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音乐美 ,是一种特殊的情感表达方式。基础音乐教育作为美育的重要途径 ,其特质就是情感审美。情与美的这种不解之缘 ,决定了基础音乐教育的根本方式是以情感人 ,以美育人 ,把音乐教学作为一个审美感知和审美发现的过程。下面我们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环境等方面简要分析。一、音乐教学内容的审美因素音乐教学内容是音乐教学的依据 ,是学生获得音乐审美感受和体验的客观条件。因此 ,选择具有欣赏价值 ,能够唤起美感的歌曲和乐曲作为音乐教材是极其重要的 ,它是实现音乐教学审美的基础和前提。音乐教材的审美因素包括 :立意美、情境美、…  相似文献   

2.
音乐教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其核心就是审美教育.情与美的这种不解之缘,决定了音乐教育的根本方式:以情感人,以美育人.学生是审美的主体,教师的音乐活动是学生的审美对象.音乐活动的审美过程,正是-个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过程.具体地说,就是教师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美,逐步培养学习的兴趣,并在兴趣的支持下,完成审美过程,同时积累审美经验,积累对音乐的感性认识,最后达到知美、懂美并能创造美的境界,实现南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  相似文献   

3.
罗丹说:“艺术就是感情。”音乐美是一种特殊的情感表达方式。音乐教育作为美育的重要途径,其实质就是情感审美。音乐教育体现以审美为核心是音乐课新课标、新课程的一个基本理念。以美育为基本属性的音乐学科,在其教育、教学形式与过程中,与其他学科有着显著区别,那就是淡化教育活动中的那种纯粹的知识传递过程。代之以师生双方主动投入音乐学习,进行情感交流活动。由于受传统学科教育体系的影响,音乐教学往往与音乐审美相悖。例如,从乐谱和音符入手的歌谱训练,从时值出发的节奏训练,着眼于音  相似文献   

4.
音乐教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其核心就是审美教育。情与美的这种不解之缘,决定了音乐教育的根本方式:以情感人,以美育人。学生是审美的主体,教师的音乐活动是学生的审美对象。音乐活动的审美过程,正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过程。具体地说,就是教师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美,逐步培养学习的兴趣,并在兴趣的支持下,完成审美过程,同时积累审美经验,积累对音乐的感性认识,最后达到知美、懂美并能创造美的境界,实现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教师要抓住音乐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孙娟 《教学与管理》2008,(2):146-147
音乐教育,其实就是音乐审美教育。在音乐课程教学中,学生是审美主体,音乐是审美客体,音乐教学要以审美为核心,促进主体与客体的沟通,让学生自觉投入到音乐审美体验中,以心灵感应音乐,从而充分发挥音乐的美育作用和人文感化作用。音乐的进行和发展,必须符合人们的情感发展的需要,人们才觉得音乐是美的,是抚摸心灵的艺术。  相似文献   

6.
美育是培养人对自然界的美、社会生活的美和艺术作品的美的感受、鉴赏、评价、创造的教育。音乐美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音乐艺术内容,按照音乐美的规律,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音乐审美教育。它旨在构建学生的审美心理结构,完善人格.  相似文献   

7.
审美教育即美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音乐教育是审美教育的表现形式之一.而审美教育又是音乐教育的核心所在。小学音乐教育在于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激发学生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在掌握一定音乐知识技能的基础上,逐渐提高审美能力,让音乐这门艺术,带给他们审美的愉悦、情感的共鸣及心灵的净化,使他们成为热爱音乐、热爱艺术、热爱生活的人。就目前音乐审美教育的改革,我做了一些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林幼莲 《广西教育》2005,(7A):85-86
“艺术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应充分发挥艺术的情感教育功能,促进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音乐是艺术教育的最基本组成部分。德国音乐教育家奥尔夫有句名言“音乐是开启儿童智慧的钥匙。”那么如何通过音乐综合活动来促进幼儿审美能力的发展呢?  相似文献   

