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孙膑,战国中期齐国人,是春秋末期杰出军事家孙武的后世于孙。他的《孙膑兵法》一书与其先祖的《孙子兵法》一样,是我国历史上倍受推祟的两部军事杰作。《孙膑兵法》亦称《齐孙子》。班固的《汉书·艺文志》“兵书略”中著录有《吴孙子》(即《孙子兵法》)82篇,图9卷,《齐孙子》(即《孙膑兵法》)89篇,图4卷。汉以后《齐孙子》失传,而到《隋书·经籍志》中即不见著录。因此,宋以后特别是明清以  相似文献   

2.
《孙子兵法》亦称《孙子》、《吴孙子兵法》、《孙武兵法》,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兵书,为春秋末孙武所作。《汉书.艺文志》著录有《吴孙子兵法》82篇,图9卷。今存本13篇,历来被称为"兵经"、"百世谈兵之祖",受到国内外的推崇。是书为宋代"武经七书"之一。《孙膑兵法》亦称《齐孙子》,为战国时期齐国孙膑所作,共89篇,图4卷。隋以前失传,1972年在山东临沂银雀山西汉墓中重新发现其残简。《吴子兵法》亦称《吴子》、《吴起》,相传为战国初期吴起所作。《汉书.艺文志》著录有《吴起》兵书篇,书  相似文献   

3.
主持人龙吟:《孙子兵法》的作者自然是孙子,但是孙子指的到底是谁?历史上曾出现过两个对兵法产生重要影响的"孙子",一个叫孙武,一个叫孙膑。他俩到底谁是《孙子兵法》的真正作者?这两人同姓孙,是否有亲缘关系?如果有,又是怎样的亲缘关系?又有传闻,他们其实是同一个人——真相到底如何?  相似文献   

4.
<正>孙子,包括了孙武和孙膑,主要是指孙武,因而《孙子兵法》,是指孙武所著的兵法。对这个问题,曾有过不同意见的争论。司马迁在《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中,  相似文献   

5.
孙膑是继孙子后战国时期的著名军事家,有兵书《孙膑兵法》传世。《孙子兵法》所反映的战争理论带有明显的战国色彩,孙膑是孙武兵学的宗室传人。同时,孙膑又是一名杰出的战将,在历史上留下了诸多运用兵法的典型战例,在丰富作战经历基础上总结而成的《孙膑兵法》,在战争观问题、战略战术问题、治军建军问题上都对孙子兵法有所继承和发展,孙膑对于孙子兵法的丰富和发展有着显著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滨州师专学报》2013,(2):57-57
《孙子兵法》亦称《孙子》、《吴孙子兵法》、《孙武兵法》,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兵书,为春秋末孙武所作。《汉书·艺文志》著录有《吴孙子兵法》82篇,图9卷。今存本13篇,历来被称为“兵经”、“百世谈兵之祖”,受到国内外的推崇。是书为宋代“武经七书”之一。  相似文献   

7.
电视连续剧《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播出以后,许多人都产生了这样一种错觉:《孙子兵法》为孙膑所著,而“三十六计”则是孙膑总结出的三十六条计策。其实,这是非常错误的。先说《孙子兵法》。《孙子兵法》为春秋末年的孙武所著,亦称《孙子》、《吴孙子兵法》和《孙武兵法》,共八十三篇,图九卷,今存本十三篇。有计、作战、谋攻、形、势、虚实、军争、九变、行军、地形、九地、火攻、用间等。它总结了春秋末期及其以前的作战经验,包含着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孙子兵法》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兵法,历来被称为“兵经”,受到国内外的推崇,有英、日、俄、法、捷等文译本。著名的美国西点军校把《孙子兵法》作为学员的必修课程。据说,海湾战争时,美国士兵人手一本《孙子兵法》,一位美国士兵忘了带,便赶紧打电话让家人寄来,可见《孙子兵法》在他们心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8.
《孙子兵法》是我国有名的古军事著作,相传为春秋时吴孙武所著。《史记》言孙武后百余年有孙膑者,乃孙武之后世子孙,亦有兵法传世。但《孙膑兵法》早已失传,于是后世对孙武和孙膑是否都有兵法传世的问题,乃至对古代是否真有两位姓孙的著名军事家的问题(即是否真有孙武其人的问题),存有种种争论。 1972年,在发掘山东临沂银雀山西汉早期墓葬时,同时发现了《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残简,才比较顺利地解决了上述疑案,也为我们深入研究《孙膑兵  相似文献   

9.
孙子对《周易》军事思想之吸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武的高祖父陈文子精通《周易》,孙子有条件在家族中学习《周易》。春秋时期已有运用《周易》军事思想直接指导战争的事实。《周易》中"师出以律","同人于野","左次无咎","击蒙","罔俘,裕如无咎"等思想在《孙子兵法》中都有更为明确的阐述和发挥。这证实,《周易》是孙子兵法的思想源头之一。了解孙子兵法对《周易》军事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有益于我们今天对孙子军事思想的正确理解和运用,有益于运用孙子兵法维护世界和平。  相似文献   

10.
《孙子兵法》与《孙膑兵法》是我国古代军事学术史上的两座高峰。孙膑是孙武的后世孙,二人相差180年左右。孙膑对孙武军事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全面的、系统的,包括治军、作战、后勤、地理等各个方面,其军事思想的发展创新之处主要表现在:关于制胜因素,他提出了"义"胜的观点,树立起正义战争必胜的理论;关于战争的根源,他明确指出利益的争夺是导致战争产生的原因;在对待战争的态度上,孙膑"以战迎战""以战止战"的观点较之孙武的"慎战"思想前进了一大步;关于战争的制胜条件,孙膑丰富和发展了孙武的理论,看到了战争潜力、民心向背、军事力量、军事管理体制等诸多因素的重要性。此外,他还讨论了孙武未曾涉及的战争控制问题,反对"数战",认为"利胜者辱"。孙武及其《孙子兵法》被誉为"兵学鼻祖"和"武经冠冕",孙膑则不愧为兵学亚圣。  相似文献   

