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教与学反思的意义以及目的教学反思,是指教师以自己的实践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做出的行动、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我国最早的教育著作《学记》中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则是从学习与教学两方面提出  相似文献   

2.
我国最早的教育著作《学记》中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美国学者波斯纳认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只有经过反思,教师的经验方能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并对后继行为产生影响.他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那么,我们应如何在教学反思中学会教学呢?  相似文献   

3.
我国最早的教育著作《学记》中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从学习方面提出反思在学习活动中的作用。任何一个学生,不论其学习能力起点如何,都有必要通过多种途径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如何真实培养学生的反思习惯和能力,构建起师生互动的  相似文献   

4.
一、前言 1.研究背景 《论语》中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还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学记》中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礼记》中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日:教学相长也.””‘在我国,人们很早就重视学与教的交流了.  相似文献   

5.
《礼记·学记》有云:“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对于教师而言,每份教案后的教后反思就是教师研究自己该如何教、如何学、如何在教中学、如何在学中教。  相似文献   

6.
我国古时就有“吾日三省吾身”“反求诸己”“扣心自问”等强调反思意义的至理名言,这些是从修身养性的层面上来说的。从教学层面上来说,我国两千多年以前的《学记》就曾明确写到: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知困”而后要“自强”,反思是不可忽视的环节。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与反思己经结下了不解之缘。没有反思的教学,是僵化的、教条的、无生命力的死教学,必然会被社会所淘汰。  相似文献   

7.
王红梅 《今日教育》2007,(4S):42-44
《学记》云:“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知困然后能自强也。”华东师大叶澜教授讲过一句话:“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我国最早的教育著作《学记》中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从学习方面提出反思在学习活动中的作用。任何一个学生,不论其学习能力起点如何,都有必要通过多种途径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在当前风风火火的课改实验中,如何真实培养学生的反思习惯和能力,构建起师生互动的反思模式是初中数学教学反思的核心,这也是我们教师应重点反思的地方。  相似文献   

9.
我国最早的教育著作《学记》中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是从教与学方面提出反思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我国心理学家林崇德也提出教师成长的公式:优秀教师=教学过程+反思.没有教学反思的行动在时间的长河中只会无限地重复而无法超越自身,这不符合人类进步的追求.显然,要使教学不再重复"昨天的故事",走出陈陈相因的困窘,就必须学会教学反思.由此可见,教学反思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不可忽略的一个环节.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沈建 《中小学电教》2011,(9):106-106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教师是课程标准的执行者、实施者和组织者,更应该是教学的反思者。我国古代最早的教育论著《学记》中指出:"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知困然后能自强也。"一节课过去了,教师教法应用如何,达到预期目标没有,  相似文献   

11.
中、小学的根本工作是教与学。教育工作者只有自觉地掌握和运用教学的客观规律,才能克服教学工作中的盲目性,不断提高教育质量。我国古代的教育著作《学记》上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学生从师学习后才知道自己  相似文献   

12.
张少波 《现代教学》2006,(12):18-18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故日教学相长。”两千年前《礼记·学记》中的教育理想直到今天依然充满着生命力。作为教师,常常抱怨学生好高骛远、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教学”一词最早出现于古代的《学记》中,曰:“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数学为先”。又曰:“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要进行教学,就要讲究教学的方法和艺术。纵观历史几千  相似文献   

14.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广大教师在中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如何使自己“知困而自强”,如何让学生“知不足而自反”?这是长期以来困扰着人们的一个问题,又是我们积极探索的一个课题,同时还是素质教育实施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 本世纪七十年代,美国心理学家开始从事元认知的研究,并由弗莱维尔首先提出“元认知”这一术语.所谓元认知,就是对认知的认知,也就是对我们自己的认知过程的认识与控制.它包含(1)元认知知识,即个体关于自己或他人  相似文献   

15.
王宾  王妍 《教学与管理》2009,(11):29-30
教学相长表达了存在于教师身上的教与学两项活动的相互促进关系,只有教师才能在教育实践中获得“知不足”和“知困”的体验,并从而产生“自反”和“自强”的意志过程。“自反”和“自强”正是反映了教师在“知不足”和“知困”的情况下,自我不断提高的愿望和要求。从“学然后知不足”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从“教然后知困”到“知闲然后能自强”,正是客观地反映了教师从学到教,教中又学.教学相辅.不断提高的辩证过程。作为教师,不但要以教为己任,更要以学为前提,  相似文献   

16.
张媛媛 《考试周刊》2014,(99):171-171
<正>我国最早的教育著作《学记》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教学反思指教师在先进教育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借助行动研究,不断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思考与研究并回顾,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追求教学过程的合理性。然而新课程强调教师是课程实施的参与者、建设者和开发者。究竟怎样才能进行有效的教学反思呢?一、课前反思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前提教学前的反思具有前瞻性,能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实践,  相似文献   

17.
“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这是我国最早的教育经典《学记》中对教与学关系的论述。这里的“教”与“学”并不指“教师”与“学生”,而是指“教学”与“学习”。或者说,这一论述应该理解为,在教师的专业成长过程中,教师自我的学习与施教于学生,对加速其成长起着相辅相成的作用。通过“学”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  相似文献   

18.
我国最早的教育著作《学记》中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白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这从学习方面提出反思在学习活动中的作用。反思是数学学习的翅膀,在当前风风火火的课改实验中,如何真实培养学生的反思习惯和能力,构建起师生互动的反思模式是初中数学教学反思的核心,这也是我们教师应重点反思的地方。  相似文献   

19.
《学记》中有:“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日,教学相长也。”我大胆将此改为:“学然后知长,思然后知法,教然后知惑,研然后知乐,记然后知美。知长然后能补短,知法然后能乐教,知惑然后能自强,知乐然后能乐思,知美然后能共享。故日,学思教研记相长也。”这不是妄语,是我在教育科研过程中经过实践悟出来的一条道理。  相似文献   

20.
《学记》曰: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一名教师,不论其从教时间长短,不论其学历水平高低,都有必要时常对自己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一个学生,不论其学习能力起点如何,都有必要通过多种途径对自己的学习方法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