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品德与社会》立脚点教学的整合要素植入和作用发挥,可以提高《品德与社会》学习效率和培养综合语文能力。下面以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课第一课《我爱我家》教学为例。  相似文献   

2.
文章分析了信息技术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的作用,探析了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和信息技术整合的有效策略,旨在为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师以及相关研究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重在培养小学生的良好行为与态度,塑造小学生的正确价值观和情感。本文介绍了情感教育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中的重要性,并详细论述了情感教育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中运用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4.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要求《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要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努力提高教育的实效。在教学中,我一直为此思考和探索,希望找到一条有效的途径,将《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增加学生与社会的接触机会,丰富学生的社会知识和经验,使教学更有针对性,更具实效。  相似文献   

5.
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概念、新型教育模式与已有教育模式的对照、传统的计算机辅助《品德与社会》教学与整合的关系、信息技术与《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整合的实践四个方面,对信息技术与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整合的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从而对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辅助《品德与社会》教学中的教学模式进行实践与思考。  相似文献   

6.
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品德与社会》教学的支持系统,它关系到《品德与社会》教学的实效,为《品德与社会》新理念的实现奠定资源上的支撑,能促进教师、学生的全面发展。笔者就《品德与社会》课堂链接闽南文化的方法进行探讨。笔者认为,民俗文化、名胜资源、民间艺术、节日文化等进课堂是提升课堂教学实效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7.
<正>《品德与社会》课是我国义务教育课程体系的核心,可是由于许多主客观方面的原因使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常常偏离和违背了教学的总目标。笔者长期从事小学教学工作,现从以下两个方面谈谈如何搞好农村小学品社课教学。一、农村小学品社课教学存在的问题1、教学思想陈旧,教学过程脱离社会生活。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由于没有开展专门的教研活动,新兼任教师对《品德与社会》教学的基本环节和基本规律搞不  相似文献   

8.
小学品德课程是由1—2年级的《品德与生活》和3—6年级的《品德与社会》组成的。《品德与生活》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品德与社会》是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新课程和原来的《思想品德》、《社会》课在教学的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改变。为此,我们在品德课程的教学改革中,紧扣“通过生活、学习生活”这一课程的显著特点,在教学目标、教学资源和教学形式三个方面,进行了新课程的实践与思考。  相似文献   

9.
吴盛华 《考试周刊》2015,(2):130-131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建立在社会生活基础之上的,其以开展品德教育为核心部分,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高尚品德,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品德与社会》作为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基础学科,是小学教育阶段开展德育教育的主要渠道,也是传播中华民族精神教育及生命教育的重要课程。因此,小学德育教育的教师要按照《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提出的相关要求,改善《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方式,推动该课程教学获得更大成效。本文主要针对"如何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的有效性"这一问题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0.
《品德与社会》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即要求学生能够在社会生活中言行得体。由此可见,《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若脱离的现实生活便毫无意义。所以,本文立足于“社会”这个基点,以导入社会信息、模拟社会场景、开展社会实践三个策略的应用展开了论述,为“社会化”的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模式勾画蓝图。  相似文献   

11.
无论是过去小学的《品德》课,还是当今小学的《品德与社会》课,在教学工作上都存在一些华而不实的教学现象,这些问题的存在,其原因甚多。历史的应试教育观念,教师的素质差异,安全稳定工作的压力等,都制约着这门学科教学质量的提高,造成教学工作飘浮。如何才能使小学《品德与社会》课不流于形式,不再成为人们认为的副科呢?几十年来,我在《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中不断探索,始终体会到《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师必须突出视实式,才能取得该科教学的巨大成就。  相似文献   

12.
《品德与社会》教学的重要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品德认知提升与品德的理解内化。名人名言往往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是学生进行品德学习的有效载体。教师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在《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穿插运用名人名言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基于此背景,笔者对《品德与社会》教学中的导入,明理与拓展环节中对名人名言运用的策略进行了探究,旨在为广大教师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3.
陈敬文 《生活教育》2014,(20):37-38
基于"道德体验"的《品德与社会》教学,突出基于"道德体验"的教学实践着力点和"品德"与"社会"最佳联结点的探究,通过研究团队的验证、完善,构建了基于"道德体验"的《品德与社会》的课堂教学模式,并提出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14.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与《品德与社会》的课程标准一脉相承——立足生活,回归生活。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离不开生活,生活也是对学生良好品德的最好检验。开展活动化教学是也《品德与社会》教学的需要,因此活动设计应以孩子的生活为圆心,各种活动为半径,使品德教学更丰满,更具实效。  相似文献   

15.
<正>《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阶段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新课程理念倡导品德教育回归生活,强调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基础。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我们要特别关注儿童当下的现实生活,增强教学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品德与社会》课程以儿  相似文献   

16.
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不仅能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从而优化《品德与社会》教学过程,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7.
《品德》课程和学生的生活、学习紧密相联,它比任何课程更需要与时俱进,然而教材往往跟不上社会生活的发展。因此,优化《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就显得非常必要。教学只有以学生发展为本、运用为本、情感为本进行优化,才能使《品德》的课程理念、教材要求真正成为学生的心得,成为学生成长的动力。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理念是:课程源于生活,生活是第一性的。就《品德与社会》课程所要学习的道德规范、社会知识、生活常识等等都是从生活中来的,它们既不是神喻,也不是人们凭空构架、制造出来的,它们都是出于生活的需要而产生的。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以学生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我始终把握课程的标准,教学不离学生生活,践行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理念,进行理想的《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  相似文献   

19.
正学生的生活是《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基础。《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本课程注重学生生活的价值。学生的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学生的生活对本课程的构建具有重要价值"。因此,要提高《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德育实效性,在教学  相似文献   

20.
钟亚 《考试周刊》2012,(48):128-128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具有"生活性"的特点,提倡教学要贴近学生的生活世界,帮助学生理解从生活中产生的道德观念,实践道德认识,形成道德行为。农村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由于一些主客观原因,特别是没有很好地把握和体现"生活性"的特点,存在着不少困难和问题。本文利用几个教学案例分析了农村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堂教学如何突出课程"生活性"特点,提高农村小学品德课程教学的实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