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外新闻媒体激战八运会郭礼华邬鸣飞熊熊燃烧了12个昼夜的“八运”圣火,已于1997年10月24日晚在雄伟壮观的上海体育场缓缓熄灭,这举国瞩目的第八届全运会是本世纪我国最大也是最后一次全国性综合运动会,被喻为“世纪之交的高标准、高水平、高度文明的盛会”...  相似文献   

2.
《从身边事看50年》是军报为迎接共和国50年推出的专栏之一,自去年8月25日在军报头版登出第一篇文章开始,就以它独特清秀的面目吸引了受众的目光。专栏由军报两位记者主持,从采访地发回报道,每篇文章不过千字。入题小,内涵深,标题生动,行文活泼,不仅是一道寓教于乐的精神佳肴,也为军报的新闻改革走了三步稳当当、落子有声的三步棋。第一步棋:改进非事件性新闻报道的一次成功实践。军报一直致力于改进非事件性新闻报道。在迎国庆报道中,报道面广点多,要报道军队的最新成果,要报道各部队迎国庆的最新动态,但更要浓妆重抹的是现…  相似文献   

3.
对全国八运会的报道,中央台体育频道是很费了一番脑筋的,这从报道的设计安排上可以看得出来。白天,比赛烽烟四起,紧张激烈,所以安排的是《八运赛场》,基本上是精彩比赛的现场直播;入夜,各赛场偃旗息鼓,渐次收兵,这时给观众来了个《综合报道》,发布各路战况,列出当天的奖牌数和排名榜,同时开辟“专题”,推出访谈节目、人物速写及各报重要评述。应该说,这样的安排是比较周详、完整的,既全面报道了主要赛事,又把触角延伸到赛场之外,冠军风采、教练风范、记者甘苦等尽收镜头中。专题访谈《浦江夜话》,更把观众与体育、体育与…  相似文献   

4.
在首期《军事记者》出版前夕,记者走访了原人民日报社社长、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邵华泽。邵主席曾在解放军报工作过21年,是军报的老领导,离开军报后,仍对军报的宣传和我们的军事新闻业务刊物十分关心。这次走访,记者当面聆听了他围绕办好《军事记者》和搞好军事新闻宣传问题,所谈的许多值得重视的意见。  问:请问,您对《新闻与成才》改名为《军事记者》有什么看法?  答:《新闻与成才》改为《军事记者》,是件很好的事。《新闻与成才》从1985年由《解放军报通讯》改名至今,已有16年的历史,当时,我还在解放军报工作,…  相似文献   

5.
本刊讯报道:因参加军报新闻函授而受益的新疆军区某联勤分部,在引导官兵学好用好《军事记者》杂志的同时,大力鼓励官兵积极征订2002年《军事记者》杂志,目前,已有上百名官兵自费订了新年度的《军事记者》。2002年报刊征订工作开始后,该分部将《军事记者》的征订工作列入了首位,许多爱好写作的官兵也自发到邮局办理了订阅手续。采访时,一位刚办理完订阅手续的战士兴奋地告诉笔者:“《军事记者》作为军报函授中心的教材,又是全军唯一的新闻刊物,对我们初学写作者有很强的指导性和针对性。”某分部百余名官兵自费订阅《军事…  相似文献   

6.
本期导读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新年的《军事记者》杂志怎样办才能更受读者欢迎?本刊特约顾问陆小华、尹韵公赵兴德、陈志铭、邱继臣和陈德春在“新年寄语”中谈了很中肯的意见和建议,这就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解放军报关于十六大的宣传报道可谓色彩缤纷,深入人心。本期刊登的军报迎接十六大宣传报道回顾之二《突出宣传主线形成报道合力》和军报十六大期间宣传报道回眸《浓墨重彩庆盛会有声有色著华章》,以及《充分发挥新闻图片在十六大宣传中的独特作用》,对此作了详尽的介绍。☆学习、宣传、贯彻十六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第一…  相似文献   

7.
燃烧了17天的索契冬奥会圣火已经熄灭,但其留给人们的美好记·亿难以忘怀作为参加此次冬奥会报道的军报记者,为搞好相关报道,也像那些运动员一样拼尽全力.在感动中有了一份收获:只有充分做好采访前的准备工作,精心选好报道角度,努力创新表现手法,才能搞好重大赛事报道  相似文献   

