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93年8月28日,《人民日报》在五版读者来信专栏“观察台”下,发表了我采写的一篇读者来信《对口支援三峡工程移民项目意向性协议多,付诸实施的少》。在此之前,这条新闻已先后被《湖北日报》、新华社《经济参考报》、《中国青年报》、《经济  相似文献   

2.
叫我“文摘专家”不敢当今年2月1日《南京日报》刊出题为《“文摘专家”徐有张》的文章。开头写道:“虽没人给荐稿者排座次,可凭他的成绩,称‘文摘专家’也不为过。”“文摘专家”这个头衔套在我头上,是不相称的。至于成绩是在爱人、孩子业余时间的共同努力下所取得的。去年一年发出荐稿信封12000个多封(1个信封里有时装有几篇荐稿),其中有886篇文摘稿被中央和各省、市、自治区以及地、市级200多家报刊电台采用。全年共获得《北京晚报》优秀社会新闻文摘优秀奖等28种奖  相似文献   

3.
什么是新闻写作原则?——答《一条违反新闻写作原则的新闻稿》一文的作者陈封杜继昌陈封同志在1996年《新闻战线》8月号《读者论坛》专栏中,就《我国水利经济正在兴起》这篇对外稿中没有写明消息来源,写了题为《一条违反新闻写作原则的新闻稿》一文,说它“违反了...  相似文献   

4.
我这个人很笨,虽是新闻圈中人,却很难得在采访第一线冲冲杀杀。对于别人的报道,也自感不了解他们的艰辛与困难,从不敢去品头论足。可是,看了范敬宜同志近期在经济日报上连续发表的五篇短新闻,却无论如何也抑制不了“评头论足”的强烈愿望,是这五篇短新闻震动了我,抑或是自己的旧观念受到了冲击,连我自己也闹不清楚。先说说范敬宜同志这五篇短新闻吧。它们是:《中国日报出了个好点子》(5月23日)、《“老外”开始怕“老乡”》(5月28日)、《二纺机B股上市在即》(5月29日)、《再给后代5000年》(6月1日)、《金发碧眼学苏绣》(6月16日)。五篇短新闻,均刊登于经济日报一版,而且都加上了花边框。许多有经验的记者这样认为:短新闻,最根本的特点就是要短,短到行文中没有多余的文字。但新闻要素又不能缺,该交待的要交待,该说明的要说明。要短到在一篇三五百字的新闻作品中,包含有丰富的  相似文献   

5.
中国记协主办的第三届全国现场短新闻评奖最近揭晓。这届是评选1991年7月1日到1992年6月30日刊播的“现场短新闻”作品。报纸、通讯社共有100篇作品获奖,其中一等奖10篇,二等奖30篇,三等奖60篇。解放军报的参评作品《战士永远是和平的使者》,在报纸、通讯社组评比中是唯一获得全票通过的一等奖作品,现将这篇作品以及对它的点评文章一并刊载,供读者参阅。  相似文献   

6.
中国记协主办的第三届全国现场短新闻评奖最近揭晓。这届是评选1991年7月1日到1992年6月30日刊播的“现场短新闻”作品。报纸、通讯社共有100篇作品获奖,其中一等奖10篇,二等奖30篇,三等奖60篇。解放军报的参评作品《战士永远是和平的使者》,在报纸、通讯社组评比中是唯一获得全票通过的一等奖作品,现将这篇作品以及对它的点评文章一并刊载,供读者参阅。  相似文献   

7.
6月16日《新闻出版报》第二版全文刊登了全国记协主办的“现场短新闻”评选活动获得一等奖的五篇作品。这五篇现场短新闻是:《人民日报》记者孙毅采写的邓小平同志会见最后一批外宾侧记:《难忘的时刻》;新华社记者邹爱国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罗观星合写的《总书记的问候》;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省长解决农民卖蘑菇难》;新华社记者胡泰然采写的《美军入侵一周后的  相似文献   

8.
《后溹泸村双向承包》在河北日报头版配言论发表后,中国青年报、农民日报、经济参考报相继登载,由经济参考报推荐,获得了首都21家新闻单位首届现场短新闻二等奖。地方记者在首都新闻单位评奖中获奖,这是我始料未及的。1989年11月底,我听说南宫市后溹泸村把土地承包只要求农民尽义务的单项合同,改为既有农民尽义务,又有干部搞服务的双向合同,感到很新鲜,就去采写了这条新闻。没想到这条新闻受到“现场短新闻”评选办公室主任阮观荣同志的厚  相似文献   

9.
黄顺铭 《新闻实践》2006,(12):62-62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董天策教授的论文集《新闻传播学论稿》(以下简称《论稿》),共收录了40多篇论文,大致分为四组,即“新闻传播理论”、“传媒产业运作”、“新闻传播策划”以及“媒介批评与新闻教育”。《论稿》具有独特的学术价值,颇值一读。  相似文献   

10.
报纸上常常出现一些不符合传统定义的新闻,它不一定是根据最新发生的、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而写出的客观报道,但它却以新闻的面目展现在读者面前,达到了宣传效果。这类“新闻”也许可以称为“授意式”报道吧。美国政府似乎比较善于利用新闻记者向国内外发出乔装成新闻而含有政治目的的宣传材料,试探国内或国际的反应。今年2月26日《国际先驱论坛报》刊登了一篇《美国期望减少对联合国的捐款》短稿,就属于这一类,而且写得比较巧妙。这篇短新闻是纽约时报通讯社记者保罗·利维斯写的。  相似文献   

