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编读往来     
尊敬的编辑部的叔叔、阿姨们: 你们好! 我是一个17岁的女孩,现在正读高中一年级。我是你们的忠实读者,我热爱文学、喜欢读书,因为文学的宝库赋予我广阔的读书空间,而读书给了我深深的思考,让我懂得书中只是个小世界,书外却有个大世界。我们在港湾的小世界里学凫水,正是为了到沸腾的大海中去破浪远行。正因为我喜欢读书,所以可以准确地得出一个结论:  相似文献   

2.
当把这个问题提给一位从事写作的人时,他会这样说:“我喜欢读书是因为我喜欢写作!”读书仅仅是为了写作的人,不过是一个“邮差”,或者一个尾巴主义作家。如果在他之前没有别的作家,那就绝对不会有他这位作家;如果在他之前没有一位说过什么的人,那他也就不会有什么东西能说给读者听。不,我决不是为了写什么才阅读,我爱读书只是因为在这个世界我只有一个生命,而一个生命对我来说是不够的,一个生命不能把我心中的全部动因都激发起来。阅读——而不是别的,可以给我比一个人的生命更多的生命,因为它从生命的深处增加了生命,尽管它…  相似文献   

3.
笑话     
歪打正着小明在小学任教,长得人高马大威风凛凛,只是一紧张讲话就口吃。一次监考时,他发现有一个学生在作弊,于是就气急败坏地指着那名学生吼道:“你……你……你……你……你……你……你……你……你竟敢作弊,给我站起来!”语毕,有9名学生同时站了起来……爷爷的家长会爷爷退休了,报名上老年大学。正读一年级的孙子好奇地问:“爷爷,您还读书啊!”爷爷说:“我读书有什么不好吗?”孙子说:“好是好,就是万一您学校通知开家长会,你让谁去呀?”不接待客人一个女留学生,很好学,遇到不懂的问题就问。有一次,一个同学说:“我去方便”。她就问“方…  相似文献   

4.
3月13日晴生活就是一个五光十色的万花筒,只要你用心去观察,细细去品味,那筒里的每一片花瓣都能让你着了迷。而我,却对读书着了迷。很小的时候,听奶奶说:"书中自有黄金屋"。可我翻遍了家里的书柜,也没有一本能从中找到黄金屋的书。那时,我并不喜欢读书。爷爷买来的《西游记》,第一次带我走进了神话世界,我看到了真善美,分清了假恶丑。我钦佩孙悟空  相似文献   

5.
5%的差别     
严格来说,我真正读书的时间已有十多年了,那是在为自己读书,读自己喜欢读的书,可你让我讲都读了什么,我还真的说不出来。我承认自己记忆力特别  相似文献   

6.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都知道读书的重要性,但我们常常会感到困惑:怎样才能让每一个学生都喜欢读书?怎样才能使学生的书读到实处,让他们真正走进书的世界,从中吸取到知识的养分,为自己今后的学习沉淀下文化的底蕴?我认为培养学生热爱阅读课外书籍的良好习惯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7.
正今天是世界读书日,一个看似无意义的日子。对于喜欢读书的人来说,每天都是读书日;而对于平日不读书的人来说,读书日也不会读书。读书这件事情,其本身就似乎浸透着浓厚的文人气息,让人闻之肃然起敬,而其价值和意义总被我们反复探讨与争辩。我深知自己才疏学浅,这篇文章只是基于我寥寥数年读书经历的几点浅见,或究其目的与本质来谈,或探讨阅读方法与对象,抑或论其在当今时代的发展。与此同时,  相似文献   

