈生意时答应回扣平分:我还知道你昨天向你的下属抱怨.说你们的总经理有多自私。猜猜我是谁?猜不出来.也没有关系。  相似文献   

14.
<正>生命教育的内涵多元而复杂,死亡教育是生命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是为了“生”和更好地“活”。相对于生命教育而言,死亡教育是一种逆向教育。它是通过让孩子了解死,从而更珍惜生命,热爱生活。一些视频里经常有这样的场景:孩子哭着说:“我咳嗽了,呜呜呜,我要死了……”孩子在对一种没见过的新食物提问:“妈妈,我吃完这个会不会死啊?!”孩子在大发脾气:“你去死!你去死!”  相似文献   

15.
幸福,很近吗?为何我伸长了手臂,仍触摸不到它的一丝一毫? 幸福,很远吗?为何我一抬头.总是看见它在微笑? 幸福,一个太过虚幻的名词。知足的人会说,珍惜自己拥有的,就是幸福。哪怕是微不足道的一根草,一粒沙;  相似文献   

16.
王金平 《红领巾》2009,(10):26-29
我问一下,你们最怕什么呢?估计多数人的回答是同一个:死。 死亡确实可怕,它会夺走我们的生命,会把亲人从我们身边永远带走。  相似文献   

17.
许艺 《中文自修》2009,(11):18-21
女友说:“他在我面前是个孩子”;妻子说:“您在我心中就像植物生长在大地上”;同事开玩笑说:“你再也不会死了,因为你已死过几次了。”读者说:“小羊到底有没有吃掉玫瑰花呢?”小王子说:“我太年轻了,不懂得怎样去爱。”圣埃克苏佩里院:“我明白了人的忧惠,我惋惜的是人。”正因此,圣埃克苏佩里的内心始终是孤独的,就像小王子。  相似文献   

18.
假如这样问您:您知道谁是世上最快乐、最幸福的人吗?或许您一时不好回答,并要挖空心思地想一阵子。但假如您这样问我,无论何时何地,我都会斩钉截铁地说:是他!  相似文献   

19.
已经连续好几天了,每每吃过晚饭,我总是在做相同的一件事:守在沙发上,眼巴巴地等着看一部名为《幸福来敲门》的电视剧。今天,所有的故事都讲完了,电视剧也顺理成章地结束了。在为剧中主人公重新团聚在一起而心生欢喜的同时,我也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幸福青睐怎样的人,而它又会来敲谁的门呢?  相似文献   

20.
    
6月9日 晴 一场风雨即将来临,一只蚂蚁急促地爬向树的高处。可怜的拼命逃离的小生命,正巧被我看见。我凝视它向上的姿态,努力的样子,真的想帮帮它。可我又想:当我伸出手去,能不能把握住合适的力度?如果因此而伤到它,那就适得其反了;再说,它是它自己的,它自然有一套严格的生存法则,我凭什么去干扰?不过,我还是忍不住担忧:在树的高处,它是否拥有一个安身立命的所在?在风雨来临之前,它能安全抵达目的地吗?就在我凝神思考的片刻,大雨倾盆而下。那只蚂蚁呢?再俯身寻找,倏忽间已经不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