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戚慧芳 《教师》2014,(24):61-62
"生活即教育。"对幼儿园的孩子来说,游戏是其最基本的活动形式,是孩子积累认知经验、养成个性情绪、开展社会交往等的途径。教师在幼儿游戏时的支持、鼓励、参与、投入,能促进孩子在游戏中的体验与享乐。教师适时、正确地引导,不但能发挥孩子的主体作用,还能促进孩子在游戏中创新,让游戏的生命力更强,从而实现更好的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2.
<正>为什么孩子喜欢童话?如何用童话帮助孩子成长?童话与游戏可以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对此,教师尝试厘清儿童、童话与游戏这三者之间的场关系:在儿童的视角里,整个世界都是美好的;童话是富有幻想与诗意的,其本质是追求和向往美好;游戏是自由、自主、愉悦、有创造性的,这三者之间是共通的,其核心精神高度契合。  相似文献   

3.
游戏是孩子最喜爱的活动方式,儿童的天性决定了孩子喜欢游戏、需要游戏。在游戏中孩子可以愉悦心情、消除孤独并享受快乐,游戏渗透下的教育活动能使游戏水平向更高层次发展,更能增加教育的趣味性和参与性。《幼  相似文献   

4.
表演游戏以虚构的童话或故事作为表演内容来源,是幼儿表演表现对故事或童话的认识,是幼儿自娱自乐的游戏活动,是以文学作品为依据的幼儿表演。尝试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理念指导下,将表演游戏的自主权还给孩子,让孩子重新享受表演游戏的快乐。  相似文献   

5.
童话是发展儿童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等审美能力最有效的方式之一,童话教学则是一种侧重感性体验的审美教育。在游戏中实现童话与艺术教育的有机整合,可从建构主题课程,丰富幼儿多元感知;成立项目小组,支持幼儿个性表达;开展剧本展演,鼓励幼儿大胆创造等系列活动中着手,为幼儿提供一个比普通艺术活动更富于想象力、更具有趣味性、更加能给幼儿带来快乐体验的艺术游戏空间。  相似文献   

6.
游戏对于幼儿身心发展的意义和价值,在教育学界已经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与认可。幼儿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是好动、好玩、思维具体形象,一切行动从自身兴趣出发。游戏是孩子的天性,可以说幼儿与周围环境进行互动的基本形式之一是游戏,所以幼儿教育要从这一年龄阶段孩子的自身特点出发,用游戏的方法将幼儿的学习与生活有机结合,给幼儿带来游戏的快乐的同时促进他们知识技能的学习。本文围绕"幼儿园课程游戏化"这一主题展开探究与思考。  相似文献   

7.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任何一种教育形式,孩子在其中越少感觉到教育意图,它的教育效果就越大。"童话是一种与童心世界、与童年生命最近的儿童文学样式。它与儿童有一种投缘、一种天然的契合。其多样性、生活性和启迪性的表现特征,特别是平等和谐、自由想象、非功利性的游戏精神等,是实施小学德育的良好载体。首先,童话蕴涵鲜明的道德观念,开启了儿童对  相似文献   

8.
儿童,特别是10岁以下的孩子,最喜欢听童话,看童话。他们的思维方式带有童话的特点,他们的游戏蕴含着童话的色彩。鉴于此,在一年级拼音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共同创设神奇的童话世界,把童话形象请进课堂,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自由翱翔,与童话形象一起学习,一起游戏,是变枯燥的、机械的拼音学习为有趣的、生动的学习活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在幼儿教育中开展游戏教学,不但是儿童自身发展的需要,有助于促进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而且通过寓教于乐,也能对幼儿进行更好的文化教育。幼儿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注重分析幼儿的内心需求,结合他们好动的年龄特点,适当采用游戏教学方法,充分发挥游戏教学的价值,增强教学效果。主要分析了幼儿教育中游戏教学的价值,并提出了具体的应用策略。  相似文献   

10.
张芬 《海南教育》2014,(24):67-67
童话表演游戏对于小班下学期的孩子来说存在一定困难,其中包含对话、动作、表情、合作等诸多因素。“四步曲”适用于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它可以有效地帮助幼儿进行童话表演游戏。小班童话表演游戏《三只蝴蝶》“四步曲”的具体表现如下。  相似文献   

11.
在教育焦虑的现实中,不少孩子被迫加入教育“军备竞赛”,被升学重任和心理问题所困扰,这对他们的健康成长产生了不利影响。反观这一问题,我们发现,不少家长、学校对孩子的课业成绩关注过多,而在孩子的生命教育上却长期缺席。生命教育的目的在于让个体充分认识到自己的独特价值,寻找生命的意义,从而能以积极向上的姿态生活。将生命教育融入小学语文童话教学中,能够启迪小学生的心智,实现对他们生命的启蒙教育,促使他们更深刻地理解生命过程,处理好自身与外界的关系,形成珍惜生命、热爱生活的健康理念。  相似文献   

