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反思是学生数学思维活动的核心和动力,是学生对自己思维与学习过程的再思考。"反思可以促使学生的认知由指向问题转移到指向自身的认知加工过程,从而使学生更好地监控、评价、调节、纠正自己的认知活动,提高学习能力。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数学反思能力对学生的终身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笔者认为,引导学生监控学习过程,有利于培养  相似文献   

2.
元认知就是关于认知的认知,是对自己的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与自我调节.它由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监控构成.大量研究表明:在学习活动中,学习能力的差距主要在于学生能否根据学习情境的特点和变化,积极监控、调整自己的认知活动,灵活有效地选择适宜的学习策略,从而达到学习的目的.因此,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化学学科特点,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  相似文献   

3.
元认知是主体对自己的认知过程和结果的认知,其实质是主体对认知活动和结果的自我意识、自我监控和自我调节.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只有掌握有关自己思维活动和认知活动的知识,具有对自己思维活动和认知活动的控制能力,即学生应具有元认知能力,才能保持清醒的头脑,从而有效地解决问题.因此,适当的数学元认知的培养和训练,能促进学生思维品质和智力的发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针对学生的认知情况,我们提出了在初中阶段进行元认知数学教学的设想,即运用元认知理论指导数学教学,以培养学生的数学元认知能力为突破口,达到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学生的反思,就是学生对自己的数学学习进行自我监控、自我调节,进而对数学认知活动发挥指导、支配、监控的作用。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莱登塔尔指出:“反思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核心和动力。”反思不是对数学学习的一般性回顾,而是指向数学思维活动,着眼于增强数学思维的深刻性、敏捷性。培养良好的反思能力是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呢?下面,就谈谈自己教学过程中的几点尝试。  相似文献   

5.
反思是思维活动的核心和动力,古往今来的教育者们都非常重视反思在个体成长和思维活动中的作用。反思是学生对自己认知过程,认知结果的监控和体验。数学的理解要靠学生自己的领悟才能获得,而领悟又靠对思维过程的不断反思才能达到。通过对解题错误、解题思路及解题结果的反思,为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加梯搭桥,促使学生的思维水平有层次有步骤地向着优化的方向发展,达到深化基础,培养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6.
《考试周刊》2019,(A1):29-30
学生的创新能力实在是社会发展和人生提升的关键能力,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培养内容。随着新的时代的到来,社会需要创新型人才,对劳动者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新的目标。学校教育是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的伟大事业,在学校教育中必须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只有学生具备了创新能力,才有可能在未来的人生发展和职业活动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通过自身的创新性活动,为自己,为社会做出重要贡献,小学语文教学应该重视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培养。  相似文献   

7.
"反思是学生数学思维活动的核心和动力.是学生对自己思维与学习过程的再思考."反思可以促使学生的认知由指向问题转移到指向自身的认知加工过程,从而使学生更好地监控、评价、调节、纠正自己的认知活动,提高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8.
认识在认知结构理论中,元认知指人对自己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到自我调整,对学生而言,指学生个体对自己认知活动过程主观思维观念和客观行为观念的自觉意识程度,其本身就是一种认知能力。学生个性认知过程的效率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元认知过程的监控水平,因为,在整个认知活动的智力过程中,元认知处于支配地位。教育心理学研究结果已证明,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在有关学习的元认知方面发展水平较高,他们具有丰富的元知认识,并通过这种知识,监控自己的学习过程,灵活运用各种策略迅速有效地达到学习目标。因此,心理学家的结论是,要使学生很好完成学…  相似文献   

9.
化学课堂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化学教学中,教师通过深入分析教材,结合学生的认知心理特点,努力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激活学生的思维活动,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0.
数学教学是激活学生思维活动的教学,而思维总是从问题开始的,没有问题也就没有思维活动,从这个意义上讲,产生学习的原因是问题,问题是培养发展学生认知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动力。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巧妙地创设“问题情境”,触发学生产生弄清问题的迫切心情,从而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强烈欲望,从多方面、多角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1.
<正>随着教育观念的不断创新和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进行,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成为一个大方向。数学教学是激活学生思维活动的教学,而思维总是从问题开始的,从某种意义上讲,问题是培养和发展认知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动  相似文献   

