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历史英雄     
高照喜欢听历史故事,可是最近的历史课,高照越听越冒火!王老师说,有一个名叫希特勒的坏小子,老想霸占全世界。他派兵到世界各地,弄得战火纷飞,民不聊生!啪!高照气得一拍桌子,站起来大声说:“把这个坏蛋抓起来!”同学们吓了一跳。王老师也一愣,然后微笑着说:“高照同学的想法是好的,可希特勒是历史人物,你怎么抓他呀?”同学们哈哈大笑。高照红着脸坐下,可是他心里说:哼,我非改变历史不可!高照一回家就问在科学院工作的爸爸:“希特勒太坏了,有没有办法到几十年前把他抓起来?”“当然有办法,时间旅行呗!”爸爸轻松地…  相似文献   

2.
道德与文明:谁是权威--卢梭历史观悖论之揭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梭在他的历史发展观上,基于价值判断:崇尚反映人自然本性的道德。在历史动力观上,基于事实判断:文明的发展是历史的必然,顺隐蔽的“恶动力说”中凸显了文明。在他的历史辩证法中,他试图通过社会契约实现二者更高层次的统一。  相似文献   

3.
司马迁《史记》一书中蕴含的“人本”思想可以概括为:以人为本位来书写历史,以人为本位选取、评价历史人物,以人为本位衡量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以人为本”是他思想的核心和写史的出发点。《史记》首创的以“纪传”为主的史学体裁,第一次以人为本位来记载历史。从“以人为本”的述史原则出发,他对历史进行了创造性的编撰。他在史书中第一次客观公正地对“利”作了叙写,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4.
江苏无锡江阴市华西村的老书记、农民思想家吴仁宝坦言,他是一个从不想当“先进”的人。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多次农村震荡的潮头上,他总不是“先进”,但是历史却一次又一次检验了他的正确。他的“法宝”有两条:一是与上下两头保持一致,二是实事求是。  相似文献   

5.
历史是“他者”的故事,也可以是“我自己”的故事,即我对历史的认识。沈为慧老师关于“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教学设计体现了他对历史的认识:从和平的视角、以追求和平、民主为立意选用“史料”、设计教学。  相似文献   

6.
翦伯赞的历史教育观经历了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他的历史教学论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一是从如何正确认识历史、如何对待资料等方面阐述正确认识历史教学。二是阐述了“普及”与“提高”即教学与科研之间的辩证关系。两互为基础,又相互制约。三是历史教学“三基”相辅相成,是不可偏废的有机系统。四是实事求是的学风关系到历史教学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历史教学的创新,必须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一、知识与能力的关系。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历史基础知识的传授与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密不可分的。古人言“史才”、“史学”、“史识”。缺了哪一个方面都是不完整、有缺陷的。能力源于知识。试问,对基本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时空都茫然无知,你能说他有历史思维能力吗!当然,知识又有待于转化为能力,单纯地提“知识就是力量”,具有片面性。  相似文献   

8.
信杰果然是念历史的,当 话题转到历史上时,他便侃侃而 谈。 从秦始皇赢政,到清宣统帝爱新觉罗·溥仪,他几乎是了如指掌。“信杰,你一定没有女朋友。”“咦?你怎么知道?”“我想不会有一个女孩子能耐得住性子听你说完中国历史的。”“哈哈哈……说得也是。可是我真 的很喜欢聊历史故事。” “那你应该改念美国史才对,短短 两百年,一下子就说完了。” “哈哈哈……你在讥笑美国!” 话匣子既然已经打开,信杰索性 提到了他的糗事: “有一次跟一个女孩子谈到唐高 宗李治时,我说我温和的个性很像李 治。她突然说她像武则天,所以准备…  相似文献   

9.
秦鹰 《职教论坛》2004,(10X):1-1
9月初的一个周末,笔者饶有兴趣地旁听了“北京大学中国企业家历史文化高级研修班”的第一课,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楼宇烈教授关于中国历史文化的一番深刻评论,使笔者产生了“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般的感觉!他评论道,现时的国人中真正懂得中国历史文化的不是很多,一些自以为懂得的可能对相当一部分内容把握得很不准确。他列举了这样一个例子:很多年来,我们通常把“学而优则仕”理解成“学习好了就能做官”,这是相当荒谬的!  相似文献   

10.
著名学者葛兆光说:“我对现在大学教师不教书深恶痛绝。”近年来,他是把三分之二的时间用在教书上。但在教学过程中,他也深感现行的教科书有许多不足和缺点,以他开课的中国思想史为例,他认为现行的许多历史教科书的共同缺点是:一、都是概论式的内容,限制了学生的思想;二、历史教科书中没有故事,也就没有历史,历史仿佛是按照写作者的概念发展的,内容无趣、枯燥;三、没有国际视野。  相似文献   

11.
詹姆逊的后现代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归宿是“历史阐释的意识形态”。他首先探讨了历史主义的困境,奠定了“历史阐释”的方法论基础;其次,批判了解决这一困境的四种传统方法:物研究,存在历史主义,结构类型学,尼采式反历史主义;最后,提出了其“马克思主义”的解决方法,既克服主体困境,也克服客体困境。总之,我们只能通过本来接触历史,后现代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绝对历史主义。  相似文献   

