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思想政治学科就其本质而言,是一门智育与德育内在统一显性的德育课程。德育,即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质教育,思想政治课所传授的德育知识和有关的社会科学知识,是人类知识的组成部分。传播这些知识的过程,是从一个侧面启迪学生思路,增长学生见识,提高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能力的德育过程。思想政治课内容体现了对学生比较系统的德育知识的教育,其直接的功能是要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准和思想政治觉悟。思想政治课德育功能和智育功能是内在统一于教学过程之中的。那么,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如何更好地发挥其德育功能呢?一、课堂教学是思想…  相似文献   

2.
曹杰 《广东教育》2006,(8):66-67
思想政治课教学在学校德育工作中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德育功能具有不可替代性。如何教好思想政治课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中心问题,而培养好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好政治课的关键。那么,教师如何在教学中挖掘能提 起学生兴趣的因素呢?  相似文献   

3.
当前,思想政治课教学,学生学习兴趣不浓,教学效果低下,难以实现思想政治课的智育和德育双重功能,已成为目前思想政治课教学面临的一大问题。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笔者认为,兴趣是学习思想政治课的金钥匙。  相似文献   

4.
思想政治课是学校德育的主渠道,也是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最主要途径。对思想政治课德育功能的思考和探索,有助于我们改进课程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从而促进学校实现德育的整体目标。  相似文献   

5.
赵健 《现代职业教育》2022,(13):142-144
德育是中职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保障,思想政治课是中职人才培养的重要课程,为探究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德育的融入与德育功能的实现路径,运用课堂观察与调查访谈的方法,结合中职思想政治课教学实际,梳理思想政治课中的德育理念,总结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德育功能缺失的主要表现,并分析其原因.结合问题与原因分析,提出思想政治课改革、提升德育观念...  相似文献   

6.
浅谈思想政治课中学习兴趣的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关系到思想政治课教学效果的好坏。教师巧设开头,巧设疑问,运用生动、直观的教学手段,风趣幽默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体验成功,及时鼓励表扬学生,融洽师生关系等,便能实现思想政治课的智育和德育的双重功能。  相似文献   

7.
李志 《山东教育》2001,(29):26-27
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教学过程中最基本、最主要的关系。正确认识和处理师生关系是增强思想政治课德育功能、激发教学活力的关键,也是构建思想政治课教学新机制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8.
塑造学生人格,教会学生如何做人非常重要。思想政治课教学是塑造学生高尚人格的重要阵地,需要政治教师从本学科的特点和优势出发,努力实现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培养学生高尚、健全的人格。  相似文献   

9.
政治课教学是对学生系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和政治理论教育的必修课程,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要途径。政治课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德育效果的好坏,关系到思想政治课德育功能的发挥。因此,政治课教师应该围绕拓展教学内容、坚持正面灌输、发挥学生主体积极性和培养非智力因素等方面思考改进政治理论课教学,充分发挥德育功能。  相似文献   

10.
王荣江 《职教论坛》2002,(16):53-53
加强思想政治课教学,发挥其德育功能,是摆在每位政治课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本文就当前职业学校政治课教学的现状,改进政治课课堂教学,强化德育功能,谈几点粗浅的看法。目前职校思想政治课教学存在两大问题:一是学生不愿学,教师不愿教;二是“满堂灌”的教学方法,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了德育功能的发挥。因此,我们必须积极改进思想政治课教学。笔者认为,主要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努力:一、改革思想政治课教学模式,强化德育功能在教学实践中,我们采取“教师设疑———学生阅读理解———归纳整理———探究发现———讨论辩…  相似文献   

11.
课程思政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模式。依据全国高校开展课程思政的总要求以及落实立德树人的总目标,结合“应用地球物理学”课程特点,探索课程思政的具体途径、实现方法。通过精心教学设计,将立德树人、纪律意识、法制观念以及科学素养培养等贯穿于课堂教学、课堂管理、作业批改、实验指导以及课上课下整个教学过程,教育学生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实现了显性专业知识教育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统一。  相似文献   

12.
当前思政“第一课”已在高校生根发芽,形成高校党委书记、校长带头走进课堂,带头推动思政课建设的新常态。思政“第一课”是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形成思想政治工作合力、推进思政课提质增效的必然选择,呈现教学选题个性化、教学内容导向性、教学组织联动性的特点,发挥引导学生树立“四个正确认识”、鼓励学生成长成才、培育学生爱校荣校情怀、为思政课带来新风、凝聚思政工作合力的德育价值。  相似文献   

13.
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对现行的高校“两课”教学方案进行了重新整合,并将“两课”改称“思想政治理论课”;但“两课”作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的地位仍然没有改变。在新的历史时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在高校全面推进课程体系改革的浪潮中,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找准新的视角,实现自身的价值,从而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吸引力和针对性。  相似文献   

14.
目前在高职院校学生中存在一些道德失范现象,主要表现为诚信危机、享乐主义盛行、道德信仰缺失等。导致高职学生道德滑坡主要是因为社会转型时期道德标准的多元、多样和复杂性,也与西方文化的冲击,以及媒体的误导和高职教育失措有着很大联系。重构高职学生的道德价值观,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主导地位,同时改革思政课教学,打造良好的校园文化。  相似文献   

15.
思想政治课的本质属性是德育课程,是学校德育最重要的载体和渠道。但当前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功利化、实施表演化、主体缺失化等现象却突出地体现了德育功能的弱化问题。加强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必须积极探索强化德育功能的有效途径,以引导与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和选择。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大学生道德存在的危机进行透视,面对大学生行为道德水准下降的现象,我们必须改革教学、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加强社会实践、努力建设高品位的校园文化,发挥高校网络的德育功能。  相似文献   

17.
In Israel, the Israeli–Palestinian conflict is the most fundamental political and moral issue current and future citizens face. If we accept the maxim that schools should prepare citizens for participation in determining the future of their state, Israeli students must be introduced to the historical, political and moral questions at the heart of the conflict. But this responsibility of Israeli schools and teachers is a highly contentious issue. The most important issue in Israeli political education is thus the hardest to teach. In this article I argue that, despite considerable educational and political risks, teaching Jewish Israeli students about the 1948 Palestinian Nakba (alternatively known as the Israeli War of Independence) holds substantial potential for their epistemic development as capable knowers. I begin by reviewing the political, dialogical, cognitive and epistemic deficits in Israeli education, highlighting how the Nakba is suppressed in history and citizenship education. By analysing the epistemic context of the Nakba in Israeli society and education, I present two pedagogical approaches for teaching controversial issues, arguing for an inquiry-based approach over the widely held approach. I demonstrate the benefits of an inquiry-based approach in the context of history education. In the final section of the article, I build on the case of the Nakba to argue for a new epistemic framework for Israeli citizenship education. I begin by outlining the shortcomings of the current epistemic framework of the subject and point to possible future directions for the subject.  相似文献   

18.
关于高职英语教学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祖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高校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高职院校,其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高低同样关乎国家的前途命运。高职英语教师可依据自身教学的特殊性,大胆借鉴国外德育资源的有益成分,在日常教学中对学生渗透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其思想政治素养,为经济社会培养更多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相似文献   

19.
新形势下对中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走出误区,勇于探索,实现德育体系的重新构建,实现德育途径的交融贯通:一是丰富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二是构建各科教学共同实施德育渗透的思想教育网络;三是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大德育”网络.  相似文献   

20.
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应有的教育功能,主要是从改变人们对思想政治课的重要性缺乏真正的认识和深入的了解,教师自身的素质问题、心理品质教育滞后、课堂教学模式陈旧等四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