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文房四宝是中国文化的优良传统。文房就是书房。古代把书房中使用的笔、墨、纸、砚四种文具称为文房四宝。这四种文具最负盛名的有浙江省湖州的湖笔、安徽省徽州的徽墨、安徽宣州的宣纸、广东省端州的端砚。毛笔,为我国所特有,作为一种书写用品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商代早有原始的笔,春秋时期已经能制造毛笔。河南信阳长台关、湖南  相似文献   

2.
砚,又称砚台、觇田、墨池、墨海、墨盘,是中国古代“文房四宝”之一。古时候的文人以文墨为生,以田喻砚,赋予它特别的意义。在文人眼里,砚台实际上是自己的“生产工具”,  相似文献   

3.
文房四宝     
“文房四宝”即笔、墨、纸、砚,相信对谁都不陌生。但如果要细数其渊源,则不是每个人都能娓娓道来。我国有着悠久的传统书法和绘画历史,因此,作为书法和绘画工具的“文房四宝”,是文人墨客书斋案头之必备。在“文房四宝”中,又尤以“湖笔”“徽墨”“宣纸”“端砚”为上上品。  相似文献   

4.
国学闯关     
正1.太极拳讲究"以柔克刚、以静制动、以弱胜强",这样的思想源自于下列哪位哲学家?A.孔子B.老子C.孟子D.墨子2.古代文人的生活讲究雅致和高洁,因而产生了很多与文人情趣相伴相生的具有象征意义的东西,如文房四宝、文人四友等,其中文人四友是什么?  相似文献   

5.
被中国历代文人视为至宝的笔、墨、纸、砚,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性符号之一.它们不仅是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载体和组成部分,也体现着古代文人的生活情趣.今天,它们继续在书法与绘画中展示着华夏民族的质朴与灵动. 毛笔,是中国特有的书写与绘画工具,由兽毛捆缚于笔管制成,笔头柔软富有弹性,适宜书写各种笔画形态.毛笔居文房四宝之首,"笔下春秋"一词,形象地说明了其在中国文明史上的地位和价值.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代文人酷爱历史题材,藉之表达心中悲喜。"李杨爱情"以巨大的张力性品格被历代文人咏叹,其蕴含的中国古典爱情意蕴和演绎"李杨爱情"的《长恨歌》《梧桐雨》《长生殿》主题纷纭现象很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7.
湖笔是毛笔中的珍品,它历史悠久、工艺精湛,深受文人雅士的珍爱,与徽墨、歙砚、宣纸一起,并誉为“文房四宝”,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人的眼里,妲己是一个标准的"红颜祸水"、"一代妖后";无论是正史还是野史,无论是文学作品还是历史著作,妲己都不曾正面生存过;妲己负面形象的形成,是一个典型的"被祸水"、"被妖魔"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儒家的"妇道"以及成王败寇的理论和古代文人借古讽今的传统产生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文房四宝"是中国书画艺术的传统工具,也是文化的载体,从历代文人学士对"文房四宝"的称颂可见一斑.自隋唐开科取士便形成士大夫文人阶层.在"人世"与"出世"之间,逐渐积淀出文人的雅逸文化心理.  相似文献   

10.
李清照是中国古代著名女作家,她能诗擅文,尤精于词。李清照在词史上的经典地位经历了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在宋元及明初、明中时期她一直处于边缘地位,晚明清初时因为当时的词学主情说和才女文化的发展,李清照作为词人被关注,被认为是才女中的翘楚,而且可以与秦观、周邦彦等男性文人相匹敌,并被尊为"词之正宗"、"词家大宗",从边缘地位人物上升到中心人物之一,成为经典作家。  相似文献   

11.
“文房四宝”是中国独具特色的书写工具,不仅有实用价值,也是融会绘画、书法、雕刻、装饰等各种艺术为一体的艺术品。在翰墨飘香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它们总是同文人士大夫的书斋生涯相关联。文人士大夫赋予了“文房四宝”深沉含蓄的魅力,“文房四宝”则成就了文人士大夫温文儒雅、挥洒激扬的风姿。两者水乳交融的结合,形成了中国文化特别是书画艺术无与伦比的意蕴,也使笔、墨、纸、砚在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中变得愈加完美和精致。  相似文献   

