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不能说我们的教师对学生的阅读训练没有下功夫,但现在学生的阅读能力普遍低下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尽管经过了非常严格而且密集的“高考阅读模拟训练“,但相当多的高中毕业生进了大学或走入社会却不会读书,甚至根本没养成读书的习惯,这是中学阅读教学的最大失败!当我们津津乐道于每篇课文的主题思想、写作特点或按“考点“对学生进行各种阅读模拟训练时,阅读过程中应有的心灵体验、激情燃烧、思想碰撞、精神对话却消失了--一句话,作为阅读主体的“人“失落了!……  相似文献   

2.
"快乐读书屋"是围绕主题单元设计的独立或半独立的阅读园地,是对主体课文的补充、丰富和拓展.近年来,我利用"快乐读书屋"引领学生快乐阅读,使学生在读书中快乐成长.  相似文献   

3.
有福读书     
嘿嘿,吃惊了吧!昔日的"童话新城堡"今天可是旧貌换新颜了哦。文学空间站!这可是我们精心为大家策划的新栏目,目的是让同学们能广泛地阅读更多的文学作品,提高同学们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本期"文学空间站"请来了一位大朋友和大家交流读书心得。她的读书感悟是--  相似文献   

4.
笔者就当前学生喜欢上网,不喜欢读书,打游戏多,读书少,这一现象甚是担忧,要改变这一现状,其根本途径是改革语文阅读教学方法,提高学生阅读兴趣,这就要求广大语文教师要多舍弃旧的过时的东西,更换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在语文阅读教学上求"新"、"求"、"活", 求"实".只有这样,才能无愧于时代赋予我们的这个神圣而又伟大的职业!  相似文献   

5.
自古以来,教育者就重视学生的阅读积累,特别是新课程改革的今天尤其火热.笔者所在的学校也以"校园:溢满书香的地方"为理念,规划蓝图,营造氛围,落实措施,为学生饱览群书创造条件.然而理想总难以成为现实,虽然学校添置了一批新书,但问津者却不多;虽然学校专门规定了读书时间,但认真阅读的却只是少数.一些学生并不爱阅读,特别是男同学,调查中发现95%以上的男孩子不愿读书,书香怎能溢满校园!  相似文献   

6.
作为一种“学习方式”,“探究”旨在培养学生敏锐地捕捉问题,主动探索问题的结果的能力与习惯.经过几年的课题研究,我们摸索出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探究学习的课堂教学基本模式和规律:课前主动阅读与积累--课堂质疑与提取探究主题--自主、合作读书、收集整理信息--交流、评价与感悟--拓展与运用.  相似文献   

7.
"错"中求"美"     
"错"--一个大家都不怎么喜欢的字,但它却随时跟在我们的身边.不管是学生还是教师,错都是存在的.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但在课堂中,笔者认为学生的"错"是一种美,也是一种教学美.  相似文献   

8.
基础教育阶段是人类读书的黄金时光。从小养成学生多读书、爱读书、读好书的习惯,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语文素养,为其终身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进而对民族的振兴具具有及其深远的影响。一个人知识的积累、精神的陶冶、智慧的启迪无不来源于阅读。著名学者朱永新先生说:“阅读,让贫乏和平庸远离我们!阅读,让博学和睿智拯救我们!阅读,让历史和时间记住我们!阅读,让吾国之精魂永世传承!”的确,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提倡读书,鼓励读书,建设书香校园,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在偏远落后的农村地区,中小学生的读书状况也不容乐…  相似文献   

9.
激发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是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前提.有了兴趣,学生就会热爱读书,便会感到读书不苦,其乐无穷.书香不仅要弥漫在孩子们的心里,更要弥漫在整个校园,让书香在校园里慢慢地充盈开来……让这样的理念指引我们将"悦"读进行到底.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一名教师必须要有终身学习的理念,可是现在的很多老师却没有阅读的习惯,为有源头活水来,我们不读书、不学习何来新鲜的血液输入给学生,反思几十年的读书历程,虽然读了几本书但还是感觉跟不上教育的步伐,很多老师应该都有同感,老师们"腹有诗书气自华",为了能成为一名有真才实学的人民教师,老师们,一起阅读吧!  相似文献   

11.
"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些语句都透露出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但如今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却不容乐观,原本该属于学生的阅读时间被电视、电脑、辅导班所霸占,要扭转这样的局面应充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要教给正确的阅读方法,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运用恰当的评价手段给予激励,真正做到"多读书、读好书、会读书、好读书",让阅读成为学生每日必备的"营养餐".  相似文献   

