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国家、特区对民生问题的日益重视,深圳各级政府都在想方设法增加优质教育资源,各个区都在增设学校,因此,新校如雨后春笋,其和那些百年老校相比,固然有诸多先天不足,但是其蓬勃的新生力却是老校难以企及的巨大优势。一张白纸最容易绘出最美的图画,同理,一所新校可以绘制崭新的教育蓝图。校长若能扎实践行定好位——带好路——出好招——出好彩的发展思路,便有可能实现学校发展、师生双向成才的教育梦想。  相似文献   

2.
潘鸿 《现代教学》2012,(12):53-54
我校是一所具有光荣革命传统、充满活力和生机的百年老校,地处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的千年古镇——七宝。在弘扬和培育民族文化教育中,我校坚持文化立校,在研究性变革实践中推进学校新发展,追求教育工作的全面整合,具体做法如下。一、依托社区资源,形成民族文化共  相似文献   

3.
<正>老校易地新建,需要去把老校做"新",把新校做"老",使学校蕴含精彩的历史语言、光亮的现代符号、理想的未来远景。把老校做新,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教育改善的需要,也是破"旧"立"新"的具体表达。然而,学校是孕育、传播和传承文化之地,如何在"变"中求"不变",在"不变"中寻"变",是学校和校长教育智慧的具体表  相似文献   

4.
老校易地新建,需要去把老校做“新”,把新校做“老”,使学校蕴含精彩的历史语言、光亮的现代符号、理想的未来远景。把老校做新,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教育改善的需要,也是破“旧”立“新”的具体表达。然而,学校是孕育、传播和传承文化之地,如何在“变”中求“不变”,在“不变”中寻“变”,是学校和校长教育智慧的具体表达。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深入实施,各级政府切实加大教育投入,通过新建、改扩建、资源整合等举措,有效地改善了学校办学条件,扩大了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然而,作为一所具体的新建学校,如何依托更为优质的办学条件,在传承老校优良传统的同时,积极培育新校的文化优势,用更先进的学校文化引领新校更加健康可持续发展,这是每一所新建学校都必须认真应答的现实命题。  相似文献   

6.
众所周知,一所学校的教研水平昭示着其师资队伍素质、办学综合实力和社会地位。福安市城阳小学是一所有着60多年校龄的老校,如何在课改进程中让老校焕发生机,求得新发展?城阳小学的校领导充分意识到加强教育教学研究是学校取得突破性发展的有效途径,抓住“结盟&#183;重建”行动的契机,利用与教师进修学校毗邻而居的优势,开源引“渠”,与教师进修学校合力探索教研兴校的举措。  相似文献   

7.
蜚声海外的百年老校——广州市东山区培正小学,是广东省首批省一级学校,全国千所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跨越世纪的百年探索,异彩纷呈,硕果累累。引领这所百年老校继续立足教育改革潮流的前沿,再铸辉煌,一直是学校领导班子和全体教师的孜孜追求。面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决定以之为契机,本着“面向未来、追求创新、整体发展”的办学理念,弘扬学校优秀传统和办学优势,坚持走“人本立校、科研兴校,质量强校”之路,努力建设具有优质教育品牌和可持续发展活力的现代化学校。  相似文献   

8.
《班主任》2013,(12):F0004-F0004
北京市东城区史家小学分校是一所老校——由三所百年老校合并而成,同时她又是一所年轻的学校——一所正在成长中的、充满朝气、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的学校。  相似文献   

9.
<正>这些年新建的学校很多,新学校文化建设是当务之急。新学校有"整体搬迁式""老校延展式""全新诞生式""多校合并式"等形式。在新建学校文化建设中,当属多校合并式的学校文化建设最困难。合并式学校人际关系是组块式的,传统习惯势力是以群体的形式存在并发挥作用的。群体的习惯势力会表现在日常的教师人际交往、利益态度、教育教学理解与实践  相似文献   

10.
当今世界竞争日益激烈,人民群众迫切需要优质教育。桂林中华小学作为一所公办的百年老校,如何走出一条适应时代要求的新路?这是一校之长必须考虑和解决的问题。办好一所学校,管理是第一位的。近几年来,我在如何使老学校获得新发展方面,做了一些探索,有如下体会:一、准确定位,找准适应新形势发展的切入点中华小学是目前桂林市小学界中历经百年的两所老校之一。她创办于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当年由广东会馆创办,名为公益小学。解放后几易其名。1989年定用今名。改革开放以后,学校被定为桂林市的重点小学。科研兴校是这所百年老校的传统,20世…  相似文献   

