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周记的魅力     
喜欢看学生的周记。那一篇篇周记展示出一个个独具特色的世界。或色彩斑斓,充满欢乐;或疑问重重,沉郁灰暗,虽也有无意趣的,毕竟是少数。看周记时,心情随之变化,有时会忍不住大笑,有时会沉重叹息。看周记不在乎花多少时间,不在乎还有多少本没看,就那么一页页、一本本地看下去,随看随批,不急不躁。   确实,比起作文,周记要好看得多。爱看周记,并不仅仅是因为它好看。若论好看,它们无法和那些文学作品相比。但周记的作者是我的学生,它在我心中便有了无可替代的地位。   让学生写周记,原本是为了训练、提高写作能力。提…  相似文献   

2.
如何改变学生作文说假话、空话、套话这一状况,我想起我自己高中三年的周记,那记录了我青春与梦想,奋斗与拼搏,苦恼与欢乐的周记。我决定从周记入手试一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经过几年的耕耘,我可喜地发现,这块芬芳的绿地是展示学生个性的最好平台,是再现同学们生活的窗口,是沟通学生心灵的桥梁,更是提升学生作文的摇篮。一、周记是展示个性的平台如何使学生的周记富有个性化?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引导学生自  相似文献   

3.
<正>怎样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是广大语文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的,一个既陈旧又有现实意义的问题。笔者根据自己近年来的教学实践,仅从布置学生写周记这一小事,谈几点作文教学的思考。一、作文教学也要摆正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写周记,从小学到高中,都在训练。周记并非作文训练项目的重点,更不是高中作文教学的硬性要求。但近几年来,我越来越重视学生每周一篇的周记写作,学生也习惯于并乐于完成这一写作任务。我发现学生写周记的热情远高于写单元作文和考试作文。为什么会这样呢?我想:这可能和摆正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有  相似文献   

4.
徐静 《教学与管理》2011,(12):13-14
周一是例行批阅周记的时间,我迫不及待地翻开一本本周记,仔细地阅读、批改着。这是我最惬意的时刻,透过那活泼而略显稚嫩的语言,我仿佛走进了学生心灵深处,聆听着他们的心跳,分享着他们的快乐,体味着他们的烦恼。正是这一篇篇周记,让我及时发现了他们内心的想法,感受到了学生的喜怒哀乐,了解了他们心灵深处一些不愿向别人透露的想法,  相似文献   

5.
李梅的周记     
时间已经是高三下学期。上学期我没有要求学生写周记,但在上学期学校召开的结束会上,校长提到每个班都应该写周记。另外马上要高考了,通过周记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非常有必要。所以我决定,每周一下午班会后,每位学生可以根据班会内容或就其它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完成一篇周记,周二早上交。阅读学生的周记,我的收获非常大。我对每位学生了解和认识得更多,而且也从学生那里学会了许多做人的道理,获得了许多身为人师的乐趣。班上有一位叫李梅的学生,她的每篇周记都很短,但别有风味。2月2日多做事情,少说大话,做不到的事情就不要说,说出来就要做到,…  相似文献   

6.
学生第十七周的周记交来了,我照例借助批阅周记的方式与学生交心.九年级的学生,渴望有人知心但又不轻易敞开心扉,周记是我与学生之间特有的交流方式.我总是怀着被充分信任的感动,诚挚地抚摸那一颗颗在周记里向我敞开心扉的纯美心灵.  相似文献   

7.
批评的艺术     
古春笋 《师道》2005,(5):37-38
批评也是教育学生的一种方式,对教师而言并不新鲜。若批评学生的方法不恰当,采用“压服”、“训服”式,往往是压而不服,而且会引发新的思想问题,造成师生对立.不利于思想品德教育的开展。今天重提“批评”这话题时,我心里有说不出的沉重。这种沉重源于我偶然翻阅学生的一篇周记:  相似文献   

8.
周一是例行批阅周记的时间,我迫不及待地翻开一本本周记,仔细地阅读、批改着。这是我最惬意的时刻透过那活泼而略显稚嫩的语言,我仿佛走进了学生心灵深处,聆听着他们的心跳,分享着他们的快乐,体味着他们的烦恼。正是这一篇篇周记,让我及时发现了他们内心的想法,感受  相似文献   

9.
一、引言一位教师发现上课时举手的学生很少,于是想法设法鼓励学生在上课时要积极思考、大胆发言,但效果并不明显。一次,在学生的一篇周记中,他偶然发现了学生举手少的一个重要原因。那名学生在周记中写到:"老师一直鼓励我们上课要举手发言,我是很想举手回答问题的。但一看我们的语文科代表很多时候都不举手,我有什么资格举手呢?"原来,很多学生在举手之前都把目光先瞄向语文科代表,他们认为,在语文课上,语文科  相似文献   

