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体的疲劳征状主要体现在人体的三大系统中,其一,是神经系统的疲劳;其二,是心血管系统的疲劳;其三,是骨骼肌的疲劳。这些由于运动引起机体生理生化改变而导致机体运动能力暂时降低的现象就是所谓的运动性疲劳。一般来说,过度的运动首先引起骨骼肌系统的疲劳,之后方能引发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疲劳。从人体生理学上讲,疲劳是机体发出的一种保护性反应,它的出现是提醒人们要注意减低目前的身体活动强度或者必须终止目前的身体活动。经常性的疲劳会使人们进入亚健康状态,甚至引发机体进一步的损伤。因此,长期以来努力了解产生疲劳的原因及寻…  相似文献   

2.
刘杰 《天中学刊》1999,14(2):80-81
负荷的直接结果是引起疲劳.当机体对负荷刺激不再产生疲劳时,才表明机体对此负荷刺激产生了训练适应.当机体出现疲劳后,机体竞技能力就会明显下降,只有尽快消除疲劳,使机体能力恢复到正常水平,才能进一步承受新的更大负荷.对人体承受负荷后产生疲劳及消除疲劳、恢复机体能力的基本规律进行了解,有利于更科学地安排训练,提高成绩.1恢复的内容(1)能量的消耗与恢复.人体的运动离不开能量.运动的全过程是一个不断消耗能量又不断补充和恢复能量的过程,其中包括磷酸盐(ATP-CP)、糖元、蛋白质和脂肪等能量物质的消耗与恢复.…  相似文献   

3.
于新江 《时代教育》2009,(5):147-147
增强体质就是要提高人体的质量,具体反映在身体的形态发育水平,生理机能水平,身体素质发展水平,基本活动能力水平,心理发育水平,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等方面.下面我们就从体育锻炼对运动系统,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机能的影响,全面发展身体素质,提高基本活动能力,适应自然环境能力等方面来谈谈体育锻炼是怎样增强体质的.  相似文献   

4.
李欣 《生物学教学》2012,37(1):63-64
运动过程中机体的物质代谢伴随着能量的转换,由于ATP是运动时肌肉收缩的直接能源,因此能量的释放与利用是以ATP为中心的。但ATP在人体中贮量非常有限,远不能满足身体活动的需要,所以ATP要边分解边合成。ATP的再合成包括磷酸肌酸(CP)分解、糖酵解和有氧代谢三条途径,又可称为运动时骨骼肌的三个供能系统。前两个系统是不需要氧气的代  相似文献   

5.
负荷的直接结果是引起疲劳 ,当机体出现疲劳后 ,机体竞技能力就会明显下降 ,只有尽快消除疲劳 ,使机体能力恢复到正常水平 ,才能进一步承受更大的负荷。了解人体受负荷后产生疲劳及消除疲劳、恢复机体能力的基本规律 ,有利于科学地安排训练 ,提高成绩。1 恢复的内容( 1)能量的消耗与恢复。人体的运动离不开能量。运动是一个不断消耗能量又不断补充和恢复能量的过程 ,其中包括磷酸盐 (ATP—CP)、糖元、蛋白质和脂肪等能量物质的消耗与恢复。( 2 )肌肉系统疲劳与功能恢复。肌肉工作时造成的乳酸堆积、血流受阻都会引起疲劳 ,其恢复是保…  相似文献   

6.
耐力,一般是指人体长时间进行肌肉活动的能力,也可看作是对抗疲劳的能力。因此,在国外有人将它解释为“对抗疲劳后快速复原”。 耐力素质在各个运动项目中都是一个重要的基本素质,是一般竞技能力的基础成分之一,且通常被认为是健康的身体(体力)的重要因素。但是,不同的运动项目需要的耐力各有其特点。从人体是一个完整统一体的观点看,可把耐力看作是全身耐力、肌肉耐力、心血管耐力和呼吸系统耐力的复合。但不管如何看待耐力,如果机体一旦失去耐力,就会造成肌肉的有效机能活动的被迫停止,从而对于各种运动、活动的持续进行同样是力不从心。导致肌肉衰弱、疲劳(即失去耐力)的确切原因,现还难于断定。本文只就耐力的生理学基础、如何提高耐力、影响耐力的因素以及耐力训练引起机体的一些生理变化等方面进行简单的讨论。  相似文献   

7.
走向新世纪的明星分子—NO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氧化氮是一种广泛存在于机体各类细胞中独特的生物信使因子和效应因子参与机体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免疫系统等多方面的生理和病理活动。过多的NO会对机 生毒性并引起多种疾病。  相似文献   

8.
合理的运动可以起到增强心脏功能,改善呼吸系统功能,提高消化系统功能。不合理的运动将会与之背道而驰。针对青少年身体各器官的生理发育特点,通过对运动系统、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神经系统的生理发育特点以及体育教学卫生等方面的分析研究,认为:在体育教学中,应根据青少年运动系统的卫生,注意青少年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卫生,还应把握青少年神经系统的发育特点,促进大脑皮层兴奋与抑制,均衡发展卫生。  相似文献   

9.
关于一氧化氮与有氧耐力运动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氧化氮具有广泛的生物基础.在人体各个器官中发挥着基础作用。本文通过一氧化氮在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运动系统等方面的生物学基础及对人体耐力运动的影响,阐述了一氧化氮在人体有氧耐力运动过程中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沈惠云 《家庭教育》2000,(10):46-47
神经系统:有中枢、周围之分众所周知,神经系统是人全身各系统的“领导部门”,人体的一切生理活动,如脏器的活动,肢体的运动、感觉的产生,机体的协调以及说话、识字、思维等等,无不是由它支配与指挥的。可同为领导部门的神经系统还分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两大部分。中枢神经系统包  相似文献   

