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6 毫秒
1.
<正>对运动性疲劳的研究虽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但对其本质的认识仍不统一。目前多数学者认为:运动性疲劳是人在运动时,机体生理过程不能持续其机能在一特定的水平上,或各器官不能维持预定的运动强度。运动性疲劳的发生从中枢到骨骼肌细胞、再到细胞内的物质能量代谢过程,中间任何一个环节或这些过程综合变化,都可以造就疲劳。在一定范围内,疲劳的程度越大,超量恢复就越明显,一旦超过了这一范围,就会变为过度疲劳。因  相似文献   

2.
秦雷 《精武》2013,(36):21-21,23
在高校田径教学过程中,中长跑是一项极具挑战性又容易引起运动疲劳的田径运动项目,因此,在中长跑训练中运动性疲劳的恢复训练非常重要,是中长跑运动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根据中长跑运动性疲劳的机理,总结出了一系列针对中长跑运动训练的恢复方法。  相似文献   

3.
运动训练中出现的疲劳,又称为运动性疲劳。运动性疲劳是由于运动而引起的人体运动能力和身体各种生理功能暂时下降的现象,这是人体运动到一定时候必然出现的一种生理性功能变化。其与运动训练相互依存,有训练就必然有运动性疲劳的出现。在高原环境下,运动性疲劳的出现除受训练等因素  相似文献   

4.
<正>运动性疲劳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是运动到一定阶段必然出现的一种运动能力的下降,经过休息可以得到恢复。运动训练是一个"疲劳-恢复-疲劳"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存在质的变化,即运动成绩的提高。因此,快  相似文献   

5.
在田径长跑运动训练中,为了使运动员获得更好的成绩,就必须运用大强度、大运动量、长时间的运动训练方法,而训练又给运动员带来了一定的疲劳,经常会出现全身无力,反应迟钝,运动能力下降等身体反应,这是由于长时间从事激烈的大运动量训练所产生的运动性疲劳。1983年在第5届国际运动生化会议上,把运动性疲劳定义为:机体不能将它的机能保持在某一特定水平,或者不能维持某一预定的运动强度。值得注意的是引起运动性疲劳的原因是运动,而不是疾病、药物、环境和营养等因素,运动能力下降是暂时的,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只要通过调整和适当的休息即可使运动能力得到恢复,甚至会超过原有水平。如果疲劳长期积累而不能消除,就会发展成为过度性疲劳,引起身体某些器官的病变而危害人体健康。因此,疲劳的消除和体力的恢复与运动训练有着同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运动性疲劳的恢复手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体是世界上最复杂的系统,运动训练则是决定复杂系统运动能力的关键环节:训练→疲劳→恢复→训练→再疲劳→再恢复,最后使机体实现超代偿的过程。在这样的循环过程中,训练、疲劳和恢复三个环节一个都不能少,没有疲劳的训练是无意义的训练,同样没有恢复的训练也是无意义甚至有害的训练。1运动性疲劳产生运动性疲劳的主要原因有:运动产生的能量消耗。剧烈运动后,机体内糖元、三磷酸腺苷、磷酸肌酸等能源物质大量消耗,如果不能及时补偿就会导致  相似文献   

7.
1前言人体在进行运动训练时,其机体必然产生运动性疲劳,通过对运动疲劳的机制研究,能够找到消除的最佳方法。而随着科技的发展,对运动疲劳产生机制研究主要是从生理和生化的方面进行。本文就运动性疲劳中躯体性疲劳的生化机制研究成果作一简要综述。2运动性疲劳的定义自1880年莫索(Mosso)研究人类的疲劳开始,距今已有100多年历史了。许多著名学者从多种视角采用不同手段广泛研究疲劳,并先后给疲劳不同的概念。在第5届国际运动生物化学会议(1982年)上,对疲劳的概念取得了统一认识,即疲劳是:“机体生理过程不能持续其机能在一特定水平上或不…  相似文献   

8.
运动性疲劳是运动训练过程中普通存在的现象,运用科学的方法可以尽快地消除疲劳,使机能尽快得到恢复,进而提高运动能力。本文阐述了运动性疲劳的产生机能及消除疲劳的有效方法,以期对教学的训练发挥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9.
运动性疲劳是指人体运动到一定时候,运动能力暂时下降的正常生理现象,科学地判别运动性疲劳的出现及正确掌握消除方法,对合理安排体育教学及运动训练有很大的实际意义。一、运动性疲劳的判别方法运动性疲劳的表现多种多样,从机体功能及运动能力表现出的变化。判别疲劳的方法归纳起来可分以下几种: 1、教学训练观察法运动员在一堂训练课中,承受一定的运动负荷后,出现脸色苍白,眼神无光,表情淡漠,  相似文献   

10.
1.竞技体操训练中出现的疲劳1.1竞技体操运动性疲劳的概念1982年在美国举行的第5届国际运动医学生物化学会议上对疲劳的定义是:“机体生理过程不能维持预定的运动强度而导致机体运动能力下降的现象”。据此体操运动员的疲劳定义理解为:在体操训练或比赛达到一定程度后,运动员本身各组织器官及全身机能暂时下降的一种身体状态,也是机体自身正常的一种保护性抑制。  相似文献   

11.
在羽毛球运动训练过程中,运动性疲劳产生的特点以及疲劳后的体能恢复一直是我们所面临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对今后达到良好的训练效果和取得优异成绩至关重要。故此,文章主要对羽毛球运动员运动性疲劳的诊断方法、体能恢复的原则和方法进行探讨研究。  相似文献   

