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李岩  王彩霞 《兰台世界》2005,(10):37-37
“三农”问题是当前全国工作的中心,党中央、国务院以“中央1号”文件部署全国的三农工作,“三农”问题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国家档案局在江苏省召开了全国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经验交流会,中央办公厅主任王刚同志对做好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建立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做好‘三农’方面的档案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做好“三农”档案工作应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杨静  肖登 《湖北档案》2004,(6):30-30
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做好“三农”档案工作是我省档案工作的重中之重。做好“三农”档案工作,对于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促进党在农村各项政策的进一步落实,维护农村稳定,促使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一点,可以用湖北省开展“三农”档案工作所产生的巨大效益的典型事例来证明。  相似文献   

3.
如何把地市党报办得更加贴近“三农”?如何更好地为“三农”服务?这是报纸编辑人员的根本职责,同时也是检验编辑人员素质高低的关键。多年的编辑生涯,笔者从中感受到不少酸甜苦辣,就因为自己是农民的儿子,心中怀着那份永恒的“三农”情愫。编辑组织什么稿件,撰写什么文章,这恐怕是编辑要经常思考的事情,才能体现在为“三农”服务的主题上,也才能解决写什么为“三农”的问题。笔者认为,“三农”报道要把握住这几个原则:  相似文献   

4.
刘思疑 《大观周刊》2012,(25):7-7,73
“三农”问题一直是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的问题,在目前新形势下,中央从全局、战略的高度农强调“三农”问题,并不断增大对“三农”的投入力度.努力解决好“三农”问题。本选题回顾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关于“三农”问题的探索和实践.希望通过对目前解决“三农”问题的办法的思考,为我国早日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启示和递议,为加快我国的现代化进程尽一点微薄之力。  相似文献   

5.
当前,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尽快增加农民收入。因此,档案服务“三农”就应围绕农民增收这一突出问题做好服务。由于历史、现实等多种原因,各基层档案室保存的档案与农民增收的需求不相适应,农民急需的档案档案室没有,档案室有的档案农民又不需要。  相似文献   

6.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民占中国人口的绝大多数,农村是经济、社会、化比较落后的地区。“三农”问题历来是党和国家关注的重点。随着社会的转型,原有的经济格局被打破,农产品市场放开,农民流动量增大,农村各类矛盾日益显现。及时反映“三农”问题,大力宣传党和政府的农村政策是我们新闻宣传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过去我们报道“三农”的新闻时总是局限于种、管、收的“四季歌”,不敢触及深层次的矛盾,报道内容陈旧,报道方式僵化,越来越不能适应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三农”问题是党和政府力求解决的重要问题。围绕着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问题,各地各部门进行了认真的探索和实践。在这样的实践中,鄂州市档案史志局直面农村,以其对“三农”工作的执著为驻点村解决了制约经济发展的首要问题,把党和政府对“三农”问题的关怀落到了实处。  相似文献   

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现代化建设、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奋斗目标,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关键。因此,党中央明确提出要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当前全党全国工作的重中之重的问题来加以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9.
兰兵  姜承 《兰台内外》2006,(4):17-18
我们党历来非常重视农业、农村与农民问题,并把“三农”工作视为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全局性和根本性问题。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党领导革命、建设、改革取得的伟大成就,都是同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密不可分的。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十分关注并重视解决“三农”问题,为此,党中央先后发出8个涉及“三农”的一号件,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其中,1982年至1986年连续发出5个一号件,反映了广大农民的心声和要求,成功地指导了划时代的中国农村改革。时隔18年之后,中央一号件再次锁定“三农”问题,从2004年至2006年又连续发出了3个中央一号件,标志着中国“三农”政策体系框架的基本形成。上述8个涉农的中央一号件,不仅记载了中国农村改革、发展的历史进程和前进步伐,而且体现了党中央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决心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如今,回首8个中央一号件的主要精神和内容,一方面,能够使我们进一步加深对党中央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全国工作重中之重战略思想的理解,增强对其重要性、紧迫必的认识;另一方面,还有助于我们全面了解和掌握新时期新阶段党对“三农”工作的方针政策,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三农”问题宣传报道中存在的问题 “上头”多,“下头”少:在地方党报的宣传工作中,存在报道地方党委加强“三农”工作的要求多,各种会议、文件精神和有关部门落实“三农”工作的各项措施的报道多,而反映农业、农民、农村关心的问题和呼声的报道少,城市读者看不到“三农”问题的真实情况,农民读者又感到地方党报“三农”问题的宣传离自己远。要让“三农”问题贴近农民,编辑记者必须有“农民思维”。也就是站在农民的角度,用农民的思维方式来分析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三农”问题是举国上下十分关注的问题,当前党和国家对“三农”问题高度重视,既为我们新闻媒体指明了“三农”的宣传方向,又对做好新时期“三农”报道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把更多关注的目光投向最广阔的农村,投向最基层的农民,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  相似文献   

