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搜神记》在志怪的同时也在记侠,塑造了一批侠客的形象.《搜神记》在侠客形象的身份(社会的与性别的)、行侠主题和行侠处所等方面皆有一定的特色.《搜神记》中的侠客形象对于研究六朝志怪和后代的侠义小说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提出陶渊明创作《搜神后记》的三种可能性:(1)《搜神后记》(《搜神录》)署名陶潜撰产生的年代几乎与萧统编撰的《陶渊明集》同时;(2)陶渊明有读到《搜神记》的机缘;(3)陶渊明心好异书奇文是为了“自娱”和“导达意气”。  相似文献   

3.
《搜神记》为六朝志怪小说之代表作,学界对其关涉甚多,然观学界之研究成果,对书中自然灾害之书写关涉不足。通过梳理《搜神记》中的自然灾害书写,可知《搜神记》中自然灾害数量众多,除对自然灾害书写以外,作者还记述了应对自然灾害之措施,对灾害史研究具有一定参考价值。同时,《搜神记》中的自然灾害书写,亦具有篇幅短小凝练、风格奇崛、情节曲折之文学特点。最后,《搜神记》自然灾害书写亦具思想义涵,其中既有天人感应之思,又有根治现实与强烈的忧患意识。探其缘由,实于干宝其人生平,思想与时代思想影响有关。  相似文献   

4.
《搜神记》绝非一般用作消遣的志怪小说。创作《搜神记》时,干宝采用了部分史书中的材料和正统的史家笔法。不论是叙事模式还是记述风格,《搜神记》都体现出较为浓郁的史家色彩。《搜神记》的创作意图极其复杂,其中的主要角色龙形象多变,有同类所生,有人类胎生;有作乱妖孽,有显圣神灵,但每一种形象都是屈居在得道人类之下的,《搜神记》中的龙同时具有吉祥尊贵和预示凶兆的两面性,具有丰富的内涵和象征意义。  相似文献   

5.
李明 《天中学刊》2005,20(4):73-76
《搜神记》是我国古代志怪小说的杰出代表,前人对之研究颇多,从《搜神记》的卷数、全书风格、有无残本、原书材料的构成与编排等方面,可以看出《搜神记》构成的复杂性,它的“真”、“假”程度还应进一步考证。  相似文献   

6.
《搜神记》是我国志怪小说的鼻祖,共搜各类神怪故事464则,本文按其内容作了分类,进行评述,并指出了《搜神记》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7.
文章在对语料《新辑搜神记》全部语言事实进行考察的基础上,采用专书语法研究的方法穷尽性地统计、描写、分析了《新辑搜神记》中的动相补语。依据学术界广为认可的观点,确定《新辑搜神记》中动相补语的划分标准,并具体详细地统计、描写、分析这些动补结构的形式内容、语法功能及语义指向;同时将《新辑搜神记》中动相补语与其他历史文献中的动相补语进行比较分析,最后,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出了《新辑搜神记》中动相补语的语法特点和规律。  相似文献   

8.
作为成熟较早的叙事文体,史传对志怪小说《搜神记》有着多方面的影响。首先,史传的实录精神对干宝辑录《搜神记》的态度影响较大。实录精神不仅体现在干宝对材料的处理上,还在于他采用了史传常用的全知视角。其次,史官"究天人之际"的创作目标也对《搜神记》影响较大。干宝不仅仅对神异的事件进行记录,而是立足于现实,力图解释这些事件与历史兴废的关联,探究历史发展的规律。再次,史家"惩恶扬善"的道德观念也对《搜神记》有着影响。最后,以人物为中心、叙述干预、语言简洁等史传叙事笔法也对《搜神记》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9.
《搜神记》约在朝鲜半岛三国中后期相继传入高句丽、百济、新罗。朝鲜中古时期的叙事文学也从《搜神记》等中国志怪小说中汲取了丰富的养料。《三王墓》故事是《搜神记》最精彩的一篇,如果把《三王墓》故事与高丽中期朝鲜中古时期一些相关的叙事文学进行梳理,可以探明朝鲜叙事文学传统形成过程及中国唐前志怪小说对其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为了对介词有个系统的认识,通过将八卷本《搜神记》与同时代文献《朱子语类》,以及其他两个本子的《搜神记》进行对比分析,指出介词的发展、继承。  相似文献   