12.
运动性疲劳与恢复过程是当代竞技科学研究中的重大课题.本文仅就运动性疲劳单项评定和系统恢复作一阐述,目的在于把训练和其后的恢复过程统一起来作为一个训练的整体,加速运动性疲劳的恢复速度,提高有机体的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13.
运动性疲劳是运动训练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运用科学的方法可以尽快地消除疲劳,使机能尽快得到恢复,进而提高运动能力.为此,本文阐述了近年来对运动性疲劳的恢复过程及恢复手段的一些新观点和方法,以期给教学和训练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运动性疲劳的机制与消除手段的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动性疲劳是运动训练中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没有训练就没有疲劳 ,没有恢复就没有提高。因此 ,适宜的疲劳与合理的恢复是提高运动能力的关键。随着科研方法的不断进步 ,研究发现 ,机体进行大强度运动时 ,体内氧自由基的大量增加是导致运动性疲劳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 ,寻求简便、快捷又无毒副作用的清除体内多余氧自由基的方法势在必行。通过文献资料法 ,从生理角度 ,对运动性疲劳的定义、产生机制及其消除途径进行了全方位地研究 ,为全面系统地认识运动性疲劳产生的机制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同时筛选出一些对消除运动性疲劳较为有效的手段 ,以供参考讨论。  相似文献   

15.
运动性过度疲劳是中长跑运动员在运动训练过程中经常出现的一种阻碍运动员健康成长的运动性疾病,它直接影响运动员的身心健康和运动成绩的提高,如不及时调整治疗,不但损害运动员的身心健康,而且会导致运动员终止运动生涯。产生运动性过度疲劳的根本原因就在于:运动员在从事中长跑的训练过程中,运动量和运动强度过大,超过机体承受的极限,使机体内能源耗竭,乳酸堆积过多,  相似文献   

16.
运动性疲劳的机制与消除手段的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动性疲劳是运动训练中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没有训练就没有疲劳,没有恢复就没有提高.因此,适宜的疲劳与合理的恢复是提高运动能力的关键.随着科研方法的不断进步,研究发现,机体进行大强度运动时,体内氧自由基的大量增加是导致运动性疲劳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寻求简便、快捷又无毒副作用的清除体内多余氧自由基的方法势在必行.通过文献资料法,从生理角度,对运动性疲劳的定义、产生机制及其消除途径进行了全方位地研究,为全面系统地认识运动性疲劳产生的机制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同时筛选出一些对消除运动性疲劳较为有效的手段,以供参考讨论.  相似文献   

17.
1.运动性疲劳开展人类疲劳的研究,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生理学家们从各个角度对运动性疲劳进行研究,其中,运动性疲劳产生的生理机制一直是世界各国运动生理学领域研究的焦点。虽然目前对疲劳的机制仍不十分清楚,但大量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强度、不同时间和不同运动形式产生疲劳的机制是不同的。运动性疲劳是生理疲劳和精神疲劳综合表现。在第五届国际运动生物化学会议上将疲劳定义为"机体生理过程不能持续其机  相似文献   

18.
浅谈中医与运动性疲劳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阐述了中医对运动疲劳的认识,中医在消除运动性疲劳中的作用,如针灸足三里穴对小鼠运动能力和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的影响;足三里反射区按摩对有氧耐力运动后自由基的影响,揭示足反射区按摩促进运动性疲劳恢复的机制。旨在进一步加深中医对运动性疲劳的本质的认识,提高中医药抗疲劳针对性和效果,促进运动员大运动量训练后机体的恢复。  相似文献   

19.
适当的运动可以改善心肌功能 ,增强体力 ,强壮体质 ,所以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体育锻炼。不过有时情况并没有朝理想的方向发展 ,反而因为运动后引起的疲劳 ,影响了工作和生活。这是因为要获得并保持健康 ,不仅需要有规律的锻炼 ,更需要适当的膳食和营养 ,才能获得运动的好处。1 引起运动性疲劳的原因及后果疲劳是机体复杂的生理生化变化过程 ,是机体生理过程不能将其机能持续在一特定水平或各器官不能维持其预定的运动强度。人的疲劳主要反映在人体的三大系统 ,一是神经系统的疲劳 ,二是心血管系统的疲劳 ,三是骨骼肌的疲劳。由于运动引起机体生理生化改变而导致机体运动能力暂时降低的现象 ,称为运动性疲劳。刚开始时只是引起骨骼肌系统的疲劳 ,但不加以注意 ,就会引起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疲劳。疲劳是机体发出的一种保护性反应 ,它的出现是提醒人们注意要减低目前的工作强度或终止目前的运动 ,经常性的疲劳会使人们进入亚健康状态 ,若情况继续下去就会造成机体进一步的损伤。一个人有了疲劳感会使人们进入亚健康状态 ,若情况继续下去就会造成机体进一步的损伤。一个人有了疲劳感后其工作效率就开始下降 ,继而易感染 ,出现贫血、无力、消化不良、...  相似文献   

20.
在中长跑运动训练中,为了使运动员获得更好的成绩,就必须运用大强度、大运动量、长时间的运动训练方法,而长时间从事激烈的大运动量训练导致身体产生运动性疲劳。机体产生的疲劳如果不能很快消除,就不能连续完成训练任务,使训练水平下降,影响运动成绩。因此,疲劳的消除和体力的恢复与运动训练有着同等重要的意义。为了尽快消除疲劳、恢复体力可采用以下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