8.
《新闻与成才》为我们提供了新闻业务学习的教材,说老实话,军报的《新闻与成才》及新闻函授办到我们心坎上了,我们去年开始征订,现在做到每位编辑一份。作为唯—一家中央级军事新闻业务杂志,我们感到在有些方面亟待加强。我们军区一级报纸,同志们喜欢看什么,需要报道什么,这个新闻导向的提示,主要是着军报和《新闻与成才》n因此《新闻与成才》有必要增加一些栏目,介绍有关新闻报道经验和体会,介绍记者采访的经历,特别是重大事件的采写体会。增加《记者回忆录》栏目,刊登我们熟悉的名记者的文章,要减少某某领导重视新闻报道,…  相似文献   

9.
和《军事记者》的“一见钟情”是在10年前,那时我还是个肩扛一道杠的新兵。一次偶然的机会从班长那里看到了当时的《新闻与成才》,从此爱上了她。当兵的第二年就参加了军报的第七届新闻函授班。走进陆军学院成为一名学员后,仍用有限的津贴订阅《新闻与成才》。多少个夜晚,我翻开心爱的杂志,在字里行间追寻着自己的军事记者梦。真正走上兼职的新闻干事这个岗位是在两年前,从看新闻到写新闻的跨度太大了。实践后才知道,爱她还真是不容易。一次次投稿,一次次杳无音讯。在这孤独无助之时,我又重新拿起了与我相伴多年的《新闻与成才》,…  相似文献   

10.
军报3月30日刊登了沈阳军区某部新兵吕俊峰日记的报道。它在读者中产生了比较强烈的反响。从领导机关到基层连队,从干部到战士,从军内到军外,反响都很大。总政于永波主任看了军报3月30日关于新兵吕俊峰日记的报道后,给了很高的评价,说这样的报道实在太好了。新兵的日记写得好,日记中所反映的班长、排长、连队干部、团的干部都是思想政治战线上的有心人和责任感很强的同志。沈阳军区在全区印发日记的做法好。记者们和军报抓住这个问题进行宣传很有必要。这都是贯彻江主席一定要讲政治的实际行动。军报编辑部在一周之内,就收到上千件参…  相似文献   

11.
军报编辑部对于没机会走近它的人是神秘的,但是我,曾从它门前走过数次,觉得编辑们也像其它军事机关一样按部就班地上班罢了。但读罢《军事记者》“老总”值班手记专栏首期报道后,我的认识变了。我深深感到,如果我们广大读者不好好珍惜每天的报纸,不认真品读每期的杂志,真是太对不起编辑部的领导和老师的辛勤劳动了!太对不起长年累月、不辞辛劳的办报人了! 《军事记者》第5期开辟的“老总”值班手记专栏是个好栏目,它使我们广大读者与报纸的距离一下子拉近了许多!使我们基层热爱《军报》的业余通讯员、小记者,尤其是没有在《军…  相似文献   

12.
本刊讯方需报道:济南军区某师政治部举办报道骨干培训班,认真学习江总书记视察人民日报社时的讲话。在学习中,报道骨干把江主席视察人民日报的讲话和今年初江主席视察军报时的讲话结合起来学,进一步明确了报道骨干讲政治的重要意义。本刊讯罗国君、郑卫平报道:近日,某集团军组织报道骨干学习江主席视察《人民日报》时作的重要指示,他们把江主席对《人民日报》编辑、记者的要求看成是对自己的要求,在打好理论路线根底。政策法律纪律根底、群众观点根底、知识根底和新闻业务根底等方面做出了具体的计划。本刊讯傅开强、小美报道:日前…  相似文献   

13.
连续两年持之以恒地参加军报新闻函授学习,心中早有目标,那就是通过刻苦学习,努力工作用手中的笔去打开《解放军报》和《火箭兵报》的大门,实现在两报上稿零的突破。98年入伍的我,就非常珍惜军旅生活,能有一种自豪的心情去阅读军报,并且养成军报每日必读的习惯,平时还爱阅读剪辑收藏,就连过了年头的老军报都爱掸去尘土拿来欣赏,从中感受人民军队的光辉历程,也萌发了学习新闻写作的想法。两年的义务兵生涯,军报新闻函授一直未能招生,无法参加学习,带着失望的心情只好以军报为师,《新闻与成才》《军事记者的前身》为友,走自学…  相似文献   

