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预习"是让学生把所学内容事先看一遍,为教师的教打下基础,是对学习内容的预知。"预学"则是教师有目的地让学生对将要学习的内容做适当的学习准备与探测。两者对象不同,载体不同,要求不同,评价不同,作用不同。要实现预习向预学转变,必须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据调查,90%的教师把预习当作业布置,但70%的教师只说"预习课文""课后将××看一下"。至于怎么看,看到什么程度不得而知,学生预习的目标是笼统、模糊的。借助预学单预学,可以让学生的学习有明确的目标。目标的根据是课程标准、教材特点、学一目标:从模糊走向明晰  相似文献   

2.
时雷 《成才之路》2014,(33):96-96
2013年12月,徐州市教育局全面推进以"学讲方式"为模式的课堂教学改革。其核心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实现"学与教"的方式的转变。了解学情是此次教学改革的重要前提之一。不了解学情的教师,因为不知道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知道到什么程度,还想知道什么,就很容易掉进"照本宣科""满堂灌"的"陷阱"。因此,教师试图通过"预学导案"的设计与使用,摸索了解学情的渠道,实现教和学的方式的转变,真正实现"以学定教"。  相似文献   

3.
<正>一、高中文言文的"教"毋庸讳言,在教学实践中,许多教师对"课程标准"的学习研究,总是不以为然的。"对‘教什么’‘学什么’这一核心问题认识模糊、理解偏颇或把握不当"的,大有人在。所以,高中文言文的"教",就是指教师要学习研究"课程标准"中关于文言文教学的有关要求,只要明确了"教什么",才能有效实施"怎么教"。1.高中文言文"教什么""教什么",是由"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师必须认识  相似文献   

4.
"预学后教"教学模式是教师依据学生的认知特点,精心设计预学单,通过对预学单的整理、分析掌握学情,再以学定教,实施与学生需求相匹配的针对性教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5.
林海琴 《教师》2014,(11):59-59
本文从预设有效预学单,并从预学单上学生呈现出来的"疑点""异点""亮点"等入手,通过重修教学设计,将学生课前自学的"语料"、老师精心创设的"语境"、师生交互后的学习"方法"等展现在课堂之上,使教师在恰当的起点上选择最优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的语言能力得以快速的提升。  相似文献   

6.
"生本课堂""学为中心""先学后教"的理念引出预学的概念。预学概念的提出,预学单的设计可以为阅读教学把脉。然而,教师在设计预学单时仍有许多不足,导致事倍功半。围绕预学单的设计浅谈若干改进策略,以期预学单的使用能为阅读教学提质增效。  相似文献   

7.
本文探讨了"以学定教"理念中"先学后教"的教学理念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实践与运用。笔者认为结合小学英语学科教学的特点,"预学"应纳入成为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教师要重视培养良好的"预学"习惯,细化预习内容,明确预习要求,提供预习方法,促进学生有效地自学和思考,帮助学生提高课前预习质量,并切实地根据学生的预习反馈,以学定教,调整教案,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8.
"学"与"教"是课堂教学中一对矛盾统一的双边活动,也是数学教学研究的两大主题。在数学新课程实施不断深入的今天,人们越来越重视"学"的研究,就是对"教"的研究也只有服务于"学"才具有生机与活力。萧山区教研室小学数学组基于"预学后教"策略下的课堂教学研究,让学生在"预学单"的引领下适度"预学",教师依据学生的"预学"情况组织教学,试图实现教师由"主观地教"转变成"有依据地教",学生由"学数学"转变成"用数学学"。  相似文献   

9.
<正>语文教学遇到的问题,归根结底可以分为两类:其一是"教什么",其二是"怎样教"。从某种意义上说,"教什么"决定着"怎样教"。谋定好"教什么",是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的前提。由于忽视学生具体学情,导致语文教学高耗低效现象频频发生。以"学"为中心,谋定"教什么""怎样教",能让教师的"教"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学",能让学  相似文献   

