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大跃进”时期,与工业题材相关的工人小说①因其联系着国家现代化的期待,曾经红极一时。因为这一时期的第二代工人作家都是来自基层工厂,有着丰富的工人生活体验,加上由于作家自身的阶级出身特殊性,对工人个个体生命的深刻体认和感同身受,使得他们创作的短篇小说在集体歌唱时代主旋律的年代更具有个性化声音。隐含在短篇小说中“真从众”、“权宜从众”和“不从众”三种复杂的心理,其实也是暗藏了工人作家对现实的理性思考和相对独立的人格精神。  相似文献   

2.
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大跃进"时期,与工业题材相关的工人小说①因其联系着国家现代化的期待,曾经红极一时。因为这一时期的第二代工人作家都是来自基层工厂,有着丰富的工人生活体验,加上由于作家自身的阶级出身特殊性,对工人个个体生命的深刻体认和感同身受,使得他们创作的短篇小说在集体歌唱时代主旋律的年代更具有个性化声音。隐含在短篇小说中"真从众"、"权宜从众"和"不从众"三种复杂的心理,其实也是暗藏了工人作家对现实的理性思考和相对独立的人格精神。  相似文献   

3.
201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加拿大作家艾丽斯·门罗是"当代短篇小说大师"。门罗作品内容多源于自己的生活,其小说堪称时间和记忆的艺术。通过记忆书写演绎叙事个体记忆选择、家族群体记忆追寻,表现自我独立成长和地域群体认同意识,探究记忆书写重构的本质。门罗在时间与记忆中穿梭,建构了自己完美的作家人生。  相似文献   

4.
王安忆是一位具有乡村气质的城市女性作家,从20世纪70年代末期以来,不断营造城市和乡村两个书写空间,它们各自独立,又相互对照,二者互为镜像进行交替转换表达,确立了乡村书写和城市书写共同的民间温情叙事和底层普通人的人文关怀,充分显示了一个文学自觉者的对乡村与城市的文学想象力和对文学艺术的个性化追求。  相似文献   

5.
20世纪90年代社会生活存在的多样化决定了文学存在的多样性。“个人化写作”是20世纪90年代小说创作最重要的关键词。个性化在文化多元化背景下的扩张,使欲望化书写成为90年代作家在表达现实生活时无法逃避的书写对象之一。都市环境为充满欲望的“个人化写作”提供了活跃的舞台。“性”、“钱”和“时尚”成为都市和都市小说中最具诱惑力的字眼。  相似文献   

6.
从上世纪20—40年代到90年代,相当部分女性作家一直注重对女性精神世界的书写和提升。近些年来,一批“美女作家”用“身体书写”涂抹着文化泥潭,无论对文学创作还是精神启迪,都起着某种腐蚀和伤害的作用。女性写作应该成为与世界进行精神对话的方式。  相似文献   

7.
苏童的新历史小说常常通过死亡书写关注平凡个体,呈现出碎片化和日常化的特征。苏童笔下的死亡书写主要表现为死亡符号的异质性、死亡图景的节制叙述以及文本内部的循环结构,传达了作家对"人"的存在的探索与肯定,具有独特的文学价值和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8.
陈染(1962~)是崛起于后新时期的女性作家,她1990年代的小说创作,多带有自传色彩,透过第一人称娓娓道出成长经验和内心世界,呈现性别书写和个人书写的双重特质,本文从这两种特质,析论陈染1990年代小说的性别关系描写和叙事语言运用,探讨她如何以女性议题和个人主义等边缘写作,建立个人风格,与男性和群体的主流写作对抗.  相似文献   

9.
20世纪90年代以来,现代化突出的特征就是城市化,城市化给整个社会带来的直接结果就是农村“缩小”.对于作家来说,他想书写农村也会采取“自我”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记忆中的乡村的怀恋.而这种叙写就是作家的“个体”言说,他们就是用自己独特的言说方式,叙述自己生命的体悟,对自然的赞美,更是对乡村生活原生态的“还原”.本文采用埃里克森“同一性”及身份认同理论来阐述,作家如何用文学来还原“乡土”的本真.  相似文献   

10.
应该说,随着价值中心的解体和市场经济对个人欲望的带动,90年代初兴起的“晚生代”写作,是现代意义上的“个人”在中国登场的一次文学冲击波。只是,文学对现实的敏感,也同样伴随着作家们对“个体”的模糊理解。更多的人对“个体”的认识,不是停留在“个性”、“群体与个体互动”的辩证关系上,就是满足于对“个人权益”、“个人主义”的理解。“晚生代”部分作家评论家虽然打出“个体即身体”的旗号,试图突破“灵”与  相似文献   