14.
闫怀海 《军事记者》2008,(10):51-51
寒来暑往,我与《军事记者》相知已有10个春秋了。第一次和《军事记者》邂逅是因为我参加了军报新闻函授班,从此与它不弃不离。至今仍记得初次看见《军事记者》(当时叫《新闻与成才》)的情景,文书递给我一个大牛皮纸信封,我小心翼翼地剪开信封之后,看到它落落大方的模样,很快就被它质朴无华的外表和丰富实用的内容所吸引,爱不释手以至几近废寝忘食地阅读起来。  相似文献   

15.
本刊讯周后谋报道:位于黄海深处的驻獐子岛某部根据海岛信息、信息闭塞,工作、生活条件艰苦,官兵求知、成才愿望强烈的客观实际,把传授新闻知识、培养新闻人才作为陶冶官兵情操,提高官兵全面素质的重要手段,为每个连队和每个哨所都征订了《军事记者》,使每名官兵都能看上《军事记者》杂志。机关业务部门还专门成立了新闻学习班,以《军事记者》和军报新闻函授中心的教材为依据,利用每个周末的时间,统一组织一些官兵进行集中学习和辅导。目前,该部宣传部门已拿出资金1674元现金为官兵订了31份《军事记者》。黄海前哨某部人人…  相似文献   

16.
“用军人的视野看两会。”这是今年《解放军报》两会报道的一个基调。在报社党委坚强有力领导下.在后方夜班的鼎力支持下.军报两会报道组紧贴大会议程,着力凸现军味,推出了一批质量高、有特色的报道,赢得了军委总部领导和代表委员的肯定。对于军报今年两会报道的主要特点和做法,可以从以下5个关键词中窥见一斑。  相似文献   

17.
面授之页     
"我与军报"有奖征文活动启事为纪念于1956年1月创刊的《解放军报》诞生50周年,《军事记者》杂志拟从2005年7月至2006年4月举办"我与军报"征文活动。如果您是一位曾在军报工作过的老报人,请您回忆一段在军报工作的难忘岁月,写一写那些曾给您留下深刻印象的人和事;如果您是一位部队领导,可写一写您是如何利用军报指导工作的;如果您是一位基层  相似文献   

18.
我是一名从战士考入军校的学员,上学前对于军报的新闻函授早有耳闻,但是并没有报名参加。当时大队在选报道员,在主抓新闻报道工作的副大队长冯玉平的推荐下,我报名参加了军报的第13期新闻函授,每一次收到《军事记者》和新闻函授资料时,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原来写作的技巧有这么多。《军事记者》这本杂志无论是在新闻写作上的研究、或者探索开拓精神,还是有关军事方面的写作理论,都是作为一名报道员所应当了解的。于是,我照着杂志上的要点开始写,通过一年的学习努力,我已经从一个一窍不通的门外汉成功地走上了新闻报道工作之路,并先后在中…  相似文献   

19.
本刊记报道:新疆军区某汽车团把培养官兵早日成才作为提高官兵综合素质的重要内容。新年度报刊征订工作开始后,团队在将《军事记者》杂志订到排的同时,积极倡导官兵自费参加军报新闻刊授和订阅《军事记者》杂志。许多官兵为了满足学习需要,纷纷拿出节省的钱订阅《军事记者》杂志。截止11月底,全团共订阅《军事记者》杂志35本,参加军报刊授学习的9人。某汽车团鼓励官兵自费订阅《军事记者》@张海峰 @谭小军  相似文献   

20.
每当我发表文章时,就会想起那位不知名的军报编辑。入伍第3年的冬天,不知是什么原因,我开始向军报投稿。服役期间能在《解放军报》上见一篇稿,这是我当时最美好的理想。然而,和多数初学者一样,幸运之神没有光顾我,等着我的是一次又一次的“石沉大海”和各种非议:“没那‘金刚钻”揽哪门子‘瓷器活’”;“就看他那字,编辑也不会喜欢。”离退伍时间越来越近,我很着急,复员前见报一篇的梦想怕是要破灭了。尽管如此,我仍不灰心,又鼓足勇气写了第200篇稿子——(战友之交谈如水),并给编辑部写了一封信。曹敏的编辑部请同志:你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