10.
教材不会直接告诉你"教什么和学什么"的内容。通过教材教师能够"教什么",学生能够"学什么"?通过教材教师需要"教什么",学生需要"学什么"?通过教材教师应该"教什么",学生应该"学什么"?这些问题关系着语文教学对话的有效性。语文教学对话以教材为载体展开,在教学对话生成  相似文献   

11.
在"先学后教"实践的过程中,部分教师在学生"学"转向教师"教"的过程中出现了混乱、无效的现象。教师一定要借助"预学单"的学情分析来揭露学生的预学问题、分析学生的预学数据、呈现学生的预学资源等,让"由学转教"更加游刃有余,从而让课堂走向自主、走向高效。  相似文献   

12.
正"学"与"教"是课堂教学中一对矛盾统一的双边活动。学——指向于学生,包括学生学知识习技能,并在此过程中形成学习方法、学习素养等;教——指向于教师,包括教师的教学准备、教学实施、教学指导等。"预学后教"策略下的课堂教学构想,是在探寻理论的启迪,反思当前课堂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并在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实践后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教学策略,努力体现教师"教"主导下学生的自主学习。一、理论启迪不论是有意还是无意,教师的教学策略总是建立在某一种或以一种学习理论为主的基础之上。一般认为,《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2011年版")建  相似文献   

13.
预学是课堂教学的前置和准备,是了解学生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然后实施"先学后教,教学生学"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先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有效途径。预学是为课堂学习作好热身和铺垫不可或缺的学习行为。但是,现在很多教师仍将学生的"先学"看作是"简单预习习题",预学任务缺乏明确的设  相似文献   

14.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会利用预学后教的教学模式开展教学,有效的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通过预学单的利用起到指导和检测教学的作用,为"后教"打下基础。因此,分析小学数学预学单的优化设计策略,在课堂教学中与学生不断交流,从而突破教学难点。  相似文献   

15.
<正>众所周知,教师备课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下,通过提高备课质量来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是当前追求"绿色质量"的必然要求。促进备课从"备教"向"备学"转变,使教学真正"以学为本",可以说是启动高效课堂的密码。一、什么是"备学""备学"首先要备学生,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生活经  相似文献   

16.
当"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理念日渐被大家接受时,对预学问题的关注度也就越来越高。预学好与坏,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起点、进程和效果。如何提高预学有效性,是众多教改者首先要攻克的一道难题。一、直面预学现状有效预学,要关注学生有没有预学,会不会预学,预学得好不好。有没有预学涉及态度情感问题,会不会预学涉及方法问题,预学得好不好涉及能力问题。综观学生预学现状,尚不容乐观。(一)课外预学的"泡沫"为指导学生预学,多数情况下教师会使用导学案,  相似文献   

17.
林红 《高教论坛》2014,(10):19-21
为提高思政课的教学实效性,使学生的心思回到课堂上,必须转变以"教"为主的教学理念。以"学"为主的教学理念符合知识建构的原则,有利于学生形成批判性思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协调能力,对于思政课教学有重要的启示。构建以学为主的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需求,优化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设计,重点解决好"教什么""怎么教""学到什么"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在"学为中心"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课前预学是十分重要的。教师在设计课前"预学单"时,要基于语言训练,确定预学内容;基于教学重点,设计预学问题;基于学生学情,渗透预学方法;基于预学过程,优化预学评价。通过以上措施提升初中生英语课前预学的效率。  相似文献   

19.
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到底是什么?要弄清楚这个问题,我们首先应该清楚教师"教"的特征和学生"学"的特征。崔允漷先生《有效教学》一书中,这样表述教师在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20.
数学课堂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影响教学效能的因素很多。课堂教学由教师的教、学生的学、教学内容三个基本部分组成。初中数学教学中,必须厘清"教(学)什么""为什么要教(学)""怎么教(学)、为什么这样教(学)""教(学)了之后有什么好处"等基本问题,这样才能为一堂高效能好课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