11.
第五届鲁迅文学奖报告文学奖获奖作品,是用道义书写的精神力量,尊重生命个体,揭示事件真相,用心灵吟唱。用道义书写,源于作家的良知,是一种纯粹的写作,是一种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12.
由于20世纪对80年代文学形式实验的反拨,90年代的文学创作存在着回归写实的倾向。新生代作为90年代文坛上的一股重要力量显然顺应了这一历史潮流,他们在作品中轻松自如地表现着自己置入其中的现实生活,随心所欲、无所顾忌地表达自己的感受与验。与新写实作家视点仅止于当下生活不同,新生代作家在书写当下生活、当下经验的同时又寻求着某种超越。  相似文献   

13.
以乡土叙事连接少数民族文化传统,是百年贵州作家的不贰选择。“五四”时期蹇先艾的小说有一种内蕴的“民族志”视野,抗战时期则是对民族民间歌谣的重新发现;“十七年”时期到改革开放的80年代,贵州作家的民族书写则出现了新的模式以及对这种模式的突破和改写。目前活跃在创作一线的第四代贵州作家,他们对地域性与民族性的书写,带有明显的反思性和后现代性,并伴有新文本的试验,包括对少数民族口头传统的接续。  相似文献   

14.
家族叙事是当代文学的一个重要主题,作为当代女性作家创作的家族叙事又因其独特历史内涵与文学表征而存在.在女性作家所构建的家族叙事作品里,女性、历史、书写、个体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知识谱系,它们是宏大历史的缝隙处作家主体的个性张扬.  相似文献   

15.
北美新移民作家有许多相似经历与共性特征,虽已移民他国,但他们笔下书写的人、事往往不离故土,严歌苓、查建英就常常执着于对本土的书写。严歌苓的本土书写表现出了作家的一种批判勇气与力量,而查建英的本土书写则更多地体现为作家对历史困境的揭示。总体而言,严歌苓与查建英的本土书写都具有较为强烈的反思意识。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越来越多的女性作家不再认同传统化书写的女性神话,她们不约而同地在她们的小说本中召唤出大量的对封建男权/父权进行反抗和叛逆,具有鲜明主体精神的“逃离”女性。女性小说对“逃离”女性的书写具有重要隐喻内涵:不仅表明了写作女性对传统女性形象的解构,同时这种书写还是一种指向人类和谐平等的性别化前景的崭新建构。  相似文献   

17.
原乡记忆是远离故土的作家笔下最普遍的题材,作家由生命经验与原乡故土的结合,创作出感动人心的文本。有着台湾文坛闪亮的恒星之誉的琦君,她的数十本作品中,始终涌动的是对故乡温州永嘉的深切怀念之情。关于故乡的童年记忆、文化风俗、人情美善的书写,共同构成了琦君笔下原乡书写的丰富内涵。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越来越多的女性作家不再认同传统文化书写的女性神话,她们不约而同地在她们的小说文本中召唤出大量的对封建男权/父权进行反抗和叛逆,具有鲜明主体精神的"逃离"女性.女性小说对"逃离"女性的书写具有重要隐喻内涵不仅表明了写作女性对传统女性形象的解构,同时这种书写还是一种指向人类和谐平等的性别文化前景的崭新建构.  相似文献   

19.
论述在方言书写的美学意义和客家族群特性日益凸显的新语境下,钟肇政是不容忽视的存在。1950年代,在威权统治时期"不合时宜"的语境下,他就认定客家方言书写,并做努力探索。当词语选择了作家之后,钟肇政就成为客家方言书写的代言人,他从民间攫取各色语言进行锤炼,主要表现在词语上,语法上也曾略做尝试。总之,钟肇政为中国文学语言的丰富性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20.
百年前,在五四新文学的指引下,女性书写取得了耀眼的成就.现如今,其光辉并未暗淡,反而继续映照在海外作家身上.虹影,作为一名英国籍的新移民作家,空间上的游移与早期对身份的追寻,带给她一种他者的孤独.在时代变革下的觉醒,也让她与五四女作家在精神处境上不谋而合.在她的长篇小说《饥饿的女儿》《好儿女花》《K-英国情人》中,不管是关乎个体创伤的成长/自传类小说、对于女性身体和欲望的大胆表达,还是展现父女关系的书写,都携带着五四女性书写的身影.同时,虹影并没有迷失于其中,而是进行自我的超越:个人化写作以及超性别的书写姿态.这些突破不仅具有启示意义,也有利于拓宽当代女性书写的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