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本文是一篇习作例文,围绕“我”和“陈明”在小木船的事上,反映他俩之间的“友谊”。从事情的发展线索来看,开始是“我”不小心,  相似文献   

2.
由娜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3):207+209-207,209
例文在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选择例文时,要选择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新鲜例文;不能只选范例,还要选择病例,要将范例和病例结合起来;选择与学生未来职业相关的例文;选择数量充足的例文,建立例文资料库,使之成为学生经常翻阅、查找、参考的宝库。  相似文献   

3.
【妙文览胜】例文一 母亲的灯亮起来姜广平 全家往江南搬迁的时候.我突然对我那住了许多年的房子生出了无穷的留恋。  相似文献   

4.
对《回忆我的母亲》一文线索的再认识———湖北/丁吉平按习惯说法,一般认为《回忆我的母亲》文章第一段“她勤劳一生”一句即是全文叙事线索,这是不错的。但随着对课文的钻研的加深和拓宽,我觉得该文除了这条外在的明显的线索外,实则还存在着一条内在线索,即母亲思...  相似文献   

5.
习作例文是习作单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习作起到了范例与指导的作用。在习作例文的教学中,教师要精准定位教学目标,并能够合理运用习作例文,实现读写结合,以发挥出习作例文的教学价值,提升学生的写作素养。  相似文献   

6.
“教—学—评”一体化是语文新课程标准倡导的重要理念之一。在教学习作例文时,教师要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理念,根据单元语文要素和习作的具体内容,挖掘习作例文的功能,确立适切的教学目标;要聚焦教学评价,让课堂教学增值;要适时使用习作例文,解决学生习作中遇到的具体问题。这样教学,能充分发挥习作例文的教学价值,实现阅读与写作的深度融合,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习写作,在写作中掌握阅读策略,有效提高习作例文的教学质量,发展学生的写作素养。  相似文献   

7.
“习作例文”的教学一肩挑两担:既有阅读教学的要求,又有写作指导的任务。但要有一个明确的指导思想,即在进行某一篇“习作例文”教学时,应该为与之相应的习作指导铺路搭桥,让“例文”起到示范的作用。因此,在教“习作例文”时,要把它的写作思路和写作特点作为重点,这是“习作例文”与一般阅读课文教学的主要区别。现谈谈我对  相似文献   

8.
〔说明〕《太阳》是一篇说明文,用“提示式”板书,抓住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提示了说明文的写法,便于学生领会。〔说明〕《小木船》是习作例文,紧扣线索设计板书,突出了课文善于从生活中选择典型事例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习作例文"是习作单元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习作关系最为紧密。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想象"习作单元的习作例文的教学,教师要估准例文价值,以定位教学目标;要开发例文价值,设计教学内容、环节;要实现例文价值,为习作审题构思服务。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习作例文的价值,让学生爱上习作、掌握习作方法。  相似文献   

10.
例文引路法在习作教学中的应用比较广泛,但是效果不尽相同。教师可结合具体课例阐述例文引路法在习作教学中的应用步骤,从自读例文到研读例文到超越例文三个步骤,实现学生习作能力的逐步提升。  相似文献   

11.
从三年级开始,小学语文教材每册都设立单独的习作单元,习作例文是习作单元的一个重要部分,能够帮助学生进一步强化习作方法,方便学生借鉴、模仿。习作例文在选编上呈现编排立体化、题材生活化、指导具体化的特点。基于习作例文的编排特点,教师在教学中应借助例文落实单元习作要素;借助例文联系生活,唤醒经验与构思;借助例文学方法,搭建写作支架。从而帮助学生习得写作方法,提升学生的语言和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2.
小语习作例文,负有指导阅读和写作的双重任务。这类课文的教学,必须与讲读课的教学和习作指导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才能达到教学目的,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现以第五册几篇习作例文的教学为例谈点具体教法。小语课本中,每篇习作例文都配置在与它写法相类似的一篇讲读课文之后,因此,教例文时,结合温习前一篇讲读课文能取得  相似文献   

