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本文以丰富的史实,论述了唐山青年学生在五四运动中的先锋作用和其他各界青年的历史作用,歌颂了爱国青年郭友三为国捐躯的崇高精神。  相似文献   

2.
青年,一般指年龄为14—35周岁的人。初中二年级学生刚刚进入青年阶段,此时的他们,懵懂而热情,对"青年"二字的感悟还比较浅薄。正是这样一群青年,恰逢五四运动100周年纪念之际,学习到八年级上册历史"五四运动"一课。因此,笔者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学情,基于史料实证意识用丰富的学生活动为学生呈现了一段有前因后果的完整历史,加深学生对青年责任的领悟.  相似文献   

3.
【热点追踪】2019年4月30日,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在讲话中指出,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新时代中国青年要树立远大理想,要热爱伟大祖国,要担当时代责任,要勇于砥砺奋斗,要练就过硬本领,要锤炼品德修为。  相似文献   

4.
陈独秀与五四运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陈独秀不仅是新文化运动的领导者,而且是五四运动的领导者:新文化运动呼喊民主与科学,为五四运动准备了思想条件;新文化运动培养了一批青年领袖和文化精英,为五四运动准备了组织条件;陈独秀自始至终以各种方式参与并领导了五四运动  相似文献   

5.
五四爱国运动迄今80周年了。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大体上是越具有深刻意义的历史事件,对现实的启迪作用越大。五四就属于这样一个伟大的历史事件。事实表明,五四运动及其所形成的五四精神和传统,对尔后的中国历史发展和青年运动都产生了导向性的影响力,使之成为一个常说常新的话题。这种有着历史穿透力的影响作用,对青年知识分子的道路取向上也同样明显,是值得我们在新时期加以重视的。我们知道,五四运动作为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把中国革命同十月革命所开辟的新的历史时代联系起来,改变了前期新文化运动所企求的资产阶级民主…  相似文献   

6.
五四前后兴起的进步社团无论是在民主爱国还是在思想解放等方面都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五四前夕,广大进步知识分子面对黑暗的中国社会,便提出了“改造社会”的响亮口号,大批进步社团和进步期刊也随之应运而生,使整个思想文化界呈现出繁星灿烂般的百家争鸣的景象。社团群的涌现,使进步的知识分子组织起来研究问题,寻找中国的出路。它为五四运动的爆发做了充分的准备。运动爆发后,又为吸引和团结广大进步青年,使运动深入开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准备了思想条件和干部条件。  相似文献   

7.
谁先响应了学生运动 从五四运动的发生不难看出,国难当头,最先觉悟的是青年知识分子群体。但是,五四运动发展成为全国性的、广泛的群众运动就不单单是知识分子群体的作用。长期以来,教科书的描述突出工人阶级,似乎“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以后带动了其他社会力量。教科书偏重革命史也埋没了20世纪前20年的爱国运动。事实上,同情学生、支持学生、迅速起来与学生并肩抗争的始终是城市工商业者,工人的觉悟在他们后面。当时,除青年知识分子外,具有反帝爱国意识而且有组织的是工商业资产阶级。我们熟知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奋斗历史,但是,不太了解同期发生在城市的反帝爱国运动。  相似文献   

8.
信仰对人一生的成长有着其他事物不可替代的重要影响.五四青年的壮举在于确立了正确的人生信仰.当代青年只有象五四青年那样确立了正确的人生信仰,才能使自己的人生富有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9.
今年的5月4日,中国青年迎来了自己的光辉节日——五四运动85周年纪念日。在此,我们向全国各族各界青年致以节日的美好祝愿!85年前爆发的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民主革命运动、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和新文化运动。这场轰轰烈烈的革命运动给我们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这就是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这种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青年,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各个历史时期,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进行了不懈奋斗,建立了卓越功勋。85年来,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五四先…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并为中国人所接受,经历了艰难曲折的过程。五四运动的爆发,加速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促进了五四时期青年知识分子的进步与成长.在理论和实践上为中国早期共产主义青年知识分子指明了寻求救国救民道路的方向。  相似文献   

11.
五四运动是不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争论,始于60年代初。当时有人提出:“谈不到无产阶级……在五四运动的领导”,只是“中国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领导了五四运动”,因此,五四运动只仅仅“带有新民主主义的色彩”,不能“硬性地把五四运动套在新民主主义的框框内”①。 对此,笔者难以苟同,打算就上述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正>2019年4月30日,浙江建设技师学院优秀青年崔兆举作为"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应邀到北京人民大会堂参加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现场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亲身感受到总书记对团员、对青年的浓浓情意和殷切期盼。崔兆举是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瓷砖贴面项目金牌选手。参加完纪念大会,崔兆举表  相似文献   

