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9 毫秒
1.
在我国农村反贫困机制构建中,政府依然要承担起主要责任,但根本的还应建立以市场手段为支撑点、以贫困人口为本的反贫困框架体系。农业市场化并以农产品市场化为农村反贫困的重点;建立农民合作组织使贫困农民成为组织和实施反贫困行动的主体;充分调动民营经济体,推行"市场+龙头企业+农户(合作组织)"模式为农民增收;本着教育扶贫的原则,提高贫困人口的人力资本,增强贫困人口的自主脱贫能力。  相似文献   

2.
市场化的农村反贫困机制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国农村反贫困机制构建中,政府依然要承担起主要责任,但根本的还应建立以市场手段为支撑点、以贫困人口为本的反贫困框架体系.农业市场化并以农产品市场化为农村反贫困的重点;建立农民合作组织使贫困农民成为组织和实施反贫困行动的主体;充分调动民营经济体,推行"市场+龙头企业+农户(合作组织)"模式为农民增收;本着教育扶贫的原则,提高贫困人口的人力资本,增强贫困人口的自主脱贫能力.  相似文献   

3.
农户庭院生态农业是当代中国农业的生长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我国国情决定了农户庭院生态农业是当代中国农业的生长点 1.农户经济行为决定庭院生态农业产生和发展的必然性 制约人的行为因素有很多,制约农户经济行为的因素也就错综复杂,但影响制约农户经济行为的最基本最一般的因素是农户自我需要与社会公共需要。马克思主义行为科学理论认为:人的需要有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发展需要、交往需要、劳动和成就需要。其中生  相似文献   

4.
消除贫困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百余年来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生动体现,充分体现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是中国共产党反贫困思想的理论来源,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是反贫困的制度前提,大力发展生产力,充分激发人民群众的创造活力,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是反贫困的目标。中国共产党百余年来在反贫困事业中积累了丰富经验,传承并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消灭统治剥削阶级制度,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形成了党的反贫困丰富经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反贫困的有力保障,社会主义制度是反贫困的重要基础,发展产业经济是反贫困的动力来源,精准施策是反贫困的核心要义。  相似文献   

5.
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农户经济行为是影响农村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进度与成效的一个基本因素。本文在对福建宁德、湖南衡东、江西上饶和天津郊区四地农村进入入户访谈的基础上,采用第一手资料具体分析当前农户的经济行为对农村启动和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影响。调研表明近年来农村经济发展在某些方面对推进农村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具有积极的影响,农户生产和生活的提高直接或间接有益于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然而另一方面值得注意的是,农户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行为对农村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形成潜在的不利制约。政府应当加大对农户经济行为的引导力度,努力为推动我国农村向可持续发展模式转型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前,高校学生反贫困的一般策略是实施奖励、生活扶助的经济策略以及心理辅导的压力缓解策略。客观上看,这些策略是高校学生反贫困的基础性方法,只能解决一时之忧,而很难从根本上调动多数贫困学生发掘内部动力的积极性。因此,需要开拓高校学生反贫困策略的新视野,促进反贫困循环、缩短贫困差距和提高高校学生反贫困能力。  相似文献   

7.
反贫困是马克思关切民生、建构科学理论的重要母题.马克思反贫困理论从财富 均衡、财富正道、财富品质、财富梦想等方面体现出丰富的经济伦理特质,它需要通过中国化的创新和发展,实现在当代中国的价值作用.财富均衡增长的反贫困理念,有利于推动当代中国的精准扶贫、共同富裕、"一带一路"及"亚投行"等反贫困的具体实践;财富正道和真正财富等反贫困理念,有利于引导当代中国社会经济生活的经济伦理方向,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与践行,挖掘传统财富文化的经济伦理元素,强化当代中国财富追求的道德教育;而财富梦想的反贫困理念,也有利于在财富创造与"完善的人"的生产中促成"中国梦"的真正实现.  相似文献   

8.
高校学生反贫困策略的理性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有经济扶贫成果基础上,提高高校贫困生能力,打破大学生贫困循环,是当前高校学生反贫困的一次战略转移.政府、高校和大学生反贫困策略的有机统一高校学生反贫困策略的理性选择--国家主要构建高校学生反贫困策略的方针、政策和思路,投入或调动有效的扶贫资源,为高校学生反贫困提供政策和资金保障;学校主要实施国家反贫困战略,为贫困生提供技术、人力和条件保障;大学生具体实施反贫困行动,通过提高自身的反贫困能力,打破自身的贫困循环,并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局面.  相似文献   

