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覃壹明 《广西教育》2014,(25):92-93
正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经常背诵课文,有利于学生积累词汇、培养语感、领悟文意。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有的文章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学生只有通过多读多背才能体会其深刻内涵。因此,背诵在语文学习中具有积极的意义。那么,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背诵呢?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具体的做法。一、阐明意义,激发学生背诵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背诵的兴趣,教师要向学生说明背诵的意义。首先,教师要向学生说明诵读能够促进对课文的理解。其次,教师要向学生说明  相似文献   

2.
<正>【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并理解生字"鸣、翠、船",认识"舟"字旁。2.能读出诗句表现的美好情境,背诵全诗。3.找出诗中相对的词语,初步感受诗歌的对仗。过程与方法1.通过字理识字、结构识字等识字方法,帮助学生积累、运用识字方法,逐步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2.边读边想象诗句描绘的景象,通过动手"摆一摆"活动,了解诗意,获得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美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诗句描绘,感受自然的美好,向往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教学重、难点】  相似文献   

3.
正根据低年级儿童思维发展的特点和接受能力,教师要充分利用课文插图,深入浅出的引导学生学词识字,理解诗句的含义,弄清诗句间的内在联系,培养观察、思维和想象能力。还要通过朗读背诵,培养初步的审美能力。为此,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借助图画学词识字,培养观察能力教材中选入的古诗是从儿童  相似文献   

4.
《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必须引导学生"诵读古代诗词","背诵古今优秀诗文","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古典诗词的能力,引导学生"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鉴于此,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采用诵读、讨论、品味、背诵、默写等多种教学方法阅读、鉴赏古典诗词,更要引导学生采取比较阅读的方式鉴赏古典诗词,以期  相似文献   

5.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朗读与背诵是学生学好英语的重要途径。通过朗读,可培养学生的语言感知力,训练学生的语音、语调,让学生说出更标准、更流畅的英语。同时,通过朗读,可帮助学生加深对朗读材料的印象,积累更多的语言。其次,通过背诵,尤其是理解性背诵,可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培养学生语感,储备更多的语言知识,为英语学习奠定良好基础。因此,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需要重视朗读与背诵,并加强引导与指  相似文献   

6.
我国现行语文课本中明确要求:在学生借助工具书或者教师的帮助下充分理解课本中的文言文及古诗词,并要求能够背诵其中名篇。背诵要求从事于教育一线的教师,在一定程度上通过某些方式,激励、引导、吸引学生主动背诵课文,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词汇,使其对语文产生情感,为学生未来的社会发展道路奠定坚实的文字基础。  相似文献   

7.
姜春贵 《广西教育》2014,(25):79-79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理解。"要将学生的个性化解读落实到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调动学生独特的体验,训练学生的个性化表达能力,使他们在课堂教学中真正有所思考和感悟,享受古诗词审美的乐趣。一、以画解诗,亦诗亦画以画解诗,就是教师在引导学生读诗时,赏析诗中精妙语言对具体画面的生动描述,引导学生结合课文插图品味赏析诗句,让学生在充分理解诗句的基础上展开  相似文献   

8.
从小学生学习古诗词的现状来看,这一教学的效果并不理想。学生仅仅停留在会朗诵、会背诵一首古诗的层面上,但是就一首古诗的审美欣赏以及创造力还比较欠缺。通常情况下,教师进行古诗词教学,只是简单引导学生能进入学习氛围之中即可,而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否被激活却较少关注,学生只是单纯地理解古诗词里面的诗句,无法感受古诗词中所蕴含的古典美等。就小学古诗词教学的有效性做一探究。  相似文献   

9.
古诗词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而古诗词中描绘的画面,都是以文字叠加构成的。可以这样说,字是诗的灵魂,诗是字的绝唱。所以,把字理析解融合到古诗词教学中,既可以让课堂融洽和谐,又可以达到教学古诗词的目标。因此,在古诗词教学中,以字理析解引导理解诗句意思,指引学生发挥想象,让学生理解用字的准确性,从而达到感情升华的目的。师生在古诗词教与学中"字"娱"字"乐,既让学生体会到汉字运用的精妙之处,提高了他们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及运用能力,同时也让他们感受到诗歌深邃的意境和情感,留给师生的是诗意的无穷余味。这样寓教于乐,在学生的积极参与下更显得其乐融融。  相似文献   

10.
金贤芬 《考试周刊》2015,(14):37-39
<正>教学目标:1.学习描写白鹅"步态"和"吃相"的段落,联系上下文理解并积累"局促不安、从容不迫、三眼一板……"四字词语,体会其表情达意的作用。2.对比《白公鹅》学习相关段落,学习作者抓住特点对比描写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和幽默风趣。3.引导学生在朗读中体会反语的妙用并尝试运用,体会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4.指导学生用不同语气朗读课文,抄写、背诵自己喜欢的  相似文献   

11.
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导入课题1.教师板书“心愿”,引导学生理解“心愿”,并让学生说说自己有什么心愿。2.你们想知道月亮有什么心愿吗?3.补充课题,教学课题中的生字。请大家看老师写课题,仔细看老师是怎么把“亮”字写漂亮的。谁来当小老师,告诉大家要把“亮”字写漂亮应该注意些什么?学生书写练习:在书上田字格中描一个,写两个。“亮”字原本读四声,但在“月亮”这个词中读轻声。读词:“月亮”。4.齐读课题。读完这个课题,你想从课文中知道什么?(学生可能会说:月亮的心愿是什么?月亮的心愿实现了吗?月亮为什么有这种心愿?)(设计意图:从…  相似文献   