12.
童话是开启孩子智慧之门的一把钥匙,是点燃孩子思想和语言火花的一团火种。相信童话的孩子是快乐的,在童话世界中成长的孩子是幸福的。近年来,我们在教育实践探索中,逐步明晰并确立童话教育在学生成长中的重要地位。童话赋予孩子的意义远远超过了其他任何文体。孩子们在阅读童话时,可以在童话世界里找到自我,用最纯美的东西来丰富自己的心灵,并且可以从中学会感动、评价、鉴赏,从而充实自己的童年时光。  相似文献   

13.
童话是开启孩子智慧之门的一把钥匙,是点燃孩子思想和语言火花的一团火种。相信童话的孩子是快乐的,在童话世界中成长的孩子是幸福的。近年来,我们在教育实践探索中,逐步明晰并确立童话教育在学生成长中的重要地位。童话赋予孩子的意义远远超过了其他任何文体。孩子们在阅读童话时,可以在童话世界里找到自我,用最纯美的东西来丰富自己的心灵,并且可以从中学会感动、评价、鉴赏,从而充实自己的童年时光。因此,如何搞好童话教学?特别是低年级的童话教  相似文献   

14.
新《纲要》指出:“游戏不只是教学借助的一种手段,游戏更有它自身的价值,应充分发挥幼儿在游戏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鼓励幼儿参与多种游戏,鼓励幼儿在游戏中反映生活,为幼儿在游戏中运用和发展学习到的知识及能力提供机会和条件。”苏联教育家克鲁普斯卡娅说过:“游戏对于幼儿是学习,是劳动,是重要的教育形式。”结合游戏进行数学教育可使幼儿摆脱枯燥抽象的数学概念,在欢愉的气氛中参与、体验、感受学习生活中的数学知识。而且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喜欢游戏是孩子的天性。因此,数学活动中应充分运用游戏这一手段,将数学知识和游戏巧妙结合,把游戏引入每一节课,以增强幼儿的求知欲,提高幼儿的学数学兴趣与能力。  相似文献   

15.
最能体现《西游记》这部神魔小说幽默品质和游戏精神的是猪八戒形象。通过分析猪八戒这一人物形象性格特征中所表现的美学内涵及其童话品格,借以阐释这一形象自身的童话价值以及对于当代童话创作的原型意义。  相似文献   

16.
<正>童话剧作为幼儿园的特色课程,是幼儿园课程开展的一个全新模式。童话剧对于孩子的成长有着特殊的意义。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我们为孩子选择了很多适合他们的童话剧作品。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指导孩子进行表演游戏。为了更好地发挥童话教育的特色,我园开始研究童话剧表演游戏对幼儿发展的作用,现取得了一些良好成效,  相似文献   

17.
凌燕 《生活教育》2012,(16):43-44
“小巴掌童话”语言精炼,用寥寥数语即勾勒出一个个生动引人的故事,篇幅短小。但是其内涵却十分深远,融艺术性与思想性于一体,通过童话这种让孩子乐于接受的形式,赋予教育的意义和价值,是孩子接受心灵洗礼的良好教材。  相似文献   

18.
对于处于幼儿园学习阶段的孩子而言,其对于探索未知事物的积极性往往来源于兴趣引导。正所谓,爱玩,是孩子的天性。“玩”,不仅能够有效开发幼儿的思维潜能,更能够促进孩子的左右脑平衡发展。尤其是在美术课程中,通过美术游戏的巧妙引入,让孩子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增强审美体验,体会艺术美感。本文立足于游戏化美术教育的价值意蕴,针对幼儿园审美教育中游戏应用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关于优化幼儿园审美教育的策略思考。  相似文献   

19.
童话树     
为了孩子我变成了一株童话树开最美的童话花结最美的童话果当太阳和露珠一同游戏孩子,你来吧我给你讲童话果的来历讲青蛙王子和小红帽的奇遇最后,还要送一份小礼物给你——只要你欢喜  相似文献   

20.
<正>游戏是幼儿生活与身心发展的需要,是促进幼儿身心、智能、道德品质、情感、创造性以及个性成长的重要手段。《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也指出要"珍视幼儿游戏的独特价值",幼儿期恰恰是孩子的游戏时期,游戏对孩子的重要性不容忽视。表演游戏是深受幼儿喜爱的一种游戏,它是根据童话、故事中的角色、情节和语言进行创造表演的游戏,也就是指幼儿通过扮演某一文艺作品中的角色运用一定表演技能(对话、动作、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