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科学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准确理解“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的重要基础。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充分体现了时代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结合,说明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新性成果的鲜明时代特征和丰富时代内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扣时代课题,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飞跃中,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创新和理论创造的新境界。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行,根本就在于我们党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认识和解决中国发展问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世界、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在对中国和世界问题的分析中,形成了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彰显了“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行”的真谛。  相似文献   

2.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要论述,包含极为丰富而深刻的思想内涵,在理论和实践层面具有重大的创新价值和指导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提出两个“行”的重要论断,从理论层面把对“三个为什么”的理解引向深入,为全党全国人民更加完整准确把握“四个为什么”及其内在关联指明方向。基于此,在理论和实践层面追问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确有必要。文本指出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行,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真理,在当今中国和世界大有用武之地;因为它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从而实现了中国化;因为它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代特征相结合,从而实现了时代化;还因为有中国共产党这样的坚定信奉者和忠诚实践者。全面分析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行的原因,需从以上方面综合考察。  相似文献   

3.
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所具有的伟大真理性力量,可以从两个基本维度加以理解和把握。一是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维度来看,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中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推向前进。二是从立场观点方法的维度看,“六个坚持”是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的内容精髓,是我们正确把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本立足点。坚持上述两个维度的有机统一,能够使我们深刻认识“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的理论内涵与实践要求,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相似文献   

4.
“两个结合”是我们党在百年历史交汇点首次明确提出的具有重大原创性价值的新命题,是党的二十大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根本途径的新定位。其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命题,拓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文化内涵。新时代新征程,深入探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内在逻辑,对于准确把握习近平关于“两个结合”命题的理论要义和话语逻辑,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深刻理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发展逻辑具有重要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5.
中国共产党过去之所以能够成功,归根到底是因为它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上的党;是因为党坚持“两个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两个结合”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根本途径。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既具备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人民性、实践性、开放性等一切优秀品质,又获得了中国人民实践经验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而得到极大发展,完全是马克思主义的,又完全是中国的,扎根在中国大地,转化成了物质力量。党今后要能继续成功,归根到底要靠以更加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历史主动精神是主动推动历史前进的精神。工人阶级的历史主动精神是由其社会阶级地位所决定的、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引下主动推动历史向着共产主义社会大目标前进的精神,是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精神的统一。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要坚持好、运用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要深入探究并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规律。  相似文献   

6.
“一个进程”、“两个结合”、“三次结合”引发“三次飞跃”的历史主脉,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理论命题和话语体系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再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百年历程、内在逻辑与多重动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话语定格过程,深刻反映了“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的逻辑展开与聚焦过程,具有丰富的理论意涵,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的鲜明品格,蕴含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演绎的本质规律,淬炼出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当代启示。  相似文献   

7.
“五个必由之路”是我们党坚持“走自己的路”、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结论。“五个必由之路”坚持战略思维,在把握中国共产党中心任务中系统思考和回答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个根本问题;坚持辩证思维,在抓住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中系统思考和谋划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四梁八柱”;坚持系统思维,在明晰内在逻辑中系统思考和谋划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成套设备”;坚持历史思维,在把握历史发展规律中系统思考和谋划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的历史自觉。“五个必由之路”具有鲜明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品质,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创新成果,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8.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重大命题,并作出系统阐述。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是追求真理、揭示真理和笃行真理的过程,是不断谱写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新篇章并指导中国实践的过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续写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开辟新境界”的理论价值在于不断深化对“三大规律”的认识,以原创性理论成果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实践价值在于实现党的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进而指导新实践、开创新局面、创造新伟业。“开辟新境界”必须坚持科学态度、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和运用好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  相似文献   