12.
贺蓉 《教书育人》2012,(Z2):37-38
小学高年级阶段,学生有了一定的知识积累,阅读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升,较之孩童时代,心智也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但对于许多学生来说,在阅读和写作方面仍有许多的困惑,常常畏作文如虎,或千言万语却不知从何处下笔;或下笔硬涩,茫然不知所云;或啰嗦重复,只为凑够字数,语病叠出。那么,究竟是什么阻碍了他们下笔的速度,迟滞了他们顺利作文的脚步呢?"劳于读书,逸于作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古人的这些至理名言,其实就告诉了我们写好一篇作文的  相似文献   

13.
鲁迅先生关于读书曾说过这样一段话:"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这句话点中了语文教学的关键--大量阅读.语文老师都知道,大量阅读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很重要,但语文老师也知道,真正让学生有效地进行大量阅读却很不容易.课标要求小学阶段的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  相似文献   

14.
周嫔 《广东教育》2015,(4):72-73
学校的教学目标应该是培养出终身的阅读者——在毕业后的人生中仍坚持阅读与学习。但事实的真相是,我们只培养出学生阅读者——只为了应付毕业、考试而阅读。如此一来,大多数人几乎很早就不再读书了,甚至对阅读充满了反感与厌恶。这种现象是非常令人痛心的,我们费尽心机教孩子"如何"阅读,但遗憾的是,却忘了教他们"想要"阅读。朱永新说:"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他的精神发育史,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发  相似文献   

15.
多元智能理论为开发、光大每个孩子的智能特长提供了依据,而"主题性阅读"则以阅读的方式将这种理论演绎成真实的校园风景.建设北大街小学的"主题性阅读"活动,根据学生的智能特长,选择阅读的主题,进行指向性阅读,学生通过读书以及参加系列读书延伸活动.将自己的特长智能打造的更加出色."主题性阅读"和系列读书所创设的读书氛围使学生爱上阅读,从而将阅读欣然悦纳为自己美好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6.
阅读教学要讲究读书感悟的层次和方法.从教学活动整体设计的结构来看,我们经常按照"初读--精读--品读"或者"整体--部分--整体"的板块推进教学;从学生阅读的心路历程来说,我们往往按照"循文--明象--体情--悟道"的程序展开教学;从语言信息获取的过程来说,我们常常按照"采集--输入--加工--输出"的流程引导儿童学习文本.在日常教学中,我们还需要对阅读教学某个具体阶段"读的层次"进行更深入的研讨.  相似文献   

17.
很早就听说日本著名作家、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亲善大使黑柳彻子的名著<窗边的小豆豆>给无数的读者带来了笑声和感动,但自己却没有真正读过一回.这学期学校推荐的三年级选读书目中就有这样一本书,而我们班恰巧有个叫"逗逗"的女孩,于是我没有丝毫犹豫,首先推荐学生们读这本书. 还没等到开展读书交流活动,就有个学生跑来对我说:"李老师,<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我读完了,真羡慕小豆豆的生活呀!不知道那‘山的味道,海的味道'是什么样的?如果,我们能去小豆豆的巴学园吃饭,我想,葛菲飞也会把吃饭当成是享受吧!"  相似文献   

18.
<正>人们常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们深谙阅读服务于写作之理。然而,如何建立起阅读与理解分析甚或写作之间的关联呢?常见的做法是鼓励学生做摘抄,写周记。但由机械的"抄"而升华为语文写作素养的提升却仍有一段遥远的距离,"抄"或"写"得法了,方能由"抄人"脱胎换骨蜕变为"超人"。因此,我常鼓  相似文献   

19.
<正>著名学者朱永新先生说:"阅读,让贫乏和平庸远离我们!阅读,让博学和睿智拯救我们!阅读,让历史和时间记住我们!阅读,让吾国之精魂永世传承!"的确,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阅读能力,对一个学生来说,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能力,同时也是学生应该具备的一个重要素质。学生阅读能力提高了,不但能够加强学生在阅读中的情感体验,而且可以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文知识,形成良好的语感;同时还能发展他们的个性,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可见,培养学生的阅读  相似文献   

20.
正一位儿童文学作家曾说:让儿童在阅读中长大是最大的教育道德。在海量的多渠道阅读冲击人们眼球的今天,清原实验小学坚持"以人为本,文化关怀,为学生终身优质发展奠基"的理念,深人探索儿童阅读之"道",让师生亲近经典,热爱阅读,在阅读中不断成长。晒晒教师的读书袋:经典作品,有种子的能量!引领学生读书,我们首先要让阅读成为教师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通过校园局域网和教师博客、微信等平台晒读书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