11.
如何使明强这所百年老校,在当今教育的转型变革中,依然保持高端稳定的发展态势,明强人的做法是:致力于学校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解读明强104年的校  相似文献   

12.
这些年新建的学校很多,新学校文化建设是当务之急。新学校有“整体搬迁式”“老校延展式”“全新诞生式”“多校合并式”等形式。在新建学校文化建设中,当属多校合并式的学校文化建设最困难。合并式学校人际关系是组块式的,传统习惯势力是以群体的形式存在并发挥作用的。群体的习惯势力会表现在日常的教师人际交往、利益态度、教育教学理解与实践等各个方面。新建学校文化建设面临三个方面的任务。  相似文献   

13.
正阳澄湖畔,草鞋山下,坐落着一所百年老校——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唯亭实验小学,学校始建于1906年,学校本着"让每一个孩子享受爱与智慧的品质教育"的办学理念,以"唯实、求真"为校训,坚持质量立校、特色亮校、科研兴校、文化强校的办学策略,全心追求办学的美好愿景:让每一个孩子成为——人格健全、适应现代社会的快乐少年;知书达礼,具有传统文化气质的美德少年;奋发向上,爱学习、会学习的智慧少年。学校坚持书法写字教育为办学特色。自1998年至今,写字教育已成为学校办学的一张亮丽名片。学  相似文献   

14.
书讯     
《传承与创新——中小学名校管理经典》主编:郭景扬学林出版社定价:28.00元上海名校林立。有立校数百年的老校,有建校才数年的新校。老校经历百年传承与创新中小学名校管理经典郭景扬主编Chuancheng yu Chuangxin  相似文献   

15.
百字稿     
邵阳地区选编校志印发全区各校邵阳地区教育局在发动全区各校编写校史的基础上,精选出十七篇校志编成《邵阳地区校志选编》,印发到全区各级各类学校。这十七所学校中,多数是创办历史悠久,治学严谨,教育质量较高的老校。它们概括地反映了邵阳地区自清末以来教育事业发展情况,是研究该区教育事业发展的可靠材料,也是规划今后教育事业发展的客观依据。该书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好评。 (肖克球)  相似文献   

16.
张红 《中国德育》2010,(7):12-14
一、学校为什么要进行文化建设?——目的抑或手段 当前,学校文化建设是个十分热门的话题,似乎一夜之间,不管是百年老校,还是新建学校都卷入到这种热潮中,仿佛到了无文化不能立校的地步。但与此同时,相当一部分学校在从事文化建设中又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理解肤浅、  相似文献   

17.
<正>近年来,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深入实施,各级政府切实加大教育投入,通过新建、改扩建、资源整合等举措,有效地改善了学校办学条件,扩大了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然而,作为一所具体的新建学校,如何依托更为优质的办学条件,在传承老校优良传统的同时,积极培育新校的  相似文献   

18.
湘潭师范学院与北京师范大学联合办学,自1987年开始,至今已经4年。两校在国家教委的关怀和湖南省教委的直接指导下,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老校帮新校,新校促老校、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一、两校联合办学的基础和契机湖南省原只有湖南师范大学一所高等师范学校,远远不能满足培养中学师资的要求。为适应普教事业的发展,加速省内中等教育师资的培养,经原教育部批准,于1982年筹建湘潭师范学院。新校建立之后,面临的最紧迫的任务是加速师资建设,(5个本科专业在原来的  相似文献   

19.
<正>"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江苏省苏州市山塘中心小学位于古朴雅致的"姑苏第一名街"——山塘街,始建于1912年。2009年9月,学校在原陕西会馆遗址上重建,整体建筑风格与周边景点、民居贴近融合,充满苏州古典园林的韵味,一所融古典园林特色与现代化教育设施于一体的新校正式启用,百年老校焕发勃勃生机。新校占地面积10566平方米,建筑面积7168平方米,现有教学班24个,学生1000多人,教师近60人,拥  相似文献   

20.
一座与新中国一道成长起来的、具有半个多世纪辉煌历程的行业老校,在新的历史时期能不能续写光荣?一座从中等职业教育层次迅速转入到高等职业教育层次的新校,在办学上能不能找到跃升之路?一座由数所学校整合而成、在校生规模逾万人的大校,在管理上能不能把自己做活做强?这是四年前,全国铁路系统第一所高职学校——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的办学者们面对的课题。四年后,我们带着同样的问题,来到这里寻找答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