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8 毫秒
1.
渝西方言谚语所承栽的渝西社交文化之精华,概括起来就是“倡导团结互助,强调自力更生,主张慎重交友,嗟叹知己难求”四句话,其中既凸显了渝西人民自己的生活态度和入世思想,又闪现出他们在世俗面前的几分无奈。  相似文献   

2.
渝西地区的时政歌谣具有非常丰富的思想内容。渝西人民爱国也爱家,“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一类古训深深地植根在他们的骨髓里,在社会变革的任何历史关头,他们都不会真正地保持沉默。在表现手法上,寓庄于谐。以滑稽的口吻、调侃的姿态、风趣的说法来表现严肃的主题和尖锐的矛盾,追求入木三分的艺术效果,是渝西时政歌谣所特有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3.
《重庆师专学报》2007,26(6):F0002-F0002
由“渝西画派”掌门人、重庆文理学院美术系教授张咏清编著的《渝西画派第二届展览作品集》一书,已于近日由辽宁美术出版社正式出版。作品集共刊载堪称渝西画派主力的重庆文理学院美术系师生的优秀版画作品120余幅,还刊登了数十位国内外美术名家对“渝西画派”的祝词。中国美术家协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吴长江先生题词说:“……令人可喜的是,年轻的‘渝西画派’通过地域性题材和风格鲜明的木刻版画样式,展示出了不俗的整体面貌和创作潜力,看得出,张咏清付出了辛勤的努力和劳动,成绩可喜可贺。”  相似文献   

4.
渝西人民热爱生活也懂得生活,渝西衣食文化的内容极其丰富。渝西方言谚语所承栽的渝西衣食文化之精华,可以用“向往丰农足食,主张勤俭节约,强调精打细算,突出本土特色”四句话来加以概括。  相似文献   

5.
情歌是紫阳民歌中的精华。紫阳情歌投射出的情感可分为苦情和欢情两种样态。紫阳情歌中的抒情形象多是纵情高歌的“欢情者”,而为情所困的“苦情者”相对较少。欢情多于苦情的原因只能在情歌文化生态视域下得到揭示。从文化功能上看,紫阳情歌记录了大山中的儿女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为考察紫阳山地民众生存及精神变迁提供了宝贵的民俗资料。同时,紫阳情歌从艰难的生存挣扎中提炼出的芬芳的诗意,舒缓了跋涉劳作在山岭荆棘间的民众的生命焦渴。  相似文献   

6.
“花儿”中情歌的内容是最具“花儿”生命活力与艺术魅力的,情歌中主要传达的是曲中蕴含的“情”,因此“花儿”曲令的结构方式、旋法及音乐的各个方面往往体现多样性与散文化形态。本文主要从《上去高山望平川》的旋律特点、语言特点、节奏与结构几方面,分析“花儿”曲令具有的多样性与散化的艺术特点。  相似文献   

7.
渝西方言中的农耕谚语是渝西地区劳动人民千百年来农业耕作经验的生动总结:坚信“天道酬勤”.强调不误农时.兼顾“水肥土种”,重视田间管理。这些农耕谚语不仅以凝练、幽默的语言描述了农事的艰辛与繁琐,还集中反映了渝西地区农耕文化的精华——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科学耕种的思想、培本务实的思想、精耕细作的思想。  相似文献   

8.
《重庆师专学报》2005,4(1):F002-F003
牟延林(1956-),男,山东龙口人,硕士,教授,渝西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在全国高校中率先引进、移植并创新实践融先进办学理念、可持续发展观为一体的、以ISO9000国际标准为核心的“三标一体”教育质量文化模型,系渝西学院“高校‘三标一体’教育质量文化模型”研究项目的主要负责人,  相似文献   

9.
渝西地区是重庆经济的腹地,在重庆市经济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渝西地区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全市发展的大局。但目前渝西地区经济总量偏小,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区域内产业布局不合理,产业集聚度不高,特色不够明显。为了解决渝西地区的经济发展问题,必须积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本文拟就渝西地区产业结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和思路。  相似文献   

10.
渝西学院     
学校中文全称渝西学院,英文全称Western ChongQing University,国标代码10642。渝西学院是一所国家教育部批准的全日制多科性普通本科院校,是全国唯一实行USO9001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和GB/T2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一体化”管理的普通高校,是高等教育自学  相似文献   

11.
永川区地处渝西,历来有兴学重教的优良传统。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永川区教研室针对当地实际创建了“四四”教研模式,“校本教研”在分层引领中推动着教师专业化成长。[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与农业谚等谚语大户比,渝西商业谚语的数量虽然不是很多,却也仍旧精彩地承载了渝西地区商贸文化的精华性思想,那就是“主张薄利多销,信守和气生财,强调质量领先,倡导‘远走近创'”这样四句话.  相似文献   