13.
今年是五四运动80周年纪念。根据中央的部署,全国要组织具有一定规模的纪念和宣传教育活动。党中央将在人民大会堂召开五四运动80周年纪念大会,教育部也将与有关部委共同组织一系列全国性的纪念活动,如“五四运动与面向新世纪”座谈会、全国青年学习邓小平理论经验交?..  相似文献   

14.
信仰对人一生的成长有着其他事物不可替代的重要影响。五四青年的壮举在于确立了正确的人生信仰。当代青年只有象五四青年那样确立了正确的人生信仰,才能使自己的人生富有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5.
“宁做爱国鬼,不甘亡国奴”。这是五四运动中上海青年学生用悲愤和热血写下的钢铁誓言,它体现了“五四”时代的青年为拯救中华而献身的革命精神。 1918年1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次年1月,英、美、法、意、日等帝国主义国家在巴黎召开“和平会议”,中国以战胜国资格参加了“和会”,但却遭到了比战败国还要坏得多的待遇。“和会”把中国人民提出的正义要求一概打了回来,并无理决定把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全部让给日本。这是对中国主权的严重侵犯,是对中国人民的极大侮辱。中华民族面临着亡国的严重危机。为了抗议外交失败,挽救民族危亡,1919年5月4日,北京三千余学生在天安门前集会,愤怒声讨帝国主义的强盗行径,并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口号声响彻长空,震  相似文献   

16.
五四运动是中国近现代史的里程牌,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节点。本文主要论述五四青年学生怀着爱国情愫,立于运动的前沿,它继承了中华民族的爱国传统,张扬了反帝反封的彻底爱国精神,敏锐地迎接了马克思主义思想,开创了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航向,中国革命走向新的光明。  相似文献   

17.
五四运动不仅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也为我们指明了当代青年运动的方向。七十年来,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垂诸史册的辉煌成就。但五四运动当时提出的革命任务,还没有彻底完成:封建主义的遗毒,有待继续肃清;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待继续努力;弘扬五四革命精神,有待继续加强。完成这些任务,是当代青年义不容辞的使命。 一、我们要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做忠贞不渝的爱国者。爱国主义具有伟大的凝聚力,作为五四运动革命传统的爱国主义,是今天中国青年最需要的精神支柱。中华民族自1840年以来,不断受到帝国主义的侵略,时有亡国的危险。中国人民,特别是青年,为了挽救危亡,进行了前仆后继的反侵略斗争,使帝国主义者灭亡中国的野心始终不能得逞。五四时期,北洋军阀政府是反动的、卖国的,在巴黎和会上表现十分软弱。在这种情况下,青年们忍无可忍,不得不上街游行,迫使当局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中华民国只是形式上的共和制,实质是大地主、官僚资产阶级的统治,人民依然处在被压迫、被奴役的地位。五四运动以后,爱国主义者,尤其是爱国青年们投身于革命,更加积极  相似文献   

18.
2009年是五四运动爆发90周年。90年前,由于中国外交的失败而爆发了以青年学生为先锋、工人阶级为主力的五四运动,由此揭开新民主革命的序幕。我们既要对五四运动有高度的认识,更要从整体上来把握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相似文献   

19.
五四运动时期,世界的文化大潮已经在中国显示出磅礴之势,呼啸而来的新思潮转动着中国人的思想文化之门。青年毛泽东面对这滚滚而来的思想文化浪潮,敏锐地抓住时代的脉搏,竭力奔向它,拥抱它,接受了这场浩浩荡荡文化新思潮的洗礼。毛泽东在这股热浪里升华了自己,同时他早期的文化观由此而形成并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20.
五四运动与社会风俗变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五四运动对于中国近代社会风俗的变迁产生了深刻影响。中国近代化运动在民国初年出现了强劲势头,为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提供了物质和思想基础,也为社会风俗的演变提供了条件,并提出了要求,即批判和摈弃与现代生活格格不入的旧风俗,从而建设一种新的生活。一批以改造中国为己任的知识分子与青年学生把目光下移,用各种方式向民众宣传移风易俗的道理,促进了社会风俗的转移。当时的移风易俗思潮虽然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绝对化的思维方法、过激的言行与脱离实际的主张,对后来群众性移风易俗活动产生了消极影响,但它那种对旧道德、旧礼俗不妥协的彻底清算态度和革命精神,使这场运动在中国社会风俗演变史上写下了浓浓的一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