11.
跳跃运动存在于各种各样的运动中。竞技运动中有跳跃运动,军事项目中有跳跃运动,普通大众的健身运动也离不开跳跃运动。跳跃运动对机体的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运动系统都起着积极作用。跳跃的内容与方法多样,练习的量和强度也比较容易掌握,适合从儿童到老年人的不同年龄人群,为了防止运动中受伤必须注意安全。  相似文献   

12.
生命在于运动"说明运动对生命存在的重要意义。中学阶段是学生身心发育旺盛,体力明显增强的阶段,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对增强体质是最积极有效的途径。所谓增强体质,就是提高人体的质量。具体表现在身体的形态发育水平,生理机能水平,身体素质的发展水平,基本活动能力水平,适应自然环境能力等方面。下面从体育锻炼对运动系统、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等方面来谈谈体育锻炼对增强体质的促进作用。一、体育锻炼对运动系统的作用所谓运动系统是指人们从事劳动和运动的器官,主要由骨路、关节、肌肉三部分组成。豆.体育锻炼对骨…  相似文献   

13.
运动性疲劳是指由于运动者机体工作本身引起运动能力暂时下降的现象。这种经过休息又能恢复的状态,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累了”。在运动训练中疲劳的出现是正常的现象,是对人体的一种保护性机制。中学生处在生长发育高峰期,在大运动量下疲劳表现会更加明显。在训练中怎样减少过度疲劳,如何尽快消除疲劳,使机体超量恢复,是中学体育教师十分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体育运动对人体机能发展变化的影响,常常被集中于对机体的基本生理特征、机能调节和心血管、呼吸、神经、内分沁以及运动系统的研究上,而对体育运动疲劳后的恢复与人体的免疫功能却研究得不多。近些年来,国内外学者就运动与免疫这个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证实了运动既能提高人体细胞的免疫功能,又能提高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我们认为,要使人体免疫功能提高,单靠运动是不够的,还需将运动中所消耗掉的物质和各器官系统下降了的功能,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息都能恢复到运动前水平的过程(即恢复),才能真正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5.
神经系统是人全身各系统的“领导部门”,人体的一切生理活动,如脏器的活动、肢体的运动、感觉的产生、机体的协调以及说话、识字、思维,等等,无不由它支配与指挥。那么—知识提要一神经系统,有中枢、周围之分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周围神经系统包括由脑发出的12对颅神经和  相似文献   

16.
王勇  罗剑 《三明学院学报》2007,24(2):214-218
对近年来大量的文献研究,运动训练是人体的重要的应激源,在运动应激下会诱发骨骼肌细胞的凋亡,并且随着运动形式与强度等改变而改变。骨骼肌中的细胞凋亡与运动能力的下降有着密切的联系,这有可能是诱发运动性疲劳的机制之一。因此,研究运动训练与细胞凋亡的关系及运动导致骨骼肌细胞凋亡的机制意义重大。运动可以诱导骨骼肌细胞凋亡,细胞凋亡发生的比率和程度与运动形式、运动强度和运动持续时间密切有关。这些问题的研究对于预防和处理运动导致的骨骼肌损伤以及缓解运动性疲劳、提高运动成绩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7.
陈可来  王卫国 《中国教师》2009,(Z1):459-460
小学生年龄大多在7—14周岁,这个阶段的孩子身体系统、器官、组织等正处在快速生长发育的时期,人体各项指数在不断发展变化。大脑皮层对信息传递十分快速,中枢神经活动活跃,反应敏感,但很不稳定,兴奋点持续时间很短,容易疲劳,情绪波动较大。在小学体育课中融入神经系统相关功能的训练,不仅是适应儿童身心发展、促进儿童运动和智力潜能开发的手段,也是小学体育课的一种新尝试,可以普及和推广。  相似文献   

18.
人在未参加剧烈运动前,身体处于相对安静状态,大脑皮层神经细胞的兴奋性比较低,运动器官及内脏器官的活动能力还没有动员起来,人体处于这种状态,是不适宜参加剧烈运动的。准备活动,是使肌肉、肌腱不断冲动,继而把冲动传到大脑皮层,使大脑皮层神经细胞的兴奋性提高到一个适宜的水平,从而加强各种神经中枢之间密切的、协调的联系,迅速准确地调节和支配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活动。大家知道,直接使身体产生运动的是肌肉。然而肌肉是受运动神经支配的,兴奋从大脑皮层直接传至脊髓前角细胞,通过神经纤维支配骨骼肌。而内脏器官是受植物神…  相似文献   

19.
运动疲劳的生化特点与恢复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茂贵 《娄底师专学报》2001,(2):106-107,112
在运动训练中,疲劳的出现是正常现象,训练必须达到一定的疲劳程度,才能引起机体剧烈变化,进而产生适应,提高体力,取得训练效果,随着竞技运动的发展,训练和比赛的负荷量和强度越来越大,谁拥有独特的,科学的训练方法和大负荷训练与恢复的有机结合的措施与手段,谁就能取得成功,本文通过对运动疲劳的产生及生化特点的简述,研究加速训练后的身体恢复措施和采用的手段。  相似文献   

20.
人体各器官,是在神经系统的指挥下协调工作的。吃饭时,大量的血液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流向胃肠,供给充足的氧气和养料,以保证对食物及时消化和吸收。而在运动时,骨骼肌的血液供应量则大大增加。如果饭后立即进行体育锻炼,为了保证肌肉系统顺利工作,神经系统就需减少对消化系统的供血量,以使肌肉得到充足的血液供给。这时,消化系统的活动处于相对抑制状态,吃下去的食物不能很好地被消化吸收,常此以往会造成消化不良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