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隋小兵 《内江科技》2009,30(2):133-133
对已进入特高含水开发阶段的油田,大都存在储、采、注矛盾突出,产量递减快、老井稳产难度大、生产成本上升的普遍性问题。控制老井产量递减降低生产成本的关键问题就是控制自然递减率的上升;本文在深化剩余油分布规律认识的基础上,通过实施对老井注采调配工作研究,有效控制自然递减率的上升,现场应用取得较好效果。对其它已进入特高含水期油田的开发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提液增油是水驱油藏开发过程中保持稳产和提高采收率的有效开发模式。目前,南堡油田M区和N区油藏注水开发已见了明显的效果,油藏能量得到补充,自然递减变缓,能量和含水上升逐渐成为影响油田稳产的主要因素。通过综合比较国内外其他相似油田的开发状况,开展南堡油田边底水油藏注水开发期提液技术研究,以数值模拟为手段,采取注采比调整等措施,确定合理的提液时机、提液速度、提液强度,从而解决提液前后油藏开发中的主要矛盾,以达到南堡油田稳产、上产的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油田储采比是开发分析的重要指标,不但能直接反映油田的开发程度,而且与油田的稳产形势密切相关。本文据已开发的20个油田储采比与开发时间、采出可采程度的变化关系,做出了储采比与开发时间呈较好地双对数线性关系式,分析了油田稳产结束即原油产量开始递减时的极限储采比,做出了不同产能建设规模对年产油变化趋势的影响关系图版,为制定油田开发规划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熊川 《内江科技》2011,32(12):142-143
宝浪油田1996年投入开发,经历了上产、稳产阶段,2004年进入快速递减阶段,油田开发效果急剧变差,2005年以来以提高注水波及体积为中心,通过细化油藏开发模式,在完善注采井网、优化注水结构、提高注水效率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开发效果明显好转,自然递减由2004年的33.08%降至2010年的13.64%。  相似文献   

5.
随着油田开发进入特高含水期,油井挖潜余地越来越小,是否能继续保持稳产,取决于未措施井产量递减程度,注水结构的调整已成为高含水后期控制产量递减的基础和关键,因此注水井的合理调整是控制含水上升速度和减缓产量递减速度的基本方法,由于在注水过程中,有的井、层实际注水与方案不相符,还有的井、层在吸水状况改变后没有及时得到调整,这种现象的存在直接影响到进一步提高注水质量改善油田开发效果的目标实现。提出分层测试在不同条件下的测试周期应实行动态化的建议,为今后进一步深入搞好注水结构调整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曾庆  周锐 《内江科技》2013,(8):66-67
杨楼油田YQ3区块2004年开始整体开发动用,在开采初期吞吐效果较好,但随着吞吐轮次的增加,目前开采中存在主力层吞吐效果差,新返层出砂严重、油稠,套管错断等问题,老井自然递减加剧,井下状况持续恶化,措施空间变小,生产投入增加,原油上产和成本控制的难度越来越大。为了有效提高采收率,降低成本投入,现对杨楼油田YQ3区块开发现状进行分析,找出制约该区块有效开发的因素,通过综合调整措施提高该区块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7.
在油田开发过程中,低渗透、薄差油层的开发开采难度大。当前,油田已处于中、高含水阶段,产量递减,成本上升,经济效益变差,如何保持油田的高产、稳产,保证可持续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难题。目前,通过功图测试发现,我队正常生产井沉没度小于50m的油井数在逐渐增加,为了有效控制油田的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我们对抽油机井处于低沉没度工作状态下而造成的不利因素进行了分析,结合生产实际,采取相应措施,保证油井在合理沉没度区域正常生产。  相似文献   

8.
本文针对定边油田三叠系延长组低孔、低渗、低压油藏常规注水开发见效慢,油井产量递减快、稳产水平低等特点,实施了超前注水开发技术,及时有效地补充地层能量,提高油相相对渗透率,很好地控制了含水上升率,提高了油田高产稳产期,开发效果明显提高。该技术对今后低孔、低渗、低压油藏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明6块受井况恶化等因素影响,区块开发效果明显变差。为改善高含水后期注水开发效果,本文开展以极复杂断块油田构造研究为突破点的油藏精细描述以及剩余油定性分析和定量描述,制定不同构造特点及开发特点的调整治理技术政策,改进和完善适应高含水期注采井网优化及精细注水开发技术。通过井网优化恢复、层间精细调整、层内有效挖潜,改善水驱效果,自然递减得到有效的控制,实现稳产。  相似文献   

