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云南教育》2007,(8X):15-17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以下简称新机制)实施以来,各地按照国务院要求,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保证了新机制的顺利实施。但随着改革工作的进一步推进,各地也陆续暴露出一些问题,如一些农村中小学校还存在不同程度的乱收费、农村中小学预算工作不够规范、补助寄宿生生活费政策(以下简称“一补”)落实情况不理想等,需要引起高度重视,认真研究解决。  相似文献   

2.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财务局: 从今年春季学期开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以下称“新机制”)已在全国范围内实施。随着改革工作的推进,各项政策已得到了较好落实,同时各地也陆续暴露出一些问题。按照国务院领导指示,为确保党中央、国务院的这项惠民政策落到实处,把好事办好,请各地在2007年秋季学期开学前后组织开展对本省(区、市)新机制工作落实情况的专项检查。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教财〔2007〕10号(2007年7月12日)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以下简称新机制)实施以来,各地按照国务院要求,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保证了新机制的顺利实施。但随着改革工作的进一步推进,各地也陆续暴露出一些问题,如一些农村中小  相似文献   

4.
为贯彻《国务院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精神,2006年以来,湖北枣阳市在建立新机制方面作了一些探索和尝试,初步形成了"一统两建三到校"的"校财局管"模式,确保了我市新机制改革于2007年初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5.
《青年教师》2006,(2):3-3
近日,国务院印发了《国务院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召开了全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会议,对建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进行了全面部署。目前,中央有关资金已基本安排到位。教育部今天向各地发出通知,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紧急行动起来,采取切实措施,认真做好相关工作,春季开学前将有关政策措施落实到位,确保惠及西部地区广大农民群众和农村中小学生。  相似文献   

6.
今春以来,我省各地迅速启动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实施“新机制”,是惠及亿万农民群众的民心工程,是促进农村义务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治本之策。为使这项改革稳步走向深入,我们有必要回头看一看,分析各自面临的实际,找找问题,商量对策,思考“我们用什么保障‘新机制’的落实”,真正把好事办好。以县为例,看“新机制”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建议。安岳县提供的情况分析和对策参考在四川颇具代表性。人口众多,农业大县,经济结构单一,地方财政收入少,想办的事难办到,“以县为主”难以真正“主”起来。经费落实难,矛盾具有普遍性。另一农业大县、人口大县泸县找出的问题也大致相同,“经费落实难”制约着这项改革的顺利实施,必须不断健全经费保障机制。“三管齐下”,落实与完善“新机制”。雅安市教育局赖永康的对策建议,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三管齐下”,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加强监督检查,是落实“新机制”的“防火墙”。万源市有多条举措都已生效,而且其建议针对性强,抓住了关键。落实“新机制”,需要各地结合实际总结工作,建言献策,提供给决策部门参考,本期“热点话题”的策划正是基于这种考虑。  相似文献   

7.
《青年教师》2006,(6):2-2
2005年12月,国务院印发了《国务院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召开了全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会议,对建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进行了全面部署。目前,中央有关资金已基本安排到位。教育部今天向各地发出通知,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紧急行动起来,采取切实措施,认真做好相关工作,春季开学前将有关政策措施落实到位,确保惠及西部地区广大农民群众和农村中小学生。  相似文献   

8.
今春以来,我省各地迅速启动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实施“新机制”,是惠及亿万农民群众的民心工程,是促进农村义务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治本之策。为使这项改革稳步走向深入,我们有必要回头看一看,分析各自面临的实际,找找问题,商量对策,思考“我们用什么保障‘新机制’的落实”,真正把好事办好。以县为例,看“新机制”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建议。安岳县提供的情况分析和对策参考在四川颇具代表性。人口众多,农业大县,经济结构单一,地方财政收入少,想办的事难办到,“以县为主”难以真正“主”起来。经费落实难,矛盾具有普遍性。另一农业大县、人口大县泸县找出的问题也大致相同,“经费落实难”制约着这项改革的顺利实施,必须不断健全经费保障机制。“三管齐下”,落实与完善“新机制”。雅安市教育局赖永康的对策建议,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三管齐下”,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加强监督检查,是落实“新机制”的“防火墙”。万源市有多条举措都已生效,而且其建议针对性强,抓住了关键。落实“新机制”,需要各地结合实际总结工作,建言献策,提供给决策部门参考,本期“热点话题”的策划正是基于这种考虑。  相似文献   

9.
赴中部9省督查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实施情况的国家督学们,今天上午向教育部副部长、国家总督学、全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陈小娅汇报了各地改革工作落实情况。[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广角     
教育部财政部:对新机制落实情况开展专项检查 为确保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顺利推进,根据国务院领导的要求,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印发通知,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在2007年秋季学期开学前后组织开展对本省(区、市)新机制工作落实情况的专项检查。通知明确,检查的主要内容包括改革资金落实情况、学校收费规范情况、农村中小学预算工作开展情况和管理情况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基础教育课程》2006,(3):63-64
2005年12月,国务院印发了《国务院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国发[2005]43 号),召开了全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会议,对建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进行了全面部  相似文献   

12.
建立健全农村教育经费的投入保障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兴才 《湖北教育》2003,(14):43-45
当前,全国各地都在深入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实施税费改革后,农村教育经费的来源渠道发生了很大变化。如何适应变化了的新形势,建立健全农村教育经费投入保障的新机制,确保农村教育经费投入的稳定增长,确保农村教育的健康持续发展,是一个值得我们认真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简称"新机制")作为一项巨大的社会工程与系统工程,在我国教育发展改革过程中具有"里程碑"式意义。"新机制"的实施在给农村义务教育改革带来了显著成效的同时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文章以山东省S县为例,具体分析改革进程中出现的问题,并且提出了改进意见及对策。  相似文献   

14.
2005年12月,国务院印发了《国务院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召开了全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会议,对建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进行了全面部署。目前,中央有关资金已基本安排到位。教育部通知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紧急行动起来,采取切实措施,认真做好相关工作,春季开学前将有关政策措施落实到位,确保惠及西部地区广大农民群众和农村中小学生。  相似文献   

15.
《陕西教育》2007,(1):71-71
为了确保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顺利实施,推动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良好的基础,教育部、财政部印发了《关于加强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督导工作的意见》(教督[2006]7号),现转发给你们,并提出如下贯彻意见,请一并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16.
《陕西教育》2007,(1):72-72
为确保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顺利实施,推动农村义务教育持续健康发展,根据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和《国务院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国发[2005]43号)要求,现就开展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督导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相似文献   

17.
为确保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顺利实施,推动农村义务教育持续健康发展,根据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和《国务院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国发[2005]43号)要求,现就开展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督导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相似文献   

18.
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国发[2005]43号)精神,2006年我区在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启动了以“免学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补助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建立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为主要内容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以下简称“新机制改革”),  相似文献   

19.
今年春季新学期,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将在中东部地区全面实施。为确保这项重大改革在全国农村地区顺利推行,全国保障办在北京召开了中部试点县和中西部蹲点县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座谈会,重点就中部地区如何落实此项改革进行了研究和部署。与会代表汇报了当地新机制实施情况和准备情况,并就下一步如何推进此项改革提出了意见和建议。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自2005年底《通知》发布以来,全国各地纷纷根据本地区情况积极开展工作。两年来,“新机制”已经给农村义务教育带来了勃勃生机。“新机制”还有哪些需要继续完善的地方?“新机制”能否支撑得起农村教育发展之重?这些问题都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