13.
渝西地区战略地位重要,旅游业发展潜力大。要加快渝西旅游业发展,必须运用新思路,采用新举措,要找准市场,突出特色;坚持5个结合,挖掘新资源,寻求新突破;创立新品牌,形成新优势;加强旅游人才队伍建设,增强和提升渝西旅游业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4.
土家族民间文学内容丰富多采,体裁多种多样,是土家族人民世世代代的心血结晶,是社会主义祖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家族民间文学,以歌谣为最突出、最具特色,而土家族情歌在歌谣中尤其娇艳多姿,引人注目,真不愧是土家族民间文学中瑰丽的珍品。 土家族情歌是在土家儿女自主婚姻的习俗推动下产生和流传的。自古以来,土家儿女受封建礼教的束缚不甚严重,恋爱婚姻是比较自由的。且不说在“改土归流”以前,青年男女都普遍地通过做阳春、走亲戚、赶场和节日活动倚歌择配,就是“改土归流”之后,在流官的以“有伤风化”的罪名实行禁歌的情况下,自由择配,以歌连情的风习仍然存在,只不过是在那“郎有情来姐有意”的基础上,由男方托亲友做媒到女方家去说亲,做个样子罢了。历史上的这种以歌连情、自由择配的事实,从世代流传的土家情歌里仍可看见:  相似文献   

15.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流行着一首非常优美动听的情歌——《教我如何不想她》,歌词清丽素雅。情感细腻缠绵,旋律柔和绵长。深受当时男女青年的喜爱。歌词的作者是在新文化运动中叱咤文坛的骁将刘半农先生。最初发表时题为《情歌》,后改为《教我如何不想她》。据作者的同学、好友,为这首歌谱曲的赵元任先生说.这首歌的表层意思是诗人对一个女子的思念之情.蕴含的却是诗人的“思念祖国和念旧之意”。  相似文献   

16.
“清水芙蓉”是一种自然本色之美,这种美是古代民间情歌真美之所在。本主要探讨古代民问情歌的艺术特质,并兼论人情歌。  相似文献   

17.
《课堂内外(高中版)》2010,(6):F0004-F0004
钓鱼城屹立在渝西明珠合川区东城半岛的钓鱼山上,嘉陵江、渠江、涪江三江汇流,南、北、西三面环水,地势险要,文物众多,风景优美,是重庆直辖市惟一获得“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两项殊荣的游览胜地和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相似文献   

18.
古代游子漂泊异地、沦浇他乡,在夜深人静之际,举头望月,都有“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那种思亲眷故之感,他们都将自己或悲或喜之情寄托于艺术形象-月亮。针对此,从月亮本身所具有的自然美和人的审美移情予以探究。  相似文献   

19.
木目 《现代语文》2004,(11):7-7
朱自清的散是以情胜的。他的学活动从新诗创作开始。诗歌重情的特点自然也影响了他的散。他的散或描摹世态,怀人抒情,或即景写情,融情于景,或融情于理,以理蕴情,无论叙事、写景都贯注一个“情”字。朱自清散的“情”有着丰富的审美内涵,或朴素,或丰盈;或庄重严肃,或幽默诙谐;或忧郁惆怅,或积极进取。他的精神世界、化教养、社会观念、审  相似文献   

20.
李湘涛 《科技文萃》2001,(2):160-161
果蝇是一种小型蝇类,比普通苍蝇小得多,成虫的身长只有3~4毫米,如同米粒一样。它的体色一般为淡黄色,复眼红色,触角第三节为椭圆形或圆形,触角芒为羽状。它仅有一对翅膀,在分类学上隶属于双翅目、果蝇科。果蝇的分布很广,几乎遍及全世界,通常喜欢在腐烂的水果和发酵物的周围飞舞,幼虫亦生活其中。 果蝇堪称生物界中的“好色之徒”,每两周内就能繁殖出新的一代。雄性果蝇和雌性果蝇的形态有所不同。雌果蝇的腹部有六条易见的环节,而雄果蝇只有五节,在雄果蝇跗关节前端的表面约有10个黑色的坚硬鬃毛流苏,称为性梳,在雌体上则没有这些性梳。果蝇的求爱方式很奇特,雌果蝇能够用胸触角来聆听雄果蝇用翅膀发出的求爱“情歌”,不同种类的雄果蝇都会各自演唱着不同曲调的“情歌”。这种“情歌”一般表示两种信息:其一是诉说自己的同类在求爱,其二是告诉雌果蝇自己正是它的“如意郎君”。雌果蝇听了“情歌”以后也会有两种反应:一种是与其情投意合,双方结成“情侣”;另一种是认为曲调不够“刺激”就会扬长而去。 动物学家曾经做过一个实验,将一根微电极插进雌果蝇的触角内,同时记录下它的神经冲动传递情况和雄果蝇“情歌”的时间过程。结果发现,雌果蝇的触角对“情歌”的反应是多么美妙,它不仅能够将“情歌”十分精确地“译成”神经系统使用的特殊信息,而且还能够将“情歌”的每一个细节准确无误地传递到大脑中去,做出反应。由此可见,果蝇虽然是较低等的动物,可是它们却有着十分复杂、结构精密的信息系统。 果蝇分布范围大,容易采集和培养,生活周期短,繁殖能力强,染色体数目少,只有4对,并且形态各不相同,易于区别。更为重要的是,果蝇的突变性状特别多,如体色(灰、黑)、眼色(红、白)、翅长(长、短)等,适宜于用作科学实验材料,尤其受到遗传学家的“宠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