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世界教育信息》2004,(11):14-14
改革开放以后.大批优秀的中国留学生到德国求学,他们的刻苦精神和优异成绩.特别是在数理化方面所显示出来的才能,得到许多大学教师和教授的认可和赞许。但是德国一些官僚机构和大学一直以来却存在着一种偏见,认为这只是少数中国学生的情况,而且是“死”学出来的。因而尽管中德两国政府已经签署了关于互相承认高等教育等值的协定和我驻德国大使馆教育处不断工作,在实际操作中,德方(特别是各州文教部长联席会和外交部)仍未认可我国基础教育的水平.我国大学生仍要经过一个学期以上才能进德国大学从头学起。德国内部对此一直存在着不同看法,但是到目前为止谁也拿不出证据证明我国高中学生的实际水平。  相似文献   

2.
德国高校学制改革为学士一硕士二级学位体制后,对中国学生赴德留学有积极而深刻的影响,更加吸引中国留学生。主要原因在于,新学制的推行推进了中德两国学历的互认;优化了大学课程;更趋重视高等教育质量;根据就业市场的需求调整教学目标,培养应用型人才;缩短了中国学生求学时间,使之更早地开始职业生涯;留德生活负担得到减轻等。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德国作为世界上最发达的工业大国之一,与同是发达国家的美国、英国等相比算不上是留学的热门国家.但是,随着近年来德国对外国学生的留学政策逐渐放宽,与其他国家的留学条件相比,赴德留学的优势日益明显,真可谓那边风景独好.因此许多外国学生纷纷转向德国求学.中国学子也不甘示弱,一些德国院校甚至出现了中国学生“满员“的现象.……  相似文献   

4.
海外传真     
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我在外留学人员以各种形式欢度新年,并祝伟大祖国繁荣昌盛。 德国   2004年12月31日晚,应中国驻德公使衔教育参赞刘京辉博士的邀请,来自柏林德国心脏病中心、柏林自由大学生物化学研究所以及留德中国物理学者学会的近40位中国学者,来到教育处,与这里的工  相似文献   

5.
杨佩昌 《教师博览》2013,(12):24-25
<正>德国人有全世界最为夸张的休假印象中,经常被问及的问题是,德国统一后东西德之间是否还存在差别?对此,我往往会这样回答:两德之问没有特别明显的差距了,但如果仔细观察,总还能发现一些痕迹。去年年初,我与一位企业家朋友自驾游德国,从柏林前往法兰克福的路途中,他问道:东西德分界线在什么地方?我没有直接回答,而是  相似文献   

6.
辛华 《海外求学》2003,(9):28-30
到德国上大学不收学费,这也许是许多中国学子渴望到德国求学的一个重要原因。然而实际上到德国上大学的投资并不少,除学费以外,衣,食,住,行,哪一项不得花钱?  相似文献   

7.
《新作文》2007,(2)
一位中国驻德大使任期届满后,讲了几件德国人“刻板”的故事。某年,中国领导人访问德国,欢迎宴会准备举行110分钟,我方希望90分钟结束。德国人就一点一点地把时间算出来和我们“理论”——多少人参加宴会,每人握手讲两句话几秒钟,共几分几秒;宴会上几道菜,每  相似文献   

8.
德国西部的凯撒斯劳滕是中国足球迷们十分关心的城市,该市的足球队是德国甲级队的佼佼者。我这次赴德访问、讲学的正是坐落在该市北部小山丘上的美丽的凯撒斯劳滕大学(简称KL大学)。当一位长期在KL大学任客座教授的我国物理专家把我介绍给该大学物理系时,我认为此行的可能性是不大的。虽然我算是上海师大的兼职教授,但毕竟只熟悉中学教学,仅参加中学教材编写而已,跟德国这样一所以理工科见长的综合性大学很难有什么学术可  相似文献   

9.
秉承师风     
在我的求学经历中,从小学到大学。教诲于我的老师有几十位之多。绵绵师情,悠悠师风,不管是年轻的还是年长的,在我记忆的屏幕上,他们中的每一位都是一道独特的风景,值得我认真去领略;每一位都是一部深奥的书,吸引我认真去阅读。  相似文献   

10.
人教网编辑将一位读者对人教版历史教科书质疑的电子稿传给我。这位读者说:“人教社现行高中历史教科书中国古代史分册(2002年版)第91页引了一句话,作者据说是穆罕默德。这句话是‘求学问尤当去中国’.如同全书的众多引用一样没有注明出处。怎么看怎么觉得这不像穆圣的原话。从常理出发,可以想见,倘若穆圣认为求学问尤当去中国.那他自己为什么不去?就算自己不能去.何不派聪颖之士前往求学?难道只是喊喊口号?穆圣身为一大宗教之创始人,一贯言出必行。……再者,以他的活动范围和生平事迹来看,恐怕不会对中国有如此高的评价。”  相似文献   