10.
每个学生都知道写周记可以提高观察生活的能力、可以积累素材、可以提高作文水平,但往往由于懒惰或反感单调枯燥的形式等原因而应付交差,使周记失去了它应有的价值意义。那么,怎么让周记真正成为学生文学创作的跑马场,经过几年的实践指导,我想在这里谈谈我个人的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11.
我来到山区支教,要求学生写周记。 第一次周记交上来,有位学生写的《金银花开》行文流畅,文笔优美,字迹端正且无一错字,我打了个“优秀”。不过,有的老师说该学生成绩不大好,使我有些怀疑这篇作文不是她写的。于是,我含蓄地问她是不是抄的。她一脸诚恳地说只有一两句话是抄来的。我相信了。  相似文献   

12.
吴琼 《师道》2004,(5):12-12
今天星期一,又到了批改周记的日子。不知道这一周班上的这些调皮鬼又将把什么悄悄话告诉我。对于班级的管理,我的很多信息都来自这里。每次改完周记,我就明白了上个星期班上的情况和学生的思想动态。  相似文献   

13.
《中学生电脑》2011,(2):4-5
“今天9岁的表弟居然跟我说‘神马都是浮云’,我好囧啊!看来我已经成了奥特曼(outman)了。”这是南京市鼓楼区一所名校老师在学生周记里看到的一句话。网络流行语已经“入侵”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不少家长为此感到十分担忧。  相似文献   

14.
又是周一,学生交周记后,我抓紧时间批阅。 翻到了H的周记:“初中学习一年多了,我逃了一年多,屈辱了一年多,绝望了一年多。不知我的一生,究竟会有多少个这样的一年多。”我心里不禁一颤。这是个学习认真,对语文颇有点灵性的学生。但她的数学不行。由此,她在班级里引来了一些同学的冷眼和嘲讽。  相似文献   

15.
李光全 《中学文科》2007,(8):123-124
在中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写作学习中,写周记是一种便捷的练习方法。我在所带的两个教学班推行写周记的办法,学生写作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好多原本属于写作上的困难户,也都写出了文从字顺,令老师满意的周记。而通过批阅周记,我也更加了解我的学生,了解他们的想法和感受,并在此基础上,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教学上大有收益。  相似文献   

16.
感动常在     
薛海 《教育文汇》2010,(7):24-25
周记是我与学生之间特有的交流平台。我总是怀着被充分信任的感动,诚挚地抚摸那一颗颗在周记里向我敞开的纯美心灵。  相似文献   

17.
<正>我刚当班主任时,每周有十二节课,本来时间就不够用,再改周记简直占用了我所有的课余时间。于是我巧妙应对,批改周记时,比较好的写“优”或“良”,差一点的批“中”,没眼看的写个“阅”字就算批改完。这是我给学生和自己双双减负的“杰作”,这样持续了一年多。班长陈翠娟每一篇周记都写得工工整整。在一篇周记中,她担心自己的梦想太高远,难以实现。我第一次在“优”之外写了两句话:“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想到,  相似文献   

18.
学生第十七周的周记交来了,我怀着被充分信任的感动,诚挚地抚摸那一颗颗在周记里向我敞开心扉的纯美心灵。晓仁的周记《泪,怎么这么少》深深打动了我:  相似文献   

19.
如何从初二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开展班主任工作,经过近几年来的探索,我有几点体会:一、通过周记、日记,沟通师生心灵学生自预备班起,每周都有周记。我对学生的周记,不仅认真阅读,而且都写评语,学生在周记上反映的问题和要求,我总是尽力帮助解决,满足合理的要求。我的认真引起了学生的重视,周记的内容越来越丰富。进入了  相似文献   

20.
那天,我躺在病床上,被推向手术室……长长的回廊里,她对着我大喊:“我等你,等你回来将我打败……”——题记NO.1苍白清晨,当我醒来的时候,天已经大亮。阳光,径直地照进来,落在那苍白墙壁上,我的眼睛被刺痛了,有流泪的冲动,但却无泪。自从住院以来,这是我n次有这样的感受了。也许,今天应该有个结局了吧!不管是好是坏,似乎都不是那么重要了。我将自己那像墙壁一样苍白的信念重复了一遍。“移依,草草在外面,她想……”这时,妈妈走进来,我看到了她布满血丝的眼睛,哦,那双曾经那么美丽的眼睛,现在却变得如此疲惫,她再也不能负荷任何的打击。“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