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区域     
《教育与职业》2015,(1):10-11
贵州:中等职业学校将聘请民间艺人任兼职教师贵州省职业院校将聘请一批绣娘、木匠、银匠担任兼职教师,力图建设一批体现民族文化的特色学科专业,培养具有文化传承创新能力的技能人才。近日下发的《贵州省推进职业院校民族民间文化传承创新工作实施办法》提出,贵州将开发建设一批民族民间文化教育课程,建设一批体现民族文化的特色学科专业,推行丰富多样的民  相似文献   

2.
2017年1月颁布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当年5月7日,再次印发《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郑重声明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中央到地方全面展开了对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将保护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提到了议事日程上。十九大明确提出要文化自信,这对保护和延伸我国的文化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刘冰 《贵州教育》2010,(24):F0003-F0003
2010年11月24日-11月28日,由贵州省教育厅、贵州省民族事务委员会主办、贵州省教科所承办的“贵州省民族民间文化传承教育成果展”在贵阳市贵州民族文化宫举行。该次展览中,丰富的图片展示了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的广阔场景,多彩的民族服饰、手工制作。  相似文献   

4.
正从2002年开始,贵州省开展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试点工作。十多年来,通过编写地方或校本教材、聘请民族民间文化艺人进校园举办讲座、培训班、开展校内外实践活动等方式,使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活动收到一定的效果。但是,在体现民族民间文化的载体、传播正能量、促进校园人的发展等方面,仍然存在许多需要改进的问题。文化馆作为文化职能部门,在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中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作为我国音乐文化宝贵的财富,也体现了人们群众对生活的渴望,是人们智慧的结晶。而高校作为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传承的阵地,应发挥自身优势,将民族民间音乐传承发扬下去。文章主要从民族民间音乐概述出发,探讨了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传承在普通高校音乐教育中应用的有效方法,希望能够为高校音乐教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教育文化论坛》2013,(5):F0003-F0003
为把《教育文化论坛》办成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类优秀期刊,形成特色栏目,借以促进教育文化化、文化教育化、服务于教育文化事业和国家“软实力”建设,推进“以人为本”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进程,《教育文化论坛》自2010年第1期起,在“区域教育文化纵横”栏目中陆续推出具有地域特色和影响力的“阳明心学与贵州”、“沙滩文化及其影响”、“傩文化——地位、功能与传承保护”、“南域教育文化的奠基者——尹珍”、“屯堡文化——明代历史活化石”、“文军长征——浙江大学办学于贵州遵义湄潭”、“红色文化与教育”、“清水江流域7000年悠悠文化”等系列专题,获得了读者和业界的认可与好评。  相似文献   

7.
恩施自治州有丰富的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在全球化和现代化的冲击下,大多处于衰退、濒危、变异,甚至消失的状态。因此,必须加以挖掘、抢救和保护。政府要高度重视,认真进行清理盘查,把文化创新活动等与保护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结合起来,提高民间艺人和文化人的地位,保证其传承文化和创作的条件,把民族民间文化纳入学校的教学内容,希望通过各方努力,让全社会形成强烈的民族遗产保护意识。只有这样,恩施州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才可能得以保护和传承。  相似文献   

8.
少数民族在历史演进中创造、积累、形成了多姿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民族民间文化是支撑本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原生动力。经济全球化在一定程度上对民族民间文化造成了冲击和排挤。因此,必须培养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才,以保护民族民间文化的生存与活力。通过对现有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才培养模式的分析,提出必须要整合各方力量,强调政府的主导作用,突出各级各类学校在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才培养中的主体作用,以家庭教育为基础,以民族认同和社会需要为目标。构建政府主导、家庭启蒙、中小学灌输、高校教育提升、社会接纳五位一体的少数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9.
《教育文化论坛》2012,(4):133-F0003
为把《教育文化论坛》办成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类优秀期刊,形成特色栏目,借以促进教育文化化、文化教育化、服务于教育文化事业和国家"软实力"建设,推进"以人为本"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进程,《教育文化论坛》自2010年第1期起,在"区域教育文化纵横"栏目中陆续推出具有地域特色和影响力的"阳明心学与贵州"、"沙滩文化及其影响"、"傩文化——地位、功能与传承保护"、"南域教育文化的奠基者——尹珍"、"屯堡文化——明代历史活化石"、"文军长征——浙江大学办学于贵州遵义湄潭"、"红色文化与教育"、"清水江流域7000年悠悠文化"等系列专题,获得了读者和业界的认  相似文献   

