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宁雪丹 《文教资料》2008,(9):101-102
在世界各国的基础教育阶段,学困生是普遍存在的问题,严重影响中小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因而成为教育研究的热点之一.我国基础教育"学困生"的研究主要涉及学困生的内涵、心理类型和特征、成因和教育策略等方面.本文对此进行了一番梳理,评述其中存在的问题和后续研究方向,期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一、什么是制度化学校德育 自19世纪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提出"科学教育学"的概念以来,科学化就成为学校教育理论和实践的目标,学校教育中的科学主义和技术主义观念占据了统治地位.学校德育也以自然科学为效法的榜样,趋向于追求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表现出对德育制度中显性规则部分的极度推崇.较为普遍的是从规范的约束性出发,诉诸规章制度、纪律和行政管理手段,寻求一种科学的管理态势.  相似文献   

3.
论教师的"生活世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归生活世界"是当代哲学思维转变的主要方向.这一转向在我国教育哲学领域引发了一股反思科学主义、回归生活世界的热潮.关注教师的"生活世界",建立完整的教师形象,提升教师实践性知识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核心地位,既是教育回归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当前教师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4.
罗琼 《江西教育》2004,(1):75-75
"教"教材与用教材"教",初听起来好像是绕口令,有点文字游戏的味道.但仔细琢磨一下,就会渐渐发现,这文字的排列顺序一变,其中蕴含的意思是大不一样的.而且就在这种"变阵"中展开了一个令人遐想的教育世界.  相似文献   

5.
说到"平行志愿",可能会有很多人都觉得陌生,其实"平行志愿"并不是一个新概念.2003年,湖南省教育考试院就开始在全省实行"多个并列志愿",充分尊重和满足考生的自主选择权.随后,江苏、浙江分别在2005年和2007年开始采取"平行志愿"的做法.由此,"平行志愿"开始走进公众的视野.  相似文献   

6.
"成人教育"与"继续教育"不仅"名"不相同,而且在教育本质属性、教育对象、教育功能、教育形式和内容、教育实践等"实"的方面也差异甚大,继续教育只是成人教育中层次最高的部分.如果用"继续教育"来取代"成人教育",就把成人教育的范围窄化了,导致名实不符.  相似文献   

7.
一、关于教育科学化问题。在世界教育的所有“热点”之中,教育科学化最令人关注。一般认为至少应符合下列几方面的要求: 1.教育适应新技术革命的形势。许多国家在中小学和幼儿园以“开发学生智力”来“以不变应万变”。在高校,重视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帮助他们获得掌握知识的捷径和创造知识的本领。 2.课程的科学化。教育的科学化必然要求教学内容的更新和逐级下放,并有效地转化为学科体系。  相似文献   

8.
近日,四川省教育厅出台了<四川省规范教育收费工作的八条规定>.教育厅厅长涂文涛把这"八条规定"概括为"二个取消、五条禁令、一条执行、二条措施",并对此作了进一步的诠释:"二个取消"为政策规范,"五条禁令"和"一条执行"为核心内容,"二条措施"为外在保障.  相似文献   

9.
张家口电大坚持从实际出发,把科学化、程序化、规范化的管理模式同本地实际结合起来,成功地探索出以"一个核心,三个重点,五个环节"为基本框架的开放教育教学管理模式,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0.
现代教师经常被批评为"有知识没文化、有技能没常识、有专业没思想",这三个批判的核心即指向教师的情感方面.当然,这些问题固然是与现代西方文化特征在教育方面的影响密切相关,但也明显反映出我国现代教师教育对于教师情感教育的忽视和弱化.现代的教师教育应面对教育现实,首重教师情感的教育.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源,古代的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途径和方法对此都有所体现.通过对我国传统文化中德育资源的深入挖掘,探索出传统文化运用于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以期实现德育资源的"古为今用",为新形势下的德育工作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2.
为重振德国大学,德国政府于2006~2011年开始推行"卓越大学计划",计划分为三部分,分别指向博士生培养、科研团队锤炼和一流大学建设,旨在通过加大投入的方式提升德国大学的竞争力.计划的实施为德国大学追赶世界一流大学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研究德国的"卓越大学计划"对我国的"985工程"建设将在资助方式、评审程序、博士生培养以及学科均衡发展和教育公平等方面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进"的最终目标是"进学生头脑".为此,必须实现在教育教学方面的调整和变化.具体来说就是实现教师的专业化、过程的科学化、途径的多样化和评估的最优化等.  相似文献   

