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汉语有其独特的语言风貌:没有形态的变化,词序是十分重要的语法手段,词性变化十分灵活,语法关系较为松散,语义对语境依赖性较大等;这些属性不仅满足了诗歌创作形式上的需要,而且在古典诗歌作品中几乎是天然地创造出了“象外之象”、“景外之景”、“言外之意”、“韵外之致”、“味外之旨”,而这些恰恰都是意境的必有之义。意境的形成与汉语有着某种天然的联系,  相似文献   

2.
从四方面来探讨诗歌的“韵外之致”、“味外之旨”:1.诗歌具有“象味”;2.诗歌具有情味;3.诗歌具有含蓄蕴藉之美;4.诗歌具有理味。而真正的“韵外之致”、“味外之旨”应是这四者的水乳交融。  相似文献   

3.
从四方面来探讨诗歌的“韵外之致”、“味外之旨” :1.诗歌具有“象味” ;2 .诗歌具有情味 ;3.诗歌具有含蓄蕴藉之美 ;4 .诗歌具有理味。而真正的“韵外之致”、“味外之旨”应是这四者的水乳交融  相似文献   

4.
论司空图"韵味"说的接受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阐述了司空图“韵味”说接受思想的产生和本体论内涵;揭示“象外之象”“、韵外之致”“、味外之旨”的获得必须依靠接受者的审美体验、审美创造,以及它们在接受中的实现过程;强调司空图“韵味”说对后世古典诗歌接受思想具有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方生俊 《学语文》2008,(2):29-29
诗歌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特性,决定了再高明的翻译也很难恰当地表达原作者的金声玉韵、兰心惠质。这是因为诗歌有“羚羊挂角、无迹可求”、“透彻灵珑、不可凑泊”的妙处。它具有言外之意、味外之味和韵外之致的艺术境界,是作者在特定情境下触发灵感的产物,有一般人难以达到的意境,如“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僧敲月下门”的“敲”字,“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  相似文献   

6.
诗家语言追求“韵味”的审美传统是与佛家语言观的影响分不开的。作为中国化特有的现象.诗家语言向佛家语言的渗透,使中国佛教尤其是禅宗语言具有较强的审美意味,并形成了独特的表达方式,主要表现在诗偈与公案两个方面。而佛家“不在字、不离字”的语言观渗向诗歌,则奠定了古代中国诗歌语言追求“言外之意”、“味外之旨”、“韵外之致”的审美传统。“韵味”等传统诗学理论可谓诗禅表达方式的共通点在理论上的凝结。代表着传统诗歌的语言美学理论。  相似文献   

7.
诗歌是“酿而为酒”,在咸酸之外,有着醇美之味,从而言有尽而意无穷。这种味,唐代司空图称之为“韵外之致”“味外之旨”(《与李生论诗书》),也就是后人所说的“味外之味”。  相似文献   

8.
“韵”最早见于东汉末年,指琴声的馀音,并将原属音乐领域的“韵”范畴引入诗歌领域,即声韵之于诗歌创作和诗歌审美的重要意义.魏晋品藻人物的“韵”范畴或谓风度、或谓性情,义虽歧出,然皆指抽象精神.此时“韵”范畴还被迁延到评价书画美以及超越音韵学层面的诗文美.初盛唐偶有论“韵”,但大都指人之风韵;直至中晚唐诞生了新的审美趣味,其诗学内涵才被挖掘出来.经皎然和司空图诠释,“韵”呈现出“趣味澄复”的特点,于含蓄闲淡中求言外所寓的深层之意.司空图将“韵外之致”与“味外之旨”并举,开启“韵味说”先河.  相似文献   

9.
唐代司空图在《诗品》中提出了诗要有“味外之旨”、“韵外之致”、“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好象惝倪迷离。不大好懂。他还提出“离形得似”,“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等,更好象玄妙神秘,不易理解。其实,这些都是很有美学价值,很值得研究的美学思想。 这些诗论的核心,我认为是说写诗不能浅露平直,就事论事,诗意不能停留于字面上所写出来的的景象、韵味,或是停留于照录出生活事物的“形”,而应该通过字面上所写的景象和韵味,传达出象外之象,景外之景,韵外之致,味外之旨。表面上没有毫发不差地照录生活事物的形貌,似乎离开了事物的“形”,却能真切地传物之“神”。国画用朱笔画竹,用勾勒法、没骨法画牡丹,  相似文献   

10.
意境"空白"是艺术中"美"的本质的一种体现,它有着丰厚的理论渊源.所谓"空白",就是言外之意、象外之象、韵外之致,给读者再创造和想象的审美空间.高尔斯华绥<黑花>中内容描写和新颖的写作方式均与"空白"意境相切合.  相似文献   