11.
时效,新闻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业内人士耳熟能详,众多媒体视若生命。解放军报《绿色快报短新闻竞赛》专栏自今年1月1日开办以来,以其突出的时效性和鲜活的可读性,成为军报新闻的“快枪手”,在较短的时间内赢得了广大读者的青睐。第二季度该专栏共刊稿45篇,经评委会投票评选,评出一等奖1篇,二等奖2篇,三等奖3篇(获奖篇目附后)。翻阅获奖作品,再次印证了新闻时效的魅力所在。“新闻是易碎品”,但同时新闻也能将“瞬间”定格成“永恒”,要想在突发事件面前做到定格“瞬间”,必须要以最快的速度采集和编发新闻,因为只有“第一时间”内的首发信息…  相似文献   

12.
我每年都有200多篇新闻稿件分别被全国、省、市级新闻单位采用。去年五月间,我写的《第一毛纺厂科技人员技术承包获得万元收入》一稿,分别刊登在《浙江经济报》、《劳动时报》一版头条上,《中国纺织报》也在头版显要位置刊登了该稿。我的体会是:增强新闻敏感,善于发现“热点”。当今,改革是大势所趋,特别在企业由计划经济转  相似文献   

13.
2009年4月30日,《前进报》在二版“兵的故事”专栏刊发故事《今天,不许喊“报告”!》,受到读者好评。这篇稿子通过新兵赵文威讲述自己在下连前的一次训练中,班长不允许喊“报告”的故事,挖掘出了故事背后的教育意义,被《解放军报》“军媒视界”专版转发。此稿较好地实现了故事性和教育性的统一,对于如何在故事中体现新闻价值,创新新闻写作方式作了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14.
从8月12日起的整整一个月内,《人民日报》在头版显著位置开辟专栏,每天发表一篇“现场短新闻”,很受读者欢迎。这是《人民日报》进行新闻改革、版面改革的一次成功尝试。在这方面,《人民日报》为各地报纸带了个好头。纵览《人民日报》发表的几十篇现场短新闻,笔者觉得,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学习、借鉴。  相似文献   

15.
《他们是工厂的主人》这篇短新闻是一九八二年八月五日“江苏快讯”的播出稿,在一九八二年全国好新闻评选中获奖(广播电视部分)。该文无论从新闻题材的选择,还是到表现手法的运用,都堪称新闻佳品。记者以敏锐的触角,从通棉一厂纺织女  相似文献   

16.
解放军报让短新闻在一版唱主角翻开8月份的解放军报,发现一版的新闻短了,信息量大了,版面也活了。8月份一版刊稿438篇(平均每天刊稿14篇以上)。其中消,自303篇,通讯35篇,消息约占刊稿总数的70%。如8月9日一版除刊登1篇短通讯、1篇短评论和3张...  相似文献   

17.
2007年6月2日,《解放军报》在二版头条位置刊发了一篇消息《基层中队“饭前说事”画上句号》。这篇从基层常见的事情中挖掘的新闻一经见报,便引来不少好评,还被评为军报当日好稿,由此可见,司空见惯的事情当中未必没有新闻,这篇稿件告诉我们,对“司空见惯”的事情不要“熟视无睹”,因为有些“一碰就响”的好新闻就蕴藏在其中.  相似文献   

18.
1993年8月28日,《人民日报》在《读者来信》版的《观察台》专栏,发表了我采写的一篇读者来信《对口支援三峡工程移民项目意向性协议多付诸实施的少》。在此之前,这条新闻已先后被《湖北日报》、新华社《经济参考报》、《中国青年报》、《经济信息报》等8家报纸采用或转载。《长江开发报》在头版头条位置发表这条新闻的时候,还配发了编者按。一石激起千层浪。北京、上海、武汉等地有的来信,有的打来电话,引起了一些人特别是主管经济协作同志的高度重视。他们认为,这篇新闻,对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开展对三峡库区移民工作对口支援的通知》后…  相似文献   

19.
我从1957年下半年开始写稿,到1994年底已37个春秋了。37年来,我在《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经济参考报》、《工人日报》、《农民日报》以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等全国158家新闻单位刊稿5600余篇。连续13年被农八师、石河子市党委宣传部评为优秀通讯员,连续12年被兵团党委宣传部评为优秀通讯员,还被十多家新闻单位评为优秀通讯员。  相似文献   

20.
“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当天,收到两本今年3月号的刊物,一本是中国人民警官大学主办的《现代世界警察》,一本是中国妇女杂志社主办的《世界妇女博览》。两本杂志不约而同地发表了一篇同一内容的重头稿,题目均上了封面。前者为《未成年父母的境遇》(小韦编译),后者为《探寻“少女妈妈”的真实世界》(海歌编译)。出于从事了多年国际新闻编辑和新闻翻译工作的敏感和习惯,我把两篇译文对照起来粗粗读了一遍。谁知不读不知道,一读吓一跳,二者之间竟有不少截然相左的文字,令人无所适从。好在手头恰恰有一份两位译者所依据的英文母本“Th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