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近年来我国校园伤害事故频繁发生。根据团中央、教育部主办的“中国少年儿童平安行动”对北京等10个省市进行的关于中小学生安全问题的调查显示,有51.44%家长担心孩子在学校受到伤害。另据调查显示,在所发生的各类校园伤害中,有80%是可以通过教育、干预和加强管理来提前采取措施避免的。本文想重点谈一下对中学生校园伤害成因及有效干预策略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在体罚现象越来越少的今天,心理惩罚现象却有愈演愈烈之势,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语言暴力,二是冷面伤人."中国少年儿童平安行动"组委会日前发布的"你认为最急迫需要解决的校园伤害"专项调查结果显示:81.45%的被访小学生认为校园"语言伤害"是最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时下,一些教师用语不当已成为不容忽视的校园精神暴力问题.2004年."中国少年儿童平安行动"组委会公布了一项内容为"你认为最急迫需要解决的校园伤害"的专项调查,结果显示:81.45%的被访小学生认为校园"语言伤害"是最亟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中学生校园伤害现状及影响因素,本文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对2 017名学生进行了调查。研究显示:中学生校园伤害事故时有发生;校园伤害事故的发生,主要源于社会、学校、学生、家庭四个方面的因素。解决中学生校园伤害事件应净化学生成长的社会环境;学校安全教育要回归根本;积极干预,标本兼治;建立校园伤害考核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5.
“中国少年儿童平安行动”组委会所做的专项调查显示“:语言伤害”位居当前小学生认为亟待解决的三大校园伤害问题之首。其实,“语言伤害”不止发生在校园里,还常常发生在家庭里。就这个问题,成都市府青小学四(2)班班主任刘舒老师发动全班同学和他们的家长展开了一场对话——首  相似文献   

6.
校园情境中的少年儿童隐性人身伤害(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校园情境中由于不当教育方式及不良校园氛围等原因而给少年儿童造成了不少影响深刻、发生效应又相对迟滞的隐性人身伤害。2001年北京师范大学对我国十城区的调查显示,少年儿童隐性人身伤害主要包括体罚、心理惩罚和不良校园文化氛围三类,其影响不容忽视,应该采取积极措施予以预防和救济。  相似文献   

7.
校园情境中的少年儿童隐性人身伤害(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园情境中由于不当教育方式及不良校园氛围等原因而给少年儿童造成了不少影响深刻、发生效应又相对迟滞的隐性人身伤害。2001年北京师范大学对我国十城区的调查显示,少年儿童隐性人身伤害主要包括体罚、心理惩罚和不良校园文化氛围三类,其影响不容忽视,应该采取积极措施予以预防和救济。  相似文献   

8.
一年一度的暑假又来了,孩子们在家的时间长了,这也意味着他们遭遇意外伤害的可能性又多了起来,下面的一组数据很能说明这一点:据一项最新的抽样调查显示,意外伤害已经成为我国儿童死亡和残疾的首要原因,由意外伤害引起的14岁以下儿童的死亡率已高达26.1%,即每100名死亡儿童中就有26人死于意外伤害,并且这个数字还在以每年7%~10%的速度上升。另据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提供的资料显示,导致儿童意外伤害死亡的前五大原因依次为溺水、交通事故、中毒、跌落和窒息。上海每10万个儿童中,就有3.45人死于溺水,1.93人死于交通事故,调查还显示,52%的儿童意外伤害发生在家庭,19%发生在街道,12%发生在学校。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国校园安全尚存着诸多问题,校园意外伤害每天都在我们身边发生。据北京市有关卫生部门对近10年来北京市中小学生进行的监测显示,意外伤害已经成为中小学生第一死因。有关资料显示结果更是惊人:我国每日至少有一个班级的学生因为意外伤害受伤或者失去生命。继3月26日已被正式设立为中小学牛校园安全日,有关人士进一步呼吁:“应该出台《校园安全法》法规,加强健康安全教育,切实保障中小学生免受意外伤害。”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进入了校园安全事故的多发期。有资料显示,我国中小学生每年的非正常死亡人数都在1万人以上。去年国家儿童少年“安康计划”公布的数字显示,1999年,我国中小学因食物中毒、溺水、交通事故、自杀而死亡的,平均每天有40多人,相当于每天有一个班在消失。教育部门的有关调查表明,校园易发生危险主要集中于:一是安全措施不完备的学习设施和危险建筑;二是集中在楼道、通道、台阶、校门等处发生的拥堵挤压造成的意外伤害;三是火灾事故、爆炸、食物中毒、煤气中毒等意外伤害;四是校外侵害,如杀人、强奸等刑事案件;五是…  相似文献   