12.
同学们,学写毛笔字,实际上也就踏进了书法艺术世界的大门,为了兼顾日常实用和书法艺术,我们大都将正楷字作为入门书体。书有五体,例如:学习书法最基本也是最有效的途径,就是临摹古代优秀碑帖。人们为了提高书法临摹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在文房四宝之一的宣纸(或其他质地的纸)上画上了一些格子,如回宫格、田字格、九宫格、米字格、回米格等。  相似文献   

13.
笔、墨、纸、砚乃书画家之"文房四宝",然笔、墨、纸难以保存,唯砚独领风骚,可经历绝世,自古长存,惊人心目。尤其是名家名砚,被历代文人视为珍品,倍加重视。其来历,其造型,其质地,其传说都饶有讲究,人们可以从中读出其丰厚的文化内涵,在辗转玩索中品味其无穷的魅力。端砚的美学意义体现在石质、纹理、石品和砚铭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神奇的宣纸     
①作为中国文房四宝之一、传统手工纸的典型代表,宣纸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唐代。在唐代书画评论家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中,就最早  相似文献   

15.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陶渊明作为古代名家常被选入中学教材,有论者凭自己的感悟、体验去解读,去鉴赏,见仁见智。从陶渊明427年去世算起,至今已1580年,经过历代文人的塑造,他已成为中国文人的人格寄托。而中学教材中入选的作品,常常让人觉得渊明仅仅是一个隐士,放旷、隐逸的态度给我们造成了错觉.  相似文献   

16.
笔(毛笔)、墨、纸、砚称"文房四宝",在古代同文人士大夫的书斋生活密切相关,文人士大夫也赋予了它们深沉含蓄的魅力。笔:唐朝韩愈撰《毛颖传》,以小说形式借笔拟人,其文曰:"秦始皇使恬赐之汤沐,而封诸管城,号曰管城子……"由此,"管城"、"管城子"、"中书君"、"毛先生"等作为笔的雅号在文人中传开了。自韩愈为笔赐名后,其他文人亦有效仿。因笔束毛而成,故又称毫;宋梁同翰称  相似文献   

17.
<正>说起"文房四宝",人们大概都很熟悉,可以顺口说出它包括(毛)笔、墨、(宣)纸、砚,知道这是古代文人书房中主要的书写用具。所谓"宝"是说它们在文房中的地位重要,不可缺少,也是指其本身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是一件件艺术摆设。随着文明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文房"的内容已发生  相似文献   

18.
《浮生六记》作为中国古代散文创作中的一朵奇葩,是一部堪称"完美"的自传散文,其中的纵情洒脱和自由情怀,具有浓烈的中国古代文人的归隐情思。这集中体现在独到的审美情趣、安贫乐道、领略闲情逸致等方面。  相似文献   

19.
国画教学在中小学美术教学中占有很大比例。怎样在教学活动中不失时机地向学生渗透爱国主义教育,这一点往往被一些美术教师所忽视。下面就此问题谈一谈自己的一点认识和做法。 (一)从绘画工具上向学生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笔、墨、纸、砚”是国画传统的绘画工具,它是我国古代文明的产物,人们称之为“文房四宝”。在教学中,我首先让学生了解“文房四宝”的悠久历史,向学生讲解一些有关的知识。同时,还组织学生参观学校附近的制笔厂、造纸厂,请工人师傅讲解和演示毛笔及宣纸复杂的制作工艺,回校后组织学生座  相似文献   

20.
韦宏梅 《考试周刊》2010,(37):20-21
意象是诗歌创作和审美都不可回避的重要概念,它是诗歌看得见的灵魂。抓住一首诗的意象就等于获得解读该诗的一把金钥匙,就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解读诗歌的要旨,感受到诗歌的美妙。古代诗歌里描写杜鹃意象的诗歌很多,它作为一种典型的情感符号,内蕴是丰富深刻的,积淀、丰富了千古文人的审美情趣。透过"杜鹃"意象,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古代文人们丰富、凝重的心灵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