11.
1993年10月,受德国汉斯·赛德尔基金会的邀请,我和教育系统的其他三位同志赴德国最大最古老的巴伐利亚卅进行了为期三周的教育考察。在德访问期间,我们听取了州文化教育部、汉斯基金会、教育局以及有关教育专家的介绍,实地参观访问了十四所中小  相似文献   

12.
一个月前,我受公司派遣前往德国柏林出差,事情处埋完毕后,德籍员工罗尔提出陪我去看看柏林的公共厕所.我一听就笑了,说:“公共厕所有什么好看的啊?”罗尔说:“德国的公共厕所不仅仅是用来‘方便’的。同时也代表着一种文化。德国的旅游活动中,还专门有一项‘厕所游’,通过旅游可以了解德国的公共卫生史,了解德国的厕所文化.”听他这么一说,我顿时来了兴趣。  相似文献   

13.
生活的小细节决定民族的大命运,并不夸张!"让我来按冲洗键。"成了许多德国人的口头禅。一位在沪留学的德国青年,前些日子应邀到一位中国同学家做客。期间,中国同学说:"对不起,我现在要去一下卫生间。"不料德国人问道:"对不起,请原谅我的冒昧,我想问的是,您上卫生间需要多长  相似文献   

14.
生死攸关的烛光这是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一个真实感人的故事。在法国第厄普市有一位家庭妇女,人称伯瑙德夫人。她丈夫被德国人俘虏了,身边只留下两个幼小的儿女:12岁的雅克和10岁的杰奎琳。为了把德国强盗赶出自己的祖国,这母子三人都参加了当时的秘密情报工作。每周星期四晚,一位法国农民装扮的人便送来一个小小的金属管,管内装着特工人员搜集到的绝密情报。伯瑙德夫人的任务就是保证把它安全藏好,直至盟军派人前来取走。为了把情报藏好,伯瑙德夫人想了许多办法,她先是把金属管藏在一把椅子的横档中,以后又把它放在盛着剩…  相似文献   

15.
一位在沪留学的德国青年人,前些日予应邀到一位中国同学家做客。其间,中国同学和这位德国人打了个招呼:“对不起,我现在要上一下卫生问。”不料这位德国人立刻幽默地问道:“对不起,请原谅我的冒昧,我想问的是,您上卫生问需要多长时间,如果时间不长的话,那就请您不要冲洗便池,您出来后我也要进去,因为我身体里也有了多余的水不愿意再停留了,就让我来按冲洗键吧。”  相似文献   

16.
德国的教育世界闻名,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严谨的风格,同时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历程。今天每个德国公民都享有自小学至大学的免费教育。小学教育:4年。中学教育:6-10年,设普通中学、实科中学、文理中学及总和中学。职业专科学校:2-3年,学生毕业后可直接走上工作岗位或进入大学学习。只有获得“普通高等学校入学资格证书”者,可以进入公立普通高校学习。在德访问期间,我参观了波恩和科布伦茨的几所中学和高校,并和德国社会科学中心主任Gergenkrause博士就德国教育进行了交流。我深刻感到,现代信息技术正在给教育带来一场变革。德…  相似文献   

17.
人生三部曲     
小酌 《中学教育》2005,(10):64-64
德国诗人歌德,以一首小诗概括人生走向成熟与完美的经历:“少年,我爱你的美貌;壮年,我爱你的言语谈吐;老年,我爱你的德行。”  相似文献   

18.
小河 《课外阅读》2009,(18):1-1
德国诗人歌德,以一首小诗概括人生走向成熟与完美的经历:“少年,我爱你的美貌;壮年,我爱你的言谈;老年,我爱你的德行。”  相似文献   

19.
留学德国一直以其“免费午餐”的特点吸引着众多的中国学子们,哪怕语言这一关得重新学起,每年仍是有大批的中国学生前往德国求学。但是最新消息传来,德国方面将在2005年开始征收大学学费,相应的也会伴随另外一些教育改革。就这一问题,德国驻上海总领事馆文化教育部专家对德国留学政策和教育体制的变动做一下解答。德国驻上海总领事馆文化教育部代表的德意志学术  相似文献   

20.
留学小事     
杨光 《留学生》2011,(8):51-51
在“黑暗”中求知 记得20多年前在德国求学时,我选修的课程中有一门“建筑史”。从上课的第一天起,我就陷入了“黑暗的深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