11.
春秋时期产生的兵学著作《孙子兵法》中提出了“道”的概念,战国时期诞生的《孙膑兵法》则将“道”加以延伸和发展,赋予其更加丰富的内涵。《孙子兵法》之“道”侧重指政治道义和政治原则,《孙膑兵法》之“道”侧重指战争规律或作战方法。  相似文献   

12.
<正> 一、孙武为吴将及其著作辨述《孙子》又名《孙子兵法》,是我国最早一部兵书,也是世界最早一部军事著作。作者为孙武,孙武为春秋末期吴国人,生活于公元前六世纪末至五世纪初,约与孔丘同时。《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相似文献   

13.
《孙膑兵法》的历史地位,因其书曾失传千余年而为后人所忽视.《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表明,孙膑是《孙子兵法》十三篇的真正修订者、践行者、传播者.《汉书·艺文志》表明,经三次收集古兵书和连续20年的校理,《齐孙子》被列为兵权谋第二位,是历史的公正裁定.银雀山汉简《孙膑兵法》表明,齐孙子对吴孙子基本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是一位真正继往开来的兵家亚圣.  相似文献   

14.
在中外数学史上,有不少著名算题与名人联在一起,并留下不少轶闻趣事。现选几例,以饗读者。 一 孙子与鸡兔问题 我国著名古算书《孙子算经》上,有道著名的“鸡兔问题”: “今有鸡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鸡兔各几何?” 《孙子算经》共三卷,上卷叙述竹制算筹记数的制度及用筹计算乘、除法的法则;中卷叙述筹算分数及筹算开平方的方法;下卷有“物不知数”名题,属一次同余式问题。关于这本书的作者,清代学者朱彝尊认为是春秋末期著《孙子兵法》的孙武,而同代的戴震则断言为  相似文献   

15.
历史上可称为"孙子"者至少有8人,并非都指军事家孙武。作为军事家和《孙子兵法》作者的孙武只是其中之一。区分之,对于孙子研究及其他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费留”解——兼证传世《孙子兵法》是孙武二次手定本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孙子《火攻篇》说:“战胜攻取而不修其功者,凶,命曰费留。”费留式战争,在孙子献兵法于吴王之前没有。吴攻楚入郢是一场真正的费留式战争,费留一说是对这场历时3年的战争的准确总结,这也是传世《孙子兵法》是孙武二次手定本的证据。吴军攻楚入郢之战双方都用了火攻,火攻是这场战争在春秋时期的重要特色,所以孙子把“费留”一段留在了《火攻篇》。孙子对费留战争的严重后果要“明君慎之”、“良将警之”的忠告至今仍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传统的说法,都在河北、山东、河南交界处的平原地带找马陵之战的战址,有人说在大名附近的元城,有人说在古鄄城或濮州,有人说在范县,有人说在莘县。1972年山东临沂汉墓中出土的《孙膑兵法》,不但证明了孙武、孙膑各有其人,佚失千余年的《孙膑兵法》实有其书,还提供了有关马陵之战的两则新信息。该书中有一篇《陈忌问垒》,就是陈忌与孙膑对马陵之战中孙膑战术部署的问答。陈忌即田忌,《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记马陵之战日:“齐使田忌将而往,直走大梁”,认为齐军大将为田忌,本篇却证明田忌并未参加马  相似文献   

18.
本期封底刊登的图片是“兵圣孙武”塑像近景。孙武是我国春秋末期伟大的军事思想家,被誉为“兵学鼻祖”和“兵圣”,他所撰著的著名兵书《孙子兵法》几千年来在国内外都产生厂巨大的影响,是全人类的精神财富。近年随着“孙子热”的兴起和对《孙子兵法》及其作者研究的逐步深入,关于孙武的故里在何处的问题也引起了世人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学术界的重视,百家争鸣,众说纷纭。“孙武故里山东惠民县说”是目前影响较大的说法之一。“兵圣孙武”塑像就是在持“惠民说”的部分军、地学者倡议下,于1991年5月5日在山东省惠民县县城文化区内建造落成的。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竹简孙子》和《魏武注孙子》一系的现行本《孙子兵法》加以比较,特别以《形篇》中"守"的解释为中心展开讨论,认为实现不战屈敌、保全本国为目的的国家战略,是符合孙武本意的。因此《孙子兵法》原本不存在"善攻者"三字,并非脱字、误字,这样文脉贯通,是《孙子兵法》本质意义上的字句。  相似文献   

20.
多年来人们对孙子的理论评述,往往拘泥于两个方面:一是阶级局限性;二是朴素唯物论。而仅从这两个方面去界定孙子的理论价值,已无法解译《孙子兵法》迄今被广为应用的事实;而且也与《孙子兵法》中孙子的人本唯物论相悖。孙子的人本唯物论除主要在《计篇》以人为主体的“先算”和《用间篇》“三不一取”的先知论证外,在《孙子兵法》诸篇均有具体论述。在《孙子兵法》中蕴含的以人本唯物论为基础和以势为核的的哲学理论体系中,展现了孙子哲学所揭示的普遍真理,是《孙子兵法》迄今尚有广泛应用价值的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