11.
意境"空白"是艺术中"美"的本质的一种体现,它有着丰厚的理论渊源。所谓"空白",就是言外之意、象外之象、韵外之致,给读者再创造和想象的审美空间。高尔斯华绥《黑花》中内容描写和新颖的写作方式均与"空白"意境相切合。  相似文献   

12.
意境"空白"是艺术中"美"的本质的一种体现,它有着丰厚的理论渊源。所谓"空白",就是言外之意、象外之象、韵外之致,给读者再创造和想象的审美空间。高尔斯华绥《黑花》中内容描写和新颖的写作方式均与"空白"意境相切合。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古代诗味论漫长的发展历程中,晚唐司空图提出的“味外之旨”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司空图强调诗歌深刻悠远的“韵外之致”,将诗歌艺术美的标准引向了诗歌深刻的意蕴层面,是对钟嵘“滋味说”的发展和超越。同时,司空图从“离形得似”、“不着一字”的角度分析诗歌“味外之旨”产生的途径,既丰富了诗味论的内涵,对诗歌的创作和鉴赏也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在诗歌翻译批评中,司空图诗学思想即三维说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诗评原则。本文从司空图感性学三维出发,对《虞美人》3个英文译本的音像美、视像美和含蓄关进行了比较研究。好的诗歌译本应从听觉、视觉和味觉3个维度尽量保留和再现原诗的意境美,实现原诗的“韵外之致”、“景外之景”和“味外之旨”。  相似文献   

15.
学作品中,意境是作家通过艺术形象的真实描绘,将主观情思与客观景物相交融,激起人们的艺术联想,从而产生一种耐人寻味的又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用唐代司空图的话说,就是“象外之象”、“景外之景”、“韵外之致”、“味外之旨”。  相似文献   

16.
李彦栋 《文教资料》2009,(22):15-16
司空图是晚唐时期著名的诗歌理论家.他在审美上追求一种冲淡的境界,同时又追求"韵外之致"、"味外之旨"."淡而有味"是其美学思想,他开创了空灵这一意境,实现了中国美学史上的重大转折.  相似文献   

17.
我国古代诗歌很讲究“余味”。什么是“余味”呢?司空图在《与李生论诗书》中对此有很详尽的论述,意有余味,就是要求一首诗不仅仅具有诗题字面以内的诗味,还要有“咸酸之外”的醇美诗味,要有“韵外之致”、“味外之旨”。这种理论已不只是主张诗歌本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典诗学意象论中的超象之思的源头应追溯到老庄,经过魏晋南北朝的哲学家和诗学家的本体论思辨,为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唐代以后,对诗学超象的探究可谓渐入佳境。司空图的“四外说”:“味外之旨、韵外之致、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的提出,表现了一个诗学家超象之思的睿智和逼近诗学真理的诗思,对中国古典诗学意象论趋向成熟,具有不可低估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小语教材中传统的古诗教材,“原汁原味”。教学中,如何充分展示古诗的丰富内涵,引领学生感悟古诗的“韵外之致”,就成了教师的重任,这也为教师的创造性教学提供了广阔天地。 我在讲解古诗《春雨》时,就努力组织好课外学习活动,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感悟《春雨》的“韵外之致”。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典诗歌一向以含蓄蕴藉为美,诗人往往寄情于物、托物言情,创造出情景交融、物我合一的诗歌境界。当客观外物打上了诗人主观思想情感的烙印后,就不再是客观存在的无意识的事物,而是投射了诗人思想情感的意象。意象是“意”和“象”的融合,“意”是诗人的思想情感,“象”是客观物象,意象是渗透了诗人思想情感的客观物象。中国古典诗歌独特的含蓄蕴藉之美和意象创造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朱光潜先生认为:“美不仅在物,亦不仅在心,它在心与物的关系上面……它是心借物的形象来表现情趣。世间并没有天生自在、俯拾即是的美,凡是美都要经过心灵的创造。”意象是诗歌的灵魂,在古典诗歌教学中,把握了诗歌的意象也就把握了诗歌的灵魂。但是意象不等同于客观外物,在古典诗歌中,最普通的小草、古树、大雁、杜鹃都有着“言外之意”、“象外之象”、“韵外之致”.如何才能由“象”得“意”,品味到诗歌意象之美呢?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开启想象之门,找到“物”与“心”,“象”与“意”的关系,在想象的世界里画出诗歌意象,构筑出诗歌所描写的艺术境界,这样才能真正品味到诗歌意象之美。在由“象”到“意”的过程中,有三个方面值得我们注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