9.
音乐审美教育作为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以音乐艺术为媒介,学生的审美体验与教师的理性指导相结合的实践活动.音乐审美教育是一种感性体验与理性指导相结合的教育过程,它是以一定的知识沉淀为前提的.审美是理解基础上的深刻感觉,如果缺乏理解,就难以获得深刻感觉.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二期课改的不断深入,美育在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方面的价值愈显重要。址海市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试行稿)》指出“音乐课程是以音乐艺术为载体,以审美教育为核心的基础教育”,审美体验价值是艺术课程价值中的根本性价值。中学阶段审美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发现美、感受美、表达美、创造美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审美趣味,  相似文献   

11.
音乐教育是审美教育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音乐是情感艺术,只有通过音乐的情感体验,才能达到音乐教育"以美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音乐审美观念、加强对当代学生音乐审美的熏陶。这就要求在音乐课堂教学中要严格按照教学大纲要求,要以审美教育为主线指导整个音乐教学过程,让学生从中参与音乐生活、接受音乐熏陶、享受音乐的美。  相似文献   

12.
罗丹说:艺术就是感情。音乐即是一种特殊的情感表达方式,音乐教学作为美育的重要途径.其特征就是情感审美。情与美的这种不解之缘,决定了音乐教学的根本方式是:以情感人,以美育人。因此情感教学是音乐教学的灵魂。那么我们如何在音乐课中实施情感教学呢?  相似文献   

13.
音乐课程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其核心价值是审美体验,其特质是情感审美,其教育方式是以情感人,以美育人。音乐艺术是情感的艺术,它能够表现的主要是主体对客观事物的情感反映和心理体验,所以情感的表现在音乐中占据主要地位。那么,我们的音乐教学过程就应该让学生的情感体验贯穿始终,就应该通过以音乐为主的审美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蕴涵在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真正体现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我们可以回顾在《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中,  相似文献   

14.
音乐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并非说教,组织好良好的艺术教学过程,其实也就是美育的过程.是美的欣赏和熏陶的过程。“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要使美育受到潜移默化的效果,则需要春风化雨般的艺术性教学。如精辟生动的理论讲授,优美规范的表演,精湛艺术的课堂布局等,都能使学生在学习音乐知识的同时,得到美的享受。笔者在初中音乐课教学实践中注重音乐的“三美”教育,收到了较好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朱劲莉 《学苑教育》2012,(22):14-14
音乐教育作为美育的重要途径,它区别于其他学科教育的特质就是情感审美。小学音乐工作者要通过歌曲教学对学生进行审美情感的培养,做到以情感人、以美育人。  相似文献   

16.
音乐是人们抒发感情、寄托感情、表现感情的艺术。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情感的抒发和感受,可以产生认识和道德的力量。音乐是一种强烈的情感艺术,音乐审美教育就是情感教育,《小学音乐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就是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在小学音乐学习中,教师要切实做到"以情动人、以情育人"。  相似文献   

17.
缺乏美育的素质教育应该说是残缺的素质教育,而残缺的素质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也很可能是残缺的人才。作为为基础教育输送教育工作的高等师范院校,应该首担负起综合素质教育重担,从自身做起,重视“美育”。音乐艺术本身的特点决定了音乐审美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音乐课程是大学美育教育的必修课程。  相似文献   

18.
正《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教师应当把德育贯穿和渗透到教育和教学全过程中,并以自己的楷模作用,促进幼儿的全面和谐发展。"音乐教育中要注重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在进行审美教育的同时,寓德育于美育之中,不断发展幼儿德育上的自我教育能力。在音乐课中渗透思想素质教育是培养幼儿良好道德品质的最好途径。一、育人以情,育人以德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为幼儿获取  相似文献   

19.
缺乏美育的素质教育应该说是残缺的素质教育,而残缺的素质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也很可能是残缺的人才。作为为基础教育输送教育工作的高等师范院校,应该首担负起综合素质教育重担,从自身做起,重视“美育”。音乐艺术本身的特点决定了音乐审美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音乐课程是大学美育教育的必修课程。  相似文献   

20.
音乐教育是美育教育的主体,在美育中承担着更多、更直接的责任。作为音乐教育的执行者,音乐教师的审美修养,直接影响着音乐教学的审美取向,对学生的影响是最为直接的,本文从人的审美认知结构入手,论述音乐教师应从专业知识教学方法、文化底蕴等几方面提高自身的审美修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