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朝鲜新罗时期的乡歌,是朝鲜国语诗歌真正开始的标志。由于它产自于本乡本土,是原汁原味的,所以能够最为鲜明地展示出朝鲜文学及文化的民族个性;同时,乡歌又是最早出现的朝鲜国语诗歌样式,其中寓涵着朝鲜文学及文化的许多根源性的因子,留下了原始朝鲜人的生命痕迹,成为古代朝鲜人集体无意识的象征性表现。所以,新罗乡歌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在内容上,都呈示出朝鲜传统文学及传统历史文化的独特韵味。而这一切又都是通过其审美诉求才得以呈现于我们面前的。  相似文献   

2.
新罗时期的国语诗歌又称之为乡歌,它是朝鲜半岛最古老的国语诗歌。乡歌作品共有25首,其中《三国遗事》所载14首,《均如传》所载11首。通过对新罗乡歌作品结构的分析,可以进一步了解新罗国语诗歌的构成形式。《三国遗事》所载14首乡歌作品因其类型的多样性和记录方法的特殊性,在结构层面上也表现出了独特的一面。  相似文献   

3.
朝鲜半岛新罗时期的国语诗歌一般称之为“乡歌”,《彗星歌》是保存到现在的新罗诗歌作品中最古老的乡歌作品。《彗星歌》产生于公元6、7世纪,作者是新罗真平王时代(公元579—631)的大僧人融天师。《彗星歌》不仅采用了巧妙的表现手法,而且还具有其独特的艺术性。  相似文献   

4.
新罗乡歌是学界公认的韩国最早的国语文学体裁。收录在《三国遗事》中的十四首是保留较为完整的。三国时期是朝鲜民族文化从原始的神文过渡到人文的文化转型时期。一种文学体裁的萌芽,首先就要有孕育她的土壤,而在孕育乡歌的这片土壤中不得不提到的元素就是佛教。佛教起源于印度,最早在中国汉明帝永平11年(公元68年)传入中国。由于地缘因素以及当时中国文化的扩散,高句丽、百济、新罗三国无论从社会、政治、经济方面还是文化教育、文学创作等诸多领域都深受中国的影响。4世纪佛教经中国传入朝鲜半岛,新罗统治阶层把佛教定为国教,佛教的影响力由此可见一斑。基于此史实可以推定,当时传入朝鲜的佛教是经过汉化了的中国佛教。在此大的思想背景下,本文从原始佛教汉化的过程出发试论当时对乡歌产生的影响。首先分析新罗的社会背景,由此阐述乡歌出现的必然性,进而从乡歌的创作阶层与社会功能上管窥当时汉化佛教对其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一、诗歌教育的现状中国是一个诗歌大国 ,诗歌教育的传统源远流长。在三千年的文学发展中 ,诗歌一直作为文学的主流 ,稍有文化的人总可以背诵几首唐诗 ,或许可以说诗歌是中国人情感、精神和思维的一部分。但近些年来 ,新诗歌的滑坡和审美情趣粗劣化的速度大大超乎了想像。诗歌几乎从文坛隐遁 ,这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化大倒退。究其原因 :一是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 ,人们思想上的急功近利和艺术欣赏的懒惰空虚 ,导致人文精神失落 ,他们不愿读诗 ;二是新诗歌在风格上的演变 ,创作倾向上的极端 ,过分与社会意识的疏远 ,使一些人读不懂诗 ;再是与教育…  相似文献   

6.
稗说体散文是一种特殊的文学样式,它出现在新罗时代,兴盛于李朝时期。这种文体不但是反映朝鲜新罗、高丽和李朝时代文化、历史、风俗等多方面的活化石,更蕴含着丰富的中国文化元素,并与中国的稗官文学有着一定的渊源。所以阐明并厘清二者的关系,有利于揭示两国其特定的文体关联与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7.
《搜神记》约在朝鲜半岛三国中后期相继传入高句丽、百济、新罗。朝鲜中古时期的叙事文学也从《搜神记》等中国志怪小说中汲取了丰富的养料。《三王墓》故事是《搜神记》最精彩的一篇,如果把《三王墓》故事与高丽中期朝鲜中古时期一些相关的叙事文学进行梳理,可以探明朝鲜叙事文学传统形成过程及中国唐前志怪小说对其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中国文学与朝鲜文学的渊源颇为深远,早在公元前11世纪古朝鲜之始,中国与朝鲜的先民之间就有着非常频繁而密切的文化交流。特别是到了统一三国时期,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更是有了猛进的发展。《新罗殊异传》就是在魏晋志怪小说的直接影响下产生的,并对朝鲜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主要以中国的传奇小说《游仙窟》和朝鲜的殊异传体散文《双女坟》为中心通过比较文学研究方法中影响研究方法分析中国志怪小说对朝鲜新罗统一时期的殊异传体散文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关于本章的教学目的和应注意之点,在教学参考书上已有说明,教师备课时应首先加以领会.第一节朝鲜通过本节教材使学生了解:(1)朝鲜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统.(2)朝鲜人民光荣的反侵略传统和中朝两国唇齿相依的历史友谊.(3)中朝两国长期的文化交流和共同对世界文化作出的贡献.公元676年新罗统一朝鲜半岛,是朝鲜进入封建  相似文献   

