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一根粉笔,一块黑板,一本教材"是农村小学长久以来传统的教学模式,它严重地制约着农村素质教育的推进和发展。教育家陈鹤琴教授曾经说过:"大自然是我们的知识宝库,是我们的活教材。"我们农村小学生生活在大自然的怀抱里,生机勃勃的大自然给予他们无限的欢乐,是他们快乐的源泉,同时也应该是我们作为农村教师在数学课堂上的教学媒体。我们应该摆脱课堂和书本的限制,尽力去挖掘大自然所赋予的丰富资源,充分利用身边的自然资源来提高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效益,给予孩子特别是小学数学学困生获取知识的"养料"。  相似文献   

2.
杨立刚 《甘肃教育》2014,(20):96-96
正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说过:"大自然是我们的知识宝库,是我们的活教材。"农村学生生活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大自然以其勃勃生机存在于他们的周围,是学生的欢乐之源。在新课程实施的今天,作为农村的小学教师,应尽力去挖掘身边的丰富资源,摆脱课堂和书本的限制,充分利用身边的自然资源提高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效率,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养料"。一、利用自然资源,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教育《纲要》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  相似文献   

3.
一、走进大自然科学教学的主要内容就是自然界中的各种事物和现象,所以,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走进大自然这个"大课堂"去上课,是科学教学的必由之路。尤其是农村学校,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资源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活生生的教学材料和  相似文献   

4.
"十一"长假的一天,我们开着车一起去郊游,去欣赏大自然的景色,再去看看农村秋天的景象。可一路并没有看见农民伯伯们忙碌的身影,我感到很奇怪。爸爸说:"现在农村机械化了,农民们不用像过去那样天天在田里面朝黄土背朝天地辛苦劳作,现在是机械播种,收割。"  相似文献   

5.
正一、走进大自然,让学生作文言之有物我们农村的小学生,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如画的大自然就是他们的摇篮。大自然这本厚重的词典就是我们取之不尽的写作素材,田野乡间就是我们描不完的画卷。春天来了,我们和孩子们去野外放风筝;夏天到了,我们和孩子们去游泳;树叶黄了,鼓励他们和家人赏秋景;雪花飘了,我们和  相似文献   

6.
<正>活动背景陈鹤琴先生认为,大自然是一本"活教材"。而农村中的自然资源无疑是这本"活教材"中非常有价值的一页,农村的春夏秋冬都蕴藏着十分丰富的资源等着我们去挖掘、去开拓。基于园本课程"亲家乡"的实施,我们尝试带领幼儿走向周边社区,走向田间地头,开展一系列与乡土资源互动的实践探索活动,让园本课程回归生活、回归自然。2016年秋天,我们组织幼儿去帮助当地农民拾豆  相似文献   

7.
王艳 《考试周刊》2014,(99):181-181
<正>《纲要》精神:"幼儿园要充分挖掘周边资源,确立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理念,多元整合课程,为幼儿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这与陈鹤琴老先生强调、主张的"活的教育,活的题材,要到田间去,到自然界去,大自然、大社会就是活的教材,是知识的主要源泉"的思想是一致的。一、现状分析(一)地理优势:教育家陈鹤琴说:"农村幼儿园应挖掘、利用农村的自然、社会资源,利用农村自然社会环境进行教育,  相似文献   

8.
陶行知先生说过:"要解放孩子的空间,让孩子有机会去接触大自然的花草、树木……"这对于农村孩子来说无疑是种优势,孩子可以透过这个窗口感受自然之美、农村之生动、资源之多元。教师应以目前农村资源利用与开发出现的问题为导向,用"一山一水皆风景"的"活教材"观念来思考农村资源的美术价值,将农村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和课程紧密结合,体现游戏化课程的优势和价值,为幼儿的探究服务,让幼儿学有所获、学有所长、学有所乐。  相似文献   

9.
<正>《纲要》指出"农村有着丰富的教育资源","教师要充分开发利用农村的各种资源,以促进幼儿的发展"。我园地处农村,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让孩子们有更多的机会融入大自然,和花草为友、和鱼虫玩耍,从而获得有关大自然的丰富经验,探索世界的奥秘,演绎幼儿自己的创造才能。伟大的教育家陈鹤琴曾说:"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笔者认为,农村幼儿园教师应该立足实际,因地制宜,开发潜力,开展丰富多彩的  相似文献   