12.
正背诵是语文学习方法之一。小学生对阅读材料进行识记,其识记的效果会因为背诵方法选用的不同而不同。例如,在传统的课堂,学生喜欢进行机械记忆,这种记忆过于死板,大部分学生将重心放在死记硬背的"记"上,很少有学生能够兼顾对背诵材料的"识"。这样一来,学生势必会出现遗忘周期短,甚至瞬间遗忘的问题,这会使背诵功亏一篑。因此,教师要引导小学生由机械记忆向意义识记转变,激发学生的背诵兴趣,在学生理解词句的精髓要旨以及理清整篇文章的结构后再引导其进行背诵。  相似文献   

13.
教学目的 :1 .使学生了解古诗内容 ,感受大自然的美丽 ,展开想象 ,初步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2 .学会本课的生字 ,理解诗句 ,培养自学能力。3.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并能背诵、默写4.能查阅并初步使用有关资料。重点、难点 :重点 :想象《望庐山瀑布》的景象 ,理解诗句的意思。难点 :1 .理解诗句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2 .理解“含”的意思。教学准备 :录像带、录音带、投影片 ,布置学生收集有关资料。课时安排 :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 :交流收集有关资料 ,了解古诗内容 ,理解诗句意思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并能背诵。教学过程 …  相似文献   

14.
黄松涛 《广西教育》2013,(22):66-67
许多高中语文教师感喟学困生的文言文教学存在很多困难。面对教材上一篇篇精美的文言文,学困生如同大字不识的文盲拿着一张外文说明书一样不知所措。高中的文言文大多要求学生熟读或背诵,有的课文还要求全文背诵,大部分学困生对文言文的字、词、句的理解一知半解,背诵课文对于他们来说,无疑是难以翻越的"大山"。此外,课文的阅读难  相似文献   

15.
正"读"字当先,激发兴趣。默读、吟读、诵读、个人读、集体读,不一而足,读得朗朗上口之后,再引导学生对照课下注释默读,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理解大意,要求背诵就水到渠成。其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试想一下传统私塾背诵式教学死记硬背虽不可取,但通过读来培养语感、积累存储,进而引导理解也不失为一个好的学习方法。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初中学生学习文言文乃为启蒙,没有文言文语感,文字生疏,且无停  相似文献   

16.
王衍 《四川教育》2001,(11):36-36
24古诗两首[题旨说明] 1.第1题是培养学生能结合句子理解字义,理解诗句及所反映的社会现象的练习。可指导学生在理解诗句意思的基础上,抓住诗句的重点词句让学生体会。 2.第2题是继续培养学生在理解宇义的基础上,理解诗句意思能力的练习。可指导学生在熟读诗歌的基础上,先结合诗句理解字义,进而指导体会诗句意思。 3.第3题是继续培养学生理解多义字能力的练习。要注意指导学生联系句子的语言环境来理解多义字。 4.第4题是背诵、默写与积累的练习。仍可指导学生看图练习背诵,熟背后指导默写。[自主性练习设计] 一、…  相似文献   

17.
一、教学要求1.引导学生体会这篇抒情散文采用的象征方法,领会作者的革命激情,理解本文的政治意义。2.指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背诵全文。二、教学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一)板书课题:银杏(二)检查预习情况。教师范读课文。指  相似文献   

18.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晖”,能正确理解“泊、数重、游子、寸草心、三春晖”等词语。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两首古诗 ,会默写。3.理解诗句的意思 ,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感受诗人思念家乡 ,热受母亲的真挚感情 ,培养审美情趣 ,丰富学生的情感。4 .通过本课学习 ,激起学生课外阅读古诗的兴趣 ,并提高鉴赏能力。教学重点 :准确理解诗意 ,有感情地诵读诗句 ,感受诗歌表达的真挚感情。教学难点 :体会诗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准备 :教师 :CAI课件。学生 :查找有关诗人的资料和作品 ,带字典和词典。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  相似文献   

19.
一、引导学生读懂诗意 教学古诗《江畔独步寻花》时,首先要求学生从整体感知入手,指导学生①通读全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读出节奏,读后简单自评。②要求学生从课题到注释读一读,试说一说诗句的意思,把不懂的地方划出来。这一步是引导学生把握古诗主要写的是什么?使学生对诗的内容在脑中有一幅诗人独自一人漫步江边花丛赏花的艨胧画面。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逐词逐句理解。如:第一句的“满”字,第二句的“压”字。“满”字是概括说明花之多。“压”则是花之多的具  相似文献   

20.
"成语故事诵读"工程是学生课外阅读和背诵古诗文的重要内容和途径.指导学生阅读成语故事的原文(古文),欣赏古诗文,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背诵一些自己喜欢的成语故事.古诗文诵读工程分为五个阶段欣赏成语,激发学生探究学习成语的兴趣;搜集积累,整理分类;朗读背诵,理解意义;创设平台,引导运用;机制保障,形成校本课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