12.
创新意识是促进美术学习不可多得的重要素养。正是在这种素养的支撑下,教师才能更好地进行美术的欣赏、感知与创作,才能迸发出属于自己的独特个性和思维。但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并没有固定的形式,其核心就在于对学生内在认知的启发,在充分激发学生认知积极性的同时,让学生真切感受进行点滴积累,从而真正促进学生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教学中应该做到:关注交流,在彼此互动中营造创新氛围;观察体验,在联系想象中激活创新思维;实践探索,在活动感知中丰富创新形式;故事渲染,在人文熏陶中树立创新榜样;正面评价,在鼓励赏识中激发创新自信,从而促进学生美术学习中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3.
虞琦 《化学教学》2010,(8):35-38
21世纪要求学校教育注重培养“学习型人”。培养“学习型人”也就是培养学生有意识地监控自己的学习活动的能力。“元认知”是对自身认知活动的认知。其核心内容就是自我监控。问题解决是学生认知过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何通过对学生问题解决过程的分析,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小班化英语教学中的小学生英语学习认知策略培养模式进行探析,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思维模式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英语学习思维和语言感知,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语言学习认知策略。学生认知策略指导,能够有效升华学生语言学习认知过程,能够激活学生学习思维和潜能,提高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15.
培养创新能力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目标,其核心是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提升.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笔者认为从思维创新培养入手是一条重要途径.一、创设启发情境,激活思维源泉激活学生的思维,创设启发情境是必由之路.教者应该通过下水思维,根据学生、教材、教法、生活的特点,利用已有知识经验,在组织学生实践活动中,有机  相似文献   

16.
认知教学模式符合语言习得的一般规律,能够促进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其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我们倡导建立以认知理论为指导的认知教学模式,根据人类普遍的认知规律,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为教育目标,提高学生的认知策略意识,使其在策略学习中建构知识,培养批判性反思能力.同时,认知教学要求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段,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认知活动设计和协作学习.使学生在探索性学习过程中,制订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不断增强学习的自我效能,从而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元认知是关于认知的认知,元认知策略是学生对学习过程进行有效管理和监控的一种学习策略,是通往自主学习的重要桥梁。本文认为,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充分运用元认知策略,培养学生的元认知意识,协助学生制订学习计划,提高自我监控和评估能力,帮助学生有效管理自己的学习行为,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1.问题的提出 "反思"在当代认知心理学中属于元认知的范畴,它是指对自身的思维过程、思维结果进行再认知和检验的过程.是学生调控学习的基础,是认知过程中强化自我意识、进行自我监控、自我调节的主要形式.反思性学习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它的基本特性是探究性,即在考察学习活动的经历中探究其中的问题和答案,重构自己的理解,激活个人的智慧,并在活动中所涉及的各个方向的相互作用下,产生超越已有信息之外的信息,从而帮助学生学会学习,使他们的学习活动成为一种有目标、有策略的主动行为,不断提出问题,发现有创意的新知识、新方法,尤其是当前把创新意识和问题解决的能力作为衡量和评价学生成绩优劣的标准时,更应重视反思意识的培养.  相似文献   

19.
数学反思能力是学习者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对自己数学认知过程的自我意识、自我监控能力。它以反思的技能和反思的毅力为基础,并在对数学认知过程的评价、控制和调节中显示出来。它对数学认知活动起指导、支配、决定、监控的作用。对数学学习反思能力的培养,实质是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自我意识,使他们形成自我评价数学学习的习惯和能力,掌握矫正和控制数学活动过程的技能,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促进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悟性。  相似文献   

20.
在法律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应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广泛拓展教学空间,激活学生创新意识;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优化教学策略,开发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组织学生参加创新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创新学习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