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老舍是京味文学的集大成者,他用独特的创作个性和幽默的语言艺术描绘出北京人的生存状态和民俗风情,揭示出浓浓的京味文化。以老舍作品为代表的京味文学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老舍于20世纪30年代创作的《骆驼祥子》属于第一代京味文学作品,堪称京味文学的典范。《骆驼祥子》中的京味不仅体现在其对京味语言的娴熟运用,还体现在其对北京地域文化景观、传统风俗和文化性格等方面的描述。  相似文献   

2.
<正>老舍是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被誉为“京味小说”之父。他的作品以一种全方位的视角展现北京的民俗和城市的生活,成为北京的一种文化符号。老舍也是中国现代重要的戏剧文学家,他的话剧《茶馆》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齐鲁大学任教期间,老舍对济南这个“第二故乡”有着很深的感情,他在济南留下了很多优秀著作,《济南的冬天》就是代表。  相似文献   

3.
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文坛上,老舍的小说可以被概括为“京味”小说。这种小说不仅以北京市民及其文化作为题材对象,而且着地从文化心理视角对北京市民生活进行审美开拓,从而将他小说特有的喜剧性幽默与悲剧性、抒情性、世俗性等多种因素融合起来,并以“原味儿”北京市民白话表现出来,构成一种独特的文学类型。当然,“京味”小说在老舍小说中出经历了一个逐渐发展成熟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老舍有着怎样的文化形象和价值意义?过去的文学史一般多从"市民"、"京味"和"幽默"等加以概括,忽略了他的精神世界和文化价值的独特性。又时常理所当然地从鲁迅所开启的现代启蒙主义传统来审视他的文学创作,使他陷入"被别人表述"的阐释困境。论文提出应该回到老舍那里去,寻找老舍文学的独特性,认为老舍是现代中国最伟大的伦理型作家,具有丰厚而深沉的伦理情怀;伦理诉求是老舍文学创作别具一格的地方;社会正义与个人德性是他的小说最为集中表达的伦理观念。  相似文献   

5.
林海音的《城南旧事》与老舍的《正红旗下》都是描写旧北京风情和生活面貌的具有自传色彩的小说,在小说里有着人们熟悉的老北京的城墙与大街小巷,也有典型的“京油子”腔调.对土生土长的北京人老舍先生来说,京味是他的本色;林海音女士也有着在北京生活了20多年的特殊经历.老北京的点点滴滴影响着两位不同时代的作家,但两者作品里“京味儿”本身存在很大的差异性.这种差异除了受到作家本身不同时代、不同性别、不同家庭生活经历的影响外,更多的是老舍这位北京满族作家与林海音这位台湾女作家对表现老北京怎样的风貌,对旧北京抒发怎样的情感和要展现怎样的民族文化,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视角与想法.  相似文献   

6.
“自由生发,自由讨论”是京派作家为争取话语空间所提出的一种文化理想和策略。它的形成与实施既具有20世纪20年代末期以后特定的政治历史原因和语境,也是对“五四”文学人道思想和自由传统的继承和追寻,同时还受到了中西文化中“对话”精神的启发和影响。而自由平等的“对话”则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京派特有的“太太的客厅”与“读诗会”,二是他们的“对话体”和“谈话风”散文创作。  相似文献   

7.
纵观老舍先生的小说创作,我们可看到一个似断实续的基本主题——对民族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反思与批判。老舍先生延续了从鲁迅先生肇始的对于“国民性”和“民族性”的深刻思考,在有些方面还显示出了独到之处。  相似文献   

8.
张鹏禹 《学周刊C版》2014,(8):214-215
老舍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位作家,他对长篇小说、话剧、散文以及京味文学的贡献在现当代文学中是无人可以替代的。本文着力探讨了北京文化对老舍小说语言的影响以及老舍小说语言的四个特色。  相似文献   

9.
老舍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位作家,他对长篇小说、话剧、散文以及京味文学的贡献在现当代文学中是无人可以替代的。本文着力探讨了北京文化对老舍小说语言的影响以及老舍小说语言的四个特色。  相似文献   

10.
基于北京文化建立起来的"京味文学",凝固了城的文化构成与人的文化经验,塑造了中国知识分子共同的心灵故乡,缔结了城与人的精神契约。同时,文学"北京"是关于这个被构建了中心神话的北京的"转喻"",京味文学"在对独特而演进中的"城文化"的描摹中,彰显了北京人的身份认同过程和主体精神构建,并在历时和共时中不断换味。  相似文献   

