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张东华 《成才之路》2013,(32):10-10
作文教学一直困扰着中学语文老师。如何提高课堂效率呢?教师要上好三节课——作文指导课、作文讲评课和作文训练课,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才能。  相似文献   

2.
在作文教学中常发现这样的情况:一宣布上作文课,学生便唏嘘不已,甚至叫苦不迭;一布置写作文,学生便茫然无措,无从下笔。原因何在?学生怕作文,对写作不感兴趣。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写作的兴趣进行培养。怎样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呢?本文就此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3.
常堰丽 《成才之路》2011,(2):93-I0022
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那么,在作文教学中,如何才能充分发挥学生在写作中的主体地位呢?笔者结合自己平时作文教学中的做法,有以下几点体会。一、课前设计激兴趣,学生写作思路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采取有效的策略去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以打开学生的写作思路。例如,在上作文课之前,要做好课前设计。在写以动物为主题的作文之前,  相似文献   

4.
陈海林 《现代语文》2007,(2):110-110
许多学生一提到写作文就抓耳挠腮,眉头紧锁。其实也难怪,如果作文成了一种沉重的负担,孩子对它不感兴趣,甚至害怕、讨厌它,又怎能写出精彩的文章出来呢?要让学生写出好的作文首先要培养他们对写作的兴趣。如何去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呢?  相似文献   

5.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一种内在的驱动力,是我们最好的老师。学生乐于表达时,就会想法设法调动自己现有的知识和写作技能努力作文。相反,学生就不能完全进入写作的兴奋状态,面对作文,产生畏难情绪,烦恼一篇又一篇的写作。那么,怎样才能消除学生对作文的畏难情绪呢?我认为学生的写作兴趣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朝一一夕就能养成的,而是需要教师指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培养而成的。  相似文献   

6.
作文是是语文教学中棘手的问题,一提写作文,不少学生就退避三舍,不知从何下手。如何使学生把写作包袱卸下来,让写作变得轻松愉悦呢?我以为,只有让学生知道“写什么”,才能指导他们“怎么写”。这符合小学生的作文心理规律和认知特点,只有通过感知丰富的表象,体验情感,从而积累丰富写作素材,才能写出好的文章。因而指导“写什么”在作文指导课中位居首位。  相似文献   

7.
三年级是小学作文教学的转折点,怎样降低写作难度,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呢?本文笔者就平时作文教学的实践,从阅读、模仿、活动实践、留心生活、赏识评价等方面论述了三年级作文写作训练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张立新 《成才之路》2010,(26):39-39
“写作文真难!”这是许多学生的烦恼。为什么学生对作文如此畏惧,以致难以完成一篇好的作文呢?这就涉及一个兴趣问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他自身就会产生写作的动力,就会有欲写不能罢的强烈愿望。因此,培养写作兴趣,对于提高作文水平有着很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才能提高写作兴趣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9.
课标在"表达与交流"的教学建议中明确指出:"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体验人性,关注社会热点,激发写作欲望。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避免为文造情。"这真是一语中的,指出了写作教学的根本途径:让学生感悟生活,学会作文。那么,在作文教学中怎样才能落实课标这一教学观念呢?本人在教学实践中作了以下几方面的尝试。一、积累是写作的源头没有积累的学生写起作文,就像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不是感慨"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就是倍觉填充之物平淡乏  相似文献   

10.
李敦明 《广西教育》2008,(32):38-38
作文教学是整个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更是一个难点。在传统教学中,作文教学的课型单调,一般都是“写”与“评”两条线周而复始,学生写作与教师批改讲评两大块机械循环。这导致学生提不起写作兴趣,甚至厌恶写作,以至于写作能力提高缓慢,把作文当作一门苦差事。因此,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下笔如有神”是教学任务中的当务之急,那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该扮演怎样的角色呢?笔者有以下五点感受:  相似文献   

11.
三年级小学生刚开始接触作文,缺乏作文实践,谈不上经验,有的对写作文既好奇又害怕。怎样才能让学生一拿到作文题目就像看到奶油蛋糕,闻其香味就想亲口品尝——亲手动笔写.轻松踏上作文路呢?我尝试用“分步教学+适时点拨”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热情.让学生体验作文过程的乐趣,效果不错。  相似文献   

12.
三四年级是习作的起步阶段,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是这个学段的首要任务。在这一作文起步阶段,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如何发挥主导者和组织者的作用,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以实现《课标》中所强调的让小学生“易于动笔”、“乐于书面表达”和对作文“有兴趣”的目的呢?  相似文献   

13.
小学生作文该写什么?课标明确指出:“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现实问题是,即使有些学生绞尽脑汁写出了文章,大多也显得贫乏粗涩。究其原因,实际上是学生作文时缺乏素材。那么,小学生应该写什么呢?教师该如何指导呢?课标给出了很好的答案:“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相似文献   

14.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有这样一种现象,学生往往视作文为畏途,怕作文、恨作文、不爱写、不会写。提到作文,许多学生唉声叹气。作文难,难在哪里呢?难在无话可说、无事可写、无情可抒。那么如何提高农村小学生的写作水平,消除对写作的恐惧心理,使他们愿意写作、乐于写作呢?  相似文献   

15.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脑子里没有大量的词汇和写作素材.作文就难以下笔。如何指导学生积累写作材料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自己的做法。  相似文献   

16.
任志慧 《文教资料》2014,(14):51-53
三年级是作文的起步阶段,学生刚刚迈入写作的门槛,而作文的要求又比低年级的写话高出一个层次,很多学生便对作文产生畏惧心理,感觉无从下手。那么,怎么才能帮助学生消除这种畏惧感,让他们轻松地写作呢?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是关键。  相似文献   

17.
在作文教学或者学生写作的过程中,需要师生共同的参与,共同的努力,才能完成一篇优质的作品。但在参与性作文教学中,教师与学生是按照一个什么过程来完成作文教学或者作文写作的呢?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探讨参与性作文教学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最近听了不少老师的写作指导课,引发了我的反思:我们的写作指导课怎样才能有效呢?教给学生一些概念性的写作指导知识,学生就能够运用概念性知识写作了吗?  相似文献   

19.
赵洁 《河北教育》2007,(12):34-35
在学习中,小学生最不愿意上的课莫过于作文课,最不愿意做的事莫过于写作文了。要想改变学生怕作文的不良情绪,指导他们寻找作文素材就显得举足轻重。作文素材在哪儿呢?怎样指导学生积累素材呢?  相似文献   

20.
毛新普 《学周刊C版》2010,(5):103-103
谈起作文教学,许多语文教师都感到头疼。作文指导课上,老师讲的是唾沫纷飞、口干舌燥;写作时学生却是唉声叹气、抓耳挠腮。学生绞尽脑汁写出的作文更是内容空泛,语句不通。那么,到底有没有一种化难为易、收效明显的作文指导之路呢?答案是肯定的。如果教师在作文教学时既动口又动手,经常向学生展示自己的“下水文”,一定会大大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进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