11.
There is little research that investigat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othering and teaching. Even less has been revealed about teaching and the mothering experience of women who are also teachers. Here we examine how the learning gained from teaching is highlighted and clarified by studying stories of mothering. By examining stories of motherhood, we observe the specific impact of mothering on teaching beliefs and how also being a mother profoundly influences teaching. Our stories reveal at least four recurring themes. Firstly, the stories explored moments of feeling inadequate, giving us the opportunity to question and evaluate our teaching and mothering. Secondly, our stories reveal our care toward students and therefore our vulnerability to students' willingness to learn. Thirdly, our stories show the great value that we place on building relationships with our students, with our children, and with each other. Lastly, the act of writing, reading, and sharing our stories helps us soften our hearts and allows us to see our teaching and mothering roles in new ways.  相似文献   

12.
唐代小说里有部分作品以寺院为故事展开的背景,多写人鬼相恋,故事的男主人公往往是在寺院读书的年轻人,女主人公则是神鬼所化。促使这类小说产生的原因很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唐代坟寺风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在新时期文学史上,王安忆是一位重要的作家。在她笔下,颠覆了以往男性"伟岸"而女性"柔弱"的定位,女性坚韧勇敢而男性却自私懦弱。本文结合王安忆的作品,将其作品中的男性形象分为三类,做了分析论述。  相似文献   

14.
对通俗小说进行理论研究,不可忽视其本形态和本质属性。前是有形的,一眼便可望穿;后是无形的,只有读后才能知晓。通俗小说具有标识性的体形态,表现为以白话为其语言标识;以章回体为其体标识和以类型化为其题材标识。通俗小说同时具备自己的本质属性,即本源性、通俗性、商品性。对通俗小说的本形态和本质属性进行探讨研究,有助于我们对小说的雅与俗作出准确的判断。  相似文献   

15.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central place of stories and narratives in action research practices and accounts to argue that it is hard to imagine how we might do or write about action research in a non‐storied way. The paper argues that good stories help us to think well and more wisely about ourselves and our practice. An historical example is chosen to illustrate the compelling potential of stories about real people and real lives, followed by a teasing out of six methodological issues that arise.  相似文献   

16.
自隋初迄清末,科举制在中国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期间,该制度在完善自身的同时,对社会文化、思想都产生了巨大影响。明话本小说“二拍”中多篇婚恋故事即以科举为背景,向我们形象的展示了其对于婚恋文化的影响。科举制明显作用于社会婚恋习俗,并将传统婚恋观念导入其控制之下,使与科举关系密切的女性皆以“科拳成败”为标准,形成普遍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17.
谢丽湘 《海外英语》2011,(11):262-263
Hawthorne was a great writer who reminds us of human limitations.He called his tales "allegories of the heart." Hawthorne’s allegories are stories of how pride and isolation frustrate our capacity for love and sympathy.Isolation or "alienation" is Hawthorne’s principal theme and problem,and loss of contact with reality is the ultimate penalty he envisions.Therefore,reading Hawthorne’s stories is a journey to explore human being’s evil.  相似文献   

18.
《玄怪录》是唐代一部具有代表性的小说集,内容以志怪和奇遇为主。作家在作品中竭尽全力之能事,揭橥中晚唐的现实问题,抨击和讽刺了当朝政治的阴暗面与现实的丑恶面,影射政治敏感事件。此外,作品还为人们展现了一副美轮美奂的理想国家,体现出作家浓厚的宗教情结。  相似文献   

19.
《十日谈》以100个故事的形式开近代短篇小说之先河。这100个故事虽然取材于古代世界和现实生活、意大利本土和世界各国,但却有一个共同的理论基础和道德原则,从而在各个故事中形成一个共同的思想倾向。这个共同的理论基础和道德原则,就是以自然本性为核心的人性理论;以追求现世幸福为核心的幸福主义原则。我们在研究《十日谈》的过程中,只要抓住了这个理论基础和道德原则,就能抓住解开各个故事之迷的钥匙。  相似文献   

20.
有时,两部年代不同、风格迥异的作品给人相似的艺术感受,把它们进行比较, 探究其中异同的原因,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作家之间的关系,更好地把握不同作家的艺 术特点。本文以屠格涅夫的《阿霞》和亨利·詹姆斯的《丛林猛兽》为例从构思布局的相似,发 现詹姆斯对屠格涅夫小说艺术的推崇,看到作家之间存在的影响;从人物类型,所处的时代、 社会,作家的体验认识、艺术风格特点等方面,说明这两部作品的不同缘自时代、社会和作 家的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