10.
客家音乐是流传在客家地区为客家民众喜爱的民族民间音乐。客家音乐文化是客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传承客家音乐文化,对于今天保护客家音乐文化的生态环境、扩大客家音乐文化的广泛交流和推动客家音乐文化的动态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有效推进客家音乐文化的传承,必须构建政府政策式传承、教育研究性传承和市场经济化传承"三位一体"的传承机制。  相似文献   

11.
民族民间舞蹈是民族传统文化最常见的传播载体,具有传承性、大众性、娱乐性、民族性等突出特点。民族民间舞蹈文化与民族民间舞蹈教学系一种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之关系,教学是对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传承、保持和升华。基于此,民族民间舞蹈的教学要注重甄选适宜的教材,客观地剖析教材,多元地开展教学,以此促进舞蹈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2.
本课是我们校本教材中的内容之一,同时也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音乐上册里民族民间文化单元的内容之一。我将通过歌谱、图片、视频资料、文字介绍、音乐活动等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本民族音乐艺术的理解,进而使学生领会到家乡民族民间文化的内涵和无限的魅力,培养热爱民族民间音乐艺术的情感和传承、弘扬民族民间家乡文化的责任感。  相似文献   

13.
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的血脉和基因,民间艺人则是这种血脉和基因的创造者和继承者,因此,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或传承民族民间文化,离不开广大艺人。陈式蛋雕艺术传承与开发在现实中存在后继无人,不能批量生产等一些问题,希望能在政府的支持下,寻求与高校的结盟,以继续传承下去。  相似文献   

14.
文章结合安顺学院的实际,以安顺地区丰富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作为研讨对象,较为具体地论述了地方民间音乐在高校教育传承的“可行性”之依据及策略,提出在高校的师资队伍建设中为“非遗”传承人或民间艺人设置“公益性岗位”,以明确民间艺人的高校教师身份,使其更好地从事民间音乐的教育教学及传承活动.  相似文献   

15.
南京市淳溪中心小学在传承民族民间文化实践中,寻找到了一个文化密码——让文化记忆"说话"。为了让文化记忆永远在儿童心灵里"醒着",并在文化认知中凝练成文化认同,导引文化行动,学校从文化认同走向文化行动,让文化记忆落实在课程与日常教学中,使得文化传统在"说话"中鲜活起来,在创造中走向未来。  相似文献   

16.
传承与发展民族民间舞蹈文化一直都是文化艺术界密切关注的焦点.由于受经济大潮和外来文化的强烈冲击,民族民间传统舞蹈文化面临着流失甚至消亡的威胁.对其传承规律及发展趋势进行研究,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一种守卫人类精神文明与传统舞蹈的具体行动.保护与传承民族文化,并将其发扬光大是时代、民族和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和责任.本文从民族民间舞蹈的特征入手,对其传承规律以及发展趋势展开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近日,由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高校理论战线》编辑部主办的"文化传承创新前沿问题研讨会"在辽宁大学召开.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常务副院长艾四林,长安大学党委副书记、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杜向民,北京邮电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周晔,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佘双好,东北大学党委组织部部长孙雷,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陈跃,北方民族大学思政部主任王永和,贵州师范大学历史与政治学院院长唐昆雄,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房广顺,沈阳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田鹏颖等十几位高校专家学者,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深刻内涵"、"哲学社会科学在文化传承创新中的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等议题展开深入讨论.  相似文献   

18.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历史和文化,舞蹈作为表达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不同的民族其舞蹈形式也不同。但是各民族的舞蹈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其表达和特点都与各自民族民间的生活和生产活动相关,是一个民族的重要文化组成部分。那么我国该如何去保护和传承这些民族民间的精神财富,使其能够长远流传和发展下去,是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主要对民间民族舞蹈的概念、特点等内容进行归纳,并结合当前民族民间舞蹈的发展现状、传承规律等探讨,提出关于我国民族民间舞蹈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措施,从而使我国的民族民间舞蹈能够符合时代的审美,进而更好地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邯郸师专学报》2013,(4):35-35
11月5日下午,我校在学术交流中心举办“荀子思想·赵文化讲坛”报告会。邀请台湾大学哲学系副教授佐藤将之主讲“《荀子》研究的世界化脉络:兼论《苟子》形象之虚构与实际”。校长马计斌教授主持报告会,聘请佐藤将之先生为我校客座教授。来自中文系、历史系、法政系、教务处、科研处和学报编辑部等系部的200多名师生参加了本次讲座活动。  相似文献   

20.
韦嘉 《贵州教育》2014,(11):15-19
册亨县威旁乡大寨村布依族"转场舞"不但历史悠久,而且群众基础实在,其文化形态也有较完整的保留,该舞进校园既合理保护、传承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又完善和提高了地方美育的教学水平,为贵州民族民间舞蹈保护、传承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