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在定积分应用的教学中常会对“微元法”提出如下问题:如何正确写出微元?旋轻曲面侧面积的微元为什么是2πyds?本文对此做一些讨论。 在实际问题中,一个连续分布(均匀或非均匀)的整体量A在分布区间[a,b]上具有可加性,则常常可以用定积分求A的值。严格来说,量A往往事先未给出严密的定义,因此任务是双重的。一要给出量A的定义,二要给出A的计算方法。这是定积分解决实际问题的  相似文献   

2.
《数学分析》课程是数学专业和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重要基础课,该门课教学质量直接影响这两个专业学生的后续学习,对该门课的教学研究一直受到广泛的重视,教学的严谨、明确、不含糊是提高教学质量与激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必不可少的条件,也是衡量教学质量高低的重要方面,本文就数学分析教学中关于不定积分、定积分、广义积分、微元法等的教学给出了一些注记,旨在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3.
在物理中的某些量是不规则或不均匀的,求解时会出现困难。必须通过其他的方法进行简化,才能解决此类问题,本文主要介绍定积分常常能解决物理中一些实际问题的应用。首先介绍定积分的应用简述,其次定积分的定义,然后列出"微元法"在物理实际问题中的使用的条件,求解的过程以及注意的事项,最后列出四种相应的物理模型进一步分析说明此种应用。定积分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思想"分割——近似代替——求和——取极限",定积分实际上就是无穷多个"微元"累加求和,"微元求和"的思想,就是定积分的实质,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通常称为"微元法"。  相似文献   

4.
定积分是高等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研究物理学中某些理论的重要工具,积分中的微元法是把物理问题抽象成数学中的定积分。本文是通过微元法的理论,求水压力、变力做功等物理问题,从而使求物理问题转化为定积分。  相似文献   

5.
用定积分解决实际问题,关键在于如何把实际问题化为教学问题。微元法是实现这一转化的工具。本文结合定积分应用实例,谈谈微元法在定积分问题中的应用。 当实际问题要求量Q,但Q不能用初等方法得到,这时量Q由定积分来确定。Q依赖于区间的[a,b]上的X为积分变量,[a,b]为积分区间,且Q在区间[a,b]上具有可加性,即把区间[a,b]分为n个子区间,要求的量Q是对应n个子区间上的部  相似文献   

6.
微元法是分析和解决数学、物理以及工程问题的常用方法,集合了高等数学知识的精华。用微元法能很好地处理一些几何、物理等实际问题,并将问题转化为定积分表达式来求解,在微元法的使用上,最关键的就是选取微元,能否选择合理的所求量的微元,是关系所求问题的正确性的关键,本文探讨了微元法在几何中的应用,并探讨了如何选择合理的微元,以及利用微元法建立方程和数学模型,对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逻辑推理、创新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都有很大的启示和帮助。  相似文献   

7.
主要讨论定积分、二重积分的应用,对定积分以微元法为工具,通过例题具体分析和解决它在变力做功、静水压力和引力计算等物理方面的应用,从而保证工程的稳定性,为结构物的设计提供重要依据。对二重积分,讨论它在求立体体积及非均匀物体的质量等实际问题中的重要作用,通过文中具体例题可以发现二重积分应用性更强。通过研究积分在物理方面的应用,了解积分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意义,从而更好地用积分这一数学工具科学地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8.
微积分的出现是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事件之一,定积分作为微积分学中最为重要的内容,在高等数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定积分的“微元法”是解决许多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通过具体事例研究了定积分的“微元法”在求溢流坝截面面积、溢流曲线长度及大坝迎水面所受水的压力等方面的应用,阐明了定积分的“微元法”在水利工程计算中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定积分不仅是理论知识的基础理论,而且是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方法。本文通过引入高等数学的理论基础,介绍了定积分的数学定义,以及其几何意义。然后以数学理论为指导,总结了一些运用定积分解题的技巧。最后用不同的模型分析了在几何学中定积分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费宏 《教学月刊》2008,(3):8-10
一、问题的提出 高中新课程物理和数学学科的教学内容发生了许多变化,高中数学选修2-2,已经增加了有关微积分的内容,从导数的概念、运算、应用及定积分的求法有了比较系统的介绍.高中物理必修1,对速度的定义是位移对时间的瞬时变化率,位移可以由v-t图像求出,这些都说明高中物理已具有微积分(导数、定积分)的思想了,但是我们发现,中学物理教学由于长期教学的惯性,没有发现新课程的变化,数学教学也只是纸上谈兵,也没有应用微积分来解决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1.
针对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特点及就业压力,文章探索了以数学与信息科学交叉为主线的任务驱动式实验教学设计及模式,提出了任务驱动式实验教学模式;重点在数据结构与算法、密码学与安全计算、信息论与编码、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等课程进行了教学实践,形成“以任务为中心”的实验教学模式;通过对学校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学生各教学环节的监控和数据分析,这种模式能较好地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应用开发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对应用开发的兴趣。  相似文献   

