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2 毫秒
1.
"阅读教学是学生、老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从课程的理念精神出发,教师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活动中创设各种阅读活动情境,让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学生与文本有效对话,使整个阅读课堂成为学生个性化的阅读空间,激发学生自主参与阅读活动,学生在阅读对话活动中形成个性化的阅读能力,提高了阅读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2.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教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那么教师该如何组织、促进学生的阅读?我认为关键在于着力创设对话情境,精心构建课堂对话交流的平台,让学生在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中,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发现文本的意义,感悟文本的情感,并在对话的过程中学会阅读。  相似文献   

3.
对话作为一种言语活动,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普遍现象,也是交际活动最根本的方式。在阅读教学中实施对话教学应做好以下几点:一、创设良好的对话情境对话教学的情境,是指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根据文本和学生的特点,精心创设的有利于学生与作品进行对话,沟通渗透,相互感染的富有感情色彩的氛围或场景。教师要善于为学生的阅读活动营造一种氛围,给学生创设一种身临其境的学习意境。如:讲授《荷塘月色》,可先给学生描绘一幅迷人的“月夜图”,创设一个“遍地月华清辉”的特定情境,一下子把学生带入到一片融融的月色之中,随即用“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  相似文献   

4.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与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它是提升阅读教学效率的一双有力的翅膀。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之静下心来"潜心会文本",在平等对话中,读懂作者的心声,感受自己内心深处的情感悸动。一、创设情境,走进文本创设情境,是走进文本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5.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替代学生的阅读实践。现代阅读教学应是学生、教师、文本三者之间的对话过程。在语文阅读教学的课堂上,教师应为学生搭建一个阅读"对话"的平台。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话题",教师要创设有利于学生主动体验的教学情境,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诵读、游戏、角色扮演等活动,促成体验性学习。要实现"为了发展每一位学生"这一目标,关键在于语文教师如何为学生搭建一个能够引起学生阅读兴趣的对话平台。  相似文献   

6.
阅读是学生、教师、文本三者之间的对话过程,这是语文教学的新理念。阅读教学之重要,是广大教师的共识。作为语文教师,在小学阅读教学中怎样为学生创设一个与文本对话的平台,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在阅读中释放出个性灵动的真情对话?笔者认为,阅读是情感的有效载体,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过程,  相似文献   

7.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全新的理念:阅读教学是学生、文本、教师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珍视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教师可从这几个方面进行阅读教学:1.创设生活情境,渲染课堂气氛;2.消除打破神秘,师生平等对话;3.朗读方式多样,调动阅读兴趣;4.学生边读边思,提高阅读质量;5.厚积薄发源于积累。  相似文献   

8.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与文本三者相互沟通、平等对话的过程.如何在课堂阅读教学中实现有效教学?文章结合阅读教学实践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提出了更新阅读教学理念、创设阅读情境、注重语言积累等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9.
有效的对话能让学生更好地解读文本,激活阅读思维,丰富语文素养。语文教师应创新“对话”教学模式,让阅读教学更精彩。文章从抓住教材特点,创设有价值的对话情境;抓住学生发言,创设有争论的对话情境;抓住阅读期待,创设有效的对话情境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0.
梁家玲 《广西教育》2023,(5):118-120+127
本文以《项脊轩志》教学为例,论述教师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通过创设情境助推文本细读,指出教师可通过创设“特写镜头”情境、创设“角色扮演”情境、创设“古今对话”情境等,引导学生抚触文章的悲喜文脉、细探作者的坚忍情志、践行振兴家国的使命,进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1.
何桂珍 《考试周刊》2009,(45):52-53
现代信息技术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弥补了文本资料的不足。利用丰富生动的声音、图像、视频等能激发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使学生产生阅读欲望和阅读期待:创设对话情境,激起对话欲望,形成自主构建;拓展对话空间,促使学生形成创造性对话,丰富文本的内涵。信息技术与阅读教学的有机整合,能使每个学生都成为对话的中心,有效地提高阅读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2.
语文阅读教学重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开展对话合作教学,能够把学生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与文本多层次、多角度进行对话交流。教师作为对话中的参与者,主要是为学生创设对话的情境与合理引导,促成对话的交流与生成,学生在阅读的交流过程中,成为自主探究者、发现者。  相似文献   

13.
柳长军 《成才之路》2021,(14):56-57
小说的阅读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随着情境教学法的推广,很多教师开始在高中语文小说阅读教学中进行情境创设。情境教学法可以有效提升小说阅读教学的效率,促进学生阅读素养的发展。为提升高中语文小说阅读教学的教学质量和效率,教师可以立足于文本创设情境,借助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  相似文献   

14.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所以,口语交际训练应贯穿阅读教学的整个过程,这不仅是完成阅读教学任务的需要,而且也是由口语作为直接交际的性质所决定的。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通过对教学情境的精心创设,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在阅读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  相似文献   

15.
结合教学实例,从自读课文、创设情境、欣赏探究三个方面着手,探讨了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开展个性化阅读的有效策略,实现学生与文本、与教师、与自我三者间的有效对话,从而挖掘学生的阅读潜能,丰富阅读感悟。  相似文献   

16.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一门艺术,艺术是无止境的,需要教师不断地探索教法,让探究成为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生命线。教师要合理地创设有效的阅读情境,使学生保持旺盛的阅读兴趣;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发掘小学生的阅读潜能,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尊重学生,营造民主气氛和思维自由的环境;让学生充分讨论质疑文本,把阅读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教师还要注重发展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把"静态"的语文课本变成"动态"的生  相似文献   

17.
如何实现语文阅读教学的高效,让语文课堂焕发出生机和活力,笔者结合教学实践,总结出了这样三个策略:一、搭建对话平台——高效教学的着力点《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替代学生的阅读实践。""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在语文阅读教学的课堂上,教师要善于挖掘课文中的"话题",要善于创设有利于学生主动体验的教学情境,要善于引导学生通过诵读、游戏、角色扮演等活动,为学生搭建一个阅读"对话"的平台。案例:《孔乙己》学片段:师:刚才同学们从人物语言的字里行间发掘出了潜含在语言下  相似文献   

18.
冯莉 《学苑教育》2021,(11):81-82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启动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展开多种形式的文本阅读,利用多种辅学手段创设阅读情境,推出更多阅读活动,开展学法指导,促使学生顺利进入文本核心,自然建立阅读认知。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教师需要从更多角度展开设计和组织,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学生兴趣培养策略做深入探究,以期获得更为丰富的教学发现,提升阅读教学品质。  相似文献   

19.
【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的过程,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注意问题情境的创设。”遵循这样的教学理念,本课教学将以教师的引导与学生的自学相结合,通过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赏读课文;精选问题,巧妙引导,激发辩论,引领学生自读、自悟。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是对话的主体,教师是对话的主导,文本是对话的凭借。本案设计,旨在通过创设有效对话的情境,引领学生在与文本、教师对话的过程中完成与自身的对话,实现学生、文本、教师的情感共鸣,达成语感训练与隋感熏陶的双重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