11.
分析北京文化的历史内蕴、现实状况和发展趋势。北京文化的魅力在于深厚的历史积淀和丰富的现实内涵。北京文化的特征在于独特性和代表性、凝聚力和同化力、稳定性和发展性。当前北京文化的重点在于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体制改革及传统文化的保护。北京文化未来的腾飞取决于:一、正确的文化发展战略,二、文化体制改革与文化产业发展相结合,三、提高文化安全意识,四、大力发展北京的旅游文化,五、抓住奥运契机,提升北京文化的品质。  相似文献   

12.
北京作为京师的“首善”意义 ,表现为它是国家主流文化的孵化器和辐射源。其文化集中体现了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理想和精髓。北京有深厚的历史沉淀与悠久的文化传统 :以建筑、民俗、老字号及地方文艺为静脉 ;源远流长的教育传统为动脉 ;古都民风为细胞。发展北京文化 ,必须协调现代化追求与古都风貌保护的关系 ;加大北京文化的包容度和开放性 ;整合和利用北京的教育资源 ,增强北京文化的发展动力 ;弘扬首都风尚 ,丰富北京的人文内涵  相似文献   

13.
林语堂英译之<浮生六记>是体现其作为文学文化及语言大师的最见功力之译作.其中,林译本对原著"笑"的翻译处理,体现了性别韵味、简约意味和文化意蕴,很好地保留了原书的风韵,展现了林语堂高超的翻译技巧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14.
林语堂对中国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有着极为丰厚的内涵。如果说西方文化是穿在其身上的洋装或外衣,是作为一种外在的行为标准,那么,中华文化乃是他内在的生命灵魂,而闽南文化及其乡土情结则是其重要内质。或者说,其文化精神源于中国文化传统,且根植于闽南文化土壤中。因此,从作家笔下的闽南书写和文化记忆的角度切入,考察林语堂精神范式,可见从闽南乡土和特定的地域文化背景走出的林语堂,其中潜在的因素在其生命历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三"是一个普通数字,但它不仅具有一般的数学和语言学意义,而且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三"既蕴涵着深刻的哲学意义,又体现了儒家思想文化的特征,同时还反映了许多现代科学规律的特点,与我国古今科学、文化和社会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认真挖掘"三"的文化内涵,对弘扬我国民族文化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相似文献   

16.
东坡文化对黄冈的文化内涵和文化品位影响深远,黄冈东坡文化研究的历史很悠久,影响广泛而深远。几乎从苏东坡贬居黄州以后,就兴起了对苏东坡和东坡文化的研究,近千年来其发展和影响不断深化和扩大,至今已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峰。黄冈东坡文化研究的深远影响,对黄冈经济文化的发展及人民文化生活的提升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7.
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化创意产业是一种新兴的产业形态,不仅具有远大的发展前景,而且对于促进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北京市提出"十一五"期间要加快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使其成为首都经济的支柱产业.本文深入分析了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促进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从2008北京奥运会会徽看标志设计的文化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标志被广泛应用于现代社会的各个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审美意识的提高,对标志设计中的文化内涵体现要求越来越高。如何体现标志设计中的文化内涵,是标志设计的命脉。通过对2008北京奥运会会徽进行分析,探讨标志的民族性、地域性、时代性等在标志设计过程中文化内涵的体现。  相似文献   

19.
从人生经历和教育经历出发 ,分析启功先生的中国传统文化观念 ,以及启功先生在治学方法上打通传统文化各领域的特点。探讨启功先生对北京文学、民间文艺的研究 ,北京文化对启功先生文学、艺术创作的影响 ,进一步分析启功先生在文学、艺术创作与人格形象上与北京文化乃至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深层关系  相似文献   

20.
"竹"是中国古代文学意象群中常用意象之一。竹意象从早期实践生活中衍生出其文化内涵,并进一步生成其雅文化的文化品质。基于不同的意象使用空间,竹意象的文化内涵也会发生一定的迁移,竹意象与君子道德文化、竹意象与名士自由文化以及竹意象与禅宗文化等等构成了竹意象在中国文学中多元的文化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