11.
招生信息化管理的改革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少年儿童平安行动”组委会于近期发布的“你认为最急切需要解决的校园伤害”专项调查结果显示:语言伤害、同伴暴力、运动伤害成为我国当前亟待解决的三大校园伤害问题。其中81.45%的被访小学生认为校园语言伤害是最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中国少年儿童平安行动”组委会于近期发布的“你认为最急切需要解决的校园伤害”专项调查结果显示:语言伤害、同伴暴力、运动伤害成为我国当前亟待解决的三大校园伤害问题。其中81.45%的被访小学生认为校园语言伤害是最急需解决的问题。所谓语言伤害主要是指说话者运用怀疑、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校园暴力事件屡屡出现,成为影响校园安全与和谐的潜在危险因素.我校曾进行过一次专项调查,结果显示,50%的学生肯定自己身边存在着校园暴力,约20%的学生不同程度地受到过校园暴力的侵害或伤害.……  相似文献   

14.
校园伤害一直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一大隐患.校园伤害的发生,通常有社会、学校、家庭、学生四个方面的主要因素.避免校园伤害最有效的方法是干预,而最有效的干预途径之一,就是理清伤害的套路,找出伤害的根源,从根抓起,把源头堵住.只要重事先干预,轻事后应付,形成一个以学生为中心,学校、家长、社会共同协作的学生校园防范体系,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就能有效地让危险远离校园,让伤害远离学生.  相似文献   

15.
<正>近年来,校园伤害(也称学生伤害)事故在各地学校频发,各种意外伤害已经成为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引起了党和政府及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和普遍重视。产生校园伤害事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许多事故是可以预防的。因此,研究校园伤害事故特点,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或避免事故发生,强化事故的防范意识和处理能力已成为学校的当务之急。一、校园伤害事故特点校园伤害事故基本有以下特征:1.突发性。校园伤害事故何时、何地发生,发生的对象都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当前中职生自伤行为的状况、特点以及功能取向,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对青州市546名中职生进行了调查,并结合心理咨询实际案例进行了分析探讨。结果发现,中职生自我伤害行为的检出率为16. 8%,但初次发生的时间绝大多数发生在初中阶段,占比78. 2%。自我伤害行为的程度较低,平均得分为0. 61,远低于理论中职2分,但在性别和家庭结构类型上存在着显著差异;方式上采取有组织损伤的比例较高,功能上主要是为缓解和摆脱负性情绪,取向为"自我负强化"。研究还显示,中职生的自伤行为具有显著的冲动性特点,大多数来源于自己的想法,而且合计有68. 5%的人有可能再次发生这种行为,具有反复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程琢琦 《小学生》2005,(9):10-13
你认为最紧迫需要解决的校园伤害是什么?“中国少年儿童平安行动”在全国范围的小学生中开展的专项调查显示,“语言伤害”以81.45%的得票率,高居榜首!看得出来,“语言伤害”在校园中确实大量存在,而且“出言不逊”的往往就是同学们最最尊敬的老师,比如:  相似文献   

18.
信息网站     
在校小学生最怕语言伤害“中国少年儿童平安行动”组委会近日发布的“你认为最急迫需要解决的校园伤害”专项调查结果显示:“语言伤害”、“同伴暴力”、“运动伤害”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三大校园伤害问题。其中,81.45%的被访小学生认为,校园“语言伤害”是最急需解决的问题。调查组有关专家指出,排在第一位和第二位的“语言暴力”和“同伴暴力”都是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这项调查结果提醒学校、社会和家庭要注意少年儿童在校的人际关系,特别是校园软环境带来的伤害。  相似文献   

19.
【背景】从2000年起,我国每年约有1.6万名中小学生因意外伤害非正常死亡,平均每天有40多人,相当于每天"消失"一个班的学生。去年以来,校园安全事故频频发生,校园砍杀事件接连不断。悲剧为何屡屡发生,校园安全到底谁来负责?  相似文献   

20.
学校安全,重在管理;安全管理,重在教育.据有关部门调查,目前我国每年约有1.6万名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平均每天有40名学生失踪.触目惊心的数字敲响了校园安全的警钟.近年来,在一些地区的一些学校相继发生了波及面广、危害性大的突发事件,有的事件还造成了重大的人身伤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