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采用文献资料研究、问卷调查,访问调查与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我国竞技体操后备人才培养的深层次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影响我国竞技体操后备人才培养的主要原因:受到管理体制和训练体制的束缚;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不足;各层次培养目标系统性不强;后备人才培养渠道不畅;各层次衔接不好;输送人才的质量不高;业余训练淘汰率高。因此,应进一步完善后备人才培养的运行机制,拓宽后备人才的培养渠道,充分调动社会和个人办体育的积极性,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格局,把后备人才培养引入社会化、市场化。  相似文献   

2.
林春源 《体育世界》2007,(11):57-59
采用文献资料研究、问卷调查,访问调查与数理统计等方法。了解我省竞技体操后备人才培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影响我省竞技体操后备人才培养的主要因素:受到管理体制和训练体制的束缚;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不足;各层次培养目标系统性不强;后备人才培养渠道不畅;业余训练淘汰率高。因此,应进一步完善后备人才培养的运行机制,拓宽后备人才的培养渠道,充分调动社会和个人办体育的积极性,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格局,把后备人才培养引入社会化、市场化,据此提出我省竞技体操后备人才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通过数据统计等方法,从2009-2011年体操世锦赛男子全能前八名的比赛情况分析我国男子体操全能的现状。主要结论:我国竞技体操后备人才培养出现了多种形式并存的局面。应加强男子体操后备人才储备,提高竞技体操训练人口,培养更多全能和具备突出单项的后备人才;逐步增加学校体育中的竞技体操内容;坚持在基层试点培养全能人才。  相似文献   

4.
通过录像观察、比较法和统计分析法,对参加2015年世界体操锦标赛中国男子竞技体操团体比赛成绩和日本队男子体操团体比赛成绩的相关数据进行了归纳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男子竞技体操后备人才处于一个匮乏的状态,要延续中国男子竞技体操的辉煌,进一步加强后备人才培养是一个重中之重的问题,所以必须对目前男子竞技体操后备人才培养发展的方向、存在的问题和产生的原因进行探究.最后提出战略目标:(1)制定本省市的竞技体操发展规划;(2)解决好运动员后备人才的可持续发展跟加强社会创造有利空间和大环境;(3)后备人才开发必须按照市场经济规律;(4)加大对教练员实施再教育和培训力度;(5)加大后备人才科技投入现状和科技成果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对中美青少年在竞技体操训练的管理体制、后备人才培养、运动员选拔与培养、教练员队伍的选拔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并提出了对策,旨在为我国青少年竞技体操实现持续健康协调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对湖南竞技体操后备人才培养的6个主要制约因素即:管理体制、运动训练、运动员选材、后备人才培养的物质保障、教练员队伍建设和裁判员队伍建设等现状进行研究,旨为我国探讨竞技体操后备人才培养提供有益参考。1·管理体制湖南省体育局于1988年4月成立体操训练管理中心,该中心由省体操队和省体操运动学校合并组成,设有体操、艺术体操、蹦床项目和省体操学校。根据竞技体操特点,湖南省竞技体操管理体制仍然实行以举国体制为主的行政和协会多种管理形式并存的管理体制。在湖南省竞技体操训练管理中心的领导下,以省体操学校为中心,重点建设好6…  相似文献   

7.
湖南省竞技体操后备人才培养的现状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欧阳锡禹  郑烨 《体育学刊》2005,12(2):117-119
对湖南竞技体操后备人才培养的6个主要制约因素即:管理体制、运动训练、运动员选材、后备人才培养的物质保障、教练员队伍建设和裁判员队伍建设等现状进行初步探讨,为我国探讨竞技体操后备人才培养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8.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访谈与个案等研究方法,对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困境与改革路径进行研究。研究发现: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困境主要有生源数量持续萎缩、生源质量持续下降、训练科学化程度不高、培养目标过于单一、后备人才流失、人才输送率持续走低、培养结果偏离培养目标、保障机制不完善。提出了三步走的改革路经:第一步,构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新模式;第二步,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壮大市场培养主体;第三步,对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市场化培养进行股份制改造。  相似文献   

9.
我国男子竞技体操的目标定位和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运用文献资料调研、专家访谈、观察、逻辑分析与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我国现役男子竞技体操后备人才建设现状进行研究,并对参加我国2008年奥运会及未来男子竞技体操训练的后备人才数量、年龄结构、技术水平、运动员竞赛能力及特点等现状进行分析,确立了我国男子竞技体操的目标定位,并提出应对未来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0.
我国沙滩排球后备人才的培养机制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我国沙滩排球后备人才培养的机制和影响因素的分析,结果表明:(1)我国沙滩排球后备人才培养机制单一,培养体系不完善,构建多层次的沙滩排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是提高我国沙滩排球水平的前提.(2)依靠俱乐部培养沙滩排球后备人才具有可行性,但在选材、训练手段和方法上有局限性.(3)通过俱乐部培养沙滩排球后备人才,可以解决训练经费短缺,优秀后备人才缺乏和运动员、教练员训练积极性不高等矛盾,同时它可以提高后备人才培养的效率,拓宽后备人才培养途径;(4)影响沙滩排球后备人才培养的因素有外部激励因素、内在保障因素和科学管理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