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运用多媒体,激发学生兴趣,创设学习情景导入新课,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把知识的学习融入新颖别致的娱乐形式中,使枯燥的学习变得轻松愉快。如在教《分数大小的比较》一课时,采用故事导入,生动形象的画面,伴以美妙的音乐,很快让学生进入教学过程。“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一天,天气特别炎热,师徒四人口渴难忍,让八戒去找西瓜解渴。不大一会,八戒抱着一个大西瓜回来了。孙悟空说:‘把西瓜平均分成四份,每人一份。’八戒听了不高兴了,叫喊:‘西瓜是我找…  相似文献   

2.
李武 《广西教育》2008,(19):75-75
运用电教媒体导入新课,可有效地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使学生的学习状态由被动变为主动,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到知识。如在教学“分数大小的比较”一课时,采用故事导入,生动形象的画面,伴以美妙的音乐,很快让学生进入教学过程:“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一天,天气特别炎热,师徒四人口渴难忍,就让八戒去找西瓜解渴。不大一会,八戒抱着一个大西瓜回来了。孙悟空说:‘把西瓜平均分成四份,每人一份。’八戒听了不高兴,喊道:‘西瓜是我找来的,不给我六分之一,也得给我五分之一。  相似文献   

3.
“分数的基本性质”的教学, 教师结合内容编了一个生动有趣 的“猴王分饼”的故事:猴山上小猴子最喜欢吃猴王做的饼。有一天,猴王做了三块大小一样的饼分给小猴们吃,它先把第一块饼平均切成四块,分给猴1一块,猴2见到说:“太少了,我要两块”。猴王就把第二块饼平均切成八块,分给猴2两块。猴3更贪,它抢着说:“我要三块,我要三块”。于是,猴王又把第三块饼平均切成十二块,分给猴3  相似文献   

4.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创设良好的课堂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点燃学生求知欲望的火花;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去学习知识. 一、应用课堂导入的方法 1.情境导入,引发兴趣 小学生好奇心强,动听的故事、美丽的图画等,都能很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因此,创设情境是课堂导入的重要方法之一.例如,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一课时,教师采用"孙悟空分桃"的故事导入:"孙悟空在花果山准备给小猴子分桃,悟空对其中一只小猴子说:‘我有6个桃子,平均分给3只小猴,可以吗?’小猴子摆摆手说:‘不好,分得太少了.’悟空又说:‘不然,我拿出18个桃子,平均分给9只小猴,这样总可以了吧?’小猴子听了手舞足蹈,大声说好.这时,悟空在一旁也哈哈大笑了起来.你们说,谁更聪明呢?"在这一故事情境的引领下,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又能自然地引入分数特征的教学.  相似文献   

5.
优化新课导入 激发学习兴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故事导入,引人入胜教师的教学技巧在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并且保持他们的注意力。故事以引人入胜的情节磁石般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数学教学如果能用故事导入新课,将会使枯燥乏味的数学知识变得其乐无穷,学习氛围也更加轻松、愉快。如《分数大小比较》一课,教师用学生喜欢的《西游记》的故事导入: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途中又累又渴。唐僧说“:悟空,把包里的西瓜拿来解解渴吧!”悟空高兴地把西瓜拿来,只见师傅“咔、咔”两刀,把西瓜平均分成了四块,八戒首先抢走了一块。请同学们说一说,八戒吃了这块西瓜的几分之几?(生:1/4)这时,悟空不…  相似文献   

6.
1.做一个和蔼可亲的教师"亲其师而信其道"。没有情感的教育不可能是成功的教育。每接一个班,我经常与全体学生谈心,课间尽量抽时间和学生一起玩,让学生感到教师和蔼可亲,就像自己的亲人。当然,作为教师还要用爱心去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因爱老师而爱课堂进而爱数学课。所以,我注意把幽默带入课堂,把故事带入课堂。比如,在二年级教学"平均分"时,我讲了孙悟空摘桃子、分桃子的故事,由分得不平均,到分得每人一样多,从而让学生认识了什么是平均分。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课堂就是教师教学的阵地.课堂上,教师就是法官,主持着整个课堂.传统的教学方式就是满堂灌,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忽略了自身感受.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如果学生不去学习,教师讲得再好也没用.如何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成了教师普遍所关注的焦点.在这里我大声呼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下面我结合十几年来的教学经验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8.
由于小学生的自制能力比较差,非常容易在课堂上走神,降低学习效率,因此小学教师应该在课堂上积极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所谓的课堂导入就是指小学英语教师在课堂上课之初采取的方法或者策略把学生吸引到教学中去,课堂导入的主要作用就是引导学生,顺利地将学生导入到下一课程的学习中去。它是课堂的桥梁与地基,如果桥梁搭建得好,很容易将学生的思维引入正轨,反之就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浓厚的探索兴趣。下面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谈谈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导入方法。  相似文献   

9.
一、创设情境,鼓励猜想1.故事引入。教师讲“猴王分饼”的故事。犤猴山上的小猴最喜欢吃猴王做的饼。有一天,猴王做了三块大小一样的饼分给小猴吃,它先把第一块饼平均切成两块,分给小猴甲一块。小猴乙见到说:“太少了,我要两块”。猴王就把第二块饼平均切成四块,分给小猴乙两块  相似文献   