13.
一篇文章以什么为线索,要根据题材、中心思想和写作意图而定,从表达效果出发选用不同线索。一篇文章一般只有一条线索。如朱德《回忆我的母亲》是以母亲这一人物为线索的;李健吾《雨中登泰山》是以作者的行踪为线索的;鲁迅的《藤野先生》是以人物的思想感情的变化为线索的。有的文章有两条或两条以上的线索,在阅读分析过程中,需要仔细的思考。如夏衍的《包身工》,以包身工一天的活动为主要线索,写她们从黎明被喝着起床到黄昏疲惫不堪地放工回来,过着非人的悲惨生活;以包身工制度的产生、形成、发展和必将灭亡作副线,深刻的揭露了包身工制度的罪恶。又如鲁迅的《药》,以华老栓买人血馒头给儿子治病和小栓之死为明线,以革命者夏瑜的斗争,被杀害,血被吃为暗线,小说中两条线索交织,揭示了复杂的主题思想,既揭露了封建统治者  相似文献   

14.
习作起步离不开模仿,例文是阅读和习作之间的桥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中的例文,从学生需要出发,从习作能力提升的需要出发,从语言学习的规律出发补充例文,让例文适合、适时、适当地出现在习作课堂中,解决学生习作存在的实际问题。这样的例文才能更有效地承担传授写作知识、提高写作能力的任务。  相似文献   

15.
一次,我们布置学生写《富民政策好》这篇作文,有个同学的文章被选作例文。讲评中,我们将例文与其他同学的作文进行比较分析。大家一致认为例文读起来有味。“味”在哪里呢?在于运用了生动活泼的群众语言。如谈三中全会前农村不让搞多种经营,不让治穷致富的情况,例文用了这样的话:“那时是杀鸡头,革鸭命,房前屋后砍干净,越穷越革命”。“野鸡兔子绑在一起,  相似文献   

16.
分析教材这篇课文通过写母亲养蚕的经过,表现了母亲养蚕的辛苦。全文以春蚕的成长过程为线索,着重体现母亲养蚕时的艰辛,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深切怀念和敬爱之情,教学时要紧紧  相似文献   

17.
正往日小学语文课本中有"习作例文"的篇目。顾名思义,习作例文是为帮助学生作文时借鉴模仿,结合高年级教材的重点训练项目而安排的。一般来说,习作例文都比较浅显易懂,语言、情节和读写方法等,贴近学生实际,便于学习。随着上海市二期课改小学语文新教材的出现,习作例文也随之消失。如今进行作文教学,教师通常在教材外寻找作文资源指导学生习作。这样不仅工作量大,有时还与教材脱节。于是,我们尝试利用现行教材,将文本的内容进行整合,作为新的"习作例文",以便学生更好地学习写作。  相似文献   

18.
策划人语:例文一直是作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呈现例文、研读例文是作文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一环。传统的作文教学中,出示文题、围题指导、呈现例文、学生写作“四部曲”中,“呈现例文”四分天下有其一。尽管  相似文献   

19.
在写作修改指导阶段,教师对“例文支架”的运用更多地停留在优秀习作的展示上,缺乏对“例文支架”的有效创设及程序化转化。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尝试从以下三个方面搭建并运用“例文支架”:明确功能,紧扣教学目标选取“例文”;创设情境,依托“例文”搭建学习支架;借助支架,完成写作知识的转化。  相似文献   

20.
习作例文教学不同于其它各类课文,就在于它有一个“例”字。习作例文是用来引导学生迈进作文大门,进行习作模仿的文章举例。模仿,主要是仿照“例文”学习写作方法。通过读懂例文,掌握训练重点,学习写作方法,便构成了习作例文的教学特点。这个特点体现在教学过程中,则是以读导写,以写促读,读写紧密结合,完成双重任务。要让学生模仿习作例文之“例”,掌握写作方法,落实训练重点,必须首先读懂例文。如果不严格进行读的训练,就不知道例文写了什么内容,不了解为了表达这样的内容,文章是怎样选择组织材料,怎样遣词造句组段从而形成优美的文章的。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