9.
贫困作为特定的经济现象被世人所重视。我国政府自八十年代起进行反贫困工作 ,九十年代反贫困战略的变化 ,使贫困地区的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二十一世纪初 ,反贫困进入攻坚阶段 ,我们承认九十年代扶贫工作成绩的同时 ,不能回避扶贫制度缺位 ,进行反贫困领域的制度创新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成人教育在反贫困中的重要作用已经得到了世界的普遍认同,随着世界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成人教育在反贫困中扮演了越来越引人注目的角色。世界各国都努力把成人教育引入到反贫困的领域中来,这一点,对于很多反贫困任务艰巨的发展中国家来说,表现得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认为 ,关于城镇反贫困与国企改革的思想是邓小平“富国富民”经济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文章从城镇贫困问题的实质、城镇反贫困的基本思路、城镇反贫困的途径选择、城镇反贫困的重要保证四个方面论述了邓小平的城镇反贫困与国企改革的思想。  相似文献   

12.
家庭生命周期、土地流转与农业结构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户行为是农业经济的微观基础,而家庭生命周期是影响农户行为的重要因素。本文以对福建省问卷调查为基础,运用多元回归模型,分析了家庭生命周期对农户的劳动力转移、土地流转和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影响,并提出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农户在农村金融市场上开始呈现出大量的资金需求现状.但是目前我国的农村金融体系安排下,并不能完全满足农户融资需求,农户融资行为受到了严重抑制,而现在在学界和实物界发展中,对农户借贷难的研究一直是我国农村金融体系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有鉴于此,本文的研究首先从农村最微观的经济主体--农户入手,通过研究他们的借贷行为,总结出农户借贷行为的一般规律,然后找出他们在融资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最后为提出符合我国国情的农村金融政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不间断地开展反贫困斗争,积累了丰富的反贫困理论和实践经验。党在建国初期提出“三大改造”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开启了反贫困斗争的序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改革开放,经济快速增长,越来越多的人进入小康行列,反贫困斗争取得初步成效;进入新时代党提出全面实现小康,打赢扶贫攻坚战。中国共产党依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开创性地提出“四个现代化”伟大纲领来擘画小康之路,取得了反贫困斗争的全面胜利。  相似文献   

15.
顾德学 《继续教育》2007,21(12):14-16
成人教育在反贫困中的重要作用已经得到了世界的普遍认同,随着世界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成人教育在反贫因中扮演了越来越引人注目的角色。世界各国都努力把成人教育引入到反贫困的领域中来,这一点,对于很多反贫困任务艰巨的发展中国家来说,表现得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民族地区反贫困工作的前期推进过程中,遇到了经济发展与文化保护的两难问题,该问题的出现,与反贫困工作推进者所持的单一物质贫困理念密切相关。我国民族地区反贫困工作面对的是一种物质贫困与能力贫困并存的综合贫困,其中,能力贫困是问题的根源所在。基于此,我国民族地区反贫困工作的后续推进必须在树立综合性贫困理念的基础上,选择能解决能力贫困根源问题的教育反贫困战略,并基于经济、文化、教育作用机制实效推进。唯此,我国民族地区反贫困进程中的两难问题才会得到妥善解决、双赢目标才会实现。  相似文献   

17.
农户对农业技术的采用受多种行为及心理因素的影响。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学术界从政治、经济、心理、行为等多个维度出发,分别提出了小农理论、风险决策理论、技术决策行为理论、低碳技术应用与推广等多种分析范式。文章回顾分析了国内外相关文献,全面阐释了农户在农业技术采用中的经济特性、决策偏好及抉择模式,并提出对低碳农业技术的认知普及、应用与推广是学术界应深入探究的领域,将为农户技术决策行为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农业是佤族地区一项古老的也是最重要的生产活动。农户(家庭)是佤族社会基本组成单元。在农业人口占比超过80%的佤山西盟,农户生产行为的效率高低直接制约着西盟佤族地区经济的增长。应当通过主体牵引、技术牵引、制度牵引、文化牵引对佤族农户生产行为进行优化,使佤族农户尽早实现共同进步、共同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19.
针对我国历史性地克服了绝对贫穷问题,在实现新一个百年社会主义奋斗目标,以及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之后的新特点、新局面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创造性地做出了一系列关于反贫困的重大论断,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和中国特色的反贫困理论。这一理论丰富与发展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促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理论深入研究,同时推动了全球反贫困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贫困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对陕西这样一个贫困面大、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的经济欠发达地区来说,反贫困任务非常艰巨。政府、社会和穷人在反贫困实践中有各自的优势和局限,政府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社会应积极担起正义和责任,穷人要成为反贫困的主体,发挥决定性力量,充分调动这三方面的力量并建立起有效的联动机制,反贫困事业就会取得新的更大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