9.
党的二十大报告所提出的“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重大论断,既精辟论述了“能”“行”“好”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也深刻阐明了马克思主义行的内在逻辑,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内在规律和历史必然。“两个行”重大论断不仅蕴含着深刻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所凝聚的历史智慧,而且昭示着新时代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前进方向。科学把握这一论断的深刻意蕴,对于党在新时代高举伟大旗帜、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谱写辉煌篇章,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0.
用好《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023年版)》教材,讲好“导论”部分,应重点讲清楚的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如何传入中国?中国为什么会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为何要强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究竟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其实质如何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经历了哪些历史阶段?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成果之间的关系?如何学好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在回答基本理论问题和重大现实问题的基础上,使同学们坚定对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自信。  相似文献   

11.
要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高校思政课的新要求。从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的两个“拥有”上,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重要意义和高校思政课的发展要求;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进程和发展阶段、思想内涵和理论体系上,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教学和研究;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过程的“两个结合”及其意蕴上,揭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基本途径和思想真谛;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及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把握“六个必须坚持”,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高校思政课在“道理学理哲理”上的整体跃升。  相似文献   

12.
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理论成果,在中国的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始终发挥着举旗定向的精神航标作用。纵观近代以来百余年的中国发展史,在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奋斗征程中,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创造一个又一个新的伟大胜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能形成、发展并日益展现强大的生命力和吸引力,就是因为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铸就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对马克思主义精髓的赓续、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的汲取、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践的厚植、与中国人民美好生活期盼的对接,以及对世界各国人民共享繁荣发展诉求的回应是其中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因素。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开启新的伟大征程的背景下,系统解锁“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的密钥,对深刻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中国人民对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的认同、走好新的赶考之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命题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一个理论与实践之间双向互动的过程,其实质都是“两化”,即“马克思主义化中国”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化时代”与“时代化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化大众”与“大众化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语境下,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就是要使马克思主义“说中国话”、“说新话”、“说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话”;就是要不断提供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新文本,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就是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破除对“三种”教条主义的迷信。  相似文献   

14.
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即“第二个结合”,需要明晰几个前提性问题。一是在“为什么结合”的思考中明确“第二个结合”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文化要求,是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化的科学诉求,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需求。二是在“什么是结合”的思考中明确“第二个结合”的本质规定是用马克思主义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马克思主义的民族性,并在二者互相成就中推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三是在“为什么能够结合”的思考中明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思维方式、价值理念和品质特性维度的相通、相融、相符是“第二个结合”的内在可能。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一个重大命题。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根本途径是“两个结合”,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当代中国具体实际,就是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党带领人民正在进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实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在教育领域,坚持和运用“两个结合”,就是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相似文献   

16.
<正>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1]那么,如何把握马克思主义行与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的关系,充分认识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这不但关系到对中国共产党“能”、  相似文献   

17.
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作为“彻底的理论”立足实践基础、遵循人的根本、回应现实关切,内蕴“改变世界”的价值旨归与现实指向。中国共产党在推动群众掌握理论的工作实践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经由此,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通过有效发挥人民群众和物质实践的作用,进一步触及现实世界,在转化为“物质力量”的过程中改变了中国和世界,显现了马克思主义在21世纪迸发出的真理力量、强大生机与无限活力。实践证明,“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  相似文献   

18.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从归根到底是一个“行”,拓展为归根到底是两个“行”,深刻阐明了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重大意义和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9.
党的二十大明确要求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作为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理论创新的哲学指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中国化时代化的产物。坚持“两个结合”,强化了这一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实践根基、时代特征和文化基础。“六个坚持”的系统概括,凝结着这一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及立场观点方法的精髓,是新时代的“时代精神的精华”。  相似文献   

20.
“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这一全新论断标识着党对坚持理论创新历史经验的认识提升到了新的高度。从理论前提看,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承继着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内蕴着马克思主义的人民属性、彰显着马克思主义的开放品质。从根本途径看,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凝结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结晶,并在系统回答我国革命建设改革的诸多现实问题的过程中指导党和人民创造伟大成就,呈现出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要以回答并指导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飞跃成果为引领、以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为动力,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全力探索中续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