12.
由于文科学生与理工科学生相比,其数学基础较差。因此,在讲授高等数学时,应差别对待。基于此,对文科高等数学中定积分定义的教学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Abstract: The current generation of students coming into food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programs is very visually oriented from their early experiences. To increase their interest in learning, new and visually appealing teaching materials need to be developed. Two diverse groups of students may be identified based on their math skills. Food science students tend to find it difficult to use mathematics as a problem‐solving tool for food engineering problems. Food engineering students, on the other hand, should be challenged to use emerging mathematical tools to develop their problem‐solving skills. Therefore, the approach of this project involved the development of a curriculum to train undergraduate food engineers in the effective use of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CFD) software to solve food engineering problems by engaging them in the creation of food engineering teaching tools. These CFD outputs were then used as innovative teaching tools for the food science students. In this paper, this concept will be illustrated by unsteady‐state heat transfer and fluid flow problems. To evaluate the efficiency of the teaching materials developed, a student focus group was asked to answer the same quiz following a conventional and CFD output aided teaching session. The assessment result showed an improved understanding of the subject after the CFD teaching session. These visual aids were excellent tools to illustrate the validity of the formulas presented in class. In addition, the new visual materials enabled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different process parameters. In general, this helped the food science students better appreciate the food engineering concepts that govern food processing operations.  相似文献   

14.
数值逼近是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专业主干课程,对培养高素质的科学计算人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涉及大量应用范围相当广泛的计算方法,很多学生认为这门课程很难并缺乏学习兴趣。通过分析该课程的特点和当前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探讨该课程的教学改革。在教学过程中应建立数值求解思想、推行启发式和探究式教学、加强数值实验、适量引入现代教育技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和学生应用数学知识求解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结合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及课程特点,提出并实施了在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课程中渗透MATLAB教学的教学方法。多年的实践表明,该方法化解了传统教学方式中不易解决的难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极限思想、导数以及定积分概念教学中,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微积分中蕴涵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17.
目前,理工科学生的专业教育仍然是以课堂教学为主的,所以,培养理工科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不能忽视课堂教学,而应当与课堂教学密切相结合。由于标准化工作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技术基础工作,有良好的标准化意识是企业工程师必备的素质,是培养企业创新创业人才所必须具备的知识结构,因此,在高等院校理工科类专业教学过程中渗入标准化概念,有利于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拥有合理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适应于21世纪技术要求的高等工程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18.
目前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数学课教学存在着内容脱离专业、学生数学基础较差、教学效果不尽人意等问题,数学课改革势在必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数学课教学需提高数学教师的专业素养,改革教学内容,向专业渗透,在专业应用中进行教学,并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分层教学等方式,多方位进行课程改革.  相似文献   

19.
艺术类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及思想政治工作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艺术类大学生的思想特点与其他专业学生有其共性,也体现出鲜明的特色。道德观念基本正确,个人主义倾向明显;理想信念淡漠,看重专业水平;心理较为感性,容易冲动急躁;努力方向明确,有时易走极端;自我评价存在偏差,主观盲目性较大。要针对艺术类大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发挥综合性院校的优势,树立系统规划与整体推进的育人理念,形成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合力,利用艺术专业优势,开展多种形式有特色品牌的活动,寓教与乐,寓教于行。  相似文献   

20.
In many countries around the world, there has been an increasing emphasis on improving science education. Recent reform efforts in the USA call for teachers to integrate scientific and engineering practices into science teaching; for example, science teachers are asked to provide learning experiences for students that apply crosscutting concepts (e.g., patterns, scale) and increase understanding of disciplinary core ideas (e.g., physical science, earth science). Engineering practices and engineering design are essential elements of this new vision of science teaching and learning. This paper presents a research study that evaluates the effects of an engineering design-based science curriculum on student learning and attitudes. Three middle school life science teachers and 275 seventh grade students participated in the study. Content assessments and attitude surveys were administered before and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curriculum unit. Statewide mathematics test proficiency scores were included in the data analysis as well. Results provide evidence of the positive effects of implementing the engineering design-based science unit on student attitudes and learn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