10.
苏里格气田苏10区块开发已进入稳产中期阶段,低压、低产及停产井逐渐增多,稳产能力面对极大考验。本文从分析区块生产特征入手,找到钻井间加密直井、水平井、老井调层生产、重复压裂等解决稳产难题的技术对策,对类似气田开发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稳产管理是一种系统管理方法,是指采油厂通过做好重点子系统的管理,从而保障整个系统的良性运行,实现油田的长期稳产。从1989年进入工业化开发试验,安塞油田由小至大、从弱到强,已经历了20年的开发历程。安塞油田依靠科学管理促稳产,通过精细生产管理、科技创新、文化助推,取得了稳产20年的巨大成果。其成功经验和做法对全国低渗透油田乃至整个石油系统都具有典型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2.
老井侧钻技术在油田开发后期挖潜剩余油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贺海洲  费二战  刘春林 《内江科技》2010,31(2):103-103,117
油房庄油田已进入高含水开发阶段,由于储层的非均质性、开采速度、注采矛盾、开发特征、井筒状况等原因影响,剩余油分布广泛,同时剩余储量动用难度较大,严重影响了采收率的提高。本文主要介绍了利用老井侧钻技术挖掘高舍水期油井刺余油的方法。通过对刺余油的分布规律的研究,摸索合理的侧钻井部署原则,通过侧钴技术不断完善注采井网,提高水驱储量控制程度,最终提高油田开发效益。实践表明:老井侧钻技术在开发后期挖掘剩余油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原油产量自然递减率的影响因素很多,本文从产量构成的角度研究了A油区“十五”以来新井、措施老井、非措施老井年末产量在次年的递减状况。  相似文献   

14.
注采技术的合理性对油田的稳产、增产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ZH73区块为西峰油田合水区块CH3油藏的重点开发区之一,其注采技术政策的匹配性关系到合水区块的开发、稳产形势,部分井组因注采技术执行不到位出现含水上升快、递减快及地层压力保持水平低的"两高一低"情况,本文主要从理论研究方面来评价该区块注采技术政策匹配性,以期对该区块稳产形式提供指导性意见。  相似文献   

15.
王玉功  李勇  唐冬珠  武龙  杨发 《内江科技》2022,(9):18-19+36
<正>近年来,随着开发的深入,国内外油田高含水油井数量逐年增多,严重影响了单井产能发挥、井组水驱效果和油田长期稳产。通过对高含水油田开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调研,系统分析了不同类型树脂堵剂的特点、树脂堵剂的用途和树脂堵剂现存的问题,并对高强度树脂堵剂的发展进行了展望。随着油气田开发程度的加深,国内一些老井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套管穿孔或破损,导致井况恶化。造成产能损失和注采井网失调,开采水平下降,从而影响油田正常生产。  相似文献   

16.
吉林油田属于三低油气田,经过几十年的开发,尤其是近几年的加密上产开发,已经把年产能提高到了700万吨。为了稳产,开发潜在的油藏,已成为油田稳产上产的保证。由于城区属于人口聚集区,考虑到该区块需要安全开发,以及技术不成熟等多方面的原因,城区一直以来没有完得到很好的开发。现在水平井,定向井技术已经相当成熟,开发城区潜在的油气藏,已经成为当务之急,它将为吉林油田的稳产提供一份强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17.
潜油电泵具有排量大、扬程高的特点,是注水开发油田后期提液上产、以水换油、减缓老油田自然递减的重要工艺手段。本文介绍了电动潜油离心泵国内外的发展概况及在东辛油田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油田开发管理贯穿于油田开发的始终,是油田赖以稳产的最基础工作,是油田实现大发展的必由之路,更是油田稳产的迫切要求。油田开发管理精细化,夯实精细管理,向精细管理要产量,要效益,精雕细刻、精益求精,是实现这一宏伟目标的有效途径。提高油田开发水平,需要以方案研究为基础,以开发管理为保障。本文主要介绍了油田在方案研究和开发管理方面的一些好的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19.
为了改善明6块高含水后期注水开发效果,明确了以提高水驱程度,有效控制自然递减为目标,探索极复杂断块油田高含水开发后期精细注水开发技术,开展了以极复杂断块油田构造研究为突破点的油藏精细描述、剩余油定性分析和定量描述和制定了不同构造、开发特点的调整治理技术政策,建立适应明6块高含水期注采井网优化技术、精细注水开发技术。  相似文献   

20.
长庆西峰油田西41区是采油二厂的一个重点产能建设区块,区块储层物性差,微裂缝发育,投产初期暴露出见水早,见水快、部分油井投产前水淹、产量递减大、注水不受效、稳产难度大的开发矛盾。本文从全区着手,进而针对单井产水动态,从产出地层水、注入水两种水型分别展开讨论,得出初期见水井区产水原因,为后期油田开发治理提供相应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