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人文角度提出了武术课程教学中应该从积极营造优化课堂人文环境;创设教学环境,孕育健康的审美观念;创新武术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积极的竞技意识;运用教师人格魅力的力量渗透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2.
高校武术专业学生的武德教育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我国武术运动和高校武术专业教学的特点,对高校武术专业学生的武德教育提出了几点建议,以期对武术教育工作有所帮助,使武德教育切实贯穿于高校武术专业的教学中去,加强学生的武德修养,培育人文精神,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促进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3.
张喆 《教育与职业》2012,(17):44-45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指明了大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的方向、途径与原则,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与大学生人文精神培育关系密切。文章分析了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大学生人文精神培养之间的关系,提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的途径:学习革命伟人的思想、精神、品格,树立大学生人生学习的榜样;了解国际形势,把握时代脉搏,帮助大学生树立当代世界意识;建立和谐课堂,通过"多维互助",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协作能力,实现其品质的自我完善。  相似文献   

4.
根据我国武术运动的特点和高校武术专业教学的特点,笔者对高校武术专业学生的武德教育提出几点建议,以期对武术教育工作有所帮助,使武德教育切实贯穿于高校武术专业的教学中去,加强学生的武德修养,培育人文精神,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促进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体育锻炼能力的培养对于终身体育的开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是高校体育教学的最终目的所在。本文通过对大学生武术教学现状以及武术教学所采用措施和方法对大学生体育锻炼能力培养的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阐述了武术教学作为中华传统项目在培养大学生体育锻炼能力中的作用和影响,为大学生终身体育锻炼意识的形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胡茂辉 《教师》2011,(35):109-110
大学生体育锻炼能力的培养对于终身体育的开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是高校体育教学的最终目的所在。本文通过对大学生武术教学现状以及武术教学所采用措施和方法对大学生体育锻炼能力培养的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阐述了武术教学作为中华传统项目在培养大学生体育锻炼能力中的作用和影响,为大学生终身体育锻炼意识的形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高校体育教学忽视了对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高校体育应与大学生体育人文精神相融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同时还要完善教学内容,改善教学手段,真正地实现在体育教学中培养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8.
加强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培养,在当代中国具有紧迫性和必要性。它是高校教学的重要任务。世界史中蕴含的丰富的人文教育资源,决定了在世界史教学中强化对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培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搞好世界史教学,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国际意识和世界主义精神,有利于帮助大学生培养崇尚科学的人生态度,有利于帮助大学生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为了加强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培养,在世界史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的人文修养,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人文因素,不断创新教学模式,更新教学手段,遵守体验性原则、启示性原则、反馈性原则。  相似文献   

9.
大学体育教学有其不可替代的教育功能。通过对大学生一定的体育运动项目的有计划训练,培养身心健康的高素质的大学毕业生。在大学体育教学中,着力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精神,使得大学生在体能增强的同时培养出良好的个人责任、团体协作精神,大学体育教学是实现大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大学语文对大学生素质培养的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段志东 《高教论坛》2004,(2):121-122
本文就当前高校学生素质情况分析入手,提出当前大学生素质培养的重要性。从学科论、教学论、心理学人文精神等方面综合探讨大学语文教学对大学生素质培养的作用。以求提高当代大学生素质,为社会输送高素质的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