10.
教育家陈鹤琴曾说过:“大自然是我们的知识宝库,是我们的活教材。”农村幼儿生活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大自然以其勃勃生机存在于他们的周围。是孩子们的欢乐之源,是教师的教材资源。农村的自然环境为幼儿提供了丰富、开放、自然、有趣的活动场所。作为农村的幼儿教师,我们尽力去挖掘大自然所赋予的优势,摆脱课堂和书本的限制,走向自然,充分利用身边的自然资源来为幼儿的发展提供“养料”,构建我们的园本主题课程。那么如何真正利用好农村自然资源呢?笔者在几年的实践中开展了以下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1.
一、巧妙导入,初读感知 (板书课题,生高声读) 师:看到<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这个题目,你希望知道些什么? 生:这种"课本"指的是什么? 生:为什么"课本"前要加上"绿色的"三个字? 生:怎样才能"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呢? 生:"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能像打开语文课本一样,让我们学到丰富的知识,感受到精彩的内容,获得美好的享受吗?  相似文献   

12.
教育家陈鹤琴指出":大自然是知识的宝库,是我们的活教材、活教师,我们应该向它请教、和它探讨。"农村的自然环境为开展乡土教育提供了天然、有趣的活动场所,农村小学教师只要巧借乡土资源宝库,积极发掘身边的乡土教育价值,就能因地制宜地引导学生塑造健全的人格,获得职业幸福感,同时还可以帮助学生珍惜学习机会,让他们从内部动机和自我实现等角度去发现数学学习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3.
我们台湖乡中心幼儿园地处广阔的农村,按照《幼儿园工作规程》精神,为幼儿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让幼儿在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中得到发展,农村的大自然不就是一个现成的大教育环境吗?于是我们带着孩子们走向大自然,让他们用眼睛去看,耳朵去听,嘴巴去说,小手去画……在认识秋天的主题教育活动中,我们确定了17种形式让老师们根据教育目标及本班幼儿年龄特点去自选,然后自编自创。这17种形式是:1.散步观察,感知气候变化;2.组织秋游,欣赏大自然美景,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3.重点观察秋天不同树木如落叶树、常绿树的落叶,学会比…  相似文献   

14.
在小学阶段,习作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我手写我心",能够把自己的真情实感表达出来。"大自然课程"是学校研究的省规划课题,已经实施两年多了,每年都会有三批学生到户外田园去体验生活。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的意识和野外生存的能力。从"挖掘大自然课程的习作因子、创新大自然课程的习作形式、改进大自然课程的习作赏评方式"三个层面来阐述怎么样从"大自然课程"入手,让学生积极参与,加深体验,表达生活。  相似文献   

15.
农村小学大部分建立在野外村头或依山傍水、或阡陌环绕,出门可见田园景色气象万千.我们可以利用大自然赋予我们得天独厚的条件,把音乐课搬到大自然中去,让学生在大自然中歌唱自然、歌唱丰收.  相似文献   

16.
溪迷号角     
我是个农村女孩,视野狭窄,对于外面的世界和与我们息息相关的大自然中的动植物一点都不了解。因此,我建议你们增设一个"视野天地"的栏目。可以介绍我国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介绍大自然的神奇等等。这  相似文献   

17.
我校是农村学校,美丽的大自然就是开展活动课的丰富资源。通过观察,我发现学生们对秋天里五颜六色的落叶情有独钟,经常捡来玩赏,于是我决定引导学生到大自然中去收集落叶、花瓣来拼贴图画。  相似文献   

18.
走进自然     
对孩子而言,参与的过程是新鲜的、快乐的、有意义的.为此,我多次组织孩子们走出幼儿园,去农业生产基地劳动,摘桔子、拔萝卜、收蔬菜,到大自然中去领略和感受大自然的妙趣横生,发现自然界的变化和奇妙.下面所呈现的是一次"走进自然"…的活动--"摘桔子".  相似文献   

19.
大自然是绚丽多姿的,大自然的魅力是无穷的,大自然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知识源泉。幼儿天生喜欢大自然,应让幼儿走进大自然,走进五彩缤纷的季节,去欣赏大自然的多姿多彩,去领略大自然的无穷魅力,去接受大自然的慷慨馈赠,从而发自内心地热爱大自然、呵护大自然。  相似文献   

20.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大自然是活教材。可见,游戏在幼儿生活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幼儿利用丰厚的自然资源,同大自然亲近,我们在幼儿园体育游戏活动中,挖掘利用农村自然资源,使体育游戏活动真正取得"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