14.
"受教育"就一般意义上讲就是"接受教育",从两个极端意义上讲就是"忍受教育"和"享受教育",但需要说明的是,"忍受教育"对人的一生来说并非完全是坏事."接受教育"有顺其自然的平淡意味,"忍受教育"有忍受教育之枯苦酷的负面意味,"享受教育"可谓"真""善""美"的统一."真"追求正确地认知人与世界,使人走向真实远离虚假;"善"追求对行为意义的高远阐释,使人走向高尚远离平庸;"美"追求对审美意象之气韵、神韵的领悟,使人走向高雅远离低俗.一句话,"受教育"的终极价值追求就是实现人的智慧存在,让人能早日过上"真""善""美"的精神生活.  相似文献   

15.
一、问题提出 随着教育信息化和互联网的发展,网络正逐渐成为中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的很多中学生,不仅喜爱上网浏览、检索资料,而且渴望着在网上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家园",创建自己的特色网站.针对中学生这一学习热点,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弥补信息技术课课时的不足,实现学生学习时间和空间的延伸,并发挥学生主体意识和自我学习的潜能,笔者于1999年就开始开展有关信息技术"T&W"学习模式的教学实践和研究.当时笔者主要是结合计算机活动课、网页制作小组的形式开展研究.后来,开展研究性学习以后,笔者发现这是一种信息技术与研究性学习结合的典型模式,因此笔者就在原有模式的基础上做了更进一步的探究和模式的构建.  相似文献   

16.
"受教育"就一般意义上讲就是"接受教育",从两个极端意义上讲就是"忍受教育"和"享受教育",但需要说明的是,"忍受教育"对人的一生来说并非完全是坏事."接受教育"有顺其自然的平淡意味,"忍受教育"有忍受教育之枯苦酷的负面意味,"享受教育"可谓"真""善""美"的统一."真"追求正确地认知人与世界,使人走向真实远离虚假;"善"追求对行为意义的高远阐释,使人走向高尚远离平庸;"美"追求对审美意象之气韵、神韵的领悟,使人走向高雅远离低俗.一句话,"受教育"的终极价值追求就是实现人的智慧存在,让人能早日过上"真""善""美"的精神生活.  相似文献   

17.
当前,不少学校都在争创特色学校.特色学校,其亮点就在一个"特"字上."特",意味着与众不同.有人将一些专门的学校,诸如语言学校、体育学校、艺术学校看作是特色学校,对此,笔者不敢苟同.因为,这样的界定并不清晰.上述这类学校,更恰当地说,应该称为专业学校,而不应该叫做特色学校.特色学校的"特"并不仅仅体现在某一个特定的校名上,而是体现在一所学校所反映的丰富内涵上.具体而言,特色学校的"特"至少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创新教育"研究综述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从1999年开始,在教育理论界和实践界,"创新"和"创新教育"这两个概念频频出现,对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探讨有关创新教育这一专题的论文就有上千篇,比较集中地讨论了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9.
"自然适应性原则"是夸美纽斯教育思想的主线.夸美纽斯所谓的"自然适应性原则",指的是教育既要遵循自然界的秩序,又要依据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在教育史上,夸美纽斯首次通过类比自然,试图揭示教育内在的规律,这一开创性的实践,既奠定了教育的科学化行程,亦予以后人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就"十三五"期间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职业技术教育》全文转载文献中的726篇学术论文进行了统计分析,梳理出"十三五"期间《职业技术教育》的转载概况,包括转载数量、来源期刊、作者之间的合作与活跃度、突出贡献机构布局、被转载论文的受资助情况、复印延迟周期和关注主题等,及依据高频关键词分析出这一时期的六大研究热点和利用知识图谱展现出研究热点之间的关系.并对"十四五"期间我国职业教育的热点和研究方向进行预判: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产教融合育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这三个热点呈现升温趋势,将成为重要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