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室内空气中的苯系物对人体健康危害大。该文研制了基于吸附、催化和低温等离子体技术的净化室内苯系物的综合实验平台,平台由吸附/催化双功能材料模块、低温等离子体发生器、风道系统和控制系统构成,可长时间连续净化低浓度苯系物,实现吸附/催化材料的原地再生和无O_(3)二次污染的绿色目标。该平台提高了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环境综合实验等实验课程的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有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2.
从STEM教育理念出发,结合现场工程应用需求,设计并搭建了水平井生产模拟实验平台。以一注一采水平井生产控制模拟实验为例,介绍了水平井筒生产调控方法。该实验平台可以直观观察油藏和水平井的动态生产过程,加深学生对水驱油藏水平井开采知识和方法的理解;同时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开展水平井开采自主实验、探究实验提供了基础实验平台。该实验平台锻炼了学生复杂工程问题设计与研究能力,提升了学生的STEM素养,培养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工程意识和创新意识,实现了科研与教学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3.
针对高温燃烧火焰中碳、氢、氧、氮元素的测量,搭建了一套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IBS)系统,并对乙烯预混燃烧火焰进行实时在线检测。使用强激光能量击穿乙烯预混燃烧火焰,通过分析不同碳烟浓度工况的乙烯预混燃烧火焰中等离子体跃迁发射的光谱信息,识别火焰中碳、氢、氧、氮元素光谱谱峰,研究火焰中C元素光谱强度与火焰中碳烟含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该系统性能稳定,随着碳烟含量的增加,火焰中C元素的光谱强度也随之增强,因此LIBS系统在应用于高温燃烧火焰中碳烟含量检测方面具有广泛的前景。  相似文献   

4.
针对冷链食品外包装新冠病毒消杀的问题,基于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微生物检测和活性评价等技术,结合环境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核心知识点,设计出一套快速、高效、无害的低温等离子体射流消杀实验平台。平台由高压电源、低温等离子体射流模块、供气系统和控制系统构成,可实现低温条件下平整包装箱表面细菌或病毒的秒级、高效、无死角消杀。围绕社会热点,开发前沿技术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的交叉实验,不仅有助于加深学生对低温等离子原理和微生物学知识的理解,也激发了学生的实验热情,培养学生学以致用、解决实际社会热点及工程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杨勇 《化学教与学》2010,(11):76-76
稀硝酸与铜的反应说明了稀硝酸的强氧化性,常规实验存在观察不清,尾气处理不到位的问题,利用U形管可以解决上述问题,同时让学生体会到工业制硝酸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设计和搭建了车用动力锂电池等温量热实验系统,并介绍了该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硬件构成,测试了该系统的测量精度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测量了等温条件下不同工况的车用动力锂电池的产热量。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可测量车用动力锂电池在不同工作温度和不同放电倍率下的产热量。该研究性实验系统既可用于科研实验,探索不同因素对车用动力锂电池产热特性的影响机制;也可作为教学实验平台,提升学生应用基本理论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针对机动车污染这一典型大气污染源,结合我国当前大气污染现状以及环境学院近年来在大气污染控制方面的研究成果,采用当前国际上主流的选择性催化还原烟气脱硝技术,自主设计搭建了包括尾气检测与催化剂制备、温度控制、气体配制、催化转化、反应检测等模块在内的综合教学实验系统。采用真实机动车进行排放检测,使学生对机动车污染排放与工况的关系有更深体验。通过比较不同催化剂种类、程序升温过程(升温时间、始末温度、升温速度)、反应时间等参数对催化效果的影响,从而培养学生浓厚的科研兴趣,启发科学思维,推动大气实验课程建设和环境专业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8.
设计了低气压气体放电等离子体综合实验平台,利用该平台可以开展气体直流击穿特性、气体放电伏安特性和等离子体基本参数静电探针诊断等系列实验项目的演示和教学。针对气体击穿特性实验平台的设计和实验方法,结合开展低气压气体直流击穿特性实验教学内容,介绍了平台的设计技巧、实验教学所需准备、课堂组织和实验技巧,分析了教学实施过程遇到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教学实践表明,安全问题、气体击穿临界点的判定、首次测量气压点的选择、实验数据点的分布与拟合是课程顺利开展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9.
中学化学教材中的演示实验多为装置简单、操作简便、现象明显的实验,但大多没有考虑到药品节约及尾气处理等问题。通过实践研究,对几个与铜有关的实验进行改进,解决了浓硫酸与铜反应的实验中的尾气处理问题;使铜锌原电池中的负极不再产生干扰实验现象的气泡;让乙醇的催化氧化实验在封闭的环境中进行,避免了让师生吸入有毒的乙醛。  相似文献   

10.
该文将科研课题"低维金属催化剂在尾气处理中的应用"引入本科生综合实验教学.实验内容包括:根据实际工程案例背景构建模型、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研究催化剂的结构成分及性能、分析催化氧化CO的机理,以及对理论预测催化剂进行实验验证.该实验项目涉及材料物理、计算材料学及材料化学等方面知识.该实验内容来源于实际,服务于实际,有助于锻炼...  相似文献   