12.
对社会现实的质疑性体悟及其对人生“原点”和“终极”永不停止的追问,使鲁迅对时间和空间存在的确定性时常产生怀疑:一方面,历史上的悲剧、喜剧和闹剧在现实中轮番上演,使他感到现实对历史的重复及其与历史在本质上的相似性,于是觉得:“仿佛时间的流逝,独与我们中国无关。现在的中华民国也还是五代,是宋末,是明季”。①过去、现在、未来,似乎搅成一团,成为一种凝固而又坚硬的存在物。另一方面,人间无尽的悲苦,使他感觉如生活在地狱中一样,由此使他产生空间上的错觉:“华夏大概并非地狱,然而‘境由心造’,我眼前总充塞着重…  相似文献   

13.
傅作义前半生的“爱国思想”还存在严重的局限性。造成这种局限性的原因有二:其一是中国社会传统的封建观念对他影响较深,其二是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对他来说知之甚少。他接受中国共产党人的帮助并对自己的前半生加以反思之后,便对“国家”、“政权”等问题有了新的认识,从而促使其爱国思想出现新的飞跃,也给历史留下了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学生是鲜活、有个性的生命体,课堂上,教师常会被学生突如其来的“为什么”置于尴尬之地。曾听过一节九年级思想品德课“百年抗争”,一位学生列举历史上英雄人物时提到了“邱少云”,同桌立即问道:“邱少云是怎样的人?”另一学生抢着回答:“眼看就要烧死了,他还一动不动,是个傻子!”教师顿时气得半天说不出话来,最后蹦出一句:“你才傻子...  相似文献   

15.
张小乐 《河南教育》2004,(12):33-33
夸美纽斯说过:“熟悉历史是一个人的教育中最重要的因素,是他终生的眼目。”通过历史学习,学生可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这是历史教学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16.
本专题使用的教材是人教版的《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主要内容是《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当教师布置这课的预习任务时,有学生突然问:“老师你有没有去过西域,去过丝绸之路?”我只好实话实说:“老师没去过,但很想去。”看到这个学生似乎很失望的样子,我有点于心不忍,于是试探着问“你想不想去呀?”这下他来劲了,“谁不想去呀?”他得到了全班学生的附和。  相似文献   

17.
如果有人说:“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的北宋长期与辽、夏并立,其原因是国防虚弱。”读过历史的人就一定会感到他的话要么没有讲完,要么有以偏概全之嫌。因为北宋长期与辽、夏并立的原因有很多,并非只有“国防虚弱”。如果有人说:“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的北宋长期与辽、夏并立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国防虚弱。”就不会给人这种感觉,因为他已经对自己的判断范围作了界定:“一个重要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近一两个月来,围绕什么是有效的历史教育话题,历史教育界同仁和网友们自发地在本刊博客(http://blog.cersp.com/userlog6/80343/1ndex.shtml)上,掀起了“历史有什么用处”“我们使历史更有用”的大讨论,从题目变化即可看出,讨论从理论到实践,已经有了一定升华,值得欣喜。这样的讨论,本刊将分专题继续深入讨论下去,祈能对大家的有效教学实践有所启示和帮助。 这里选登德罗伊森《历史知识理论》的片段(只反映了德氏的部分观点),仅供读者思考讨论什么是有效的历史教育时作参考。德氏强调“历史”是由今日所关怀的问题出发而回溯重建过去,他说:“历史研究的对象不是过去;因为过去已经逝去。历史研究的对象是此时此地,还没有完全逝去的过去。”认为历史知识是活着的有生命的,“历史知识是现今(社会及个人)借着过去事迹为媒介的自我认识”。其意图似在彰显历史学和历史教育的实用功能和现代意义。不过需要指出的是,这并非意味着德氏主张“影射史学”——把历史按现实需要而随意取舍、任意打扮——这一贻害无穷的做法,我们应当倍加警惕和戒绝。全面了解德氏观点,还是去阅读他的原著吧。  相似文献   

19.
柳宗元作为唐代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一生以宣扬、实践“大中之道”为己任。他的思想博大精深,突出了改革这一主线。他主张“天人相分”,认为郡县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提倡“德治”,贯彻法制;改革吏治,“吏为民役”,提出“民利民自利”的主张:构建至善至美的和谐社会。他的人格力量体现在追求理想、坚韧不拔;身处逆境、自强不息;忧国忧民、爱憎分明;“内方外圆”,外柔内刚;珍惜友谊、忠信真诚;勤政为民、为官清廉等方面。  相似文献   

20.
鲁洁 《教书育人》2005,(7):19-21
知识人,不仅仅是教育这个领域中对人性所作出的一种设定,作为一种普遍人性的理念,其历史也源远流长。早在古希腊时代,先哲们就把知识、求知看作人的最主要、最本质的属性。苏格拉底虽然崇尚人的美德,但却提出“知识即美德”的命题:亚里士多德在他的《形而上学》中所写下的第一句话就是:“求知是人类的本性”,他认为,求知是人的最本质的冲动:柏拉图要在人们心灵里建立的也是知识的“理想国”。到了近现代,科学技术知识更是取代了上帝的力量,“知识就是力量”,不仅成为社会历史发展的指向,而且也为“知识人”的人性设定增添了现实的根据和功利的基础,知识人不仅是人的本性,而且是人要成为万物之主的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