10.
诗是一种文学体裁,透过语言,除了表达文字的意义外,也表达情感与美感,引发共鸣。诗能够自成一格,也能与其它艺术结合,如诗剧、圣诗、歌词或散文诗,文字配上音乐则称为歌。诗歌是一种大的文学样式,语言精练而形象性强,除了表达作者的思想和感情,亦反映社会文化,富于想象,语言具有节奏韵律,传统的诗歌亦常常对结构格式有一定要求。诗歌的特点在于除了可以阅读,亦宜吟诵,又或者和其它艺术形式结合表演。诗歌常透过特定的形象和技巧,让字词除了表面意义之外,蕴含另一层意义,或唤起情感共鸣。通过对比中国诗歌来分析越南古体诗歌的特点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两个民族的思维方式以及两国民族文化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从而了解两个国家的传统文化,对于学习越语的中国人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苗族的“歌” ,是苗族文化中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 ,是苗族文学文本。苗族文化的传承 ,主要靠他们的“歌” ;对于无文字的苗族 ,其文学文本只能靠“歌”来留传。歌作为苗族的文学文本 ,将语言、音乐和诗三者巧妙地结合为一体 ,是地道的“诗歌” ,与诗有很大差异。“歌”的基本形式是歌种子、歌干、歌花。歌具有相当复杂的功能  相似文献   

12.
晚清闽南著名诗人林鹤年的《福雅堂诗钞》中有大量吟咏家乡安溪胪传乡的诗歌,这些乡园诗歌具有丰富的审美意蕴。诗歌以细腻的笔调描绘了家乡的风物、人情,展现了山乡特有的风俗之美,充满了闽南浓厚的生活气息;诗歌分别写于诗人生活的不同阶段,展现了诗人一生的主要心路旅程,映射了一个传统文人在晚清风起云涌的时代浪潮中的真实心理,具有时代深刻的印记;诗歌以家乡景致和乡民形象创造出来的独具个性的意象群具有丰富的情感内涵,也大大增加了乡园诗歌的情感厚度。  相似文献   

13.
中国是一个诗歌大国,诗歌教育的传统源远流长。在三千年的文学发展中,诗歌一直作为文学的主流,稍有文化的人总可以背诵几首唐诗,或许可以说诗歌是中国人情感、精神和思维的一部分。但近些年来,新诗歌的滑坡和审美情趣粗劣化的速度大大超乎了想像。诗歌几乎从文坛隐遁,这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化大倒退。究其原冈:一是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人们思想上的急功近利和艺术欣赏的懒惰空虚,导致人文精神失落,他们不愿读诗;  相似文献   

14.
按古代朝鲜历史发展的五个时期,概括论述该国文学与中国文学的关系。两国文化与文学发生交流之后,古朝鲜文学几乎与中国文学同步发展,无论价值观念、题材、体制、手法、风格,皆密切相关,同时也保持了其民族独立性与创造性。  相似文献   

15.
从《三国史记》初探新罗社会制度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罗是古代朝鲜半岛上的一个国家,与高句丽、百济并立于半岛。其开国于公元前57年,亡国于公元935年,存续近千年。朝鲜高丽时期的著名文人金富轼在其著作《三国史记》中对新罗的历史进行了详细的记载,从而使之成为研究新罗历史的重要材料。本文试图通过对《三国史记》关于新罗的记载,对新罗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的发展进行综合考察,从而展现《三国史记》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1925年,梁启超深情回顾其家乡茶坑“乡治”实况,为后世留下了中国南方农村“乡治”传统的历史记载。村民自治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茶坑“乡治”对当下的村民自治仍有借鉴意义。梁氏的茶坑“乡治”是研究、发掘传统“乡治”制度与文化的宝贵文献,“茶坑”作为梁氏笔下“乡治”的村名,应打造成为“乡治”文化的名片。  相似文献   

17.
在远古祖先的心目中,“歌”与“诗”是同一种文学艺术。“诗”是“歌”的内容(文学形象),“歌”是“诗”的表现形式(音乐形象),它们彼此相依、相互融贯,如同语言中词的音和义。中国古代的诗歌是一种歌咏的语言艺术,无“歌”不成“诗”,无“歌”没有“诗”。因此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上,“诗人”这一称谓至少包括以下内涵:(1)自创并演唱诗歌的人;(2)自创或改编原创作品演唱的人;(3)只创作不演唱的人。而中国古代的诗歌是:以激情为血肉、以语言为建构艺术、以歌咏为表演艺术的一种文学体裁。以真情去激荡语言的美化,以歌声去撞击听众的和鸣,乃是中国古代诗歌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8.
"绣乡文化"是流淌在海门人身体里的基因图腾,教师应依托海门地方区域的优质资源,带领学生见证"绣乡"独特地域文化,解码"绣乡"独到的文化基因,寻访"绣乡"独有的文化、经济名人,尝试开发"绣乡文化"语文融合微课程。  相似文献   

19.
一、韩国学校德育的沿革及发展二战前,整个朝鲜半岛是一个整体,战后分南北治之。朝鲜教育历史悠久,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尤其是儒家文化和伦理道德成为其民族精神的内核。朝鲜早在高句丽、百济和新罗三国时就盛行儒家道德教育,新罗国的花郎道就糅合了儒、道、佛的思想,教育内容主要是:“入则孝于家,出则忠于国”“孝悌、忠信”“理国之五常”的儒教;“处无为之事,行无言之教”的道教;“诸恶莫作,诸善奉行”的佛教等。在新罗时代派遣了大批留学生到中国唐朝学习,全面实施儒教,此后直到李朝时代的一千多年间,朝鲜基本上都沿袭儒家伦理的道德教育体系,教育内容以四书五经为主,严格奉行三纲五常,从教育形式到教育内容都模仿中国教育,根据  相似文献   

20.
邓恩《歌》中的格律音乐与数字命理意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歌:去,抓住一颗殒星》的文学和历史语境出发,通过分析诗歌中意象、格律和数字象征的运用,能展现出邓恩《歌与短歌集》对彼特拉克式诗歌传统的影射和解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