10.
课堂导入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好的课堂导入犹如一把开启智慧的钥匙,让整堂课都焕发不一样的色彩。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不断充电,创新课堂导入方法,从而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热情,提高其学习效率。梳理了多年的小学数学教学经验,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了不同的导入方法,旨在为各位教师提供一些课堂导入的建议,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会应用数学原理处理一些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1.
课堂导入是指教师在进入新课题时,运用有效的方法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兴趣和学习动机,明确学习目的并建立知识间联系的教学行为方式。好的课堂导入能把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起来,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饶有兴趣地投入到新的学习情境中去。这是学生提高学习效率的前提,也是真正实现高效教学的前提。  相似文献   

12.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教学中,课堂导入是整个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倘若教师能够利用形式丰富、内容有趣的方式进行课堂导入,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样不仅能够促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提高,同时学生对即将要学习的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也能有效促进学习效果和学习效率的提升。因此,教师在教学工作中,需要提高对课堂导入的重视,结合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特点,精心设计课堂导入,为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做到快乐学习、快乐成长。本文就从小学语文的角度分析了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导入设计,希望能为有关教师提供一定的指导。  相似文献   

13.
王艳平 《中国教师》2013,(Z1):266-267
教学导入在教师的教学中发挥着积极作用,基于初中学生的特点,教师导入设计的好,会激发学生学生的浓厚兴趣,提高学习动机,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所以,教师可以把教学导入作为一门艺术,为了实施好这门艺术,教师可以尝试运用一下方法进行课堂导入设置:一、"丢包袱"导入法这种"丢包袱"导入法在教师教学中会经常用到。对新课进行导入设计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  相似文献   

14.
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与否是一堂课能否成功的重要环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可以这样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一、选好“前奏”吸引注意 好的教学“前奏”,会在极短的时间内,给学生产生良好的第一印象,巧妙地把学生分散的注意力吸引过来,迅速到位。如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教师播放《祝你生日快乐》乐曲,并笑容可掬地说:今天是小明的生日,他请我们吃蛋糕(示出硬纸做的圆形蛋糕)我们用整数1表示一块蛋糕。现在我们来分蛋糕,同学们想一想怎样分?使大家都分到一份同样大的蛋糕。 生:平均分。 师接着说,对,只有平均分,大家才能吃到一份同样大的蛋糕。这样的前奏开讲易于学生接受,把“平均分”烙印在学生的头脑里,激起了学生学习新知的兴趣。 二、创设情境激发注意 学生的积极思维往往是从疑开始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町根据教学内容创设一定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的求知欲望,唤起他们的注意力。例如,在教学《分数大小的比较》时,通过复习转入新课后,教师用幻灯出示孙悟空师徒分西瓜的故事:唐僧师徒去西天取经。一天天气炎热,孙悟空叫猪八戒去找西瓜来解渴。八戒抱着大西瓜回来了,悟空说:为了公平起见,每人吃1/4吧。八戒一听瞪大了眼睛,不高兴地说:西瓜是我找来的,我要吃1/6,最少也要1/5。悟空听了哈哈大笑,沙  相似文献   

15.
课堂是学生发现自我,表现自我,发展自我的舞台,学生是课堂真正的主人。我们应该把课堂还给学生,把乐趣还给学生,把权利还给学生。这就要求自然教师要尽可能地启发学生自行探求和应用知识,精心设计教学过程,真正使自然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笔者在实际教学中做了以下一些尝试: 1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创设情景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源泉,教师  相似文献   

16.
教学"留白"是指教师在课堂中不直接把一些学习内容通过讲述、讨论、交流等方式直白告知学生,而是通过言语激发、质疑问难、布置练习等方式留下"空白",引发学生更广阔的思考与探究,更好地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一种教学策略。一、导入时"留白",未成曲调先有情贴切而精炼的导入犹如一块磁石,能紧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例如:在教学《干  相似文献   

17.
黄河 《成才之路》2013,(12):87-87
课堂的导入是引导学生有效思考的前奏。教师在教学中要通过课堂导入创设启发学生的环境,使接受性学习和学生探索性学习有机地融合,帮助学生去发现知识的连续性和关联性,并使知识点相互贯通,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8.
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就是如何导入新课.作为一名教师,如果在课堂上能够积极导入,把学生的注意力紧紧地吸引到新课上,就能顺利地将学生导入到下一课程的学习中去。英语学科导入应该遵循一些原则,常见的导入方法有:话题导入、歌曲导入、实物导入、图片导入等方法。如果导入方法适当,就能很好地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9.
一、注重新课导入,激发学习兴趣一节课的成功与否,其新课的导入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因为刚刚上课,学生的思维未进入学习状态,也没有进入学习角色。作为教者,如果巧设导语,用生动的语言、引人入胜的小故事或者其它有趣形式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凝聚学生的注意力富有情趣地把学生引入最佳学习状态,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教学《分数基本性质》时,先给学生放一段录像:猴山上,美猴王给三个小猴分西瓜。美猴王说:“我这有三块西瓜,你们要哪块?第一块是把西瓜平均分成2份,它占其中的一份。”其中一只小猴说:“我要这一块。”…  相似文献   

20.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要求教师将新观念、新理念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去,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也不例外。思品课上,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爱学、会学,把学习当成一种乐趣。那么,如何使思品课教学充满兴趣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精心导课,唤起兴趣每教一节课,教师都要精心设计导入环节,以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要有不同的导入法:如直接导入、经验导入、旧知识导入、实验导入、设疑导入、事例导入、悬念导入。如在教学《我爱我家》这一课时,从介绍某同学一家人的照片说起,让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