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句法、语义和语用三个平面对歧义的界定、成因和消除几个方面对歧义现象进行了探讨,歧义要与多义、模糊、笼统等相关概念区分开。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区别歧义与多义、歧义与模糊及歧义与笼统的基础上,给歧义下了这样的定义:歧义是在言语交际的过程中,听话人对一个小句或句子的语言意义或言语意义有着两种或两种以上理解的言语现象。  相似文献   

3.
歧义结构类型及其产生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歧义”是包括汉语在内的许多语言中存在的重要语言现象。歧义结构的研究也是近年来汉语语法学界十分感兴趣并且成果显著的一个研究专题。本文仅就题目所示内容谈点看法。一、“歧义”与“多义”、“笼统”及“模糊”  相似文献   

4.
歧义现象是许多语言中存在的重要现象。歧义研究可以考察表面相同的形式实质上的差异,进而使我们深化对语言的形式与意义之间复杂关系的认识,所以历来是语法研究的热点之一。歧义就是在理解上会产生两种可能,换句话说,就是可以这样理解也可以那样理解的句子。歧义要与多义、模糊、笼统等相关概念区分开。在分析常见格式时,要从句法和语义角度进行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5.
<正> “语境歧义”研究是近年来语法研究中开拓出来的崭新领域。随着“语境歧义”即“言语中的歧解现象”研究的不断深入,识别与“歧解现象”貌合神离的费解、曲解和别解等言语现象,对于“歧义”研究的健康开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对“语境歧义”作出开拓性研究的语言学家主要有徐思益、王建华等先生,在他们的著述中,“语境歧义”即“歧解”现象与“费解”、“曲解”等现象是不加区别的。如王建华先生在《语境歧义分析》一文中把“对于某一确定的语义内容”“听读者不能完全理解,甚至误解”以及“听读者明明能理解而故意曲解”这两种应属于费解与曲解的言语现象看作是歧解,作者用下面的例子说明观点: (1)程副司令员向她们挥手致意,针对叛乱平息,百万农奴即将彻底解放,欣然说:  相似文献   

6.
“一形多义”现象在汉语中并不少见,它不同于汉语中的“歧义”现象。“歧义”现象有损于语言的交际功能,是应该极力避免的,而“一形多义”现象则是语言自身的客观事实,无碍于语言信息的传达,是难以避免的。不仅如此,汉语中的“一形多义”现象,还为修辞开拓了一个不小的崭新天地。不少精彩的修辞艺术,就是由汉语的“一形多义”现象的巧妙运用而创造出来的。  相似文献   

7.
英语歧义的修辞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红英 《天中学刊》2003,18(4):77-78
歧义是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有着消极的一面,也有着积极的一面。积极歧义作为一种修辞手段,其作用有:开拓意境,丰富文章内涵;一语双关,突出语言主题;故意歧解,使语言诙谐幽默;刻画人物性格,展开故事情节。  相似文献   

8.
动词源致歧     
动词是致歧能力最强的词类,在各类歧义源中,动词源引发歧义的比重较大,因而影响也较大。多义动词项的致歧过程比较复杂,动词项也会在语义特征上显示出多重性特征;单义动词项致歧可称为语义特征致歧,其多个语义特征在句法结构中共现便可能引发歧义。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语言的交际功能为线索.分别谈了交际与多义现象和歧义现象;思维与多义现象和歧义现象两方面的问题。为了使人们的语言交际能够准确无误地进行,我们应该弄清楚语言中的多义现象和歧义现象。  相似文献   

10.
歧解说略     
歧解是一定语境中产生的偏离原意现象。其形成原因有二:一是客观歧解,语言符号的多义性、句法结构的歧义性;二是主观歧解,即交际双方储设的信息不一致,交际者的文化素养和精神状态的差异。  相似文献   

11.
修辞分为消极修辞和积极修辞两方面,而逻辑是修辞的基础,要想在消极修辞方面表达的极明白,没有丝毫的模糊,也没有丝毫的歧解,必须与事实相符,这必须都以逻辑为基础.  相似文献   

12.
语言中的"歧义".是一种常见现象。"歧义"就是话语中的某个词、某句话,既可以这样理解,也可以那样理解。而在特定的语言环境(包括时间、场合、交际的对象和目的等)中,有意识地制造歧义,造成背离通常的习惯解释,收到特殊的表达效果,这就是歧解巧说。从歧解巧说的形式方法和表达效果看,常见有以下四种。  相似文献   

13.
脱离一定的语言环境的短语常常会产生歧义。语义上可以作两种或两种以上理解的短语叫做歧义短语(或多义短语)。消除歧义(简称“除歧”)的方法是多样的,但必须首先弄清造成歧义的原因。根据歧义产生的原因来划分,歧义短语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一、一词多义而造成的歧义短语。如:(1)向华北东北调拨粮食  相似文献   

14.
多义与歧义是两种相似又不完全相同的语言现象。多义是单义发展的结果。歧义的产生既有语言因素,也有非语言因素。多义是歧义产生的原因之一,但两者又不具有必然的因果关系。在一定条件下,多义可以转化为歧义。  相似文献   

15.
人们用作交际工具的语言有两种形式 :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在交际中 ,信息便是通过这两种语言形式传递的。一般说来 ,在特定的语境下句子都有明确的含义 ,但由于时间、场合、环境、上下文等因素的变化 ,同一个词、一个短语或一句话可以有两种甚至多种解释 ,从而产生歧义 ,这种容易产生歧义的句子就是通常所说的歧义句。歧义句会给阅读和理解增添许多麻烦。要正确地掌握歧义句 ,就要在口语中注意同音异义词的变化 ,在书面语中注意区分由义群组合、一词多义、短语多义等造成的语意变化。下面例举几种主要的歧义句。  一、由一词多义造成的歧…  相似文献   

16.
吕郑芳 《文教资料》2009,(25):46-47
本文分析了语义模糊的特征,并阐述了从语义模糊与语义精确的关系.以及语义模糊与多义、歧义的区别.  相似文献   

17.
<正> 近年来,人们对模糊修辞的谈论越来越多,但是,对于模糊修辞在语言学上的理论依据,模糊修辞的研究对象及范围等,却谈得不够,并有很大分歧,如有人指责说“有的甚至把模糊与歧义混同起来,这就未免过于浮浅、粗疏了。” (见《模糊语言与修辞格》,修辞学习88年1期)本文拟就上述问题谈谈看法。  相似文献   

18.
多义动词的歧义消解在词义消歧研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在语料库词义人工标注工作的经验基础上,在从可利用的词汇知识资源、消歧策略的内部构成和原理层次、机用词典中动词义项分立等几个方面分析了动词词义消歧问题。提出了一个由动词词义知识库、语料信息、综合处理器三大部分,以及语法功能、语义关系、使用经验三个层面构成的动词词义消歧策略,并从这个角度对用于机器自动消歧的动词义项分立规则提出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9.
相关文献的回顾表明,人们对句法解歧过程的认识还处于初级阶段.尽管人们对句法解歧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对于中国英语学习者如何消解英语句法歧义几乎没有专门研究.鉴于此,为了研究词汇频率信息在中国英语学习者句法解歧过程中的作用,以前人研究为基础,用实验来探究词汇信息一动词频率对中国英语学习者英语句法解歧的影响,以期进一步优化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20.
乐"调"辨析     
针对基本乐理中“调”概念多义、歧义的现象进行梳理与辨析,认为“五四”前后西乐东渐的中西乐理“混合”是导致“调”概念多义歧义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