8.
董旭午 《教书育人》2014,(11):79-79
董老师,有个问题一直在我心里纠结着,都有几个月了,就是“我们读书到底是为了啥”?这个问题搞得我越来越郁闷,这几天我甚至都不想继续上学了。我们现在读《优秀作文选》,就是为了模仿人家写作文得高分,有的同学干脆就去抄袭;我们读《青年文摘》《文摘周报》等,也就是为了摘抄一些写作素材,而真到了写作文时还大多用不上;我们读《文学名著阅读指导》也就是为了应付考试时的那几道文学名著题,结果常常是背了不少,考试时就考那么一点点。总之,我们现在不管读点什么书,都只是为了应付考试。你常说“读书是有大用的”,难道读书就是为了这样用吗?董老师,我真的很想不通啊!我常想:如果读书就仅仅为了这样用,我宁可不再读书了。董老师,真的很希望在你那里得到个令我心服的答案。你能帮我摆脱这郁闷吗。  相似文献   

9.
韩雪 《家教世界》2014,(22):41-42
正开学将近一个月,班中的图书区开始冷清了,区域游戏时只有极少的幼儿选择去图书区。我询问幼儿原因,他们觉得看书没有意思,所以就不想去图书区了。图书区的现状让我感到很失落,那些图书静静地在书柜上陈列着,没有人去理睬它们,更失去了它们原有的价值。我们身为教师要了解幼儿究竟喜欢什么样的图书,对什么内容感兴趣。那么,教师又该如何使用图书让早期阅读"灵动"起来,从而真正让幼儿充分享受到阅读的乐趣呢?  相似文献   

10.
温莺 《小学生》2005,(5):38-39
小记: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学琴的?你是怎样爱上钢琴的? 李云迪:我4岁时开始了手风琴的学习,5岁就获了奖,但7岁放下了手风琴而改练钢琴。我并不是从小就立志要当“钢琴大师”的,小时候也只是喜欢音乐,有一次看见别人弹钢琴,觉得非常好听,就决定去练钢琴了。  相似文献   

11.
我的自画像     
一头乌黑的头发,一双大大的眼睛,一副浅度近视眼镜……让我显得既阳光自信,又带了点儿"文学青年"的斯文样儿。我出生在1998年那个火热的夏天,沐浴着乡村阳光雨露长大的我,从小热爱自然,喜欢探索,酷爱读书与书法,乐于用稚嫩的笔触去编织自己丰富而美好的世界。  相似文献   

12.
三生韶光是浮生一梦,有人眼眸低垂接受不情愿的道路,那路光明敞亮,挂着一盏光芒灼灼好似太阳的灯,让人们如同在白夜里行走。然而我愿意走向另一条略一读书写作的路是孤独、寂寞、清贫的,是注定孤身一人的路。是什么样的力量让我可以在黑暗里微笑?唯有热爱!我从小热爱阅读,捧着一本书可以凑着小脑袋读一整天。其实我是个畏惧孤独的人,喜欢和小伙伴一起吵吵闹闹,然而在读书的时候,我唯愿天地之间独我与书而已,闲人勿近,只让我在所热爱的世界里无限沉沦。热爱让我看到了镜像里一个全新的自己,她有着和我一  相似文献   

13.
朗读手册     
谁都知道热爱阅读对于孩子来说有多么重要,但怎样让孩子喜欢上读书,却是令无数家长、老师头疼的难题。而在这本《朗读手册》里,你却可以很轻松地找到答案。  相似文献   

14.
徐草 《班主任》2012,(11):12-14
正在雷夫富有情感的笔触下,让我为之震惊的是他对于阅读教育的创新。阅读课在雷夫心目中的地位高于其他一切学科。他相信:热爱阅读的孩子将拥有更美好的人生。如果一个孩子不能学着好好读书并且喜欢阅读,那么他在其他方面获得成功和幸福的机会就很低。雷夫对阅读如此的重视,不禁让  相似文献   

