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邓清华 《文教资料》2011,(9):188-189
国家助学贷款自实施以来已经成功帮助了数百万的贫困大学生圆了大学梦。然而,由于缺乏强有力的监管措施、部分学生还贷意识薄弱、就业形势严峻、就业质量不理想等原因,国家助学贷款出现了高违约率的现象。本文从政府、银行、高校三个方面探讨了降低国家助学贷款违约率的对策问题。  相似文献   

2.
国家助学贷款实施十多年的时间,带来的社会效应非常巨大,但随着时间的延续,学生贷款违约率一直居高不下。通过深入分析高职生国家助学贷款违约率高的原因,探析降低高职生国家助学贷款违约率的途径和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3.
高校助学贷款作为国家帮助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的政策性优惠贷款,受到广大贫困生的欢迎。但随着高校助学贷款的发展,学生的还贷违约问题成为困扰银行和高校的一个重要问题。因此,如何解决贷款违约问题改善违约情况,一直是公众关注的焦点。本文从受贷学生、法律制度、管理方式等方面解析违约问题的诱因,对银行、高校、国家方面提出相应的建议,以降低助学贷款违约率。  相似文献   

4.
自1999年高校开始实行国家助学贷款政策以来,已帮助超过千万个贫困大学生实现大学梦想,顺利毕业。但是贫困大学生到了该还本付息时,却由于各种原因不能按照贷款合同的规定,按时足额的归还助学贷款,直接导致高校助学贷款违约率高,严重影响了银行对高校助学贷款的信心。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从事物的内因和外因的角度,对高校助学贷款违约情况进行剖析,并以此为基础,提出解决高校助学贷款高违约率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前国家助学贷款出现高违约率的主要原因是:部分学生诚信缺失与实际困难,银行和高校的制度缺陷与人力投入不足.可考虑的解决的对策是,加强对贷款学生的诚信教育,加强助学贷款的宣传力度,加强助学贷款工作的人力配置,加强制度创新,调动还贷积极性,加强预防违约的硬约束建设.  相似文献   

6.
我国政府主导的公共信用体系的缺乏,银行发放国家助学贷款积极性的低下,高校贫困学生资格审查和约束机制的薄弱,学生还款意识的欠缺等原因导致了我国国家助学贷款违约率居高不下。为有效解决国家助学贷款违约问题,政府应完善相关法规及制度,加强国家助学贷款管理,督促银行建立还贷监测系统,大力开展生源地助学贷款;高校应增强政策宣传,辅以诚信和感恩教育,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树立自强信念。  相似文献   

7.
据悉,广东高校助学贷款违约率已经从2008年的23%下降至2011年7月底的1.06%,违约率为零的高校已有34所。  相似文献   

8.
文章探计了高校毕业生国家助学贷款违约现象,分析其款违约原因,并提出了一些有助于提高国家助学贷款还贷率的策略和途径。  相似文献   

9.
高校毕业生国家助学贷款违约现象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探计了高校毕业生国家助学贷款违约现象,分析其款违约原因,并提出了一些有助于提高国家助学贷款还贷率的策略和途径。  相似文献   

10.
国家助学贷款违约问题主要是由于大学生缺乏诚信意识,国家助学贷款制度不健全,就业形势不乐观,缺乏监督惩罚机制造成的。解决国家助学贷款违约问题的对策有:高校加强诚信教育,个人加强诚信意识;高校严格审查过程,加强宣传力度;加强制约机制;改善国家助学贷款制度;加快生源地贷款的步伐。  相似文献   

11.
本文结合我国国家助学贷款的现状提出国家助学贷款违约问题,根据国家助学贷款的相关规定和违约调查数据结果构建了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对违约问题产生的根源--一次性博弈和不可置信威胁进行了分析,从重复博弈和承诺行动角度提出国家助学贷款违约问题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广东省四所高校的国家助学贷款大学生当事人(贷款学生)开展了较大样本的问卷调查,力图揭示国家助学贷款违约风险的成因,开展国家助学贷款违约风险的控制对策研究.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后,由于高校规模扩大和国家财政投入不足,高等教育收费制度进行了改革。高校扩招使得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越来越多,为了减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经济压力,实现教育公平,我国相继出台了有关国家助学贷款制度。但是违约问题阻碍了助学贷款的发展,本文对助学贷款违约现象及原因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的违约风险及防范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国家助学贷款处于起步阶段,违约风险过高阻碍了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的正常运行.本文借鉴发达国家实施国家助学贷款的经验,对我国国家助学贷款违约风险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防范国家助学贷款违约风险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国家助学贷款是解决学生家庭经济困难、确保高等教育入学公平的重要举措。然而,高违约率始终成为这一政策性贷款执行中最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对8所高校受贷大学生的调查数据分析,发现贷款偿还方式单一、学生诚信意识不强、银行对贷款追缴管理不到位等多重因素影响着助学贷款违约风险控制的过程。针对以上因素,本文从政府、高校和学生三个层面提出了一些降低助学贷款风险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试论高校助学贷款违约问题的原因和解决办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针对目前我国高校助学贷款中所出现的严重的违约现象,力图从学校、学生及银行方面探讨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并就这些原因提出能够使我国高校助学贷款工作顺利进行的办法,其最终目的是要从根本上解决助学贷款中的违约问题.  相似文献   

17.
高校贫困生的资助工作是维护高等教育公平的重要途径,始终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重点之一.自2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全面实施以来,已帮助众多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顺利完成了学业,圆了自己的大学梦.但与此同时我国高校助学贷款违约率居高不下,本文作者从自身多年的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经验出发,从多方面分析了这种现象,并从制度建设、就业、思想教育、审批过程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广西高职院校学生国家助学贷款还款现状进行调查发现,现行的校园地国家助学贷款还款违约率呈上升趋势,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逐渐成为国家助学贷款主要途径。分析学生还贷违约现象,找出学生还款违约的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提出提高学生还贷率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中国职工教育》2014,(22):94-95
国家助学贷款存在着一定的违约风险,降低贷款违约风险的根本在于控制借贷学生的还款情况。督促借贷学生按时还款,将违约率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是助学贷款业务中不可或缺的步骤。因此降低助学贷款违约风险措施应该贯彻整个助学贷款的三个阶段:贷前风险防范、贷中风险管理、贷后风险控制。只有分别在这三个阶段做好助学贷款的风险应对工作,建立起强而有力的助学贷款风险防范措施,才能充分降低国学助学贷款的违约风险。  相似文献   

20.
本文结合国家助学政策的新变化,以华侨大学为例,分析了当前高校助学贷款违约现状、原因及学生的还款意愿,指出就业压力仍然是违约毕业生还款能力低的主因,家庭负担较重导致的违约情况增多,以及学生主动还款意愿不强,建议从多渠道多方面解决国家助学贷款的违约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