12.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已成为党和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党报应如何做好“三农”问题报道?笔试图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谈一些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3.
“三农”档案是今年各级档案部门的工作重点。近日,笔带着“三农”档案课题走访了荆州市各县市区档案部门,并到荆州区弥市镇及该镇张家湾村进行了实地调研。本试图从“三农”档案调查人手,谈谈新形势下强化“三农”档案工作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今年1月3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和去年(04年2月8日)一样,连续两年以中共中央、国务院的名义,向全党,全国人民公布了以“三农”问题为主要内容的“一号件”。党中央、国务院连续两年把重视、支持、扶持我国“三农”的发展.作为一年之中首要解决的头等大事。分别制定、出台了22条和27条惠及九亿农民的“三农”政策.是向全国人民发出了我国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三农”经济大发展的高潮已经到来的号角。也同时提示着我们宣传工作,要进一步调整思路,搞好“三农”节目的宣传,把我们的宣传方向更好地对准农村,对准农民,对准农业。  相似文献   

15.
王彩霞 《兰台世界》2006,(12S):25-25
党中央、国务院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今年全党、全国工作的重中之重,档案部门要紧紧围绕这一中心,始终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牢固树立为农民服务的宗旨,把为农业发展、农村稳定、农民增收服务作为当前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的着眼点和落脚点。要结合本地区“三农”档案工作的实际情况,全面落实王刚同志关于对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的重要批示,贯彻全国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经验交流会议精神。  相似文献   

16.
岳明 《新闻世界》2013,(6):68-69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不仅关系着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去年,党的十八大报告又明确提出,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这对三农宣传报道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地方新闻联播作为权威性强、覆盖面广、影响力大的地方主流媒体,在新时代下如何发挥主流媒体的政治优势,积极破解当前宣传报道中的难题,让农村百姓既能及时了解到党和政府的惠农政策,又能客观的反映“三农”发展的现状,做到节目好看、耐看,这需要在节gl策划、新闻采访等环节上不断进行创新。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各级党委、政府对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日益重视,作为一名新闻工作,如何跳出原来的思维方式,深入农村挖掘新鲜的题材,当好党和政府的喉舌,成了当前各级新闻媒体比较关注的一个课题。为此记结合自己多年来跑农业线的一些体会,着重就如何运用发散思维,搞好“三农”报道这一问题与大家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8.
当前“三贴近”作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大新闻改革力度,增强新闻舆论引导的重要体现,得到全国新闻媒体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而“三农”问题作为普遍关注的热点,更成为各媒体落实“三贴近”的突破口。“三农”宣传百花齐放,“三农”报道精品迭出,成为众多媒体的一大亮点。透过热闹的表象,笔者以为贯彻“三贴近”原则,真正提高“三农”报道的质量,必须实现以下几个转变:  相似文献   

19.
冯菊香 《新闻窗》2014,(1):64-66
党报党刊作为党和政府以及社会的喉舌,应主动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为“三农”问题的解决做出应有的贡献。为了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红旗文稿》针对“三农”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宣传报道,本文选取关涉广西的“三农”报道进行内容分析,考察党刊“三农”报道的特点及其成因。  相似文献   

20.
“三农”问题是中国社会发展中持续性难题,努力从根本上加以解决,是我们当前第一要务,是各项工作都必须服务、服从的大局。因此,要更好地发挥档案信息对解决“三农”问题的作用,就要精心设计,精心组织,从科学的发展观出发,重视审视档案信息与社会需求的现状,与时俱进,不断完善,整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