15.
不断尝试着写,也尝试着找寻。我爱着这个美丽却充满了遗憾的世界,所以我愿意用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感受。我由衷地喜欢着自己笔下的那些男孩女孩,我可以给他们一段悲欢离合,抑或是一次擦肩而过。我笔下的故事,总有或多或少的遗憾。可是我相信,这一切最终都会教会他们如何去爱、去付出,引领他们走向华美。年复一年,也许人生本就应该在试探中前行。我一直都相信,青春岁月中的小幸福会根植于人的记忆中。而文字,就是让记忆延续的方式。最后要感谢每一个耐心地阅读完这些故事的人,也想要告诉每一个热爱着文字的人:相信吧,我们都会幸福。  相似文献   

16.
看到这样一个故事:祖孙二人居住在山区庄园里,爷爷每天清晨都坚持读书,孙子受爷爷的影响,也尽自己最大的能力阅读书籍。有一天,他问爷爷:“我也每天读书,可我不能真正地理解它,那读书有什么用呢?”爷爷拿来一个装煤的竹篮,让孙子去打水,一趟,两趟,三趟……孙子以最快的速度跑回家,可竹篮总是空空如也。“竹篮是不能打到水的!”孙子说,可爷爷让他仔细看看篮子:原来黑乎乎、脏兮兮的竹篮变得洁净如新了。“孩子,阅读好书也是如此。”爷爷语重心长地说,“你可能无法完全理解它,也记不住多少内容,但只要你用心阅读它,它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净化了你的心灵。”  相似文献   

17.
梦想的起点     
朋友,你热爱世界吗?热爱世界的人 会时时用双手去创造美好的未来;朋友, 你热爱生活吗?热爱生活的人会处处用快 乐去编织精彩的生活;朋友,你热爱艺术 吗?热爱艺术的人会默默用心灵感悟艺术 的真谛。 从小我就很好奇,从小我就爱做梦, 从小我就对五彩斑斓的世界充满向往。 当第一张画在我手中诞生时,我相信 美术就和我结下了不解之缘,从踏入艺校 的那一刻起,我更坚信,今生今世我会沉 迷于彩色世界,与美术相伴永远。 我从小就喜欢美术。当时不知处于怎 样的心理,就觉得画好一幅画,感觉特别 甜蜜。也许这就是缘份的开始,命运的安  相似文献   

18.
在商品经济发达的今天,真正能在书房里静心读书而不受干扰的人越来越少,而用心去读书然后再用笔去记的,恐怕是更少了。我却喜欢读书而后笔记,这也是我多年来养成的习惯。这习惯固然有点“笨”,但从中得益匪浅。其实,我读书而后笔记,有一个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记得刚去部队当兵时,因为自己文化底子薄,很羡慕一些同龄人对知识的广博涉猎,也佩服一些年长者对知识的穷追不舍。于是,我就有了用读书来充实业余生活的意念,起初是读什么,记什么,杂乱无章。后来改进了方法,对读书笔记加以分类,有写人绘景状物的词、句、段;有警名、…  相似文献   

19.
来自云南大理下关镇第四中学的文琪来信说:“李李你好,我是云南大理的一名七年级学生,在老师的推荐下看了《学生阅读世界》。我真的是太喜欢这本杂志了。我平时特别喜欢读书,我觉得读书是感知世界的另一种方式,让我们对世界有不同的理解与认识,希望《学生阅读世界》能够满足我对读书的渴望。  相似文献   

20.
为什么读书     
不管你愿不愿意,读书都会成为你生活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因为有义务教育法在那儿管着你。所以,我们一旦为人,就不得不去面对读书这件事。这样,我们就得仔细研究一下“为什么要读书”了。就一般人而言,读书恐怕就是为了将来寻找一个可靠的饭碗以求衣食无忧。现在的家长或老师教训那些不喜欢学习的子女或学生时,爱讲的一句话就是“你现在不好好学习,将来靠什么生存?靠要饭么?”所以,为职业而读书就成了绝大多数人读书的最大理由。不过,仅仅因为职业生计的原因去读书,那似乎并没有解决为什么要读书的问题。如果你通过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