11.
为了实现对中密度纤维板干燥系统的余热回收节能改造,设计了一套纤维干燥尾气余热回收实验装置,介绍了该实验系统的工作原理、流程和硬件结构。该装置由可旋转式气-气热管换热器,空气加热温控装置,加湿、加灰处理装置,空气参数测试控制系统,冷热端风机组成。经过实际应用证明,该装置设计合理,工作安全可靠,测试精度高。使用该装置可以模拟现场纤维干燥尾气工况进行换热器换热性能和积灰特性实验,可以准确方便地研究不同工况下热管换热器的换热性能,热管壁面温度、空气压力的分布规律,热管翅片形态、旋转角度对换热器性能和积灰情况的影响。为纤维干燥余热回收设备的研制提供基础数据和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2.
针对实验室装置资源有限且难以演示复杂工况的问题,构建了基于机理建模的有杆抽油系统虚拟仿真实验平台。首先立足于工艺机理分析建立有杆抽油系统的数学模型,不仅模拟过程正常工况,而且实现对多种复杂井下故障工况的仿真;然后利用MATLAB和LabVIEW混合编程方式构建相应的虚拟仿真实验平台;最后,在该平台上进一步开发基于极限学习机的工况分类模块,以实现对不同工况的识别。所设计的仿真实验平台不但能够有效模拟有杆抽油系统实验装置的基本工艺特性,而且具备复杂故障工况模拟和识别能力,进一步扩展了实际装置的功能,有助于学生深入开展创新性实验研究,从而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究受限空间内油雾爆燃事故机理及事故后果,设计了可视化的油雾爆燃机理测试实验平台。通过“实验平台功能需求分析-平台设计与开发-实验设计与实施-数据采集-结果分析”全过程,实现实验平台开发与各种船舶舱室、石油炼化生产过程及其他工业生产中油雾爆燃事故模拟实验。通过爆燃火焰传播规律、舱室内温度场、压力场的测试与分析,揭示了油雾爆燃发展规律。爆燃峰值压力可达0.9 MPa。爆燃温度较高,舱内峰值温度达到988℃,油雾爆燃破坏性较强。该实验增强了教学过程的直观性、交互性和多感知性,提高了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探究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提升了实践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14.
结合大连海事大学轮机工程专业课程的建设经验,分析了新工科背景下轮机工程专业的基础知识课堂学习和实践应用需求,针对人才培养过程中出现的普遍问题,融合“双碳”背景下航运业的科技创新发展趋势,构建了从轮机基础类到船舶海洋应用类知识桥梁的课程教学模式,着重从混合实践求知、交互知识导入、去中心评价体系到挑战性科创探索等方面进行了革新。实践表明,该模式有效锻炼了学生的学习、应变、协调与创新能力,是船舶轮机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通过实验对海水法船舶尾气脱硫工艺中关键参数进行了研究。考察了不同进气风量下液气比、尾气进口温度以及尾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对船舶尾气中SO2吸收效率的影响。实验的结果显示:脱硫效率受到液气比的影响比较大,在一定范围内,液气比逐渐增大,脱硫效率也逐渐增大;进塔尾气的温度对脱硫效率有一定影响,进塔处尾气温度降低,脱硫效率有一定的增加;船舶尾气中低浓度的二氧化碳对脱硫效率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6.
用镀膜/循环伏安法制备了铁氰化钴修饰玻碳电极,并以该电极为研究对象,采用循环伏安法考察了不同扫描速率对该电极电催化活性的影响及甲醇在该电极上的催化动力学行为.结果表明:铁氰化钴修饰玻碳电极表现出较高的对甲醇的电化学氧化催化活性,甲醇在该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催化氧化是表面吸附控制过程.  相似文献   

17.
为了体现基于产出的教育理念(OBE),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构建了机械设备故障诊断实验平台,以学生产出为中心组织,实施教学过程。该实验平台主要包括振动信号的测试分析和旋转机械典型故障模拟实验两个教学模块;通过教学案例的实施,既可以完成基于状态监测技术的课程教学实验,又可以通过对工程典型故障案例的模拟实现对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该实验平台的构建有利于将课堂教学与现场实践结合,培养专业认证要求的工程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8.
木炭还原氧化铜实验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中关于碳的还原性的实验,通过该实验的演示,学生可掌握其反应原理,初步了解还原性、氧化性的概念,为高中氧化还原反应的学习打下基础。经过实践和分析,该实验存在现象不明显、实验效果欠佳等问题。一是使用普通酒精灯加灯罩的方法不能达到实验所需的高温;二是未指明氧化铜与  相似文献   

19.
为改善实验条件,开发了一套船舶电力系统故障诊断与保护虚拟实验教学平台。该实验平台利用NIVeriStand实现LabVIEW与MATLAB/Simulink的动态链接,利用LabVIEW实现数据库访问功能。结合Simulink的快速仿真建模设计、VeriStand对仿真模型的在线管理以及LabVIEW的图形显示,实现了对船舶电力系统的工况模拟、在线监测、故障诊断与保护等多个功能,缩短了仿真实验开发周期、提高了开发效率。以双机单桨且发电机整流输出侧短路故障工况为例,说明了虚拟实验平台的实验教学应用。  相似文献   

20.
构建了低耗高效生物脱氮除碳系统,并应用于教学。通过实验平台,并结合脱氮除碳效果评价实验过程,学生能够更清晰地了解工艺流程及实施步骤。实践表明,短程硝化反硝化耦合厌氧氨氧化工艺系统在脱氮除碳方面具有明显效果,通过实验操作过程极大激发学生专业学习热情,显著提高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与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